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庶女的修仙之路

《》章 節目錄 第23章 悲哀 文 / 冉月流光

    姨娘的院子依然很大、不過大部分地方卻堆了亂七八糟的物品,不遠處的花圃只有一些枯黃雜亂的野草,一個穿粗布衣裳的丫鬟拿著一把大掃帚「刷刷」的掃著院子裡唯一一塊空地。

    嚴霜裝做不在意的環視了一眼院子,也些失望。她去官學修仙,也算是為家族添了光彩,父親和嫡母怎麼能這樣對待她的姨娘呢,那可是她的生母。其實她大致也明白父親的意思,父親雖說愛美色,骨子裡卻是一個極重嫡庶之分的男人。

    她早就明白,在父親心裡,嫡母是一輩子陪伴在他身邊,死後也葬與一起的妻子;而她的姨娘卻完全不同,姨娘因為是犯官之女,只能以官奴婢的身份進這府裡,又因長得貌美,性格很是溫柔小意,被父親看中收了房。後來姨娘又有了她和弟妹,才從原本的通房抬作了妾,好歹有個名分,她也不恨父親,姨娘身份太低,是父親使姨娘脫離了奴籍,她也擺脫了尷尬的婢生女的身份。

    大宅門的女人都無所事事,天天掐著那點子事不放。一般在大家族裡,最多的就是庶女,因為嫡子嫡女就那麼幾個,而庶子,為了防止他們長大後與嫡子爭奪家產,稍微有點外家的庶子都「被」夭亡了。而庶女是有見識的夫人們最喜歡的,因為她們小的時候能顯示她們多麼仁慈、多麼賢惠,被人讚譽;而長大後只需一副單薄的嫁妝就能打發掉,而且能攀上一家不錯的姻親,因為,在她們這個地方的庶女是很少低嫁或平嫁的,連家族長輩都認為,他們讓那些根本多大價值的庶女衣食無憂,僕婢促擁,難道那些庶女長大後不該為家族作出犧牲嗎?

    而以庶女的身份,還要高嫁,能得到什麼名分可想而知。二房都極少,大多是做了侍妾,她們能能得善終的更是極少極少。在嚴霜還是九丫頭的時候,聽說過一件事,大伯的家裡曾經有一位特別貌美、才高八斗的庶女,唯一有些缺憾的就是,她沒有靈根。她兩歲就會寫詩,四歲就可以閱讀自己家裡,像史記一樣的大部頭,八歲就以一曲

    震驚京都,成為遠近有名的才女,後來更是迷住了一位大能者的嫡親公子,遣媒人娶她為妻,成就了一段被人津津樂道的佳話,只是,那人出嫁後只一年,便莫名其妙死去,聽說死狀極慘,而且人們發現她仍是處女。

    且庶女也分三六九等,其中以從外室處接回的私生女和家裡丫鬟生的婢生女地位最低,然後是從外頭平民家納進的良妾之女,接著是下面官員送來以拉關係的貴妾所出子女,最後才是地位相對較高的二房之女。

    嚴霜知道父親大概是覺得,脫了姨娘奴婢的身份,便是仁盡義至了。不過事實確實也這樣,姨娘是官奴婢,和私奴婢不同,要脫籍很困難。而按吳律,賤籍之人,是不能為□□妾的,那時是姨娘最受寵愛的時候,父親也為她花了不少心思,嚴霜作為女兒,是沒資格抱怨的。她不止一次慶幸自己擁有靈根,不說日後前途如何,起碼,自己的婚事不會受到別人左右。所以她不僅不應怨恨,還應感謝父親,是他給了她這具身子,不是嗎?

    她緩慢又堅定的推開了門,這是一個裝飾典雅的屋子,嚴霜卻眼尖的發現,雖然屋子裡的擺設都是金貴的上好之物,沒有一絲污垢,每天都被人精心擦拭過一般這些物件與它們身下的櫃檯,擺架形成鮮明的對比,因為無論是櫃檯還是擺架都積了厚厚一層灰。很明顯的這些東西,都是進日才擺出來,充當門面的。嚴霜氣憤地想,這完全是敷衍,她飛快的繞過百蝶穿花雙面繡的屏風,到了姨娘所居的內室。

    姨娘正與一隻穿白色內衫的少年面對面坐著,屋裡很是沉默。

    嚴霜直接走上前去,親暱的拉住姨娘的胳膊,道:「姨娘,我回來了,不知您這幾年,過得可好?」姨娘臉上頓顯驚喜:「四年了,你終於回來了。不知我兒現在什麼修為?」

    「已經煉氣五層了。」嚴霜笑著答。姨娘沉吟了一下,誇獎:「還算不錯,要繼續努力。不要被別的事影響了心境。」

    「姨娘,你這院子怎的這樣荒涼,這麼大的屋子,外面那一個下人怎麼夠,您現在可是府裡有頭有臉的二房,是不是嫡母又欺壓了你?」嚴霜急匆匆的問出了她最關心的問題。

    姨娘有些無奈又悲苦的搖頭,指向身後的少年:「當年你走後不久,你十三弟就病了,一直到現在仍沒能好轉,時不時的就要發作一番。」嚴霜轉過頭看向少年,果然,臉龐上有些過去十三弟的影子,不過,他的身形消瘦很多,身上瀰漫著一股子病氣。

    這種事情,如果不是十三弟本就身子不好,就是有人害他,而且還不想讓他馬上死去。嚴霜想著,這大宅門裡規矩森嚴,哪那麼容易動手,除非是主母的手段。嚴霜心裡一驚,就是這樣,不如此解釋不了,為什麼所有人包括父親,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件事很可能還經過了父親的默許。

    有了她這一個在官學,做外門弟子的姐姐,十三公子便有了與嫡子相抗衡的本事,過去因母家地位低下而被忽略的十三弟,也上了嫡母的必殺黑名單。嚴霜心裡一轉,便明白了怎麼回事。

    這可如何是好,雖吳律寫,若庶子女有能夠成家立業,獨自生活的本事,就能把生母接出自行奉養。但修真界卻不盡相同,雖沒有這樣簡明扼要的律法,但是有不少潛規則,大部分修士都認為,一個人,若不能尊重孝敬自己生身父母,那他也不可能,對耗費頗多資源培養自己的勢力和導師有多少歸屬感和尊敬之意。

    雖然眼下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是把姨娘連弟妹都接出去,但是她卻不能無視父親的想法,若父親不同意,她的打算便不能成功。

    這許多情況她皆未提,只對姨娘弟弟道:「這件事,我來想辦法,不過得仔細計劃。」她不能那自己的官學名額來開玩笑,她也明白嫡母的依仗,她已經不是嚴府唯一一個修士,父親和嫡母明顯更注重,資質似乎比她更好,且是家裡嫡長孫女的嚴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