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逸羽風流

正文 第17章 文 / 澹台扶風

    原來,自從三歲時君逸羽表現出想要學武的意願後,君康逸就開始了親自教導他騎射武功,卻驚奇的發現,自家孩兒小小年紀不僅讀書聰明,就連武學一途也很有天份。君康逸本來只是看孩兒自己要求,也就順著他的意願隨便教教,沒成想他卻有極佳的習武天賦,又看君逸羽學得起勁,便有心成就,也不至於浪費老天爺對自家孩兒的慷慨饋贈。只是這心思一轉換,君康逸早先打下的武功底子用來教孩兒卻是有些不夠看了,於是他一邊指導著趁君逸羽年幼給他築下武學根基,一邊又在緊鑼密鼓的搜尋江湖高人來做君逸羽的武學師傅。

    正所謂「雙拳難敵四手」,這年頭,朝廷人多勢眾,就是武學宗師也不能以一敵萬,江湖人中倒也有不少為官府賣命的,只是真正的武林高手卻自有高手的高傲,他們不輕易與朝廷為敵,但卻奉行的是「井水不犯河水」。也正因為如此,君康逸用翼王府的勢力去搜羅,兩年中雖然接收了不少江湖好手做供奉,但真真能找來做君小少爺的江湖高人卻是一個沒有。眼看著自家孩兒五歲了,正當開始學武的最佳年齡,卻還名師無望,君康逸有些著急上火,卻在此時意外得到了結識靈谷無恨子的機會。

    君康逸雖然身居廟堂,但對江湖中大名鼎鼎的靈谷還是知曉的。靈谷的開山祖師名字已不可考,人送外號「醫武雙聖」,他的醫術高絕,天下難出其二,江湖傳說中他的武功達到過化境圓滿的境界。自靈谷祖師建派幾百年以來,靈谷門下一直是醫武二途共同傳世,絕無厚此薄彼。江湖中人成天打打殺殺的,難免有個損傷了有求於靈谷,卻又懾於靈谷武學無法強求醫治,這也成就了醫武共傳的靈谷在江湖中的超脫地位。

    靈谷自建谷起就在華朝東南浙州的天目山中,谷口立有一塊巨大的「止步石」,前來尋醫問藥的來客只要謹守靈谷「不得擅闖,不得生事」的規矩,耐心等候下基本上都會得到靈谷門人的救治,不管傷者是不是江湖人士,也不論武林正派邪門。

    在世人看來,靈谷雖然有高超的武學,但卻不像一個江湖門派,更像一個半隱居的仁德醫會。正因為靈谷給人的極佳觀感,讓君康逸對送孩兒師從靈谷很是心動。而且學武同時還可學醫,也不虞君逸羽以後生病了不得不求醫時被大夫把脈識別出身份,算是讓孩兒的秘密多一重保障。

    無恨子是靈谷繼上任谷主之後的三掌教之一。這現任的三掌教一起師從靈谷的上位谷主濟世上人,是嫡系的師兄弟。大師兄無崖子,不修醫術,但卻是個武癡,盡得靈谷武學真傳,研習百家武藝,三十歲不到就集眾家之長自創了一套「無崖劍法」,達到了宗師境界,成為了武林中最年輕的武學宗師,人送外號「奇才武癡」。老二無憂子和老三無恨子更偏向於醫學,武功尚可。其中,無憂子是繼承的正統醫學,常年坐鎮靈谷,解救疑難雜症,人稱「妙手醫王」,也是現任的靈谷當家谷主。而老三無恨子雖然也是醉心醫道,但卻是偏向鑽研解毒之法,長期在外研究百毒,收集奇藥異草,研製解藥,人送外號「百草毒聖」。

    君逸羽五歲這一年,卻正是無恨子來到了秦嶺尋找十年玉草。玉草是一種秦嶺獨有的玉色草木,通透可見其中的草葉脈絡,極為好看,尤其是難得一遇的十年玉草,更是美若極品白玉。它只在秦嶺生長,移植到別處後就是用秦嶺的原土細心培養,也活不過三年。玉草嬌貴,極受世家貴族鍾愛,廳中放置一盆,很是致。既然有人喜歡,就能賣錢,所以常常有人進入秦嶺採取玉草。它的色澤本就大異於一般草葉的青綠之色,極易辨認,所以這麼多年採摘下來,秦嶺玉草已十分少見,十年玉草更是幾乎絕跡的珍品,一經發現也是進貢給了皇家。

    無恨子遍尋秦嶺,倒是在秦嶺人跡罕至的深處尋到了幾株玉草,但卻沒有十年以上的。而正在為君逸羽尋師的事情焦慮的君康逸聽到這個消息大喜過望。無他,去年進貢皇家的兩株十年玉草,有一株就被承天帝賜給了翼王府。秦嶺原土移植,專職園藝師傅的精心照料下,它的生機還算不錯。

    無恨子被君康逸派人請到了翼王府,看到了十年玉草很是歡喜,這正是他最近研究的一味靈藥中必須的藥草,是勢在必得的。但,正所謂「無功不受祿」,翼王世子平白來對他一個江湖人獻慇勤,他早打聽到了翼王世子為兒子尋求武學名師的事情的,不想欠下人情,便打定主意只要資質不是太差,就收入門下。君康逸看到無恨子收徒的口風鬆動,知道他是想看資質再決定,忙命人叫來君逸羽。君康逸對孩兒的資質是很有信心的,以他想來,若是自家孩兒達不到要求,那靈谷的武學也別想再找到合格的繼承人了。

