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狀元橋 文 / 寒鼕鼕筍 非包月作品
惡霸家的事,弄得村莊裡的人人心惶惶;惶恐中,快迎來了金陽鎮最鬧熱的端午節;雖然還是農曆初一,但鬧熱的端午節已拉開序幕。
每逢端午節,千年的金陽鎮,都會有划龍舟比賽,並且是必須而少不了的;而且在農曆的五月初一,龍舟必須得下水。
所有的龍舟下水後,還有一道必需的程序,這道程序源自金陽鎮有著悠久歷史的五孔石拱橋,也稱『狀元橋』;也就是龍舟船下水後,一定先要划龍舟繞橋下的石拱柱子轉圈,否則,此河道地就會有不祥。
金陽鎮的狀元橋大有來頭,年代悠久,始建於明朝萬曆年,修茸於清同治年間,修建歷時長達12年,是一座來之不易的橋。
橋的架構為五孔石拱橋,長八十米,寬八米,高十米;橫跨白河入湘江中游北岸口,西南與鄰縣隔河相望;是白河兩岸唯一的交通要塞。
五孔石拱橋叫狀元橋又名『仙人橋』。
狀元橋全部由青石砌成,每塊方石重則上噸,輕的也有幾百斤,石與石之間沒有任何粘合材料,在當時的條件下,這些巨石究竟是怎麼搬運到建築位置,又是如何構築在一起的,真是難以想像,無怪乎後人把建橋的功績歸於仙人相助了。
整橋石料堅固,現保持完好,清晰可見;只是表面被歲月的磨礪更平滑;由此可見古代工藝之精湛,幾百年過去依然聳立。
相傳石橋建成時,橋中間最後的一塊石頭,不管怎樣都卡不下去;真是無巧不成書,剛有一黃榜高中的新科狀元,騎著高頭大馬,後面跟著敲鑼打鼓、彩旗飄揚的仗隊,要途徑此橋。
新科狀元見橋未修吻合,狀元即刻下馬靜候;正僵待中,突然一道靈光一閃,待卡的石頭,安然砌好。
相傳建橋百人,九十九人吃飯做事,另一人乃仙人相助;仙人用單足踩下待卡巨石後,那巨石的中間留下了一個永久古足鞋印,現清晰可見;足印長28厘米,寬16厘米,與人的腳掌一般大小;那鞋印印下了歷史的美好,或許是為見證歷史的狀元和橋而琢刻。
仙人一說,自是相傳,只可意會。
如此仙助,降幅百姓,此地乃厚福之地,人傑地靈,能人輩出。
如此情景,工匠們歡天喜地,周圍的人蜂擁而至。
歡呼聲中,一老工匠見新科狀元,一表人才,氣宇不凡,熟有意考之,便發話出一上聯:「大橋剛合,從此通行;有所作、有所為,狀元公有何想法?
狀元稍思片刻應答下聯:「小生新中,爾後為官,當效國惠民,不圖名,不圖利,眾父老不必擔心。
新科狀元的應對,對答如流,字字工整,橋的兩頭人山人海,一片歡呼,自發地載歌載舞,隨著響亮的鑼鼓,簇擁牽馬的狀元安然過橋,且久久相送。
從此此橋故名「狀元橋」,又名「仙人橋」;「狀元橋」的事和人,有史書可證,並非虛事;此狀元姓唐字雲濤,日後做官,為國為民,一生清廉;應自己所說,不負眾望,做了世人敬仰的好官,不貪財,不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