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星術不正

正文 第59節瘋狂石頭 文 / 字愚自樂

    因為沒想到辛宇這次能一次提供這麼多的丹藥,崔玉建不得不先拿走自己的那份回扣,回去召集人手再來搬運。五萬顆丹藥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總重不過千斤。不過用瓷瓶密封分裝之後,又用木箱包裝起來,體積就變得很龐大了,遠不是他能帶走的。

    看到崔玉建腳踏飛劍,很有股蜀山劍俠的范兒,可再注意到他身後背著的碩大包袱,就嚴重破壞了那種飄渺的仙味。辛宇拍了拍額頭,又發現了一個星術世界的「落後」之處。作為超自然世界,怎麼可以沒有儲物裝備呢?

    按理說,達到裂空境界的星術師可以憑借星力撕裂空間,說明他們對空間的理解應該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怎麼就沒想過開闢的異次元空間啥的來儲物呢?

    作為一個半吊子星術師,辛宇對這個只懂暴力的職業深感慚愧。偉大導師曾經說過,推動人類前進的是生產力,而不是破壞力。當然,這個世界的人類如何發展,他是不關心的。他遺憾的是自己不能享受星術師先烈們摸索的好處,讓他能夠從星術明中汲取營養,直接創造法寶。

    由空間儲物裝備想到星術界的輔助設備,辛宇猛然想起,這段時間忙得把星術大會期間交換來的那些寶貝都放到一邊了。

    飛蝗石,是辛宇所有收穫中最感興趣的一件物品。這個世界的飛蝗石並非前世武林人士用來做暗器的石頭,雖然星術師們拿來做暗器,但它卻不是簡單的暗器,而是可以自己漂浮運動的石頭。

    石頭自己漂浮已經是一種很奇特的現象,而能夠在無推力的情況下四處亂竄,就更是不可思議了。這不僅說明飛蝗石具有反重力的特性,還具備永不枯竭的動力源。

    作為一個唯物主義者,辛宇是不相信有永動機的,明顯不符合能量守恆定律嘛。可看著被放出盒子的飛蝗石在密室內竄動,他又有些納悶了,這其中的原理是什麼呢?

    飛蝗石的速度很快,看上去也似乎作無規則運動。不過以辛宇的實力,並不擔心它脫離控制。之所以不第一時間把飛蝗石抓在手上,是研究的第一步驟,為了觀察其運動的規律。

    不過,飛蝗石就像一個調皮的小孩,由著自己的性子地亂竄,根本沒考慮過別人的感受。一會東一會西,一會上一會下,一會無頭蒼蠅一般四處碰壁,一會又如同有智慧一般躲過室內的障礙。

    如此沒有組織沒有紀律的散漫作風,終於惹得辛宇不耐煩了,一個輕縱躍身,就把飛蝗石撈到手上。即使被囚禁住,飛蝗石依舊不安分,在辛宇手中不斷地左衝右突。

    金丹修士的力量根本不是小小石頭能夠抗拒的,儘管石頭的表明比泥球還要滑溜,可依舊無法獲得自由。

    辛宇面色古怪地感受著飛蝗石的掙扎,不明白為何被存放在盒子中時,飛蝗石不掙扎或者帶著盒子亂飛。記錄下這個疑問之後,辛宇把石頭整個放到高倍顯微鏡之下,對去外表進行細緻觀察。

    和普通石頭一樣,飛蝗石並不是規整的形狀。或許是其硬度奇高,之前的撞擊絲毫沒給它帶來磨損,依舊保持這稜角分明的外觀。可是,從顯微鏡目鏡觀察了好一會的辛宇,卻驚訝得長大了嘴巴。

    他沒有發現想像中的陣紋,也沒發現特別的粒子噴射現象,而是什麼都沒有發現。什麼都沒有發現的意思,不是說飛蝗石和普通石頭一樣,恰恰相反,飛蝗石和普通石頭的區別十分明顯。

    一般物體,哪怕是最緻密的晶體,分子間都是有空隙存在的。可不論辛宇把顯微鏡的倍數調到多少倍,目鏡中觀看到的飛蝗石表明都是渾然一體的整體。他決定做更深入的研究,在飛蝗石上刮取一些碎屑,看看這種物質到底是什麼。

