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星術不正

正文 第127節真正目的 文 / 字愚自樂

    由不得幸宇不苦笑。他確實聽懂了崔鵬梟話語中的意識,可正是因為他聽懂了,才模稜兩可地回答。

    崔鵬梟等人首先是個星術師,其次才是各方勢力的代表。應該能夠懂他不爭王爭霸的想法以及走出這個世界的願望,話說,這個世界對於整個宇宙來說,確實太過渺小了,幸宇怎麼可能把自己的一生都束縛在這「方寸之地」呢?

    可是,海洋國的科技發展,可是寄托了他未來修行的期望,他不能也不想放棄,所以,才會有那個顛覆星術思想根基的想法。就像陳默儒一樣,儘管知道自己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得到絕大部分星術師的認同,可他依舊要把自己的想法推銷出去,為自己曾經造成的傷害「正名」。

    可是,崔鵬梟同時也是一方世界的代表,儘管他的人生目標也都放在星術境界的提升之上,可是,既然雪漠崔家養育培養了他,他也不可能只顧自己,而不顧家族的發展。

    其他勢力的代表也有這麼個想法,即使是天山琅邪家族,他們和幸宇的關係,相比於其他勢力來說,更加的親近一些。可是,琅邪星宿一樣要為自己的家族負責,幸宇說他不爭王爭霸,確實讓他們感到放心。

    但是口頭上的允諾,向來都不是靠譜的誓言……即使星術師尤其是有一定地位的星術師,為了顧及自己的面皮,往往都是一言九鼎一口吐沫一口釘的誠信之輩。可是,就像幸宇前世那句名言所說的那樣,「條約就是用來被撕破的」。

    在沒有天道感應的誓言發出來的情況下,幸宇任何的承諾,都是不夠保險的。所以,崔鵬梟對幸宇的回答很不滿意,繼續追問道:「那你想做什麼呢?」

    是啊,若僅僅是為了提高星術境界,以幸宇的資質,一個人修行也沒什麼牽絆和阻礙。可是培養出這麼一大群「打手」,而且還是絕對聽從命令又具有超強合擊技能的手下,可不像是為了自己修行的作為啊!

    幸宇想了一下,決定還是給這些足以代表整個星術界的大佬透露一些。儘管因為時間的推移,海洋國的低級星術師團隊挑戰高階星術師的事情已經傳得沸沸揚揚,可是,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內及時到達這裡的,無一不是強者或者是提前得到消息的「背景」硬實之輩。

    若是把自己的想法提前透露給他們,應該能減少到時候貿貿然提出來要好一些吧?即使不行,提前知道他們的態度,也能有針對性的準備。

    「其實我的目的很簡單,不管整個星術界今後如何發展,都不允許打斷海洋國的科技之路……即使我離開了,也不允許誰破壞了海洋國的發展環境!」幸宇說的確實是實話,只不過,他知道科技發展和星術明其實是對立統一的一對矛盾,想要調和,或者說讓幸宇能夠「安心地離開」,只有讓絕大部分星術師默認唯物思想才行。

    否則,不管幸宇的影響力多麼的恐怖,也不可能在離開之後,依舊能用自己的「餘威」庇護整個海洋國。

    崔鵬梟等人自然是知道海洋國的所謂科技之路的,其實從崔明第一次來到海洋國的時候,雪漠崔家就對海洋國的一切都很感興趣。而且,雪漠崔家也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跟在海洋國之後學習科技的……儘管學科技的只是崔家的普通人,但也是雪漠崔家的一部分。

    其他星術師或許對科技之路很陌生,可是和海洋國合作了十多年時間,並且向海洋國派遣了數不清留學生的雪漠崔家,作為崔家真正話事人的太上長老崔鵬梟,對於科技之路十分的清晰。

