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逸羽風流

正文 第54章 文 / 澹台扶風

    「皇兄,你可算來了。母皇答應我了,明天你帶佑兒出去,我也可以去。」

    「是嗎,那太好了。」看到君若珊的興奮模樣,君逸羽笑著任憑她拉著自己往殿內走。

    君天熙雖然冷面,但君逸羽從來都不覺得她是一個冷心的人,對自己的孩子尤其優容,君逸羽早就認定她會答應。

    「對啊,對啊,我還沒看過民間過節呢。以前我雖然出過宮,可都是去你家,這次你可不能把我們帶去王府。皇兄你帶我和佑兒好好逛逛民間好不好?」

    說起來,君逸羽第一次遇見君若珊時,這小公主就在想辦法溜出宮呢。皇子公主,說來尊榮,可像個籠中鳥一樣困在宮中,君逸羽很理解他們對宮外的嚮往,當下看著君若珊興致勃勃的樣子,他又哪會拒絕?含笑點頭,心中卻是有些酸澀,高處不勝寒,至尊多寂寥,珊兒他們尚且如此,那君天熙,那個身居九五,今生都注定要困鎖皇城的女子,又是如何呢?

    君逸羽收攏情緒,抬頭看向龍案之後的君天熙,出言調笑道:「你家孩兒就這樣讓我拐帶走了?」

    君天熙聞言一瞪,嗔道:「他們還需要你拐帶?」

    「嗯?」

    「珊兒昨天纏著讓朕答應了,今天一早就過來,你若是還不來,這地上的金磚都要被她蹬碎了。」

    「母皇,我哪有?」

    君逸羽哈哈一笑,以君若珊的性子,還真該就是這麼回事。「珊兒,我又不會跑了,你急什麼。」

    「哼!逸羽,你使了什麼法子,這才回來幾天,他們大大小小的幾個都愛貼著你,連朕這個母皇都不要了。也不知道他們是誰的孩子!」君天熙顯然今天心情不錯,話都多了些。

    侍立在一旁的慕晴心中歎息,她跟著陛下二十多年,以前哪裡看到過她這種模樣?嬌嗔抱怨,十足的打情罵俏的小兒女情態!

    自從那天在延英殿東偏殿撞破那一幕後,這些日子慕晴多方留心,已經有十足的把握肯定了君天熙對君逸羽的心意。想到君天熙的三次政治婚姻,慕晴很高興君天熙能找到所愛,只是為何偏偏···「他們的身份年齡暫且不說。旁觀者清,這些日子眼看著,陛下是肯定陷進去了,可世孫爺對誰都是一樣的好,心意實在是看不分明。唉,只求陛下別傷著自己。」

    君逸羽可沒慕晴那麼多心思,他只覺得君天熙現在越來越有趣了,當下他笑道:「話不能這麼說,泰兒不就沒粘著我嗎。」

    「他才五個月!」

    「不過是和我親厚了些,你這當娘親的怨念還真重啊。好了,不說笑了,我們走吧。」

    「去哪?」

    「不是說好今天比武贏了,我就能隨便帶他們出去,不要人跟著的嗎?」

    君天熙忍不住擔心的提點,「你真要一個人對抗朕的十個親兵?他們可都是軍中百里挑一的好手。」

    「皇兄,你能打贏嗎?要不我們就帶上他們吧。」

    「傻妞,那麼多人跟著,你和佑兒就沒法玩了。」

    「我才不傻呢。皇兄你真好,我給你加油。」

    捏了捏君若珊的髮髻,君逸羽扭頭對君天熙道:「你把兩個孩子交給我,我總得拿出點本事來讓你放心吧。走啦,趁著現在太陽不大,等會熱起來就不好了。」

    君天熙對君逸羽的武藝還真有點好奇,見他輕描淡寫的模樣,知道他不是個說大話的人,於是道:「也好,讓朕見見你的本事,看看你出去十年,武功學得怎麼樣了。慕晴,派人去羽林軍營地,著君康舒撥一隊親衛去演武場候著。」

