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星術不正

正文 第101節突飛猛進 文 / 字愚自樂

    不管戰鬥力或者說戰鬥技巧能夠提升多少,但是幸宇不像陳默儒那麼死扣著「精益求精」不放,誓要把自己的每一分星力都挖掘出來。對於幸宇來說,或者說見識過走德國「精兵路線」在二戰失敗的他,認為技巧和戰鬥力或許很重要,但在量也就是境界層次上,其實才是修行的根本。

    當然,這是一個平衡的問題,暫且不過多討論。總之,在得知自己可以把自己的實力更大地發揮出來後,幸宇並沒有沉迷到這種「歪路」上,而是更為注重修行的根基。

    因為靈魂得到了神石波動的滋養和修復,他可以再一次地觀想星空,而不虞出現什麼不可挽回的傷害。故此,在稍稍「自檢」了一下自己的實力變化後,當天晚上他就又投入到了新一輪的觀想之中。

    大概是由於靈魂強度得到加強,精神力的靈活度也變得更高的緣故,在這次觀想過程中,幸宇發現,在星空的恢弘之「勢」中遊走變得更加的游刃有餘,而且隱約之中還能看到那些「薄弱」之處,也就是不同星體的場強融合交叉後,不那麼均勻的界線。

    這個發現,極大的方便了他從其中「挑軟柿子捏」。而且在精神力「回歸」的時候,雖然不可避免和從前一樣,還是有些「磕磕絆絆」的,但總歸是因為能「看」得更加清楚,所以被星空之勢「磨礪」的「機會」就少了很多。

    話說,既然神石同樣具有「改造」能力,少磨礪兩次,也不過是讓精神力密度的壓縮變得不那麼明顯罷了,對精神的「純度」上卻具有更好的效果。而幸宇正發愁精神力密度過大,從而導致境界提升需要積累的精神力太過恐怖呢。

    雖然看上去,以質量取勝確實是一種美好的事情,可是,事實上精神力密度過大,會將他境界提升的速度壓縮到不可忍受的程度。

    就好比在此次觀想之前,如果把幸宇的精神力密度乘上其「體積」的話,其總量已經和入微境界的高手相差無幾,起碼能夠達到七十星級的程度。可是實際上,因為他的精神力密度足夠大,基數就比一般星術師的密度要大上數千被,在經過觀想星空的磨礪之後,更是了不得,都到了一般星術師的數千萬甚至更多的倍數。就像水和水蒸氣的區別一樣,這個懸殊得太過了。

    如此一來,再用通常的境界計算方法,計算他的精神力總量。他也就是勉強達到了星空境界而已,而境界的劃分恰恰是以這個總量計算的。也就是說,幸宇目前的星術等級其實只是六十五星級的星空境界而已。

    或許會有人說,這也沒什麼吧?金身境界之後的壽命就差不多有五六百年時間了,足夠幸宇慢慢積累吧。可是,還是那個星術中無法規避的星力晉級公式,每星級都比上一個星級高出一倍。也就是說,如果要達到晉級大星術師的要求,他還要在積累當下精神力的三十四將近三十五萬億倍……

    這是何等恐怖的數字?其實在突破金身境界之後,這段時間才是壽命延長的最大階段,其他諸如星空、入微、裂天甚至星河境界的突破,對於壽命的提高就不那麼明顯了。

    總的說來,即使是星河境界巔峰,就像陳麟強和崔雲峰那等層次的星術師,最長也不過只有一千年的壽命,已經頂天了。這也是為何陳麟強的實力甚至都能和剛剛晉級的大星術師相抗衡,但卻依舊孜孜以求地想要再次突破……儘管也有「上進心」太足的緣故,但壽命的威脅也是實實在在的原因。

    前世的時候,因為很早就知道自己是個「短命鬼」,所以幸宇的父母給他請了很多心理醫生,對他進行了多次的催眠輔導。是以從學藝術到宗教信仰,關於生命的意義之類的哲學知識,他不知道學過多少。貌似這種教育也很成功,起碼前世的時候,幸宇並沒有過幾次自尋短見的想法,心態也似乎有些「看透人生」的意味。

    懂得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活得長久,那是因為知道就算自己身體健康,頂多也只能和其他人一樣,活個百年差不多就結束了。能享受「高品質」的生活,又能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將就將就」也就過去了。

    幸宇那良好的心態確實也帶到這輩子來,起碼在當初陳默儒扔給他星術典籍的時候,他依舊堅持煉氣,只有在煉器貌似已經走到盡頭的時候,因為興趣才轉修「改良」後的星術。

    但是,真正知道有望能夠長生久視的時候,誰還會追求生命的意義而放棄對壽命的追求呢?任何正常的人,哪怕前世那些自覺已經了悟生命的人,面對長生的誘.惑,大概也會放棄自己原來的信念吧?

    幸宇的想法再豁達,就算抱著得之我行不得之我命的心態,也不可能明明能夠長生,卻硬要自己給自己設置障礙吧?那不叫豁達,基本上用傻缺來形容,是絕對不會錯的。

    而神石讓他精神觸感變得更加敏銳,不再受星空之勢的磨礪而極大提高精神力的密度,也就意味著,照著這個進度下去,大星術師境界還是可以期待的。

    因為,通過陣法了悟了法則之線的存在,也就意味著他能很容易就找到自己的「道」,也就是所謂進入大星術師境界的契機。而阻礙他境界提升的,也就是精神力的積累和對每個境界的研究了。

