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82章 文 / Panax
第二天一早,林如海就帶著林平去了趙將軍府,早先婉玉跟趙氏的試探不過是個敲門磚,真正去跟趙將軍談的還是林如海。
能說動趙將軍的本質來說只有一條,滿足他的願望。
撬動趙將軍開口的起子,就是先帝的死因了。按照以往的接觸,趙將軍是個忠臣,不過萬事沒有絕度。林如海做了兩手打算,為先帝復仇,以及陞官加爵,趙家子孫的繁榮昌盛。
兩人談了近兩個時辰,從林如海離開趙家時的笑容來看,事情進展的還算順利。
宮裡,婉玉以身體不適為名,派嬤嬤去太醫院宣了太醫。
來的還是上回那個清王爺的手下。
婉玉笑笑,道:「王爺的確有底蘊,連太醫院都能懂得了手。」太醫院的太醫是有輪值的,她雖能打探到今天是這一位在宮裡,但是也不能保證來的一定是他。畢竟嬤嬤去請的是「太醫」,誰接了帖子就不一定了。
太醫也笑了笑,道:「王妃謬讚,不過湊巧而已。」
「我父親的意思,是看王爺有多大誠意了。」婉玉道。這就是說可以合作,當然這只是緩兵之計,為的就是給康德爭取更多的時間,也讓林如海能布下更多棋子。
太醫剛想開口,說王爺誠意十足,內閣學士,將來的太子妃,什麼都可以談。沒錯,王爺已經發現孫大人不大頂用了,或者說孫大人年紀大到已經失了銳氣,以及他能拉攏的人並不如林如海這個兩朝天子心腹能拉攏的多。
不過沒等太醫說出這些很有誘惑力的話,婉玉就抬手制止了他,「聽我說完。王爺想要我父親,無非就是讓他做事。明晨就是早朝,屆時奉上第一份大禮,然後我們再談。」
太醫臉上有些陰晴不定,這話是什麼意思?這就是說林如海連聽也不聽就看不上他們開出來的條件了。
林如海所求巨大,太醫自然是做不了主的,他留下一副清火去熱的方子,急匆匆傳遞消息去了。
第二天早朝,皇帝聽完朝臣的例行匯報後道:「二叔跟七叔的事情審的怎麼樣了?他們兩人一個褻瀆先帝,一個手足相殘,朕恨不得沒有這樣的叔叔!」
三司的長官面面相覷,半響,大理寺少卿出列,沒辦法,這個案子是大理寺主審。「回稟陛下,此案疑點眾多,又時隔久遠,單單靠著一個人的供詞並不能定罪。」
這說的是七皇叔,然後大理寺卿就像跟沒想起來還有個二皇叔一樣,退回去了。
刑部侍郎接著他出來了,「陛下明鑒,據案發已有兩年之久,刑部去獵場的官員還未曾回來。」
可不是嗎?皇帝拿一個誰也沒想到的理由讓七皇叔下了大獄,然後作證的只有一個侍衛,刑部的官員就算想幫著皇帝,那也得先去裝模作樣的調查一番。
但是現在離七皇叔下獄不過五天之距,又是寒冬臘月,皇帝是不是催的有點急了。
趙將軍咳嗽了一聲。
皇帝臉色一變,沒等他說什麼,工部侍郎也出來了。他往地下一跪,聲音淒切道:「陛下,臣與七王爺共事多年,七王爺體恤下屬,待人優厚,此事定是招人陷害,望陛下明察!」
御史台的人臉色有點不好,似乎是因為這等諫言挑皇帝小辮子的事情居然被一個默不作聲的工部官員搶先了。
於是咚咚好幾下,台下又跪了不少御史台的官員,有了他們打頭,這一來二去跪下的人就有將近二十了。
從七皇叔小時候進學的成績有多麼優秀,再到他與官員相處又多麼的和藹可親,之後便是長篇大論的七皇叔跟五皇叔兄弟情深等等等等。
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七皇叔是冤枉的,陛下要是不放了七皇叔我們就不起來了。
當然也有人是幫著皇帝說話的,只不過……
人少位微言輕罷了。
先帝的班底都沒完全組建起來呢,現在這個皇帝,能籠絡的都是些低位的官員,或者牆頭草罷了。倒也不是沒有高官想投靠皇帝盡忠,但是想想歷史上的先賢們。
姜太公的願者上鉤,諸葛亮的七顧茅廬。這說明什麼?有才能的人都是矜持的。但是皇帝這麼一鬧,觀望的人猶豫了。
畢竟他們刻在骨子裡的除了忠君愛國,還有一個中庸之道呢。
皇帝以及向著他的幾位官員嘴長的有點少,不大說的過他們。於是皇帝袖子一擺,怒氣沖沖掉頭就走了,沒兩步,他突然扭頭,就像是雖然各方面都不如對手,但是又不肯低頭的那種負氣,撂下一句狠話:「那你們就好好跪著!」
不歡而散。
只不過事情沒完。
皇帝回到御書房,被氣的熱血上湧,上氣不接下氣。
不僅限於小孩子,大人也有這個毛病,也不讓做的事情就越要去做,這一條擱在皇帝身上一樣適用。皇帝的本意是兩人一舉拿下,他計劃的時候也想過,清王爺有兵,年紀又大,想必根基是很穩的,所以皇帝心裡也有個底線。
哪怕這次幹不掉二皇叔,至少也要拉一個七皇叔下台。
這麼一看,在皇帝心裡,兩位王爺相比較,是七皇叔占弱勢的。
可是被朝臣們這麼一搞,皇帝有點拿不定主意了,七皇叔怎麼比二皇叔底子還要硬呢?
