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三章 : 人間與地獄分界線 文 / 天宇星
一列軍用列車停在釜山火車站。
站台上戒備森嚴,遠處是李承晚軍隊站崗,第二道崗是美國士兵,最裡面的是戴著白色鋼盔的美軍憲兵。
釜山是朝鮮半島最南端的海港城市,這裡有朝鮮南部最大的港口,具有極重要的戰略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軍就是在釜山登陸
的。曾經有一度,李承晚政權機構也搬到了這裡。
一個個戰俘被從車廂裡趕出來,他們被強令5個人站成一行,在兩排寒光閃閃的刺刀中間,一支特殊的隊伍出發了--
這是一支衣著襤褸的隊伍,許多人的衣服被雨水、汗水、血水及硝煙染得青一塊、紅一塊、黃一塊;有的人的衣服被撕裂成一條條的
,已經難以分辨是志願軍軍裝還是人民軍軍裝,隊伍中有的人拄著樹棍,一點點向前挪動著,失去雙腿的傷員伏貼在戰友的肩上,失去手臂的
人甩動著空蕩蕩的袖筒,失去雙眼的人被人領著,有的人走兩步就粗重地喘個不停……一位走在這支隊伍中的戰俘在30年後說:他當
時覺得這支隊伍狼狽極了。一位目擊這個場景的外國記者卻說:「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行列之一。」
人民軍戰俘最先唱起了《人民軍進行曲》,頓時隊列中響起了雄壯的歌聲,儘管皮鞭、槍托、木棒打在身上,可是歌聲卻越唱越響亮……《金日成之歌》、《游擊隊員之歌》,一曲歌罷又一曲。志願軍戰俘也唱起來了,《東方紅》、《志願軍戰歌》、《走,跟著毛
澤東走》……唱得人熱淚盈眶。接著,人民軍同志唱中國歌曲,志願軍同志唱朝鮮歌曲。連被李承晚軍隊擋在遠處的群眾行列中也響
起了歌聲。
這支隊伍向釜山市西北走了約七八公里,便拐進了一個群山環抱的山坳。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個龐大的集中營群體,這就是美軍的
釜山戰俘收容所。沿著公路兩旁是一個個營場,每個營場都圍著五層五米高的鐵絲網,每層鐵絲網之間相隔兩米。營場的四角是十米高的崗樓
,上面架著機關鎗。鐵絲網的四周是平整的道路,以備美軍坦克、裝甲車巡邏和流動崗哨的監視。鐵絲網裡面是一幢幢鐵皮棚子和帳篷。附近
的山頭上架著巨型探照燈。直升機場上,一架架武裝直升機在起降。
在鐵絲網後面,站著許多裹著繃帶,拄著枴杖的戰俘,他們身上穿著破舊的美軍軍裝,但許多人還戴著志願軍或人民軍的軍帽。一位
戰俘觀察了鐵絲網裡面人的表情,這樣說:「志願軍戰俘大都沉默地用難過的眼光看著我們。人民軍戰俘的神情要開朗得多,有的對著我們把
兩隻手高舉過頭,緊緊地扣在一起搖動著,示意中朝人民和軍隊的團結與友誼。」
釜山戰俘收容所是美軍於1950年
下半年動工修建的。與1951年4月和1952年5月修建的巨濟島戰俘營和濟州島戰俘營相比,這裡的居住條件算是比較好的。這裡主要關押傷病戰
俘。共有9個戰俘收容所和兩個戰俘監獄及水牢。每個收容所可以關押1500名左右戰俘。第一、二、三收容所關押外傷戰俘,第五、六收容所關
押肺病戰俘,第四收容所關押其它傷病戰俘,第七收容所關押女俘,第十、第十一收容所為轉運戰俘之用。新來的戰俘、病俘首先送到第二收
容所,非病俘送到第十收容所,集中到500人後再轉到其他戰俘營。第十一收容所的戰俘擔負勞工。
美軍設置了一個龐雜的系統來管
理戰俘。由於美軍第八集團軍後勤部下屬的戰俘營總管和憲兵司令部負責整個戰俘收容所和戰俘營的行政管理。釜山和巨濟島、濟州島又還都
沒有憲兵司令部和美軍戰俘總管。由美軍遠東軍事情報局、美國遠東民從心理調查局和美第八軍情報處等單位對戰俘進行審訊。由美國遠東民
眾教育館和宗教系統負責對戰俘的「教育」和宣傳。還有大量的美軍和李承晚軍隊擔任警衛任務。各個系統各自行動,互不服從,互相排擠,
常常鬧出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