    說起來,幸宇的思想基礎和一般星術法門的根基有些相悖,也就是說他其實需要自己淌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來。不過麼,有成熟完整的星術體系借鑒,將唯心的「表述」唯物化理解,難度比起自己自創煉氣化神的法門要容易得多。起碼對於幸宇來說,當精神力足夠了,到達了某個境界的要求之後,就好像打網游一樣,貌似自然而然就能理解或者說搞懂這些境界到底是什麼,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譬如說,虛影境界,在觀想成功之後,識海中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虛影,掌控境界,也是同樣。至於之後的飛天、移山、破空等等,與其說是修行的境界,倒不如說星力到達那個層次之後,需要掌握

    握哪些能力,能力達到什麼程度的標誌。

    好吧,這說的有些遠了。不管怎樣吧,從當前的情況看上去,幸宇進入大星術師境界已經沒有什麼難度了,只要按部就班的修行下去,多活個幾千年時間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幾千年時間的壽命,就算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和修行中度過,拿出一小部分的時間去「生活」,也可以活得很精彩嘛,何必糾結於每時每刻都很璀璨輝煌呢?有道是煙花雖好,只有一剎那;夕陽雖好,只是近黃昏;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再朝朝暮暮……貌似比喻不當哈!

    言而總之總而言之,這次的觀想星空讓幸宇感到了信心大增,不僅是因為長生可期,更因為思維變得敏銳之後,從星體的「場勢」之中截取到的類精神能量,也大幅的增加了。

    有神石這個超級「外掛」在手,不用多時,這些類精神能量就將成為他精神力的一部分,而且是絕對是和自己精神力沒有區別的一部分。按照這個速度,頂多三五十年時間,就能到達大星術師的最低要求。

    數千年時光啊,都差不多和這個世界明發展史一樣長了。即使不更進一步修行到聖者的境界,大概也能看到海洋國的科技明發展到什麼程度了吧?嗯……儘管這麼說來有些矯情,而科技的發展看上去和修行一脈也沒什麼搭界的地方。可是,幸宇還真沒覺得自己發展科技是什麼「不務正業」的想法。

    確實,即使是前世的科技水平發展到快要邁步宇宙的高度,就最大威力的攻擊武器來說,還不如入微境界的星術師,而在空間旅行上,更沒有發展出理論上存在的空間跳躍技術。

    但是,科學的自我成長,卻是擁有無限的可能,而且一開始就建立在發現並利用客觀規律上。如果用修行的概念去解釋,科學技術其實就用試驗的方式摸索法則,並且用特定裝置利用法則。

    對於外物或者說物質明,幸宇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需求。可是,法則卻不同。尤其是在得知到達聖者的境界之後,依舊需要摸索更多更全面的法則,幸宇就不可能放棄科學研究這種看上去很有潛力的途徑。

    而從前世的科技來看,儘管在某些方面不如修行明,但在另外一些方面,卻又是星術或者說修行遠遠比不上的。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儘管裂空境界的星術師能夠用精神力尋找到空間薄弱之處,但他們的精神感知卻無法深入到微觀世界,別說觀察原子了,連一些大分子都無法清晰地感知。

    但是在科學明之中,用隧道掃瞄顯微鏡就能觀察並控制原子層次。這明顯是科學勝出修行的例證之一,之所以說是之一,還有其他更多的也是修行無法比得上的。

    譬如說生物科技,儘管轉基因這些東西看上去很危險,克隆技術更是有悖人倫,可這不妨礙科學在對法則的理解運用上,比修行更加的先進以及直觀。修行者的壽命提高,是經驗主.義帶來的成功,或者說是「古代」星術師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進行的另類「人.體.試.驗」。

    可是,擁有理論指導的科技發展中,對脫氧核糖核酸、人.體的各個系統以及醫藥等等領域的研究,同樣也能提高壽命。儘管看上去提高得很緩慢,但是卻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當然,幸宇並不是看在和自己唯物思想一脈相承的基礎上才決定發展科學技術的,就像前說過的那樣,一切都是為了法則。

    其實在轉修星術之後這麼長時間以來,他腦海中漸漸有了一個模糊的猜測。無論是星術師的修行,或者是前世的煉氣、修真等等針對自身的修行,都是殊途同歸,最後的終點都歸集到一點,那就是煉虛合道。

    這個「道」,應該是指大道,是完整的宇宙法則的集合體,就像另創一個宇宙或世界一般的成就。在這個世界當中,修行者就是神,唯一的至高神。

    那麼,「虛」就代表了所有本世界客觀存在的具體法則。而且,這個本世界不是只幸宇所在的星球,而是指他所在宇宙所包括的範圍。

    自然科學的發展方向上,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個,更具體一些,又分為很多門類。可無論哪個門類,都會無數客觀存在的法則,用汗牛充棟等等詞彙都無法描述其多的法則定律。

    所以,即使幸宇能夠如小石頭那樣活個幾百萬年,單憑一個人去發現規則研究規則,也不可能做到煉虛合道的境界,那不是有恆心有毅力有時間有行動就一定能成功的。

    可是對於科學明來說,相比於修行來說,普通人成為科學家的「難度」要小很多,完全可以用「人海戰術」在法則研究上超過修行者。

    當然了,那都是今後的事情了,對當下的幸宇來說,他更關注的還是自己能否盡快達到大星術師的境界,而能否成為大星術師,難度不在於他的修行上,而是能否保證人生安全。

    儘管在觀想星空之後,他又用神石將此次收穫的類精神能量「消化」吸收了,但是效果有多明顯,實力有了多大的提升,能否在更高境界的星術師手下討得了好處,都需要試驗一下。

    另外,還有能否保證自己的生命長久,還有自己的警惕性以及防禦能力,這些也需要自己去驗證。

    所以,他又想到了那個逃走的左天涯,似乎自己又有事情做了……準確的說,應該是了卻因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