    可是,飛蝗石的另一個物理特性讓辛宇傷透了腦筋,他試遍了鑽削刨磨各種方法,都無法從這個頑固分子身上弄下哪怕是一個分子。

    這個奇怪的現象當即引起了他的重視,因為堅硬程度太超出他的想像了。要知道,在海洋國太子的專用實驗室,所有的工具都是特別打造的,材料也絕對是能找到最好的,加上辛宇無比強悍的力量,怎麼都不可能連塊石頭都奈何不了,可結果偏偏就超出了他的想像。

    不提漂浮和竄動,光是這兩個發現,就讓辛宇變得十分振奮起來。緻密和堅硬屬性是法寶的基本屬性,如果能研究清楚並複製出來,絕對可以打造出法寶的基體,即使作為星寶的胚胎也是綽綽有餘的。如果再把其懸空和竄動的原因完全研究透徹,完全可以製成初級的法寶。

    如果能研究出來,自然是好處多多,可辛宇頭疼的是,以現在擁有的條件,他根本無法把研究繼續進行下去。光是取樣分析就難倒了他。

    除此之外,辛宇還有另外一個疑惑,飛蝗石作為一種極度堅硬的物質,又具有如此神奇的特性,星術師為何不將其作為星寶胚胎進行觀想呢?如果可以觀想並具現出飛蝗石,肯定能將星術師的實力提高一大截。

    可是,辛宇在交換到飛蝗石的時候,就從那些散修們的嘴裡聽說過,飛蝗石的種種雖然神奇,卻只能作為可有可無的暗器,除此之外就毫無用處了。而且,即使作為暗器使用,若是超過一定的距離,飛蝗石還會自我逃逸掉,根本是一次性的武器。

    曾經也有星術師觀想過飛蝗石,可是從未聽說過有人成功過。不過辛宇卻不信邪,非要觀想一下試試。倒不是他覺得自己有多麼與眾不同,而是既然目前條件下以尋常方式研究已經行不通,乾脆換個方法和方向。

    在觀想方面,辛宇應該說還是比較有把握的,雖然他觀想成功的都是些微塵,可是數量卻是以億為計量單位的。所謂熟能生巧,儘管無名山的觀想目前還沒成功,但通過觀想微塵,他已經有了這個世界星術師不曾有過的經驗。

    因為飛蝗石本身太過「好動」,除了用完全密封且不透光的容器約束,否則根本就沒有停下來的時刻。這也是讓普通星術師無法進行觀想的一個原因,畢竟星術師的思感雖然神奇,卻也不能如透視眼一般隔著物體觀察。因為思感的原理,就像蝙蝠聲吶的原理,通過反*神波動來感知的,即使能透過阻隔感知,卻無法清晰地感知每一點細節。而且,對做高速運動物體的感知,也會造成波動反饋的誤差,感知出來的物體形態和本體直接必定會有差異。連對外形形成準確的認知都做不到,更不用說在星海裡形成投影了。

    不過,這個困難對辛宇來說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他可不是純粹的星術師,而是金丹大成的練氣士。只見他在手部釋放出一縷罡氣,就把這個調皮的石頭給固定得無法動彈了。然而,辛宇的觀想並沒有因為比星術師有優勢就順利了。

    起先他還耐著性質,準備用個十天半月地來「磨」,即使飛蝗石的稜角太多外形極不規整,觀想的難度極大,也沒有讓他失去信心。可是,觀想了半天之後,他就遇到了和觀想大山一樣的困惑,那就是不瞭解內部結構和特性,即使把外形如同三維掃瞄般清晰地刻進腦海,又調整了無數次地腦波頻率,也沒有絲毫的共振跡象。

    和普通星術師觀想不同,辛宇之所以在沒有「勢」之共鳴的情況下,可以對任何事物進行觀想,就是建立在他對物質世界的理解上。

    對微塵,他大略可以估計出構成微塵的元素成分,知道每種元素的分子原子結構。對無名山的觀想雖然不太順利,那是因為無名山實在太大,需要觀想的東西又包羅萬象,可他好歹還能通過想像對山上的石頭泥土和動植物有個感性認識。

    但這個緻密得沒有任何破綻的飛蝗石,他就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去理解了。從物質構成的角度來說,其最小單位必定是原子,可這個奇特物質的元素構成是如何的,辛宇根本無從猜起,自然就效率低下了。