    華朝太祖馬上得天下,頗重武功,為了後世子孫不忘尚武習氣,在修建皇宮時,特意圈定皇城西北角建了規模宏大的演武場,作為天家子女練習騎射武藝的場所。

    羽林軍,入則宿衛皇城,出則隨侍護駕,是名符其實的天子親軍。每一任羽林軍統領都是皇帝最信任的將領。每一個羽林軍士,都是家世清白,經過層層選拔的軍中精英。

    此時的演武場上,一隊親衛列隊迎候。隊副於強耐不住好奇,悄聲問道:「朝哥,我們隊今天不當值,君統領要我們來演武場幹嘛?這也不操練,就這麼傻站著?」

    隊正韋朝皺眉道:「你小子哪來這麼多話。這是陛下的意思,我們老實等著就是了。」

    於強與韋朝同一批進的羽林軍,算得上軍中好友,知道他正派的為人,也不計較他的態度,當下笑笑,還要再問,卻聽一聲唱喏:「皇上駕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謝陛下!」

    儀仗從軍士中穿過,逕自停在了演武場北的觀武台,自有內侍置好龍椅華蓋,天熙帝施施然坐了,這才招來隊正。

    「參見陛下!」

    「嗯,起來吧,朕記得你是叫韋朝,還有你,於強。上次演武,表現都不錯。」

    君天熙語音平淡,可這話聽在韋朝和於強耳中卻無疑是天賜福音。要知道,羽林軍足足有五千人,他們只不過是統領十人的隊正和隊副,能被天子記住,實在是天大的福分。當下兩人齊聲道:「謝陛下賞識。」

    「嗯。」君天熙點頭,微微偏頭喚道:「逸羽?」

    君天熙一聲招呼,君逸羽卻沒有反應。他回來後常在君天熙身邊走動,但相處時卻一向忽略

    略她的皇帝身份,這是第一次看到眾人朝拜她的場景。天子氣息自然散發,於淡漠中透露出了無限的威儀。君逸羽一時間有些怔忡,再華麗威嚴的衣袍,他也只記得她是那個偷偷哭泣的白衣背影,惹人憐惜,現在這情景,莫非他錯了?

    沒聽到回應,君天熙回頭,才發現他在走神,不著痕跡的扯了一把他的衣袖「逸羽。」

    「嗯?啊?」君逸羽回過神來,看到自己被扯住的衣袖,順眼望去,看到她眼中的淡淡關切,心中釋然,給了她一個微笑,「什麼事?」

    「你沒事吧?」

    「沒。」

    「沒事就好,你要的人來了,你自己去說吧。」

    看到君逸羽走上前來,韋朝和於強紛紛抱拳行禮:「見過世孫!」君逸羽回來兩個月,這半個月來更是每天都在宮中,作為皇城護衛的羽林軍,他們自然知道這位主子在皇宮是比自家人還自家人的存在,當下客氣見禮。

    君逸羽還了一禮,「兩位客氣了。久聞羽林軍勇武之名,今天麻煩諸位前來,是不才也學了些武藝,想與諸位切磋一二。不知二位以為如何?」

    「這··」韋朝和於強對視一眼有些為難,不說陛下和太上皇那,就衝著他們的統領是君逸羽的嫡親叔父,他們也不敢傷了這位主啊!可這又是陛下特意叫來的他們。咬咬牙,韋朝心想,我放些水,不傷到他就是了,於是道:「既然世孫爺吩咐了,卑職不才,願意領教世孫高招。」

    要自己說出以一挑十這種幾近挑釁的話,君逸羽覺得太無禮了些,暗自腹誹了君天熙為難自己,君逸羽撓撓頭頗為不好意思的說道:「那個,韋隊正誤會了,我是想和你們一隊的人切磋。」

    「啊?」韋朝和於強相顧訝然,若沒聽錯的話,他要一下挑戰十個羽林軍士?!

    「唉,你們別發傻了,我皇兄要一個人打你們十個,你們聽明白沒!」君若珊本來老實站在君天熙身後,此時看不慣他們磨嘰,於是出聲嚷嚷道。

    「見過公主,卑職明白,可是···」看這世孫爺質彬彬的,武功怎麼樣都是個問題,還一下打十個,要怎麼收場啊!