皇帝舉棋不定,在御書房裡干坐一個下午,等到夕陽西下。小太監抱來了一摞奏折,乍一看足有二三十封。皇帝拿起一本一看,又上頭了,是給七皇叔求情的。
光噹一聲,這奏折被皇帝甩在一邊了,邊角磕在地上,沉悶一聲響。
皇帝又拿起一本,沒看兩行,又給扔了,還是給七皇叔求情的。
七皇叔當真有這麼大的能量?跟他平常的表現似乎完全不一樣了。若他裝了這麼些年,那他府上流傳出來的他跟正妃不和的消息……會不會也是假的?
皇帝臉上陰晴不定,片刻又搖搖頭,告訴自己:不會的,他倆要真是好,怎麼回這些年都沒孩子出來。
這麼些實打實的奏折寫上來,六部的人都全了……皇帝心裡對七皇叔的忌憚越發的深了。就說皇帝家裡沒一個簡單的!
皇帝沉著臉坐了許久,心裡不斷的給自己打氣:朕是皇帝!朕是皇帝!這麼一來,他的勇氣似乎又回來了。皇帝揚聲道:「去叫人過來擬旨!」
來的人是林如海還有翰林院的輪值的翰林。
皇帝看見林如海臉色同樣不大好,這也是他名單上要剷除的人。只不過……柿子要一個個捏,還得等他軟了才能捏,而林如海目前還是個硬柿子。
林如海進門看見一地的奏折,歎了口氣小聲說了句話,便一本本去撿了。他彎著腰,年紀又大了,再加上皇帝想起早些年聽過太上皇教育先帝,無論怎麼生氣都不能扔了折子,也不能污了折子,當下臉面就有點掛不住了。
皇帝使了個眼色,有小太監上去幫著林如海撿折子,還有人給他端了凳子過來。
皇帝平復心情,開始講他的打算了,聽了兩句,不僅僅是林如海,連負責記錄的翰林臉色都變的很難看了。
這折子吧,沒什麼實際內容,就是皇帝生氣了,寫了個折子去牢裡罵七皇叔,還要讓全天下人知道。
這種折子也不是不能寫,可是罵人歸罵人,總得有點實際內容,訓斥一頓後總得有個處理意見,單單罵人……有失風度。
罵人的折子不是沒寫過,但是總體上的框架就是先一頓罵,然後鋪墊一下,你看你都這麼壞了,皇帝為了平民憤/安撫官員什麼的,給你降個職,完後你還得領旨謝恩。
這才是罵人折子的精髓,罵人只是一種手段,關鍵在後面。
林如海歎了口氣,開口道:「陛下……」
翰林及時停筆了。
皇帝瞪了林如海一眼,似乎覺得他打斷自己對話是很不敬的行為。
林如海又道:「臣有事要說。」
這話是什麼意思?暗示翰林趕緊離開,後面要說隱秘了。
翰林急忙請辭,皇帝准了。
等到屋裡就剩下他們兩個,林如海道:「陛下,七王爺和二王爺……這怕是二王爺的計策。」
皇帝一愣,他早就打定主意不能過多依靠林如海,林如海戰鬥力極強的大女兒是康德的正妃,換句話說,林如海是有做國丈的機會的,他還能真心幫著自己?