    君逸羽本就根骨清奇,是學武的好材料,兩年下來又實實在在的築下了堅固的武學根基,無恨子見了自然是滿意。無恨子這一趟來秦嶺,本以為要失望而回,姑且試之態度的來了翼王府,誰承想不僅找到了十年玉草,還為師門發現了一個好苗子,心中直歎好運道!無恨子轉念又一尋思,「我和二師兄門下都有了弟子,大師兄一直自己練武,武學宗師快五十的年紀了竟然還沒有一個親傳弟子,這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這孩子天賦奇嘉,根基也穩固,與其跟著我漂泊江湖,不如送到大師兄門下好生培養,既不埋沒這天才,大師兄也好後繼有人。大師兄平生只好武學,以前也是因為眼光太高,挑不到能看上眼的弟子,如今我給他送去這麼個好根骨的,他必然喜歡。」

    於是,五歲的君逸羽告別翼王府眾人,跟隨著無恨子來到了靈谷,也不出無恨子所料的被無崖子看中了,自此拜入門下,開始了學藝的生涯。

    君逸羽天份好,無崖子癡心武學,在對自己唯一的弟子的武學教育上也是分外嚴苛,武學宗師的悉心指導下,君逸羽進步神速,雖然才十年功夫,但若把君逸羽放入江湖,那也是年輕一輩中數一數二的高手了。

    醫道上,君逸羽前世就是個醫學生,入得醫絕天下的靈谷,又出於對保密身份的考慮,自然沒有不學醫的道理。無崖子是不修醫術的,君逸羽跟著二師叔無憂子學醫,「妙手醫王」的名號可

    不是自己吹出來的,他又有前世的基礎,在醫學一途也是進展得順風順水。十年學醫,無憂子對這小師侄的聰慧滿意,指導起來與對待自己的徒兒一般無二,絕不藏私,君逸羽已經有了當世名醫的水準。而且借助前世的知識,他常常能提出新穎獨到的看法,讓無憂子在醫理方面也對他讚歎非常。

    在這個沒有電腦電視的年代,有著現代二十歲靈魂的君逸羽用大把的時間廣泛的學習了各種他覺得有意思的東西,不讓自己無聊。否則白日長長,黑夜漫漫,實在是難以打發。所以年僅十五的君逸羽,不僅醫武已是翹楚,也確實如易清涵所說的那樣,算得上琴棋書畫詩騎射,樣樣不落樣樣通,直讓人感歎「小怪物」!

    前世的君逸羽就頗愛國學史冊,大學大把沒課的空閒時間都交給了漢賦唐詩宋詞元曲,還有史書也看過不少,來到古代十五年,又受到了時代的熏陶,詩方面的造詣很是不俗。蕭茹夫妻倆從骨子裡來看就是人,君逸羽的書畫除了前世的功底,也是得益於他們,對了,還有他那才女「叔母」。加上他有前世的經驗見地,總能別有創新,讓人耳目一新,頗覺不凡。

    騎射的本事是君康逸親手教的,他出自北胡自小在馬背上練就的騎射功夫很是不俗,君逸羽受他指導,加上他自己在這世間沒有別的想做的事,隱隱萌發了遊行天下的打算,自不會放過馬——這一古代最重要的代步工具。

    無憂子醫武之餘,最精通圍棋。這個君逸羽前世少有接觸,不過由高手教了,又有餘暇研究,與高手對弈,被無憂子很是虐殺了幾年,棋藝自然的也就上來了。

    前世的君逸羽在唱歌尚可,樂器只會吉他,現下擺弄琴簫這類古代樂器的本事都是他的師姐易清涵教出來的。易清涵從小就擅長音律,君逸羽與她交好,一起長大,看易清涵撫琴弄竹弄得多了,很自然的也來了興趣,跟她學了琴簫的功夫。

    易清涵比君逸羽大兩歲,卻是自小就在無憂子門下,比君逸羽足足早入門七年。易清涵師從妙手醫王無憂子,盡得其醫道真傳,武學也有涉獵,但武藝只是平平,輕功倒是很出眾。靈谷中,君逸羽這一輩的二代親傳弟子,無崖子只有君逸羽這一個徒弟,無憂子作為谷主一直坐鎮靈谷,收徒較多,門下有五人,無恨子有兩個徒弟,常年隨著師傅周遊在外。這樣,靈谷現今的二代親傳弟子一共八位,而易清涵是其中唯一的女子,所以君逸羽直接稱她為師姐。

    君逸羽入門最晚,師兄們都早他很多年拜入師門,最小的師兄都比他大了十多歲,又都常雲遊在外。只有易清涵這個小師姐與他年齡相仿,兩人一起在靈谷長大,算得上是青梅竹馬,關係最是親厚。

    靈谷醫武同傳幾百年延綿不絕,講究腳踏實地。門下弟子不論學醫學武,學成且年滿十五後都要單獨外出遊歷鍛煉,以求學以致用,而不要毫無實地經驗,只會誇誇其談、紙上談兵的無用之徒。

    易清涵自小在靈谷跟著無憂子學醫,醫術上早已經達到了師門要求,缺的只是歷練罷了。兩年前她年滿十五,便自然遵著師門規矩和師傅的吩咐出門遊歷鍛煉了。兩年下來她闖出了靈谷醫仙的名頭,醫道上得了肯定,這才回了靈谷向師傅覆命,也才有了她與君逸羽崖頂重逢的一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