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玉哥兒的幸福日常

正文 第5章 苦命的大山(下) 文 / 西雲著陸

    第五章苦命的大山(下)

    石大山家院子裡石阿爺石大伯等人正在討論著要不要去季氏阿嬤家看一看,問問季氏為什麼誰也沒通知一聲就這麼急的走了。突然屋子裡傳出哭聲,眾人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都趕緊往屋子裡走,看看怎麼了。

    石大伯走的最急,順著聲音先進了屋。看見自家阿嬤和石大山正坐在地上哭,趕緊把他們拉起來扶到炕上。

    石大伯問:「阿嬤,怎麼了,你和大山哭什麼?」

    話音剛落石阿爺也進來了,他最看不得人哭,哭的他心煩,有事就說事,哭頂什麼用!不過在孩子們面前,他也不好教訓石阿奶,只得板著臉問:「怎麼了,哭什麼?」

    石阿奶和石阿爺過了幾十年,知道他不愛看自己哭,就收住嗓子不嚎了,帶著顫音說:「大家都別找了,就是現在去季家鋪,季氏的人也肯定不在那裡。這個殺千刀的季氏,帶著永全家裡所有的錢跑了!錢匣子裡就還剩下帶不走的地契房契,其它的一個銅板也沒留下。你說我也沒不讓他改嫁啊!跑就跑吧,好歹給大山留點吶!他把錢都捲走了,大山還這麼小,以後靠什麼活呀!」說著說著,石阿奶又忍不住哭起來,哭死去的兒子,哭可憐的孫子還有哭苦命的他自己。

    石大伯一聽這話立時火冒三漲,對著石阿爺說:「不行,阿爹,咱還得去季家鋪,我得讓他們知道知道,他們家的哥兒是個多麼不要臉的東西。」

    石阿爺剛才聽到自己的哥兒的話也很火,看到石大伯轉身要去季家鋪忙叫住他:「老大別去。」

    石大伯反駁他阿爹說:「阿爹,怎麼能不去呢?我不光說說,我還要去他季家鬧一鬧,讓人們都知道知道季家出了個多麼不是東西的哥兒,看以後誰還敢娶他們老季家的哥兒。」石大伯火大的咬牙切齒。

    「糊塗!這要是讓季氏卷錢跑了的消息傳出去,你讓大山以後怎麼辦。他剛死了阿爹,阿嬤又跑了,等大山成年哪個正經人家會讓哥兒嫁給他,可別忘了,他身上也流著季氏的血,人們也會看不起他的。」

    石大伯這時候也嚇出了一身冷汗,剛才淨想著出氣,忘了還有這回事。真要是去鬧了,大山這輩子可就毀了。這事不僅不能鬧,還得想法子掩過去。

    「那阿爹,現在該怎麼辦啊?全村都知道季氏走了,要是他一直不回來,村裡人也會猜到的。」

    「這事不能等人問,一會兒你還是要去一趟季家鋪。告訴老季家這些事,讓他們明白這是誰的錯,別回頭找不到季氏來咱家鬧。再告訴他們對外就說咱們老石家不忍季氏年輕守寡,趁著這次季氏回季家,你去季家當面送和離書去了。至於季氏去哪了,這個不用我們操心,只要老季家還想要臉,他們會自己找借口掩蓋的。」

    石大伯點頭答應:「行,我這就去。」

    石阿爺又叮囑說:「慢著,過幾天讓大峰他阿嬤去村裡聊聊,把話透出去。你從季家回來就回家睡吧,我和你阿嬤先在這陪著大山。其他的事兒明天醒了再說。」石阿爺現在真是累的不行,人累,心也累。

    「那我明天再過來,我走了。」石大伯說完走出院子趁著月光向季家鋪趕去。果然五天後從季家鋪傳來消息說季氏和離後,去投靠嫁到鄰城富戶的姑嬤去了。

    第二天早飯過後,石大伯石伯嬤到了石大山家。四個大人坐在一起,只有石大山一個孩子被石阿奶摟著。

    石阿爺坐在炕上拿著煙斗,石阿奶石大山坐在他旁邊,石大伯石伯嬤坐在對面下首的凳子上。

    石阿爺深深抽了一口煙,緩緩吐出一口氣,然後對石大伯說:「老大,昨天我想了一宿。大山現在還小肯定不能讓他自己單過。大山家裡就剩下當初永全置下的十畝地和這房子,我想先說說我的打算,你們要是不同意咱再商量。我想讓大山跟著你們過,管他吃穿,他家裡的地秋收後收回來給你們種,也不能讓你們替永全白養孩子。等大山成年,就讓他搬回這裡自己住,地也還給他,你們到時候不用再養他了。地裡的活爹還能再干幾年,收回來爹和你一起種。」

    石大伯來之前就和石阿嬤說好了,大山以後和他們過,他自己親弟弟的孩子,他不養誰養。阿爹阿嬤都老了,總不能孩子跟著他們過吧,他們老了老了還要辛苦養孩子,那自己這當兒子的也太不孝了。

    「阿爹阿嬤,大山和我們過,這也是我們商量好的。只是這地我不要,還是租出去,錢給大山攢著,他大了還要娶哥兒呀。」

    石阿爺搖頭說:「不行,地還是收回來。大山娶哥兒的錢你不用操心,上次永全走的時候塞給我五十兩,我現在把它拿出來,大峰和大山一人一半,這些錢夠給他們娶哥兒的了。你也別說不要,現在大峰也十二了,要不了幾年也該相哥兒,你們還有石嶺石霜石源要養,這都要銀子,這五十兩給他們娶哥兒完全夠了。」

