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 小村新址 文 / 修仙的三少
關志義被呂元凱嚇了一跳,他以為呂元凱發現了他的秘密。卻不料人家只是想說他變得比以前更聰明了,沒有其他意思。
得到答案後,他偷偷的抹抹虛汗,暗道:「虛驚一場啊!」
這次受邀的赴宴的,除了兩個姐夫就沒有其親戚了。他們都離得武功太遠了,就算要通知他們也要十幾天後才能到。
呂元凱和王傑峰都沒有多待,關志義交代的事情他們必須盡快完成。因此,他們只是吃了個午飯,就各自趕回家去了。這讓關志義想去前世走親訪友也是這樣的,難道就不能多帶一些時日?
老爹關俊才,開開心心的慶賀一番。又回到原來的狀態中,專心地鑽研他的詩書去了。
家中的事物他安排給關福,他不想讓關志義耗費大好的光陰去處理雜事兒。在他看來關志義最好的出路,還是通過習從政。
大家各有各的事兒,就剩下關志義無所事事。
不過,姐夫走了,老爹唸書去了。清淨下來的他,也開始考慮自己和親人的前途問題。
首先是他自己的問題。
去參軍當兵,走武將之路;還是去找豪門做依靠,走官的路線;甚至是留在家裡平平淡淡過一生?
和關俊才的期盼不同,關志義可不想去參加什麼科舉。
長達十多年的學習,大考、小考無數,關志義他們這一波人最恨的就是考試了。尤其是他這一類讀書不行,每次考完試都要被請家長的後進生。
現在終於沒有人逼著他考試了,他才不會白癡到自投羅網。
說起古代的科舉,可比他們那個時候麻煩多了。四書五經,都要花大量的時間去記、去背。最過分的還是用生澀的字記錄的,想念通順都要努力才行,何況把它記住了。要是關志義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或者勤學苦幹的勁頭,他還可以走走科舉之路。
可是,實際上他和以前是一樣的,記一篇章都要花個把時辰。至於勤學苦幹,那和他關志義一點兒關係都沒有。以前父母和老師壓迫他去學習,他都不願意努力。這種人,在沒有人管的情況下會自己去學?簡直是笑話。
有人說:「興趣是好的老師。」
那就是騙人的鬼話!最初,大家初學的時候,那個不是興趣高漲。只是發現自己的付出,遠遠比收穫多,又或者是懶病發作,學習的興趣才慢慢的消失的。更有甚者,一本子都努力在學,結果七八十歲了還在高考。
他們成了愛學習的標兵,成為教育大家的事例。
可是仔細一想就不對了,那麼大的年齡都還在考試,那個學習能力得多差啊!他們不是好學的標兵,而是天賦有差異的明證。
其實,關志義要從的話。除了累之外,還有一個繼續解決的問題就是語法。繁體字他倒是認識不少,可是古的運用他真心不會。這個時候是言,和平時說話的語法是不同的。《尚書》這種連讀書人看起來都吃力的書,才是當時的學典範。
因此,關志義徹底的放棄了走科舉考試之路,要是有人把他推薦上去,他倒願意。可是因為李世績的關係,他已經成了臣的眼中釘肉中刺,哪個會推薦他呀!
從軍??
關志義想了想還是放棄了。
戰場的事,誰又能說得清楚呢?自己這個身體根本就不是上戰場衝鋒的料,要是在後面當當指揮官還行。
最後,關志義無奈的決定,自己還是老老實實的在家待著。利用前世的生活經驗,搗鼓些大唐沒有,短期也不會出現的東西,看有沒有出頭之日。
老爹關俊才是定下了走科舉的道路,自己能不能幫上忙呢?
關志義只得出一個傷心的結果,自己真心沒有那個本事。
要讓老爹出名,他倒是可以做到。就算把關俊才的名聲弄到全大唐都曉得,這對關志義來說也是小菜一碟兒。可是名聲有了,老爹實際的才華呢?
那東西是要拿出貨來比拚的。總不可能每一次應酬,關志義都把前世的東西借用給老爹吧!再說了,關俊才也不會答應,把兒子搞出來的東西,說成是自己弄的。算了,老爹就順其自然吧!
至於呂元凱,他不是想出名嗎?
好啊!
先把突厥人的事兒整理成冊,這對於以後的打擊突厥能發揮不小的作用。要是運用得當,完全可以引導一下儒家思想,什麼仁義值千金,都他妹的滾蛋。面對國家利益,只有強取豪奪。
恩!等這事兒辦好了,讓他把報紙什麼的搞出來。當時候,輿論的宣傳作用,立馬可以讓他的名聲響徹大唐。
王傑鋒那小子,更好辦了。
雖然自己不是軍隊裡的教官,可是哪方面的電視看過不少。軍訓和體育鍛煉也參見過,怎麼把身體鍛煉出來,他還是知道的。就算關志義的辦法沒有用,王傑鋒那小子的身體本來就強壯。讓他學會一些小技巧,那還不是輕輕鬆鬆的事兒。
整理好思路,關志義就要去看看關家村的新駐地。
那是一條小河的旁邊,離河岸大概有10米的距離,高度落差在三米。
關志義第一次看到這個地形的時候,就決定把房子建在這裡。
有山有水,不僅附和風水學說,而且適宜人們的生活。三米的落差,完全不用擔心河水淹
到房子。目前河面寬闊,水流的速度緩慢。就算到了夏天,也不用擔心水災的問題。
河岸到新駐地之間的空間,可以在河岸邊種些柳樹,保持水土不流失。離河岸遠點的地方,可以種些蔬菜和糧食,等房子建起來再說。若是有必要的話,完全可以變成一個主題公園什麼的。搞個練武場,也是不錯的選擇。
新駐地的面積很大,建成一個錯落有致,住戶上百家的方形村落,是完全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