    從威力強大的武器到無數便利的生活產品,無一不彰顯了科技對人類的作用。而且,崔鵬梟還知道,若是任由普通人發展起來,對星術師來說,也不是什麼好消息……起碼若是崔家偶然得知的「核.彈」理論若是成為現實,即使是入微境界的星術師,也不可能逃脫普通人的攻擊。

    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中,崔鵬梟都認為海洋國的普通人只是「好高騖遠」「不自量力」,可是,現在幸宇如此「誠懇」地表達了他的意願,就由不得崔鵬梟正視科技明或者說科技之路了。

    「就是因為是這個想法,所以你才培養出這麼多星術師的麼?」崔鵬梟皺起了眉頭問道。

    從邏輯上來說,崔鵬梟的分析是十分正常的。因為幸宇不想海洋國的發展被打斷,所以培養出屬於海洋國的星術師部隊,保證海洋國不會被星術界給滅了。這完完全全是順理成章的推論……可是,崔鵬梟卻不這麼想。

    確實,若是能夠培育出由星術師組成的軍隊,確實會讓海洋國獲得和星術界平等對話的地位,即使幸宇離開,也不會有多少星術師願意得罪這個國家。

    可是事實上呢?幸宇離開這個世界之後,誰能保證這些星術師依舊聽話?依舊只為海洋國服務?要知道,星術師其實都是自私的,若是沒有了前進的希望,他們還會像被洗腦後那般,忠於海洋國麼?

    他們效忠的,只是幸宇,對於幸宇的後代……若是幸宇繼承海洋國的王位的話……因為幸宇的後代未必就能壓服這些凶悍的星術師軍人,可就不能保證這些星術師會不會反客為主吧?

    好吧,退一萬步說,幸宇離開這個世界並不代表他不會回來,這些星術師或許會因為幸宇的威懾,不敢造反或者說依舊為海洋國服務。可是,這個星術師團隊對星術界的威懾力,只在於進攻。

    想想看,他們合力一擊確實很強大,強大到能夠越過兩個大的星術境界。可是,集體進攻能力是很強大,但是在防禦上來說,他們能頂什麼事情?從實質上說,這些星術師們單個的實力,也不過就是破空境界而已,即使等幸宇離開還需要一些時間,但是頂多也就是入微境界就了不得了吧?

    現在的星術界可不是以前那種,入微境界就能稱得上是大佬。憑借凝神丹的作用

    用,可以想見,絕對不會是幸宇一家獨大。到幸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整個星術界勢必已經有了極大的發展,入微境界的星術師,也不過是等閒強者而已。

    那麼這些入微境界的星術師,如何面對比他們更加強大的星術師進攻呢?不需要什麼星河境界的強者了,就是裂空境界想要對海洋國進行打擊或做些其他的壞事,他們也不可能防得住啊,而且也報復不了,不是麼?

    如此說來,幸宇留下的這個強大的武力,頂多也就是威壓像崔家琅邪家這些有根基有地盤的勢力而已……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麼!對於那些修為或許提升到裂空境界的散修,這個看似強大的星術師軍隊,就有些無能為力了吧?

    至於為什麼有星術師會對海洋國產生敵意?不是因為幸宇離開了,大家就忘記了這個傢伙的強大,而是凝神丹的誘.惑,或者說煉丹技能的誘.惑,絕對不是普通星術師能夠抵抗的。

    其實,在幸宇源源不斷地拿出丹藥的時候,整個星術界其實就已經有猜測過,其實煉丹並非需要所謂的「經脈之力」。當初幸宇在崔鵬梟的監督下所謂的煉丹,根本就是一種掩飾而已。

    而五年之前,當幸宇拿出以億為單位的凝神丹的時候,海洋國具有一個「煉丹工廠」的事情,已經被大多數星術師所猜到。或許一次性煉製出千萬顆丹藥,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畢竟丹藥的體積就那麼大,一爐也能裝下上萬甚至上十萬的,幸宇能夠及時交貨算不得多麼奇怪。

    可是,當數量達到億為單位的時候,就顯得太誇張了。幸宇難道不用修煉星術的麼?所以,儘管煉丹谷並不為星術界所知,但是,普通人也能夠煉製丹藥的事情,現在幾乎所有星術師都是心知肚明的。

    若不是幸宇的實力足夠強大,崔鵬梟等人早在五年前的時候,就想方設法*著幸宇把煉丹的技能給吐出來了。面對凝神丹以及其他丹藥的誘.惑,儘管還會畏懼幸宇回來拉清單算後賬,可是,又有多少星術師能夠不垂涎煉丹的技能呢?