    說完這些話,石阿爺又接著說:「大峰他阿嬤,你別怪阿爹,阿爹也知道那十畝地不夠養大山的,你就多擔待點,以後大山要是不孝順你,我打斷他的腿!」石阿爺瞭解自己的兒子,他就怕石峰他阿嬤有意見。

    石伯嬤知道多養一個孩子不容易,可他和石大伯想的一樣,大山沒了親阿爹親阿嬤,但他還有石家這些親人,他會把大山當成他自己的孩子照顧的。

    他知道石阿爺怕自己多想,就笑著保證說:「阿爹,你放心,我不會怪您的,我們是一家人,我會好好對大山的。」

    石阿爺鬆了一口氣,只要石伯嬤心裡沒疙瘩,大家一起努力幹活,老石家的日子會越過越好的。家和萬事興。

    石阿爺轉頭,對窩在石阿奶懷裡聽著大人們對話的石大山

    ,說:「大山,阿爺現在告訴你,你阿嬤跑了,再不會回來。以後你也別找他,對外就說你阿嬤和離了,記住了嗎?」

    石大山現在已經完全知道,不是阿嬤回外阿奶家忘了帶著他,而是真的不想要他了。他也終於知道「跑了」是什麼意思。突然間有點恨阿嬤。

    「我知道了,阿爺,我再沒有阿嬤,我以後就是大伯伯嬤的孩子,我以後會好好孝順他們,還有阿爺阿奶。」這句話石大山深深地記在了心裡,一輩子。

    從那天開始石大山變了,變得漸漸懂事。除了去村裡李夫子那讀書,很少再和以前的小夥伴們去爬樹摸魚,每天下了學就和大峰哥帶著三個弟弟給家裡的豬打草,拌豬食;去地裡拔野草,找野菜。

    石阿奶看著心疼本想阻止,被石阿爺拉住了。石阿爺覺得這樣很好,石大山今年十歲,現在幫著家裡做事,以後成年他自己過日子才不會抓瞎。沒有阿爹阿嬤,他的日子注定了要靠自己。現在受點苦沒什麼,總比將來受苦要好。

    四年以後,石峰成親一個月,十四歲的石大山死活不願意再去學堂唸書。現在的石大山長的一點都不像他阿爹弱,身高六尺有餘,可能是閒時農活做的多,身上肌肉紮實,完全不像讀書人。在學堂裡,石大山坐著普遍比所有人高一頭,那寬闊的身板特顯眼,加上他的臉長得比石峰還像石大伯,方正的臉,濃黑的眉毛,偏黑的皮膚,不笑的時候顯得方正可靠,一笑起來顯得有點傻。

    石大山是真的不想讀了,要不是前年伯嬤勸他還小,不讀書別人會說伯嬤苛待他,他前年就想不去了。每天夫子講的東西他都認真聽了,當時還能聽懂的第二天準不會,拚命地反覆學反覆記,年底考試也就能記住六成,可想而知他的成績有多慘。

    石大山知道自己沒有讀書的天分,他沒有阿爹那樣靈活的腦子,上一天學比干一天農活還累,他真的是學夠了,現在看到書本就頭疼。

    石伯嬤他們這兩年也看到了石大山狀況,原本以為石永全讀書厲害石大山也會行,還想著就是借錢也要供他一直讀下去。現在看著他這副樣子,不像是為給家裡省錢裝出來的。唉!不讀就不讀吧。

    一個月後,石大伯帶著石大山拜別李夫子,石大山終於解脫了。從書堂走出來,石大山整個人精神煥發,好似和剛剛皺著眉頭沉默的人判若兩人。

    石大伯對著石大山笑罵道:「你個傻小子,多少人想讀書都沒銀子讀,你倒好,讀個書像受刑似的,呵呵。」一邊說著,石大伯一邊揉了揉身邊侄子的頭,不知不覺大山快和他一般高了,時間過得真快!

    石大山趕忙向石大伯告饒說:「大伯,我真讀不下去了,你也知道在讀書上我腦子有多笨。不說這個了,大伯你先回去吧,天還早,我去河裡摸幾條魚,晚上你和阿爺喝兩杯。」

    石大伯知道他那點小心思,怕現在回去石阿奶石伯嬤說他,就沒戳破,對著石大山說:「行,我先回去,一會兒讓大峰過來找你。」他也打算先回去勸勸阿嬤別生氣了。

    石大山嘴裡答應著,和石大伯分開向金沙河走去。

    金沙河因為河裡的沙子黃的似金而得名,位於青雲山和杏花村之間,河面寬三丈,水最深處兩丈。金沙河裡多是鯽魚和草魚,杏花村村民有空就會來金沙河捉幾條魚,自家吃不了還可以帶去集市上賣,貼補家用,不過裡正不允許有人大規模捕撈。

    金沙河和後面的青雲山在天災*的年代裡好幾次救活了杏花村的村民,它們是整個杏花村的退路,所以世代的老人們都會叮囑年輕人千萬不能竭澤而漁,所以對於裡正的要求,村民們都理解,就是家裡再窮,也沒有人打金沙河的主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