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都市傲風塵

正文 第0004章 大師點化弟子 文 / 羅田村人

    上官塵和趙淑平出了派出所,草草地吃了一點東西,就回到了賓館。

    趙淑平笑瞇瞇地對上官塵說:「塵弟弟,今晚這場戲演得過癮吧?」

    上官塵看了趙淑平一眼,搖了搖頭,自己這個學姐什麼都好,就是愛惹事,看不慣的事,她總要去插一手。為此,上官塵很是頭痛。剛來寧陽縣,又惹上事,指不定以後還會惹出什麼事來呢。

    「趙姐,以後別再這樣惹事,好嗎?我們剛來這裡,人生地不熟的,萬一要是把事鬧大了,你說怎麼辦?」

    「好啦!好啦,別再婆婆媽媽的了,惹就惹了唄,誰怕誰呀?再說了,又不是我們主動去惹事,誰叫那個司馬鋒不長眼呢?明天早上我要睡個懶覺,吃早餐別叫我了,你吃了後就去羅田村看看杜海成的父母吧。我呢,去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房子,既然要在這裡找工作,就必須租房子。」

    「趙姐,我看租房子就算了,明天你去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房子,咱買一套就成了。以後咱要是不在寧陽縣混了,再賣了也行,說不定到時候賣的價錢比現在要高好幾倍呢!」

    「行,那就這樣,我回房睡覺去了,你也早點睡。」

    趙淑平說完就朝自己的房間走去。

    上官塵一個人在房間裡,想想今天剛到寧陽縣,就發生了這樣的事,心中就有點不安。其實,上官塵不是一個喜歡惹事的人,可是自己這個學姐不安份,能有什麼辦法呢?他本想給自己的師傅打個電話,報個平安,此時,卻沒這個心情了。

    一想到自己的師傅,又勾起了上官塵對師傅的牽掛,兩行思念的淚水從他的臉龐悄然滑落。如果說自己的母親生了自己,父親把自己養大,那麼永釋大師則是自己再生父母,是師傅教給了他許多的做人處事的道理,又傳給了自己許多的生存之道。

    上官塵雙眼盯著前面的電視,至於電視裡上演些什麼,他全然不知,他的思緒早已飛到了今年五月的某一天……

    2000年的五月,當蓉城平原已經進入了炎熱的夏季,而遠在170公里外的峨雲山,則剛剛迎來一年一度的春天。清晨的濃霧漸漸散去,金色的陽光覆蓋在這片神奇的山巒。陣陣微風徐徐而來,輕輕地抹在前去拜佛香客人的臉上,讓人感到格外的清新致。彷彿還未拜佛,就接受了一次心靈上的洗禮。

    清音閣院內,香爐邊,白煙繚繞;誦經聲,連綿不絕。禮佛的香客們懷著各種各樣的心情,祈求著佛的庇護,有祈求平安、有祈求發財、有祈求陞官、有祈求豐收……

    佛學院內三棵洪椿樹的枝丫,又一次爬上了新芽。就像人間四季一樣,又開始了新的輪迴。佛學院旁邊一間小屋裡,一個身穿黃色袍服,慈眉善目,耳墜肥大,方圓形臉的僧人對上官塵說:「一塵,我已經將我畢生所學、所悟的東西全都傳給你了,希望你他日能夠造福一方百姓,影響一方水土。」

    這個僧人就是這裡的主持永釋大師,他原名叫李德成,今年七十一歲。家住江油縣青蓮鎮。父親是一名祖傳中醫。抗戰暴發後,1937年九月跟隨王銘章部隊出川抗日,在滕縣戰役中陣亡。其母聞訊後,大病而死。十五歲的他,就成了孤兒,其後流落到江油縣禪林寺,被心德大師收留。

    由於李德成慧根聰慧,被心德大師收為弟子,取名:永釋。心德大師精通易經八卦,通曉陰陽風水。李德成深得大師真傳。大風潮時期,禪林寺被毀,李德成就到了峨眉山潛心修行。在機緣之時,大智頓悟。開天目通天耳,成為一代大師。

    上官塵聽到永釋大師話連忙站了起來:「大師,我想入住佛門,在這清淨的地方潛心修佛,畢生侍奉佛事。」

    永釋大師端起茶杯,輕輕的喝了口茶,抬頭看向窗外。窗外的山巒被昨夜的小雨洗刷的乾乾淨淨,翠翠綠綠。杜鵑花盡相開放,有幾隻頑皮的猴子在樹枝上不停地嬉鬧。

    大師回過頭,緩緩地說:「一塵啊,佛曰:萬發緣生,皆系緣分,你的緣分未到。紅塵中,你還有很多看不破的東西,還有很多放不下的人和事。緣起緣滅,緣聚緣散,一切都是天意。」

    「我之所以收你為記名弟子,傳畢生所學與你,是要你下山,創造一個朗朗的乾坤,一個清明的世界。讓國家繁榮富強,百姓安居樂業。要想完成這個使命,僅靠你一已之力是萬萬辦不到的,你要用佛家、道家、儒家思想的精髓,帶動一大幫人,影響一大幫人,方能成事。到時候,你的功德自然就圓滿了。」大師說完,低下了頭,瞇上眼。

    上官塵聽過之後,想了想,自問道:我真看破了嗎,真的能放下嗎?班上四十九名學長和學姐,他們今後的人生之路是順暢還是曲折?幾位學姐對自己的一片癡情真的能視而不見?還有偏遠山區的貧困百姓,自己真的能放得下嗎?上官塵苦笑了一下,搖了搖頭。

    「一塵,最近有沒有感到身體有什麼不適嗎?」大師睜開了雙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