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我的地頭兒我做主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幕拉開 文 / 鮮蝦米

    與司馬飛合作銷售麻核桃和老山參,表面上好像是拉攏司馬飛的手段,實則也含著李辰一個穩妥的思考。

    之所以這麼說,還要追溯到他去美=國前,到北=京一家古玩市場售賣麻核桃的經歷。

    這段經歷讓他印象深刻,雖然核桃賣的價格還算理想,沒吃著虧,但過程卻讓他知道,這個市場的門道太多了,很多東西的價值到底幾何,有時未必是物品本身決定的,很多都是一些「專=家」、「大=師」們給炒作的。

    在這裡,東西的好賴只是基礎,能最終賣多少,是由那些所謂的「能人」來說的算的。

    而那些大=師、能人,除了千錘百煉的經歷外,還要有一種相互認可的人脈圈,說白了,一個新人,即便你在能說會道,若是沒得到這個「圈子」裡人的認可,那也白搭!

    而要想得到眾人認可,那得需要花些功夫,也得天賦、努力、機遇等因素共同作用。

    李辰自認自己沒那份本事。也沒那時間和精力。

    但他今後卻還要陸續拿出的好多寶貝,如麻核桃、老山參等,這些東西本來就不可能像水果或蔬菜那樣的以量大取勝,而是少而精的戰略,這樣,就不可避免的要經常涉及到這個圈子。

    那如何獲得最大化的價值?如何掙到最大的利潤?

    正是權衡了這些,李辰才會主動將這事委託給司馬飛。

    畢竟司馬飛就是這方面的行家,而且在這個圈子裡,也肯定比自己要懂規矩,有人脈的多。那由他去做自己的「袋鹽」,只要運作的好,自己不僅吃不了虧,還將得到更多。

    而原本還想給對方三成利潤,誰料司馬飛也是個「實在人」。居然只要一成。

    一成就一成。

    李辰知道他是在用這種表現來讓自己明白他對自己的尊重,而自己同意,也同樣是對他的一種尊重。

    這話說起來拗口,實則意思卻在不言中,李辰與司馬飛都是聰明人,自然默契在心。

    當然。李辰雖然對司馬飛露了些秘密,但事關地書等關鍵的大秘密,他卻半點也沒露的。這也是他的底線。誰也不行!

    安置了司馬飛,李辰新計劃的第一步基本算部署完畢。

    接下來,就要集中精力推進水果戰略。

    目前棗已經成熟了。可能是第一年的原因,這棗樹雖然掛滿了果,枝條也被壓彎,但李辰看的出來,這樹還遠沒達到盛果壯齡期。

    據他估計,若是地書滋養、潭水不斷地情況下,最多再有兩年,也就是第三年的時候。八成才是果結的最茂盛的時候,那時候的產量,八成得比現在再多至少十倍不止。

    可即便如此。目前的百來株棗樹,李辰目測一下,少的也得每棵結了兩千餘顆棗,多的目測得有四五千,而且每顆棗子都渾圓飽滿,雖然只比普通大棗略大一些。但勝在幾乎顆顆飽滿,沒有什麼壞的、殘次。似乎都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

    所以這些棗樹的全部果實,李辰預估了一下。每顆按20克,每棵樹按3000個棗保守算的話,那百來棵樹最少也得產12000斤以上的棗。

    不過雖然棗的質地和數量還算可以,但其藥用性卻讓李辰有些鬱鬱。

    因為之前他曾取下幾顆讓潘瑞去做實驗,結果發現,藥性只有原來那種棗的三分之一。雖然還是比普通大棗強得多,但也只能算是差強人意了。

    這不禁讓李辰很是鬱悶了一陣。

    雖說有新果期、暫時還沒完全熟透等因素在,但李辰直覺上知道,恐怕這些後來栽培出來的棗,還是無法跟他地書空間內的棗相提並論的。

    對於這點,李辰鬱悶過後,也知道這恐怕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畢竟靈物要是那麼容易開枝散葉,恐怕也就不叫靈物了。

    由此推及,那些梨八成也是如此。

    不過想通了關鍵後的李辰很快便調整了心情,畢竟他還有空間靈物做底,這些培植出來的,他本來也沒想要全部作藥用,而是主要還是用來在市面上面向大眾銷售的。

    既然這樣,那憑現在的質地,這些果子賣出理想價值,也應該是毫不費力的事才對!