    如果用普通觀想法,他起先需要和飛蝗石形成「勢」的共鳴,也就是頻率一致。可是觀想了這麼久,他無奈地發現,飛蝗石要麼本身的頻率已經超出腦波的極限範圍,要麼其頻率根本就不是固定的,否則無法解釋他用全頻段的「適配」方法也沒共振的緣由。

    辛宇傾向後一種解釋,因為腦波頻率其實就是精神頻率,雖然在煉氣上他還沒正式進入煉氣化神的階段,但是煉精化氣也讓他的精神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頻率覆蓋範圍很廣,幾乎不可能出現超出他頻率範圍的物體。

    其實,不管是哪種可能,辛宇通過觀想來研究飛蝗石的想法也是行不通的。形成投影卻無法共鳴,也就無法具現化出星寶,研究也就無從說起了。

    「看來只有做破壞性研究了,看我把你切片了。」辛宇決定拿出殺手鑭出來,看看這個石頭到底有多頑固,「火來!」

    拿出一匣子極品養氣丹,放在試驗台上以備不測,辛宇又聚起不常用的三味真火,對飛蝗石進行高溫燒灼。

    這麼賣命也是無奈的選擇,誰讓利用外物他最多只能製造出兩千度的高溫呢,實驗室裡酒精噴燈對這石頭完全無效,怕是煉鋼爐裡的溫度也就這樣了。若是海洋國的科技再進步個三五百年,用核聚變反應倒是可以產生上億度的高溫,可現在卻是不行,只能靠三味真火這一手段了。

    三味真火很給力,雖然因為是產生自辛宇身體內,他無法準確感知其熱度的具體數值,但他估計絕對不低於萬度,比某些恆星的表面溫度都要高,因為至今沒有他還發現有任何物質能抗衡它的威力。

    大概是感受到了威脅,飛蝗石在辛宇手中掙扎得越來越厲害,甚至有掙破束縛的跡象。不過,即使分出大部分精力控制三味真火,金丹大成修士的握力也不是小小石頭能抗衡的,所以它依舊沒能逃脫被灼燒的命運。

    「饒命……饒命……」就在辛宇準備一鼓作氣把石頭給融化掉的時候,識海裡中突然傳來一個微弱的意識波動。

    聽到這個「聲音」,辛宇立刻就散去了三味真火,十分好奇地對手上的飛蝗石道:「你是智慧生命?硅基生物?」

    雖然硅基生命一直存在於前世的科幻想像當中,但辛宇卻並不會覺得多麼不可思議,畢竟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他連靈魂投胎都經歷過了,星術這種神奇的記憶都可能存在,硅基生命也算不上多麼顛覆想像力的事情。

    「硅基生命?不是,你可以認為我是一個另類的修行者。」沒想到飛蝗石竟然理解硅基生命的意義,一邊震動一邊向辛宇的腦海傳達他的意念。

    「好吧,我對你很好奇呢,能說說你是個怎樣的存在嗎?」辛宇在腦海中問道。

    這次飛蝗石傳達的信息並非字,而是一連串的畫面。或許是因為記憶不完整,畫面並不是連續的,而是零零碎碎地出現。好在飛蝗石還有點邏輯性,把這些破碎的畫面以時間順序傳達給辛宇,否則還真不知道他到底要表達什麼。

    原來,飛蝗石本身是個星術師,說得準確些,飛蝗石內部的意識原本是聖者級別的靈魂。在寰宇之中,聖者可謂是最頂級的存在,他們不僅實力強悍,壽命也是以萬年來計算的。

    這個聖者就是如此,他活了六百萬多年,在寰宇已知的聖者中可謂是最古老的一批。但是,他的實力卻並不比那些才幾萬歲的聖者強大多少,就是因為聖者的提升十分的困難。

    說道聖者,不得不說一下生命的意義。對修行者來說,無論是星術師還是其他修行者,提高修為幾乎是他們終身的信仰。別看聖者在低級星術師面前風光無限,可他們也有自己的煩惱。在漫長的歲月中實力提升得無比緩慢,甚至是不得寸進,那種滋味根本就是對修行者的煎熬。

    這種煎熬一直持續幾百萬年是

    是恐怖的,所以這個聖者最後就「瘋」了。他為了掌握更多更強大的規則,不惜以身軀為載體投入恆星中進行體悟。

    呵呵,和自然偉力相比,聖者也只是微不足道的螻蟻,結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