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4 文 / 丁白
十一月是秦國的豐收之月,金黃色的稻田一片連著一片,微風輕輕浮起,蕩起一道道金色的海浪。在今年的洪災中秦國的糧食大面積受災、減產,有的農戶還顆粒無收。加曼一家是原緬甸南部地區的本地人,一年前,這裡被一群華人武裝控制還遷移的大量華人過來,他對此很是牴觸,害怕這群華人奪去他們一家七口人僅有十畝土地。後來他發現這群華人武裝非常的友善,只要不做出違反他們規定的事情,比如外出前先去人民黨那裡拿批條。才能外出。加曼一家人世代都居住在這裡,也沒有外出過,也就無視了這個規定。遷移過來的民眾也非常善良,還很樂於幫助他們,雖然他們語言不通,但是可以通過一些手勢來進行簡單的交流。有一次他的老母親犯病了,還是村裡的華人大夫給治好的,還不收醫藥費,加曼很感激這群善良、樂於幫助他人的華人。就把子女送到了華人開辦的免費的學校上學。他自己也開始學起了華語。日子過的一天比一天好。不過在四月底他們村受到了洪災,他家的水田被淹沒了。有一些村民就開始傳言這是佛對他們接受華人統治的懲罰,加曼是半信半疑,後來**軍的抗洪部隊來了,給他們村修建房屋,搶救農田,還給他們發放衣物,食物。水田中有從新種上了水稻,並施上了免費發放的化肥。加曼看著眼前這片自己的田地上結滿了沉甸甸的稻穗,他喜極而泣,他們一家終於可以過上好日子了。加曼是一個種田老手,他一眼就能估摸出這一季的稻穀比往年增收了三四成以上。收割時,村裡的村長和附近的駐軍都來幫忙,在十天內就收割完成了,打穀是有機械完成的。加曼稱了自己的產量足足有7500斤,他自己也被這個數字給驚呆了。不過他的還不是最高的,他的山東鄰居黃老漢一家十畝水田產出了,8100斤的糧食。黃老漢也在他們村方圓十里出名了,村長還把這件事上報到了鎮政府,鎮政府又往上報,最後一級級的上報到了李睿那裡,李睿估算了一下,覺得是真實的。就想到用農業大比拚和獎勵的方式來農戶增產增收的積極性。為了防止意外就讓新聞報、秦國日報、人民黨報、**軍報和各區、市的地方報跟進這次農業比賽。
第二天,新聞報、秦國日報、人民黨報、**軍報和各區、市的地方報頭版頭條刊登了《農業喜豐收—秦王殿下號召全國農戶參與農業大賽》、《保增產—促增產,政府實施一角錢收購價格》、《人民的好黨員—角彭凱田間地頭的故事》、《人民的軍隊為人民》等等都是關於這次豐收和比賽的事情,地方政府官員也開始向下級政府要這次農業大豐收最多的農戶,這是一次地方政府露臉的機會,他們能不積極嗎。
工業部看到這次農業比賽的好處,也想搞個工業比賽,李睿就覺得有點亂彈琴,不過最後為了不打消他們的積極性就同意他們辦一個工人技術大比拚,以提高工人學習技術的積極性。
後來這兩項比賽影響甚廣。最後發展為『農業及農產品技術交流會』、『工業及產品技術交流會』兩大國際性賽事,在後來合併為『農工業及產品技術交流會』。研究秦國崛起歷史的李洪波教授說:「這兩個當時看似簡單的賽事,確是秦國從事工農業人員積極主動的參與研究和發明的轉折,是秦國從國家層面重視技術到民眾重視技術革新的一大轉折。也為秦國以科技興國、強國奠定了基礎,」
有農業部和工業部主導的兩個比賽在秦國各個城鎮、村,工廠熱情高漲的進行中……
現在秦國施行的的是糧食配給制度(自耕農還是自己解決),主要是現在秦國移民數量太多,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秦國這一季的糧食大豐收給李睿、政府人員,民眾心中打了一針鎮定劑。現在秦國物價基本是穩定的,這一次又出台了糧食最低收購價制度,實際上是變相的提高農民的收入。
加曼一家七口人,這一季的糧食收成是7500斤,心裡很是高興也有些擔憂,他害怕糧食會買不出去,當他聽到政府頒布今年的糧食收購價格為一角錢時,心裡高興壞了。他算了算了,除去自家吃的一千斤糧食,剩下的6500斤能賣650圓,他心中高興極了,一大早就帶著媳婦兒子女兒到鎮上逛商店。
現在秦國有國營商店和私營商店之分,主要區別是緊缺的物質只有國營商店能賣,像布匹、白酒、自行車之類的物質現在還屬於全國統籌。需要有布票等票才能購買。加曼一家七口人,每月領取三尺布票,他攢了幾個月的布票,這次豐收他要好好的給家裡人置辦幾套新衣服。帶著一家四口人開始逛國營商店,布匹是一角一分一尺,加曼拿出十張布票買了十尺布花了一元一角,拿出一張全國票買了一斤白酒花了一元,他又看到有賣成衣的,不過樣式都是軍裝樣式煞是好看,又掏出全國票給媳婦、兒子女兒買了一套花了四元。之後又在私營商店買了些精鹽、肥皂等生活用品共花了十元三角二分錢,加曼其實還想賣一輛自行車、縫紉機、檯鐘可惜這些都需要好幾十張工業票,價值也是好幾十元以上,他忍住了沒有賣。