    想到這,李辰的鬱悶情緒頓時消散一空。

    轉而開始思索起銷售的事來。

    其實早在過年那段,李辰就曾藉著和那些水果商朋友走往的機會,和他們提前打過招呼,說自己之後還有更多品種的水果要銷售的,所以李辰乾脆在某一天又把他們請來了。

    而這些人顯然沒料到李辰的棗樹只一年功夫就能長成這樣,都很驚訝。

    可更驚訝的是在看過實際結的棗後。

    看到這一粒粒飽滿、圓潤、最主要是質地、口感都極棒的大棗後,這些人無不伸出大拇哥,再次對李辰表示了佩服。

    因為他們都認為,這棗質地比一些名棗如新=疆大棗、山=西=交=城駿棗、義=烏大棗、新=鄭大棗等質地都只強不差,而且按照外觀、尺寸以及一致度的話,還比它們要略勝一籌。

    這些行家、人精們的話李辰自然很信服,但李辰請他們來自然不是聽誇獎的,是想讓他們估價,進而合作。

    而這些商家看過棗後,果然也表現出了濃厚的合作興趣。不過說到估價時,眾人又都很慎重。畢竟這棗雖然不錯,但與那些名棗,差的還有名氣和產

    量,以及一些深度的管理和加工。

    所以他們初次的報價也比較保守,只按相同類別大棗的市場均價的一半偏上給估了價,即便如此,也能賣每斤80元左右。

    對這點李辰也沒多說什麼,他知道這些商家的性格,雖然合作不是第一次了,但這大棗銷售還是第一次,所以都留有一定的余量。

    而看到李辰如此爽快,這些商家也知道李辰的性子,豪爽、不拘小節,夠朋友,所以他們也紛紛保證,只要棗賣的好,那價格肯定再往上提。

    不過他們也提了建議,畢竟李辰是第一年,還是要把目光放的長遠些,以打出知名度和口碑為主,另外,還建議他趕快把大棗找到相關部門作出營養鑒定,拿到相關證書,然後擴大宣傳,再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多引進些懂得管理的人才,最好再進行棗子的深加工,畢竟鮮棗不易保存,而市面上大多都以干棗為主,而要想製造干棗,李辰就還要引進相關設備和人才,等等事宜都需要仔細考慮的,也是為明後年以及更遠的將來做打算。

    這些唯利是圖的商人能把話說到這份上,足見李辰為人之好,讓他們都把李辰當成了朋友。

    李辰大受感動,也獲益匪淺,自然全部欣然接受,還很痛快和他們簽訂了初步訂貨協議。

    中午飯李辰又親自給他們做了一頓山場飯,這些人已經不是第一次吃李辰做的飯菜了,可每次吃,還都忍不住要大讚一番,因為他做的他做的真的好吃了。

    藉著酒飯,李辰又對他們說了一些自己今後的打算,也算對他們交個小底。

    比如這些梨,馬上也要成熟,而且看質地、貨色,也絕對差不了,讓各位也先有個心理準備。

    另外,即便到了完秋入冬,草莓的上市也即將開始,到時還會有西瓜、觀賞橘等一併上市。

    再加上一如既往的蔬菜銷售,李辰山場至少到明年春季之前,都有的忙了。

    若是這番話是別的種植戶說的,可能這些商家不一定會理會,搞不好還會擠兌其等東西真長出來再說!

    但對這個從去年冬天開始,就屢屢給他們製造驚奇的李辰,他們都沒有任何輕視之心,相反,對他說的每句話,還都認真的思考了起來。

    李辰看著沉思中的眾商家,面上雖然很平靜,但心裡多少還有些小忐忑。

    不過不管怎麼說,自己宏大的農業計劃就要從此正式吹響大規模進攻的號角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