    君天熙看到君逸羽提出對戰十人時的尷尬,壞心眼的流露出了一絲笑意,此時發話道:「你們就依他的意思,下去準備吧。刀劍無眼,你們權且切磋一下拳腳功夫。」

    「是,卑職遵旨。」聖命不可違,領了旨意,兩人退下,打定主意要放放水,不然,看這世孫受寵的程度,若是讓他大失面子,於他們多少也是個麻煩。

    君逸羽詢問道:「那我也去了?」

    「嗯。」君天熙點頭,還是忍不住補充了一句,「他們都是軍中好手,你別勉強,可別傷著了。」

    「那是自然,放心,我不會打腫臉充胖子的。」

    「打腫臉充胖子?」君天熙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倒是頗為有趣,當下莞爾,「那你去吧。」

    「皇兄,加油!」

    君若珊學著君逸羽教她的「加油」手勢,讓君逸羽看得一樂,也跟著做了個加油手勢,「知道了,為了珊兒和佑兒玩得開心,皇兄去加油了。」

    群青色的窄袖武士勁裝,君逸羽站在演武場中,本就頎長的身姿更顯挺拔。看到對面排成陣勢的軍士,魁梧壯碩,腳底紮實,君逸羽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羽林軍果然不凡。

    君逸羽的心中隱隱有些興奮,離了師傅半年,他已經有好久沒有好好打一場了。

    韋朝與於強分別在隊列左右,對視一眼點了點頭,韋朝一抬手,十人齊齊跨步抱拳:「請世孫指教!」

    「受教了!」

    十人一擁而上,君逸羽自然不會傻傻的立在原地任憑他們合圍。當下他雙腿一蹬,化影隨風的輕功功法自發運起,雙方十米的距離一瞬而至,大有一往無前的氣勢。正對君逸羽的一個軍士眼見他勢若奔雷,迅若疾風,被他的聲勢所嚇,只覺得眼前青光一閃,還來不及動作,已被他一個掃腿踢飛了出去。

    「啊,好快!皇兄好厲害啊!」觀武台上視角極佳,能將場中情景一覽無餘,君若珊看到君逸羽旗開得勝,忍不住拍手稱快。

    台上伴駕的一眾宮女內侍自然也是支持君逸羽的,當下顧忌著君天熙不敢叫好,但看那不由自主的握拳動作,也不難看出他們的激動。

    君天熙端坐龍椅,脊背挺直,此時看了君逸羽的出眾表現,微微放鬆了些,身不由己的微微前傾,眼中放出異彩。

    場中的君逸羽用雷霆一擊的震懾力,打亂他們的陣勢,順勢一抓,點了左手軍士的定身穴,藉著他的肩膀,橫身一轉,當即又撞飛了一人。足尖一點,君逸羽避開一人的拳腳,也不與他們正面搏擊,卻是一個大鵬展翅凌空落到了一個軍士身後,再看時他已經沒了動作。

    「呀!那兩個人怎麼都不動了。」

    「珊兒,要看就好好看,別大驚小怪的。」君天熙出口制止,眼看君若珊不滿的撇了撇嘴,她還是解說道:「那是點穴。」說道最後,她都有些感慨了。

    華太祖君瑾開國時受到了一干江湖人的幫助,建國之後就訂下規矩,朝廷不過問江湖之事,與武林中人井水不犯河水。當然,若是犯了朝廷的禁令則另當別論。

    華朝歷代皇帝都嚴守太祖的這條祖訓,但江湖人若是被有心人利用,就是一方了不得的武力,礙於祖訓朝廷不能出面收攏,卻也是一直多有留心的。

    好在江湖門派眾多,江湖中

    人又多是肆意灑脫之輩,就算有心,想一舉聯合他們的力量也是不易,倒是不虞他們集眾作亂。

    君天熙作為皇帝,自然有江湖的情報,見識更是不凡。只看君逸羽的輕功身法,她就知道絕妙,此時施展的點穴定身手法,更是非凡了。「江湖點穴的手法最是不好研習,不過靈谷醫術之名在外,這穴位功夫與歧黃之術相通,有這般造詣,倒也好理解。避敵鋒芒,掌控主動,打鬥之法上,似乎還頗有經驗。他那師傅人稱『奇才武癡』,自己武功卓絕,教出來的徒弟也不差。只是以那人為武成癡的名頭,也不知逸羽學得這身功夫吃了多少苦。上次他還說經常被師傅打得三天下不來床,唉!」想到這,君天熙似乎看到了小小年紀的君逸羽被他的師父逼著苦練武功的情景,不禁心中發緊,一時惆悵。

