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純愛耽美 > 三國征服者

《》卷 三 群雄並起 第三一二章 周瑜鎮益州 文 / 夜九星

    眼看場面冷淡,張揚看了看郭嘉,希望郭嘉能按原來說好的出來配合,郭嘉緩緩說道:「大王,在我看來西川勢大,還需要仔細考慮,若是要一個人選……」

    郭嘉正要說出什麼,這時候,殿外傳來一個侍衛的聲音。「稟大王,王城外面有一個人,自稱是淮南周瑜的年輕將領,要見大王。」

    張揚一聽,大喜,笑道:「快讓我兒周瑜進來。」

    不一會兒,只見一個身高七尺,一臉英氣逼人的將領走了進來,不是周瑜更是何人,如果不是他臉蛋還是有些稚嫩的,眾人還以為是此刻才十五歲的周瑜已經十八歲了。

    「兒臣周瑜參見父王。」周瑜進入大殿,上前雙膝跪拜道。

    「公瑾,你終於來了,快起來。」張揚上前扶起周瑜,

    周張揚當即宣佈,命令周瑜為蜀郡太守,暫時掌管蜀中事務。

    眾文武頓時一片嘩然,沒有想到竟然將如此重要的職務,交給一個剛剛十五歲的年輕人,雖然周瑜是張揚的義子,張揚會偏心,但這未免也太輕率了吧。

    譙周說道:「大王,周將軍年紀尚輕耳,恐不可用。」董和亦道:「周佳佳年幼望輕,恐諸公不服,若不服則生禍亂,必誤大事。」各方反對聲一片。

    張揚心裡冷哼一聲,雖然他們不知道周瑜的能力,但張揚卻知道了,因此也不怪他們,說道:「好了,都不要再說了,你們的意思我都明白,大家放心,本王並不是偏心,本王會給公瑾三個月的試用期,如果三個月,蜀中的發展不能讓大家滿意,到時候自然會大家一個說法。」

    「大王,三個月已經可以改變很多事情了,請大王三思啊。」譙周就是個傻叉,繼續反駁說道。

    周瑜一聽,一臉傲氣地說道:「父王,諸位的說法自然有他們的道理,父王的厚愛,兒臣心領了,兒臣只需要一個月,一個月後,請父王來看兒臣的成果。

    電子書全文下載80txtt/」

    眾人一聽,都是大驚,不知道周瑜是自大還是自信。

    張揚大笑道:「既然如此,公瑾,我就給你一個月的時間,看你能給我怎樣的答卷。但是有句話先說在前面。」張揚看了看在場的人,聲音低沉了下去,「留在川中的諸位文武將,都要安心的做事自己的事情,不得搗亂,知道了嗎?若是讓本王知道有人故意妨礙西川的發展,就別本王處置你們了。」

    眾人心中一凜,都說道:「是,大王。」

    張揚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三日後,我們就準備回荊州,張任!」

    「在!」

    「你帶領其餘六刃留下,助公瑾處理蜀中軍務。」

    「是,大王。」

    「孝直,本想帶你回荊州處理事務,但是公瑾現在正需要幫手的時候,你就先留下,好好輔助一下公瑾。」

    「是!」

    「蜀中官員,本王就不輕易調整了,希望大家能夠多為百姓想想,做好自己的事情。」

    「是,大王!」

    三日後,張揚率領人馬,向荊州進發。臨行前,他再次囑咐了留守官員,又囑咐了周瑜,在得到了周瑜的肯定之後,張揚收拾心情,畢竟荊州還有更大的問題要去面對。

    而周瑜主持益州之後,一直採取法制,而且頗為嚴格,這使得各個官員頗有意見,法正也說道:「公瑾,昔日高祖約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如今川中初定,正應該願寬刑省法。以慰民望。」

    周瑜笑道:「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萬民皆怨,故高祖以寬仁得之。今劉璋闇弱,德政不舉,威刑不肅,君臣之道,漸以陵替。**之以位,位極則殘,順之以恩,恩竭則慢。我今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恩榮並濟,上下有節,為治之道。

    電子書下載txt免費下載全集完結75txt/」自此川中逐漸再無觸犯法律者。

    但是此事之後,法正對周瑜也有了一絲不滿,他為尚書令,卻對平日一餐之德,睚毗之怨,無不報復。有人就像周瑜報告:「尚書令法正為人太橫,請太守斥責。」

    周瑜笑道:「昔大王在荊州,北有曹操,東有劉備,南有孫策,進川後,賴尚書大人為之輔翼,遂翻然翱翔,不可複製。今怎能禁止尚書大人,讓他收起自己的性行呢?只要不影響川中事務,又何必多管?」法正聞之,亦自斂戢。又感受周瑜坦誠,漸漸拜服。

    而張揚軍馬一路跋涉,先命於禁、馬良率領八千人馬回江夏,於禁身為水軍都督,此去正好主持水軍。又命令徐晃繼續主持荊州,他則率領大軍直接向宛城而去。

    公元203年春,曹操於洛陽起精兵二十萬南攻張揚,前鋒大將夏侯淵,領兵三萬。曹操中路主力人馬,打日月龍鳳旌旗,分為五隊,每隊3萬,按青、黃、赤、白、黑五色,旗旛甲馬,並依本色,光輝燦爛,極其雄壯。後隊大將曹仁,押著糧草輜重,大隊人馬浩浩蕩蕩而來。

    而宛城,黃忠等人經營多年,軍民歸心,比起一年前宛城大戰之時,無論是在城市發展和軍備發展上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在張揚先後調來了霍峻和嚴顏軍團之後,宛城的正規軍守備力量也達到了五萬餘人。

