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2.第132章 仁壽廟 文 / 紫煙沉
白蒹葭話語柔和,單聽她的說法,倒是一片溫柔好聽,只是口口聲聲都離不了半弔錢,越發顯出了崔氏的不堪,這簡直是在戳**的脊樑骨,也讓張李氏的眉頭皺了起來。
**不由惡狠狠的瞪了正在哭泣的杏娘一眼,他娘拿了半弔錢給杏娘他當時在場,自然是清楚也是默許的,這中間的意思不是就是杏娘如果要討崔氏歡心要面子的話就自己補貼銀子麼,卻不想杏娘這麼不要臉直接拿了半弔錢來尋白蒹葭,也是更沒想到白蒹葭竟然就那麼口口聲聲的將半弔錢說了出來。
真是兩個不要臉的人!難怪能湊在一起!難怪一個寡婦,一個也就張誠善那個啞巴肯娶她!
正常來說,女子不是不應該在意這些東西的麼!果然是寡婦,眼皮子淺,只想著眼前的錢,一點也不肯為靈兒考慮,自己這樣好的婚事,錯過了她又能那裡尋來跟自己一樣的男人,果然惡毒想拖累靈兒!
念及此,**不由更將白蒹葭怨恨了幾分,只覺得這人眼皮子淺不說,惡毒至極,當真是應該孤苦終生的命,只是可憐了他的靈兒,他一定要將他的靈兒從這個惡毒的寡婦手裡救出來!
白蒹葭可不知道**已經將她恨進了骨子裡,正拿了一支紅玫瑰在哪裡逗凌絕塵玩兒,不時抿嘴一笑,梨渦微現,清甜靈秀。()
杏娘看著**臉色蒼白,但是雙眸卻微微透出些不懷好意的發紅,不由心中一緊,抓住**的手下意識就更重了幾分,捏的**一痛,他又急又氣,下意識的一甩手,轉身沖杏娘咆哮道;「娘親給了你半弔錢,你不會自己補上麼?」
杏娘倒是沒想到**急紅了眼又心疼靈兒,腦補了一大片自己英雄靈兒美人的故事來,一時氣急攻心竟然說出這種話來,一時居然呆愣住了,就聽白蒹葭咯咯一笑,幽幽道;「看來這城裡人的規矩果然跟我們不一樣呢,我長這麼大,還沒聽說小叔子找外室讓嫂子補貼錢的!倒是大開了眼界,秋山嫂子,你說是不是啊!」
張李氏真正不高興了起來。在怎麼說,杏娘也是秋水村的人,可不是讓這些自以為是的城裡人欺負的,白蒹葭這塊兒,願意守著也是個很好的人,千里扶了張召金的靈柩歸來,至少也是半個秋水村的人了,張建這樣的做法,無異於是打他們秋水村的臉。當下便冷笑一聲道;「是啊,這不要臉的人,我也是第一次見了。」
**眼看張李氏陰陽怪氣的樣子,認得是張秋山家的,一身襖裙在一眾農女中其實也頗為出眾,只是忌諱著靈兒在房裡不敢上去搭訕,不由哼了一聲,道;「不跟你們見識!快放手!」
他眼看杏娘這兒人多勢眾,本來想著好漢不吃眼前虧回頭再找人找場子回來,結果被杏娘死死抓住,掙脫想走,卻不想他身子虧空,杏娘又力氣大,一時竟然掙脫不得,不得慌了神,就聽杏娘哭道;「秋山家的,健哥兒這般說話,你可要替我拿個主意!他大哥還在呢,總沒有這般說話的。我也是厚著臉皮來求一求家嫂子」
張李氏看了眼杏娘,**哄靈兒喊他大哥她也是聽到的,本來不以為意,見杏娘這麼一哭,心中又本來就不喜歡**,不由點了點頭,道;「你別哭了,我公公會為你做主的。」
張李氏的公公,自然是張家的族長了,杏娘不由破涕為笑,道;「我相信張老爺子一定會秉公處理的。」就聽張李氏道;「你們說的半弔錢,到底是什麼事?」
白蒹葭幽幽道;「我在後山撿了個丫頭,心想我這幾個月身子不便,正好收留了她在身邊也多個幫手,卻不想這個不知廉恥的看上了,便央他母親來為他求求親。」白蒹葭長長的歎了口氣,張李氏心中頓時明白了五六分,不由有些嫌棄的看了**一眼。
當時張秋山娶她,也是給了六兩銀子的聘禮的,她這還是村裡人正正經經嫁過來做當家娘子的,這半弔錢做聘禮,就算是放在這秋水村裡最窮的人家,也是太丟面子了,更何況還是城裡人。
就聽白蒹葭繼續道;「其實我總不能留靈兒一輩子。」倒是把凌絕塵嚇了一跳,急忙捏住白蒹葭的手道;「一輩子。」白蒹葭微微一笑,任由他握著,慢條斯理的道;「我本來也想著,為靈兒尋一個好人家,只是這**家裡已經為他訂了親事,他卻是要來買靈兒做外室的!」
一說道外室,張李氏頓時臉色就難看了不少。
這外室可跟明媒正娶的不一樣,做人娘子是一回事,這做了外室可是另外一回事了,簡單說就是賣身為奴,還是死契那種,尋常那富貴人家要娶外室,衣服首飾銀錢可是都不能少的,如果真是半弔錢,連一套像樣一點的首飾都打不起,更別說衣服和彩禮了,就算是張李氏也不由不吃驚一句——這**到底多大臉!
就聽**不服氣的道;「等過兩年她生了兒子,我自然有法子扶她做姨娘。」方三小姐畢竟出身不凡,光是看著方縣令的面子,這正室的位置也是撼動不了的,自己到時候多疼寵靈兒些也就是了,靈兒這般溫柔體貼,一定會理解自己的!
張李氏看著**一臉理直氣壯,心裡暗自道,如果城裡人都是**這種人,倒是還不如這秋水村村民淳樸了。
她也去過通縣,見過那城裡的人穿著打扮都與這秋水村大不相同,本來心中是十分羨慕的,忽然看到**這般行事,不由心中的羨慕也淡了幾分,淡淡的道;「人家還沒說要嫁你呢。」卻又似笑非笑的道;「這半弔錢大概也就去仁壽廟裡哄個媳婦兒吧。」
**臉色一紅,怒道;「你說什麼話呢?」
白蒹葭並不明白,卻揚聲問道;「仁壽廟那是什麼地方?」
張李氏輕描淡寫的道;「是方縣令可憐那些無家可歸的乞丐,修建起來讓他們落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