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星術不正

正文 第160節自然災害 文 / 字愚自樂

    最為當前海洋國的統治者階層,辛宇自然要考慮到海洋國的長遠發展。所以儘管辛宇決定擴散一部分技術給其他國家,也只是為了刺激一下,讓海洋國的整體國民知道什麼是居安思危,形成良好的上進的風氣。而不可能真的將自家的老本都貢獻出去,儘管這麼看上去有些「國.際.主.義」的偉大,但是終究不是常態。

    另外,所謂輕易得到的都不會珍惜,就算辛宇將海洋國的現有技術交給其他國家,想來除了各國的統治者對「軍.事」技術領域的技術或許會十分重視,其他的,倒不是說不重視,起碼研究的熱情不會太高……這對於辛宇來說,一方面不可能對海洋國造成「威脅」,另一方面,也不可能促進整個社會的明尤其是科學明的發展。

    不符合辛宇的初衷的事情,他是絕對不會有興趣去做的。要說辛宇對於海洋國的感情,還是有一些的。畢竟這是他白手起家建立的一份基業,就算要「敗家」也不至於敗得那麼沒有理智。

    而且,海洋國雖然可以說是王室的私產,但是任何一個社會,哪怕再小的組織結構,都不可能真的由首領或者統治者一個人說了算……儘管辛宇在海洋國擁有絕對的威望,但是從根本上說,辛宇並不可能讓每個人的思想都隨著自己的指揮來行動。

    也就是說,儘管辛宇可以用強硬的行政命令,讓海洋國的技術擴散出去,但是他的做法畢竟是損害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利益。就算他所決定擴散出去的技術,對於海洋國來說並不是特別敏感的技術,就算這些技術的形成,絕大部分都是辛宇提供了思路……也就是說嚴格上說來,海洋國目前大部分的技術都是由辛宇所帶來的,不管是從情理上說還是從法理上講,這些技術的專利都屬於辛宇。

    可是這些技術已經在海洋國各行各業生了根,而且當初的時候,辛宇已經將這些技術出售了出去,儘管不是賣斷性質的出售,但是作為技術的享用者,海洋國的各個商家,也不可能同意辛宇無償將這些技術送給其他國家。

    甚至就是用出售的方式……儘管這是辛宇的只有,但是終歸會傷害到海洋國各大商家的利益和感情。

    此外還有一個特別敏感的問題,那就是海洋國王室雖然具有獨.裁所有事物的權利,但是從法理上說,海洋國依舊是憲法最大。而在辛宇當初「興致勃勃」制定國家根本*的時候,第一條就是將海洋國的利益列為了根本不能觸碰的雷區,任何觸犯和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都屬於叛國。

    這條法例在海洋國建立後這十幾年的時間中,在以辛宇為代表的王室以及整個官員體系的努力下,已經是深入人心的一個鐵律。說起來,也正是因為辛宇以及整個海洋國的統治階層對這個條款執行的嚴格,讓整個海洋國從上到下都堅定地維護國家利益,已經形成了一種化思潮般的社會共同價值觀。

    認真說起來,這是個很好的現象,畢竟海洋國本身沒有什麼歷史,若是不能通過法律的形式,讓整個國際的民眾都團結起來,自覺維護海洋國這個新生國家和團體的利益,或許海洋國早就沒了。

    在海洋國成立之後,因為辛宇的建設策略對頭,而且遠超其他國家甚至整個大陸的科技水平,讓海洋國具有了極強的競爭能力。這麼一來,海洋國擁有吸金能力十分的強悍,而為了讓整個海洋國的國民都能分享到發展的福利,辛宇在公共建設等一系列方面都捨得投入。

    如此一來,也間接地讓整個國家的所有民眾感受到了「國家」的存在,更加地維護這個條例。

    可是辛宇的作為儘管看上去並沒有什麼不妥的,可是終究是損害了整個海洋國的利益……這是毋庸置疑的,至少從表面上看,辛宇是背叛了自己的出身。若是從長遠的角度去看,有了被追趕的動力,海洋國的發展速度只會更快。

    就好像辛宇前世人所共知的「鯰魚效應」,有了被人追趕的壓力,海洋國的民間才會在科技的研究發展上,捨得投入更多。如此一來也才能更加促進「官方機構」在研究上的急迫性……畢竟被民間超越,真心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可是,辛宇的「戰略」確實是不錯。而且,因為海洋國的吸金能力太過恐怖,現如今已經將附近幾個國家的貴金屬貨幣,幾乎吸納了絕大部分,雖然因為整個大陸因為交通聯繫的不便,海洋國還沒能對整個世界島進行「傾銷」,所以讓附近幾個國家形成了相當一部分「代理」以及「買辦」。

    但是真正富裕的,也就是這些通過倒買倒賣海洋國產品的代理商,周邊這幾個國家的財政和民間財富,就像被海洋國吸引了一半。別開海洋國目前好像很富裕的樣子,而且因為工業水平十分的高,所以產生的財富也沒有影響到民眾的生活……換句話說,也就是沒有因為貨幣的總量龐大,比和國內生產總值多得多,導致所謂的通貨膨脹。

    可是,因為海洋國還沒有進入信用貨幣的地步……一方面是因為海洋國本身的貴金屬儲備太過「豐厚」,從對貨幣的「需求」上來說,目前還不算什麼最主要的矛盾。另一方面,就是海洋國實在是太「弱小」了,除了財富和海軍實力,估計在整個大陸上,排名最末都有可能。如此一來,沒有影響力如何讓別的國家認可海洋國發行的信用貨幣……也就是紙幣。

    即使是急切需要從海洋國獲得各種產品的各個國家的商家,都不可能認可用一些紙做的錢,將自己的財富都「搜刮」走。就算是再沒有智商的人,也不會認為沉甸甸的金幣銀幣等同於一張「廢紙」。