    宛城軍團大將黃忠早就聽說在曹操軍的陣營當中,夏侯淵也是一位神箭將軍,武藝極為高強。他身為張揚軍中兩大神箭將軍之一,說白了就是張揚軍中的第一神箭。

    畢竟當初和太史慈一戰,較量箭術,黃忠是佔了上風。所以這次一聽前鋒是夏侯淵,黃忠頓時手癢。他今年52歲,雖然從年紀上看已經步入中老年,但是他的武藝和事業正走向顛峰。

    宛城,黃忠得知夏侯淵的人馬已經接近,便安排部隊,準備出戰。

    參謀張汯說道:「漢升,曹操軍一路而來,銳氣正盛,我們不宜與之硬拚。現在大王部隊還沒有到,曹操主力部隊眼看已到,我們需做長久打算,還是應該以堅守為主。然後再請徐公明和高順派兵,三路並進,方為萬全。」

    黃忠大笑道:「子綱,此法雖然穩妥,但是太過保守。我宛城將士這麼多年來,秣馬厲兵,早已手癢了,如果不戰退守,會更加助漲曹軍的氣焰;先搓敵人銳氣,再等後方大軍一到,呵呵,到時候首功是我的,還有的拚殺。」黃忠越說越得意。

    張汯搖搖頭,只好囑咐了幾句。自去幫助陸駿安排糧草和防務去了。而黃忠自去安排魏延、嚴顏等人準備出戰。

    夏侯淵大軍離宛城數十里下寨,先命令副將夏侯尚、韓浩前來探探虛實,二將遂引軍馬出營。韓浩在城下,大罵黃忠,城頭惹怒了魏統,領了將令,出城來戰。

    韓浩揮槍來迎,魏統家傳武學,韓浩哪裡是他的對手,不出十個回合,就只有招架的份了。

    夏侯尚擔心韓浩有失,便出夾攻。魏統力戰二將,鬥了十餘合,他畢竟經驗欠缺,戰鬥技巧不夠,此刻雖然未露敗像,但也氣力不加,回馬就走。

    二將哪裡會放過這個機會,縱馬追來,就要乘勢搶城。只聽得一聲爆喝,城中殺出一員老將。身穿金甲,威風凜凜。

    「魏將軍先走,嚴顏來也!」出戰的正是大將嚴顏。

    韓浩、夏侯尚對付魏統尚且不怕,又哪裡會怕了一個老頭,向著嚴顏衝來。嚴顏讓過魏統,星天刀捲起數道豪光,只向著二將頭頂招呼。

    二將頓時覺得泰山壓頂一般,氣也喘不上來,夏侯尚更是一個不小心,頭盔被一刀掃飛,嚇得回頭就走,他這一撤,韓浩一人哪裡能擋住,頓時覺得兩眼金星亂冒,被嚴顏一刀掃落,生擒過去。

    夏侯尚一人逃了回去,夏侯淵氣了個半死,準備翌日去把這個場子找回來。

    翌日,夏侯淵出陣,金盔金甲,背著一張火紅色的大弓,手握長刀,喝道:「黃忠老賊,敢與我夏侯淵一戰否?」

    黃忠正要出戰,身後一人說道:「老將軍身為主將,不宜輕動,請讓末將先去。」

    眾人一看,卻是小將龐林。

    黃忠點點頭。

    龐林縱馬出城,喝道:「夏侯淵,看招!」

    夏侯淵冷哼一聲,長刀揮起,架住龐林的攻擊,沒想到龐林的攻擊竟然是虛招,中途變招,向著夏侯淵臉上刺去。夏侯淵微微一驚,再次揮刀擋住,讚道:「哼,有兩下子!不過還是太嫩了!」

    龐林大怒,吼道:「少看不起人了!」他力灌雙臂,長槍中頓時也顯現出一絲淡淡白光。他自從上次敗給了張揚之後,這些年一直虛心求教,功力早已不是當年的毛頭小子了。

    夏侯淵微微詫異,這是內力的預兆,這個年輕人,很有前途啊。哼,你是張揚的人,我不會讓他再多一個這樣的助手。

    夏侯淵長刀一甩,噹地一聲,將龐林轟開,龐林虎口大震,長槍險些脫手。

    「臭小子,再練十年,或許可以和我一爭的實力,可是你沒這個機會了!」夏侯淵哈哈大笑。

    「哼,少得意了!」龐林深吸了口氣,再次攻擊。

    再次擋開龐林的攻擊,長刀狠狠劈下,向著龐林頭襲來。

    龐林大駭,橫槍架住,轟地一聲,長槍頓時斷為兩截,龐林吃不住夏侯淵的力量,竟然被轟下了馬。

    「黃忠!」夏侯淵長刀指著龐林,喝道,「要他性命,就將韓浩放出來!」

    魏統心中大急,他和龐林關係極好,說道:「父親,怎麼辦?」

    黃忠看著夏侯淵,歎道:「是我疏忽了,龐林不得不救!準備放人!」

    宛城再開,黃忠親自押著韓浩出來了,沉聲道:「放了龐林!」

    「黃忠,張揚很有福氣,有這樣年輕有為的將領!」

    「少囉嗦,同時放人吧!」

    夏侯淵死死盯著黃忠,長刀漸漸離開龐林,而黃忠也下令放開韓浩。

    龐林和韓浩同時向本陣跑去,黃忠和夏侯淵死死看著對方,卻一直沒有動手。

    良久,黃忠說道:「夏侯淵,下次就是我和你的對決了!」

    「我等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