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古代地主婆

正文 第72章 說相助幾方各壞心思暗奔走 文 / 希行

    、、、、、、、、、、

    暫且放下劉家小院裡驚心動魄的湧動,且說那輛與林賽玉馬車差點相撞的馬車,駛出了殺豬巷,就拐到臨河的街上,順著街一向城外而去,很快就到了城外的散居地迎頭巷。

    「夫人,到了。」車伕跳下來,低聲回道,就見車簾掀開,走下一個穿著白綾襖,遍地金背的婦人,銀盤臉,彎秋水,頭上攢了些許紗堆得花,車伕便避開了。

    「月娘,你去看看,家中可有別人,再說邀她。」車內傳出一個柔柔的聲音。

    如果林賽玉此時在這裡,或許可以認的這個被喚作月娘的女,就是當年給她引來第一頓板教訓的李蓉家的侍妾之一,聽了車內人的吩咐,月娘應了聲,便沿著窄巷走進去,仔細辨認的半日,才看準一家,上前拍門,聽裡面有女聲問道:「哪位?」

    「宋娘,有些秀活還接不?」月娘揚聲道,就聽門一聲響,走出一位高挑女,看到她一愣,旋即微微一笑,淺行禮道:「原來是姐姐你。」

    月娘拿目光往院裡掃了掃,見只有一個瞎眼老婆坐在那裡曬陽,便低聲道:「可否借一步說話?」

    宋玉樓聽了一笑,回身對瞎眼娘說道:「娘,柳大妗家請我去裁衣裳。」

    宋大娘便應了聲,囑咐早去早回,宋玉樓又走到裡面,將一件破襖搭在宋大娘膝上,口內說道:「娘,灶上捂著飯,你餓了便吃,旁的不要動,等我回來收拾,仔細傷了手。」

    宋大娘一一應了,宋玉樓便走出來,將門拽上用兒拴了,才對月娘道:「姐姐先請。」

    月娘一直站在一邊觀看這女,見她臉龐不肥不瘦,身材難減難增,額頭幾點微麻更添幾分天然俏麗,繫著一條緗裙,款步而行,行動處花香細生,一笑一顰淹然媚,不由暗自點頭,跟那日宴會上相比,又是另一副樣。

    「那日謝過姐姐賞臉,不知玉樓的琴可污了姐姐的耳?」宋玉樓微笑道,看到巷口靜立的一輛馬車,將那人的來意猜了七八分。

    月娘忙笑道:「宋娘說笑了,奴家從沒聽過這樣的好琴。」說著話已經走到車前,掀起簾,宋玉樓眼前便看到裡面坐著一位婦人,衝自己微微一笑。

    這婦人戴著金絲翠葉冠兒,身穿白綾寬綢襖兒,披著沉香色妝花緞鶴氅,大紅宮錦裙,面色和善,她日常在人中行走,自然知道這就是京城有名的在家宅深閨中,被譽為嬌菩薩的花花歲登仕郎李蓉的嫡妻,董氏娟娘。

    「見過夫人!」宋玉樓忙矮身行禮,董娟娘早讓月娘扶著,請上車來,直向城內而去,車內二人說著閒話,一面互相暗自打量,董娟娘想的是怪不得那劉彥章一心要抬她進門,果真是個風流俏麗的人,別說男見了愛,我這女見了也是喜歡的緊,又想官人怎麼放著這樣的人不要,偏要費心機去搶那毫不起眼的劉婦曹氏?果然男的心眼不可琢磨,宋玉樓想的是,早知道這個董娟娘最是以夫為天,只要李蓉喜歡,愛怎麼著就怎麼著,慣得家裡種妾婢無形無忌,今日一見果然是個面人。

    宋玉樓跟著董娟娘兩人在一處園前下了車,兩個頭戴方巾,身穿紫衫,腳下絲鞋淨襪的小廝立刻迎了上來,月娘低聲說了幾個字,便有人忙引著往後面去了,宋玉樓日常隨陪過宴,但還沒來過這樣的好園,抬頭看了見上面寫著「方宅園正店」,知道這是一間豪華的酒樓,打得卻不是酒樓的名號,而是如同私家園林一般,跟著一走過去,但見廳院,廊廡掩映,排列小閣,吊窗花竹,各垂簾幕,不聞酒令吵鬧之聲。

