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古墓蠻腰·千年洞天

正文 第二百四十二章 逆血唐朝——《西域記》29 文 / 魔吟七曲

    孟贏溪從周圍的群山中探查完畢,開始折返回來,遠處紛雜的山洞裡有沒有盜匪不知道,但她在明眼可見的數里範圍內沒有發現其他惡人的蹤跡。

    「大師兄回來了!窀」

    悟淨的一聲喊,已走出危險路段而在山下古河灘肆意歇息的眾生紛紛順著他的眼神移目,他們驚駭地看著一個黑點從高空飄然而來,黑點迅速擴大,直至人形清晰可辯,繼爾飄落到跟前妲。

    嘈雜的驚歎聲咿咿呀呀四起,商侶和手力中的不少人甚至把這位悟空師父看作了天神,情不自禁地對其進行禮拜。

    算是見多識廣的殿中侍御史歡信老半天都回不過神來,眼珠子一直掛在悟空的身上,聯動地隨其轉著,他無法去理解玄奘的這個所謂女聲丑徒,其表現出來的強大力量與怪異根本不與人同——他還是人麼?

    孟贏溪沒有理會大家出格的言行舉止,她一挨地便問師弟們:「師父呢?」

    悟淨苦臉道:「師父他還留在山上面的崖道上暫時不肯出來,說是要為亡靈超度。不過,悟智、悟真都在在旁邊陪著,不用擔心。」

    「我去看看。」

    悟空邁腳就走,密集的人馬立時主動閃避。

    「誒,大師兄請等一下。」悟能大步流星過來,他湊耳微聲道:「大師兄,先前了結盜匪之事我和悟淨已假口瞞下,推脫他們是失足而死,所以師父他完全不知曉。屆時師父若是問起,你千萬別自己給招認了!」

    「嗯……知道了,謝謝。」

    孟贏溪笑眼離去,她重回山道去找唐僧。

    待人走後,悟能的神志有些恍恍惚惚,迷惑不已。他是初次近距離地靠近大師兄,他身上幽然的香味妖誘十足,使人不但血液加快,連情緒也莫名地亢奮,相當奇怪。

    「大師兄,你回來了。」

    悟智、悟真見悟空過來,心情怦然激動,他們愉快地先行招呼。

    正在閉目唸經的唐僧聽到了她過來,但並未立時中止超度,依然在碎碎地唸經:「「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哆,悉耽婆毗,阿彌唎哆,毗迦蘭帝,阿彌唎哆,毗迦蘭多,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訶……」

    直到行完耗時亢長的法事,玄奘才緩緩起身,嚴肅相向,其語氣夾雜著少許不滿地質問孟贏溪道:「悟空,山下死去的盜匪是否與你有關?」

    孟贏溪心念,他果然懷疑到了我身上,不過,只要師弟們不說,事實的真相就死無對證,傻子才會去承認。

    「什麼……有人死了?」她裝出糊塗樣去崖邊探了探,吃驚地回道:「師父,我上到山頂後只是將人暫時打暈,並未傷其性命呀!怎麼就死了呢?莫非……」

    玄奘虎目,「莫非什麼?」

    她作出一副沉思狀,「莫非怪我下手過於太輕,未等悟淨、悟能趕到,盜匪們就強行掙扎起來,結果終因身體不穩而失足摔到了山下。」

    玄奘不屑道:「即便如此,那也不至於摔得身首與四肢皆散落異處。不幸的兩匹馬較之人更為大而重,其尚且保得全屍,小而輕的人為何會落得個淒淒慘慘?」

    「是哦!」孟贏溪無奈地應口,「師父言之有理。」

    玄奘接著道:「悟淨、悟能也異口同聲說他們是自己失足而死,但事實卻破綻百出,就算是有跌落時滾到自己所持的刀子上的可能,但總不會所有人都如此巧合,這不合乎情理!其中定有其它原因。」

    悟智接話,「那……師父你的意思是……」

    唐僧的神情很痛楚,「被悟空打昏的人已經綁了拿下,所以這山下慘死的人只有一種解釋……」

    悟真有些不安,「是什麼?」

    「他們定是被悟淨、悟能斬殺而死的!」

    「啊!」

    玄奘冷冷的結論叫三名弟子脊背發涼,統統都啞口對望,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麼為好。「妖精」很後悔自己沒把人扔遠點,如果當時將屍體丟到眼睛看不見的山坳背後就好了,那樣會少了眼下的諸多麻煩。