    其他國家的人不認可海洋國的信用貨幣,那麼對於「外貿型」經濟為主的海洋國來說,勢必會對國內發行紙幣造成一些影響……海洋國確實有發行類似於紙幣的信用貨幣,而且在民間經濟交往中,也很是活躍著這種信用貨幣的身影。可是嚴格說來,這種紙幣體系只能算是「代金券」類型,就好像不記名支票一般,和信用貨幣是兩碼事……在信用貨幣時

    代,金銀等貴重金屬只是一種貨物而已,本身不能當成貨幣來使用。

    就像辛宇前世的地球上,儘管黃金依舊是各個國家之間交易的硬通貨,但是對於個人消費來說,即使排除了用黃金結算的各種麻煩,從本質上來說也是一種違法的行為。

    在海洋國中,辛宇儘管擁有絕對的權威,可以強行要求國內的所有交易用紙幣結算,可是沒有完善的監控系統,將金銀貨幣當成是「外匯」來使用的可能,畢竟很難實行下去。如此一來,也只能實行現在這種不倫不類的經濟貨幣政策。

    也正因為從本質上來說,海洋國的金融貨幣政策只是金本位或者銀本位的紙幣同時流通的方案,所以,當之前辛宇在「賄.選」星術聯盟常任理事的職位時,一下子消耗掉許多的白銀黃金,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海洋國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壓力。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六年來海洋國的發展根本無人可擋,積累甚至是「積壓」下來的金銀貴金屬,又有了增多的趨勢。

    這是一種很危險的信號。從內部來說,因為當貨幣的數量大於生產總值的時候……尤其是在像海洋國這樣的工商業極度發達的經濟社會,又有了初步的金融市場……很有可能就會造成很嚴重的經濟危機。甚至若是有一些「心術不正」的人,還能看到海洋國金融政策中難以避免的漏洞,進行貨幣炒作,對海洋國的經濟環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如今辛宇將海洋國所擁有的一部分「先進」技術擴散出去,勢必會讓海洋的大部分企業,尤其是對其造成衝擊的行業,加大力度在研究和更新技術上。這也是一種社會財富「再分配」的方法,算是讓海洋國的經濟發展進行「軟著陸」,準確的說,是引導海洋國各行業的資金向其他領域裡。

    也真是因為辛宇看到了擴散技術的好處,儘管可能會引起海洋國一段時間的「陣痛」,但是從長遠看來,對於海洋國的發展是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的。所以辛宇儘管有些頭疼如何向國民解釋,並且很有造成整個海洋國的社會動盪,他還是積極地籌備著一次的技術展覽會……這次展覽會不僅將面對海洋國的民眾,而且第一次准許國外的商家進入。

    可就在辛宇決定用輿論引導以及召集海洋國各個商會進行座談磋商,用這樣雙管齊下的方式解決技術擴散的問題時,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了。

    前說過,因為海洋國擁有強大無匹的海軍,在整個外海開拓了許多的海外領土,佔有的小島不計其數,就是面積達到十萬平方公里的大島「飛地」,也有好些。

    而不幸的消息就是從這些海外領土上傳來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世界特有的自然現象,就像辛宇前世地球上的海洋氣候,這個世界的海洋也不是平靜溫和的動物。

    前世地球上,連最為溫和的太平洋,都不時地發生颶風、海嘯等等一系列人力無法抵抗的自然災害。而這個世界的海洋本身就是一個整體,海洋國雖然以海洋為名,但是不管是從科技水平還是從星術水平上來說,想要征服海洋,起碼在目前這個階段還是不可能的。

    即使是預報海洋上可能發生的危險,海洋國的技術能力也沒達到那個地步……總不至於辛宇時刻「升空」,將自己當成氣象衛星吧?所以,正當辛宇躊躇滿志地準備為海洋國注入新的動力時,自然災害不期而然地發生了。

    說起來也是辛宇的大意,儘管這些年來海洋國時不時地被各種海洋災害侵襲,但是因為辛宇一開始就有所準備,以最高的標準修建了無數的「防洪堤」、「防浪堤」、「防風林」等等公共設施,但是他想像中的最高標準,只不過是以地球上的參數進行設計的。

    也就是說,辛宇並沒有根據這個世界的災難程度,進行有效的預防。而且,因為這個世界上的人們對於海洋的認識,本身就不夠充分。在歷史上,也很少有記載海洋災害的獻,這麼多年時間過去了,海洋國一直都是過得「風平浪靜」,讓辛宇以為自己設計是卓有成效的,根本沒有考慮到,還有所謂「十年難遇」、「百年一次」之類的特大氣候突變。

    而這次災難,就是因為這個世界的海洋「發怒」了。彷彿是回應海洋國不自量力挑戰海洋的行為,也彷彿是嘲笑辛宇的馬虎大意。總之這次颶風、海嘯、地震齊上陣,一下子摧毀了海洋國足足六十多個,總面積達到了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領域。

    至於損失,若是用學性的表述,根本就是無法統計的。因為這六十多個幾乎是一下子就被海嘯和颶風給摧毀成了白地,也就是說幾乎什麼都沒留下。就算海洋國擁有完備的檔案管理,但是一時間也無法將這次的損失準確地計算出來。

    目前能夠統計的數據,也就是關於人口和固定資產部分。可僅僅這兩個方面的損失,就足夠辛宇傷心不已了。

    整整六十個,儘管有些的面積和發展水平都不夠,但總的加起來,人口一下子損失了百多萬,而固定資產更是將近億億兩白銀。這個數值,在人口上的損失,幾近海洋國五分之一的總人口,而財富方面,則損失掉總值的十分之一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