    「宋娘寬坐。」進了一間廳閣,月娘忙道,宋玉樓收回目光,笑著謝過,看著董娟娘不動自不去坐。

    董娟娘見了便一笑,這女果然伶俐,這時門簾響動,披著紫羊絨鶴氅的李蓉邁步進來,笑道:「來晚了,讓宋娘久等。」

    宋玉樓忙施禮,董娟娘便帶著月娘告退而出,掩上門,李蓉一面除去衣服,露出家常穿的衣裳,席地而坐,一面請宋玉樓坐,宋玉樓謙讓一回便矮身坐下。

    「恭喜大娘,只怕過幾日就要插定了。」李蓉端起酒杯笑道,一面仰頭吃了。

    宋玉樓只是把眼微抬,不敢正視李蓉,微微一笑道:「大人說笑了,劉家對我恩情如山,我怎能看著他們夫妻離心,玉樓已是個賤民,名聲再壞能壞到哪裡去?斷不能讓夫人毀了好名聲,我已尋了安一親戚,過日就帶家母去了,今日也是來謝過大人抬舉之恩。」一行說,端起酒杯側身敬他,一口吃了。

    李蓉哈哈一笑道:「如此,更要恭喜夫人。」

    宋玉樓低頭抿嘴一笑,並不推辭夫人這個稱呼,只道大人取笑民婦了,思付片刻,才道:「不知前日托大人所辦之事如何?」

    李蓉笑著吃了杯酒,從袖裡拿出一紙書,道:「早就辦好了,一直沒機會給夫人拿來。」

    宋玉樓聞言面上驚喜可見,起身上前接過,展開仔細看,見那書寫的清楚,大名府宋氏一族正身良民,復官戶之身,頓時熱淚盈眶,側身磕下頭去沖李蓉拜兩拜,李蓉受了她的禮笑道:「夫人家世淵博,如今地方上的宅邸都已歸還,我已托了在大名府的友人,為夫人打掃妥當,夫人不必流轉投親,即可回家去吧。」

    宋玉樓坐正身,端起杯酒,說道:「大人大恩,奴不言謝。」說著仰頭也一口吃了,她兩杯酒下肚,面上神色不變,李蓉拍手叫了聲好,自己也一口吃了,道:「人說宋娘好酒量,今日一見果然如此,今日就不必吃了,待到劉大人上門迎親之時,再多吃一杯即可。」

    宋玉樓含笑低頭致謝,抬眼看李蓉道:「那麼,奴家在此也恭祝大人心想事成。」一時又端杯酒吃了,李蓉笑道:「娘好爽利的人,我有幾分羨劉

    大人好福氣了。」

    宋玉樓掩嘴吃吃笑了,流波秋水看向李蓉,道:「端的是經年的情分,奴家也歎跟大人無緣。」說的李蓉只是笑,便又道,「我家夫人,端的好脾氣,大人可要仔細些個。」

    李蓉抿嘴一笑,道:「她的脾氣我再知道不過,說起你們女的心思,只怕沒人比我明白,宋娘,你的好日已經到了手邊,且不可急躁行事,兵法雲欲將取之必先予之,宋娘要緊記得步步為退才是步步為近,你家大人到底是個小孩心性,只能順著可別嗆著。」說到這裡將手裡的酒杯轉了轉,灑出幾點酒,細眼微挑。

    宋玉樓便起身一拜,笑道:「大人心安,這男人的心性,只怕也沒人比我玉樓更明白,大人肥鴨必然落堂,」說著抬眼一瞥,抿嘴道,「大人吃的時候千萬小心,莫傷了自己,這可不能怪到玉樓身上。」