農業大賽和技工大賽在秦國如火似茶的舉行,在農業大賽中黃老漢憑藉著每畝地高產達810斤的產量獲得了全國技術能手和農業專家的稱號,獲得了一輛自行車、一塊檯鐘和二百元的現金獎勵。加曼也獲得了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和一塊檯鐘、一百元的現金獎勵。
秦國政務院大樓,李睿這次前來是為了詢問關於這一季的秦國糧食增收情況,也算是一次視察。
林家民看到李睿就快步上前說道:「秦王陛下,歡迎你來政務院視察工作。」並把李睿引到自己的辦公室,林家民的辦公室的正上方掛著個一個橫幅上面寫的是『為人民服務』。這也是李睿對政府人員的要求。
「林首相,這一季的糧食收成怎麼樣,結果統計出來了嗎?」李睿坐下之後家開始詢問這個他非常關心的問題。現在對他來說糧食的壓力有點大,自己能解決一部分是最好的結果。
林家民把手中的那份報告遞給李睿說道:「陛下,今年夏季的收成不高,秋季這一季的收成一季統計出來了。我國現有耕地面積為650萬畝;國有耕地600萬畝、
私有耕地50萬畝,這一季的糧食產量為240萬噸,其他粗糧為50萬噸。」
林家民想到這些數據心中就是一片滿足又說道:「陛下,這一季的糧食能夠增產和新種子的使用、化肥的使用有直接的關係。現在使用新種子和化肥的畝產達到700斤左右。秦王陛下,下一季我們要加大新種子和化肥的使用面積,相信很快我們秦國就會擺脫糧食進口問題。」
李睿一邊聽取林家民的匯報一邊翻閱著說中的報告說道:「種子問題好解決,化肥的問題就需要我們的化肥廠來解決了,擴產問題已迫在眉睫,政府要做好這法民的工作。」
李睿知道後世的緬甸等中南半島地區是糧食的主產地和出口地,糧食產量很高。現在秦國這裡的大部分地區都是一年三熟,那就是斤900萬噸的糧食產量,按每人每年600斤的消耗量,那就是能養活近3000萬人口。不過李睿知道帳不能這麼算,要除去工業消耗、家禽牲畜消耗天災等消耗,那也能養活近2500萬人口,李睿相信在給他一年的時間,秦國的糧食問題就會得到解決。
「還有使用化肥所帶的好處相信你也知道了,但是在量的使用上要做好宣傳,不要盲目的施肥,這方面要和農科院溝通好,他們這方面有經驗。」
李睿所說的農科院是李睿回國後成立的,這些農業研究員是根據李睿提供的後世的一些雜交水稻的資料開始研究的,不過成果很是喜人,他們把想在畝產400斤提高到了800斤的產量。不得不說農科院的付出的艱辛。
李睿在政務院轉了一圈,對這些人給與了一定的鼓勵和肯定。
政務院有林家民負責李睿還是很放心的,還有人民黨、監察部和報社的監督,李睿是不怕地方的政府官員鬧什麼ど蛾子的。再有就是秦國剛剛成立,官員們的熱情還很高漲。
李睿在回去的路上一直在想著農業機械化的問題。一個國家想要發展就必須工業化,就必須需要大量的產業工人,而這要發展的結果就是從事農業的人員就會大量減少。這是一個很矛盾的問題。以前列強都是通過對其他地區的殖民來解決,一是原材料和工業品傾銷地有了;二是解決本國農業不足的問題。所以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列強都喜歡去搶奪殖民地。但是發動機的出現,確切的說是柴油發動機的出現解決了農業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在農業方面也需要工業化,來降低土地對人員的需求,機械化耕種是最節省勞動力的工業化之路。
李睿想到現在的發動機才剛剛開始,結構簡單,動力也不足,想要把這種機器運用的農業上還要走很長的一段路。不過李睿是什麼人。想要實現這些對他來說是很簡單的事情,需要些特殊的金屬材料他自己都能造出來。現在秦國缺的就是基礎工業,確切的說是冶金工業。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去試驗區儲備。在一個秦國現在的工業基礎還很薄弱,沒有那麼多的有經驗的技術工人,造成很多材料的冶煉都不是很好,雜質很多。在材料這門學科的道路上秦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不過李睿相信通過大量的實踐和實驗還有李睿這個金手指在秦國會在短時間內追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