    那不僅是少花一些代價的事情,而且還是快速獲得地位以及實力的捷徑……儘管不論幸宇是觀想星空還是天資聰慧或是獨門星術夠高效,總之幸宇的實力提高以及地位的提升,都是一個奇跡。在大多數星術師看來,這樣的提升,或許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歸結到丹藥的緣故上吧?

    這麼一來,若是幸宇真的到宇宙中去遊歷,或許像雪漠崔家這些大勢力會顧忌海洋國的星術師部隊,可是實力強大的散修,必定會對海洋國擁有的煉丹技術垂涎三尺。想要到海洋國「走上一圈」的想法,勢必也是不能避免的。

    那麼,幸宇想要在自己離開之後,海洋國依舊保持和平發展科技的願望,就不是那麼容易實現了。

    故而崔鵬梟認為,幸宇絕對不會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威懾力以及所謂的星術師軍隊上,所謂久守必失,若沒有足夠的實力,根本就不能談絕對的庇護。雪漠崔家、天山琅邪家族這些頂級勢力,或許因為有很多星河境界的星術師在外,所以才能在星術界佔據食物鏈的頂端。可是,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這些勢力本身並沒有衰退的緣故,能夠保持足夠的實力。

    可是,幸宇若是離開了海洋國離開了這方世界,還能保證海洋國擁有足夠的實力麼?恐怕未必吧?所以,這些被當成軍隊來培養的星術師們,絕對不是幸宇的全部後手。所以,崔鵬梟又問道:「我想,你想要做的應該不止這些吧?」

    幸宇翻了翻白眼,他想做的確實不止這些。聳了聳肩後,他歎了口氣說道:「是的,我想做的不僅是這些,可是,我想要做的事情,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海洋國能夠繼續發展科技之路而已。如果可能的話,整個世俗世界都發展科學明,才是我最期盼的。」

    確實,海洋國滿打滿算,也不過是兩百多萬的人口……就這,還是連流動人口都算上了的。這麼點人口,絕對不可能發展出什麼高科技的。

    不是幸宇妄自菲薄。想想前世那些工業門類齊全的國家,哪個不是起碼有千萬人口的基礎?第一個掌握當時「所有」科技的國家,是日不落帝國大不列顛。

    因為抓住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契機,所以才急速發展起來的那個帝國,當時的國民數量絕對有千萬之數。此後,還有美利堅合眾國、蘇維埃聯合體、以及神州華夏。無論哪個國家的國民總數,都是以億來計算的。

    為什麼人口基數大了,就能促進科技發展呢?這不光是因為人口基數大了,出人才的可能性就大。而且,還有科技發展總是向更多門類更細緻的方向在演化,而普通人的精力和生命都是有限的,所以,只有足夠多的人口數量,才能產生各個領域裡的專才,才能分工合作將科技給提升上去……個人淺見!

    而海洋國的人口,對科技的發展,確實是一種阻礙。即使幸宇開了無數的金手指,現如今也進入了一個瓶頸。幸宇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科學發展中來,最好是整個大陸上百億的人口都認可科學明才好呢!

    而且,這樣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在科學明發展起來後,新生代的星術師不可避免就會認同這種化,而以星術師的悠長生命,僅僅是花費「一點點」……相對於星術師的生命來說……的時間,也會對科技造成足夠的推動力。

    那麼,到時候,海洋國是否存在,其實已經不重要了。這才是幸宇的真正目的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