    「不可能!」孟贏溪頓默片刻辯口道:「師父,這幫惡賊武功了得,關於這一點,悟智、悟真應當深有體會。勢均力敵之下,悟淨、悟能憑二人之力可以將他們打跑就不錯了,豈有本事與機會將人全部殺掉?退一步來說,縱然敵人不濟,他們既熟悉地形又不傻,肯定是會拔腿逃跑的,哪能一個二個都乖乖等著送死。」

    悟智急口映襯,「對對對,師父,我們與盜匪只能打個平手,若非大師兄趕到相助,一時當間還真拿他們沒辦法。」

    為了找出可能矇混過關的辯詞證據,孟贏溪決定去山體上強找線索,於是她開口道:「這樣吧,我親自下山去仔細查看一番,尋尋到底是什麼情形導致碎屍的發生。」

    「誒,悟空。」唐僧呵住即將縱身躍下的夢衍西仙子,他擺擺手歎道:「唉……不必了,人死不能復生。此地有頗多的怪異,我想或許是山石很鋒利使然,此事就此作罷,咱們走吧。」

    孟贏溪鬆了一口氣,但她從唐僧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隱忍,他的說辭只不過是自擺台階下,不想繼續追究罷了,其並非真有如此的猜想。

    悟智、悟真隨即跟行,但他們心中均有迷惑——師父明著對

    大師兄有責難和不滿,但卻暗下相讓,而且話口中也從不主動以師相稱,「為師」二字歷來不用在與悟空的言語交談之中,此事十分奇怪。

    師徒四人走出狹路下了山,歡信遠遠就踏步迎了過來,他禮問唐僧:「玄奘法師,行程開拔在即,這些所擒的盜匪當如何處置是好?」

    唐僧略微一頓,回道:「這場劫難互有死傷,但我方僅是損失了兩匹馬和一些貨物,對方卻是自吞惡果死了五個人,其意圖不軌的行為已是深受懲治,倘若他們肯就此悔過,再不操盜搶之業,那就全都放了。」

    歡信擔憂道:「法師,口頭悔過誰人不會,縱虎歸山後患無窮,恐怕不妥,望深思!」

    唐僧一直處在愧疚之中,他不假思索道:「御史大人,惡行已有惡報,得饒人處且饒人。」

    「唉……那好吧。」歡信轉身而去。

    才將盤踞於銀山磧的歹人拿下,什麼懲罰都沒有這就要釋放,除開唐僧,沒有一個人願意這麼做,但大家都不好與高僧爭執,因為凡事都以法師為長。對於釋放歹人之事最為不滿的是商侶這邊,他們儘管意見很大,但卻知道自己能躲過此劫完全是倚賴玄奘法師的幾名得力弟子,受恩於人,便無法相左,只能是搖頭歎息。

    唐僧接著來到被綁的眾盜匪面前,本著佛家的寬恕對他們長時地開導了一番,這些人頻頻點頭,痛哭流涕地大聲應允。

    隨後,這被活捉的這十數名盜匪便被鬆了綁,他們磕頭謝恩而去。

    在玄奘教誨的期間,孟贏溪本想廢了他們的武功使其不得再害人,但由於自己隱瞞真相理虧在先,幾次欲開口徵詢唐僧的意見,但終究還是忍了下來。

    其實她就是說了也白說,因為廢去武功的方法實則是永久地破壞人體的經脈,其結果等於是將一個身強力壯的人弄成腳癱手軟,連生活都不能自理的殘廢。唐僧曾耳聞過江湖中這種無情的手法,他是決不會同意此事在自己眼前發生的。

    時間因為唐僧的超度與說教左耽擱右耽擱而流失,待一切落定時天色已暗,因此眾人只好放棄當日入城的原計劃,就地於長長的川岸露營夜宿,準備次日再行。

    睡至半夜時分,宿營地忽然響起了***動,唐僧的五名弟子立刻動身查探,原來是這數十商侶打點行裝準備上路。

    歡信與唐僧跟著過來打聽,聊說之下才知道商侶們因為要趕著隔日早集市的買賣,必須提前入城。他們告之:生意人如此辛苦也就是圖個利,倘若誤了買賣時間,鮮果必然會受損毀,那麼這一趟就走虧了,弄不好還血本無歸。

    夜路難行,處境很危險。但勸說幾句見無用後,歡信與唐僧也不便行以阻止,只能隨他們去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