但是……不得不承認林如海才幹過人,而且這話確實抓住了皇帝的心理,「你說。」
皇帝上套了,林如海的聲音不大,皇帝生生從裡面聽出點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陛下。先不說今天這麼些人給七王爺求情,單說七王爺和二王爺的罪名。」林如海頓了一頓,似乎有點羞於出口,道:「二王爺的罪名是實打實的,兩個小太監在,還有跟著一起去的官員,這個不用查就能定罪,但是七王爺不一樣,兩年過去,痕跡都被清理的差不多了,查起來絕不是兩三個月就能定罪的。」
皇帝點頭,不得不承認林如海說的有道理,隨後他心裡又在安慰自己:朕自然也是想到這一點了。朕當初就是忌諱二王爺多些,才會給二叔安排了這麼一個罪名。
林如海又道,情真意切,誠懇到了極致:「陛下,您於危難之刻登基,根基尚淺。」根基尚淺這四個字說的有點輕。「臣以為,得一步一步來。」
這是捏軟柿子的委婉說法,皇帝表示自己聽懂了,但是林如海這幅一心為了自己好的做法讓皇帝格外的想不通,為什麼?但是皇帝又不得不承認林如海說的有道理,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兩位王爺現在都在牢裡關著,但是又都關不住。」
皇帝一震,他怕的就是這個,一個手上有兵,一個岳家手上有兵。
「七王爺跟王妃兩人已形同陌路。」
這個消息皇帝也知道,皇帝有點心急,他十分討厭這種一條條往外蹦的說話方式,雖然顯得高深,但是對不知道該怎麼辦事的人來說……真討厭!
「你說該怎麼辦?」皇帝有些急切。
林如海遞了折子上去,方才跟他一邊說一邊寫的,墨跡還沒幹。
皇帝看完之後眼神飄忽不定,越發的遲疑了。
這折子要是發下去,至少短時間裡七王爺是廢了,但是……皇帝想不通林如海這麼一心為了他究竟是為了什麼,這般替他出謀劃策又是圖了什麼?
是因為自己對他的疏遠讓他恐慌了?
皇帝仔細想了想今□□廷上跪下為了七皇叔求情的官員,似乎不是林如海的嫡系。
那麼也有可能是因為官員拖出了他的掌控?
皇帝又看
看了一遍折子。
折子上先是敘述了皇帝自己是多麼想相信七皇叔的清白,但是證據充足,皇帝也沒辦法。不過七皇叔畢竟是皇帝的親叔叔,皇帝不忍多加責罰,又因為公佈了證據七皇叔就落實了殘害兄弟的罪名,皇帝思來想去覺得不忍心。便消去七皇叔的職位、爵位,讓他先回去過年吧。
另外罪不及家人,正妃位分待遇不變。
這是明顯將黑的說成白的了,特別是那段提到皇帝手上有充足的證據的時候。
皇帝越發的看不透林如海了,他這麼費心為了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麼。許久,他終是宣了太監去取了玉璽,在折子上蓋上大印了。
林如海又道:「陛下,今天有不少人都是二王爺的手下。」
皇帝精神一震,想到了另一個可能。若是今天沒了林如海的勸,他罵了七皇叔指定是不解氣的,再這麼來兩次,奏折再來一批,說不定他就能下手取了七皇叔的性命。
要是真這麼發展下去,豈不是給了二皇叔理由了?看七弟都被逼死了,他要是不反,還能有好果子吃嗎?
於是當天下午,七王爺一身囚衣被送回了王府。
時間已經進入到了臘月,在這個原本應該閤家歡樂的喜慶日子裡,皇室宗親,包括武百官反而越發的沉默起來。
平靜的水面暗潮洶湧。
有門路的,能拼一把的越發的精神起來,整日的約人吃酒,藉著羊肉火鍋的名義邀請了不少人。沒門路又謹慎的,便閉門謝客,除了衙門和朝堂,是哪裡也不敢去了。
自打七王爺被放了出來,朝廷上似乎安靜了下來,皇帝依著林如海上次出的主意,死死咬住二王爺在先帝面前失敬這個事實。一來二去,二王爺的事兒也沒人提了,雙方都保持表面上的克制。
等著。
大年三十,皇帝上午舉行了封筆儀式,下午就是一年到頭的重頭戲了,祭祖。
全體皇室宗親都去了奉先殿,除過還在牢裡關著的二皇叔和已經差不多成了平民百姓的七皇叔。
祭祖這種事情都差不多,女性家屬在外面等著,男性家屬進酒念悼詞燒紙。
不過就在皇帝上前敬酒的時候,先帝的牌位倒了。
逛蕩一聲像是砸在所有人心裡。
皇帝一身冷汗,吩咐人上前將牌位扶好。
不過酒算是敬好了,下一步就是將酒倒燒紙的盆裡。
酒下去嘩啦一聲,火焰竄起老高,然後先帝的牌位又倒了。
這時,只聽見康德一聲大呼:「你謀害先帝!我今日就要為父皇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