    「母皇,快看,皇兄是不是快贏了。」

    被君若珊激動的聲音拉回了神思,君天熙一時茫然,「嗯?什麼?」

    「母皇,你想什麼呢,快看啊,他們好多人都動不了了,皇兄快贏了吧。」

    君天熙依言望去,原來在她走神的這會兒,君逸羽用靈活的身法巧妙的避開了各路拳腳,東奔西突,或踢或打,或是點穴,此時場中能和他對峙的只有五個人了。

    「殿下好俊的身手!」於強忍不住讚道。

    「是啊,虧得我們還想著放水。」韋朝感歎道「朝哥,這樣下去可不行,陛下面前也太看不過眼了,咱們羽林軍可不能這麼丟份啊。」

    「嗯」韋朝點點頭,當下也不能再想其它了,於是喊道:「兄弟們,大家集中一處,拿出點本事來。」

    此時場中還能動作的,多是身手敏捷的,這才避開了君逸羽神出鬼沒的打法。當下隊正一聲招呼,他們就集中到了一起,羽林軍的令行禁止,倒是不凡。

    君逸羽打鬥半響,雖然避開拳腳相接,走的是空靈打法,卻也辛苦。一則輕功費神;二則要注意手下分寸,控制著只用了兩分內勁;三則為了在不傷人的前提下最快克敵,他頻繁使用了點穴手法,破費精力。

    眼看他們改變戰術,集中一處,君逸羽也不阻止,索性停下調息,也是該動些拳腳了,不然全仗著身法欺負人,不算回事啊。

    看到他們動作迅速,君逸羽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羽林軍的素質著實不錯。

    「我來了!」君逸羽話音剛落,卻是一個平沙落雁自行衝到了他們陣前。

    領頭一人正是隊正韋朝,眼看君逸羽襲來,他巍然不懼,雙臂展開,卻是不避,直拳前舉,剛健樸實卻又不失快捷真味,君逸羽眼中閃過一抹讚賞,一聲叫好,也不再避開拳鋒,而是一把握住他的拳頭,身體回轉一撞,正中韋朝左肩,讓他踉蹌退了三步。

    韋朝扶著肩膀直起腰身,臉上有些微痛苦,卻透出了一絲笑意來,「殿下好功夫。」

    君逸羽隨意的看了一眼包圍著自己的四個軍士,卻是真心實意的稱讚,「你也不差,以身誘敵,完成了合圍,很好。」

    韋朝臉上顯出詫異,「殿下知道?那你還···」

    君逸羽笑著打斷他的話,「呵呵,你們很好,剛剛是我打得太取巧了。來吧,我們動動拳腳功夫。」

    韋朝不是愚笨的人,當下明白他是不想仗著身法輕易取勝,不再避敵,也是對對手的尊重,讓他們這些軍士的外門功夫得以使用。想通這些,韋朝面露一絲敬色,「勞世孫指教!」

    合圍圈中,君逸羽肘撞拳擊,掌劈腳踢,霎時間又打倒兩人。

    「朝哥!大力!」隊副於強一聲叫喊,三人眼神交換,霎時間於強和韋朝分取東西兩路,一人弓步衝拳,一人橫步勾拳,雖是簡單的軍中拳法,卻也威武,正是對君逸羽形成了左右夾擊之勢。而另一魁梧的軍士,想來是於強嘴中那叫「大力」的人卻是在君逸羽身後馬步穩身,雙手擒拿,就要用那健碩的雙臂禁錮住君逸羽。

    「啊,不好!」君若珊見君逸羽在合圍之中橫衝直撞,無往不利,本是歡欣鼓舞,只等著他勝利歸來的,見得這三面夾擊的危勢,當下一聲驚呼。

    慕晴等隨侍的宮人內侍,本也是被場內打鬥吸引,為君逸羽的高強武藝而興奮的,此時不敢叫喚出聲,卻也都是抓緊心口,雙目瞪圓。

    觀武台上唯一處之泰然,鎮定自若的似乎只有女皇陛下君天熙了,有著龍袍寬大的衣袖遮掩,只有她手下的龍椅扶手才知道她的手攥得有多緊。

    於強出聲時,君逸羽就已經心神一凜,做好了準備。此時左右夾擊,身後的氣息自然也瞞不住他。以一敵多,若是被人囚系,哪怕一時半刻也是大大的不妙!當下他添了三分內力左右分手搶攻,直讓韋朝和於強二人招架不得,逕自被拍飛了出去。君逸羽顧不得其它,得手之後,旋即矮身下壓,雙臂輪轉制住身後攻勢,借力一個騰空,一招凌空落日,身後之人當即倒地。

    至此,十個羽林全部被君逸羽打倒在地。

    作者有話要說:第三更來了,5000+,份量十足,說不得扶風是心力交瘁了……

    不會寫武打,糾結好久了……

    虛心接受看官們的合理建議,扶風把一隊羽林軍改成十人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