    李蓉哈哈一笑,將酒一飲而盡,拍手示意,在隔壁的董娟娘忙帶著月娘進來,宋玉樓謝過,人如來時一般,款款而去,李蓉又吃了幾杯,臉上帶著春意,披衣而出,接過小廝牽過的馬,沿著汴河慢慢而去,因為新節即到,空氣中瀰散著香燭炮火的氣味,經過一搭棚茶肆,見那裡圍著許多人,正聽一個帶頭帕的燒茶婆說話,那婆說的吐沫四濺,露出一嘴的黃牙,「……聽曹氏這樣一說,劉氏即可就翻白眼昏了過去,那小官人最是孝順的,急了揚手打了那曹氏,各位,咱們日常過日,那個漢不打婆娘,那曹氏鄉里人出身,生的腰圓粗壯,小官人雖是個男人,終是讀書人,一巴掌沒打著,反而被曹氏按在地上,下死勁的捶了兩拳,丫鬟們都拉不開,圍了一院的人看,老婆我跑得慢,都沒擠進去……」說的眾人又是哄笑又是罵,李蓉拉馬聽到,忍不住笑出聲,搖頭暗道:打架到還是不落下風,這性果然好……好有味道。不消再聽催馬便走,卻見人群外站著一身青紗衣,戴著暖耳的蘇錦南,正聽得入神,全然沒看到他,便跳下馬來,繞了過去,伸手在他身上一拍,道:「你怎的還在京城?」

    蘇錦南全身繃得緊,聽那茶婆正說道:「……那曹氏將小官人母打出屋,自己騎在炕上的櫃上,嚷著要分財產搬出去,各位,咱們誰不知道小官人為了整治那京外的淤田,幾乎將整個傢俬都添了進去,連宴席都辦不起,只弄些咱們小家小戶都不吃的豬肉招待人,虧的是皇帝感懷他為民盡心,各位在朝的大人們也敬佩他勤儉持家,一起奏上還讓皇帝封賞他家,那曹氏是貧家女,還不是淨身進的劉家的門,如今卻要分劉家的傢俬,可見最毒婦人心啊……」眾人聽了議論紛紛,在位的多是小家小戶的漢,最能的就是在家罵娘打妻,如今聽到有這樣凶悍的婆娘,就如同自己受辱一般,哪一個不是氣的直罵髒話,蘇錦南聽的雙手在低下緊握著,只握的青筋暴起,正要一嗓吼散他們,卻冷不防被人一拍,帶著一腔怒氣轉過身去。

    李蓉被他的樣嚇了一跳,笑道:「姐夫,你這是怎麼了?怎的氣成這樣?」

    蘇錦南見是他,隱下情緒,幾步走開,李蓉瞧出他的不對跟了上去,一行問道:「你不是前幾日就該回江寧了?怎麼還在這裡?」

    蘇錦南只是嗯了聲,也不回答,心裡想到一事,問道:「如今李定大人可還管著言事?」

    李蓉不知他何意,便點點頭,「那小不孝,被參了在集賢院校理,剛被撈出來,嘴上說話厲害,我看他遲早要被貶出去,姐夫與他舊相識,可是要去見見?」

    蘇錦南點點頭,低聲道:「他劉彥章才新晉的官員,就如此寵妾滅妻,若無人管他成何道理,我知御史鄧大人與他交好,必不肯上本彈劾,但李大人卻是個耿直敢言的……」其實蘇錦南更想說的是,李定乃是王安石的人,早看劉小虎不爽了,這也算是個機會,想李定必然不會放過,也算幫得了那個丫頭一把,這個丫頭啊,怎的這個性,竟跟慧娘一般的心性,想到這裡不由歎了口氣,壓不下那滿心的擔憂。

    「大官人,倒是對劉家的事上心,」李蓉臉上漸漸隱了笑意,從袖裡拿出把描金的扇,在身前一下一下的敲著,說道,「既然這麼著,我這就派人接全哥回來。」

    蘇錦南被他說得一驚,抬眼看向李蓉,見他眼中藏著幾分寒意,似笑非笑的道:「年了,你獨留全哥一個人在那吃人的地方過年,看來你是無心管著這個孩,既然如此,我這就去告與你族裡,將全哥過於我們李家罷了。」說著將扇刷拉打開,露出嘴邊一絲笑意,「這樣,也不佔著你的心,騰出地方去記著旁人吧。」

    蘇錦南如同被冷水澆頭,從頭涼到了腳底,抖了半日的手,要待說話卻無話可說,只能怔怔看著李蓉上馬而去,打汴河裡吹來的涼風夾雜著火炮味在他身前打個玄呼嘯而去,帶走了身上僅存的一絲熱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