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龍旗飄落

正文 第一節戰略目標超越朝鮮 文 / 雪天雪晴 非包月作品

    甲午戰爭,有重要一環不可或缺,也是我在讀史之中有些困惑,決定要弄清楚的。

    即:一個旅團的軍事行動,何時打成了兩個軍、四個師團的規模?日軍何時決定攻擊大清本土?

    這個環節,史書基本是採取「跳越」式或「自然過渡」式的記錄,連其中的形勢變化、決策過程一概略過不提,以至於給人留下的印象好像戰爭就是這麼自然而然擴大的。

    這就留下一個值得推敲的問題。

    戰爭為什麼升級、日本何時決定擴大戰爭、如何謀劃的?要還原真相,這個事情不能不弄清楚。

    而且如果錯過這一節,就錯過了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日本海軍爭著要演「一號」。

    ——*——*——*——*——*——

    涉及比較深入的資料本身有限,觀點也就兩種,一個認為是開始前即已經確定,另一個認為是開戰後。

    至於後一個觀點的具體時間節點,有的認為是豐島海戰後,有的認為是牙山之戰後,還有的認為是拿下平壤之後。

    反覆思考,我覺得,從軍事常識角度講,可以作一個判斷。

    對於戰爭問題的分析,必須區分戰略和戰術行動,行動方案。

    按程序和責任,首先,內閣定下出兵朝鮮的決心(6月2日已經做出)。

    下一步就是明確戰略目標,制定作戰方案。

    這應該由參謀本部(還應加海軍的參謀部或說海軍軍令部)負責。先前「三人組合」那種方式,有一種先例。但今後,參謀本部和海軍軍令部將擔任主角。至於還給不給內閣報告、批准,那已經不一定了。參謀本部早就**了,就在此前一年,海軍參謀部也如願以償,脫離了海軍大臣。這已經夠讓內閣不安的了,日本還有一個「戰時大本營」制度。此前的6月5日,大本營也已經成立,對外戰爭問題有權**負責,並直接對天皇報告。為了保證內閣還有點參與和發言權,政治強人伊籐博硬擠進了戰時大本營。這也成為特例,此後的首相,也被感覺不舒服的大本營踢了出去。

    再下一步,按照戰略目標和總體作戰方案,制定具體的計劃或分階段方案。

    這一步,則完全由軍隊**負責了。從參謀本部以下各級制定,報上級批准,最高報到參謀本部。其它人,無從插手。至於行動過火,惹出外交亂子,才用得上外務省——當「滅火隊」去吧。

    ——*——*——*——*——*——

    計劃必須視軍事行動結果和下步需要而定。而軍事行動,我認定按日本人目前的實力,只能是打打看看、逐步升級。從小打開始,打到準備征服整個大清朝這麼大規模。

    到此為止,就達成整個對清戰爭的總體戰略目標了。

    前邊,分析「三人組」的方策,我們會發現,目標其實沒有後來的那麼大。那僅僅相當於一個在朝鮮挑起戰爭、然後進佔朝鮮的方案。6月4日(大本營成立前一天)經內閣通過,根據這個方案,日本已經初步完成了在朝鮮的部署,完全佔據了有利地位。

    而陸、海軍的準備工作,沒有僅僅局限於這個方案,而是大大地超出。這說明,軍隊的野心、軍隊的胃口,遠遠不止是朝鮮。

    所以可以相信,對清作戰的方案,軍隊已經進一步討論成型,至少也是個新的預案,只需在適當的時機向天皇全盤端出。

    最適當的時機,就是形勢向日本傾斜,擴大已有成果的有利時機。

    ——*——*——*——*——*——

    既然各國已經「閉嘴」,各自回家關門閉戶,強盜就可以明火執杖上街了。

    確認後退的路也已經考慮到,勝了什麼都好說,即使戰敗,也可以請列強出來調停,結束戰爭,所以,也不必擔心後顧之憂了。

    況且,戰場佈局已經完成,大清將自己陷入「外交泥潭」,軍事上仍然沒有做出有力反應。

    日本帝國決心與大清一戰的膽量空前增大。

    作為外交協調成功的標誌性成果——與英國簽訂條約的第二天,即7月17日,天皇立刻現身,參加了大本營舉行的御前會議,決定對華開戰,通過了作戰方案。

    請記住這一天。

    就是在這個會議上,天皇和皇軍們就不再圍繞駐朝清軍廢話,而是直接將戰略目標越過朝鮮,指向清國內陸!

    整天磨刀霍霍、急於發硎新試、為帝國建立功業的大日本帝國陸海軍經過一番爭吵,終於敲定了對清作戰方略。

    「作戰大方針」是——

    主力在山海關附近登陸,於直隸平原同清軍主力決戰,奪取北京。

    (因為解決朝鮮問題,根本在於對清作戰。

    陸軍十分清楚,要確保朝鮮,進攻就不能止於朝鮮。)

    擬定的作戰計劃是這樣的——

    第一階段:首先派陸軍第五師團進佔朝鮮,鉗制和擊敗在朝清軍;海軍則以聯合艦隊擊破中國北洋艦隊,迅速奪取黃海和渤海的制海權。

    第二階段,陸軍設定三案:第一,如海軍主力決戰獲勝,則將陸軍主力輸送至渤海灣登陸,實施直隸平原決戰;第二,如果海上決戰勝負不分,中日雙方均未掌握制海權,就用陸軍主力侵佔整個朝鮮;第三、如果海上決戰失敗,清軍控制制海權,本國又受威脅,則盡力援助在朝陸軍,而把

    陸軍主力留守本土,以防清軍反攻。

    三案的區別,在於海上作戰成果。

    陸軍的意圖中,如果海軍勝,則進軍清國,敗,則據守朝鮮。不論海軍作戰成敗,朝鮮都是必須確保的目標。

    最遠的目標,指向直隸平原——決戰地域放在天津保定地區。

    這個目標,與基本(或說最低目標)相比,跨越太大了,遠不是最初的「三人組」策案中設計的樣子。實際上,它都已經超出了內閣的想像。可見,皇軍的雄心膨脹有多大。

    當然,這個目標後來被修改了。原因,是第一階段的作戰效果。

    ——*——*——*——*——*——

    從這個計劃,我們可以發現,從一開始,日軍就沒有以戰領地盤為目標「攻佔並確保之」,而是吸引清軍主力實行「決戰並消滅之」。從指導思想上,日本陸軍已經掌握了機動作戰的精髓。

    日本人敢拿自己舉國的6萬多兵力,與大清國90萬陸軍對陣,勇氣絕對可嘉,但是也絕對有自己的精確盤算:

    清國兵力分散,分兵把守。可用於機動的有戰鬥力的,按日軍計算,不過5萬。日軍機動作戰,完全可以在局部戰場上形成優勢。

    但是這個優勢,是不可能持久的。

    所以,仔細研究這個計劃(從它的目標和行動),會發現——它的成功必須是建立在速決的基礎之上的。而日軍這個計劃的缺陷恰恰有一點沒有盤算上:時間。

    實際上,決定日軍成敗的關鍵因素,將是時間。在此後的作戰實施當中,這一致命因素將會凸顯出來,扼住日軍的脖子。

    政府有人就預感到了這個缺陷——伊籐博,而且他已經感到明顯不安和擔憂。

    ——*——*——*——*——*——

    在這次會議上,海軍明確表達意見並成功加入了決策:他們有自己的首要目標——消滅(或擊退)北洋艦隊。其次,才是護航、運兵。

    因為,只有消滅北洋艦隊,或把北洋艦人從海上趕走,奪得制海權,才有海上運輸的安全。從這一點上說,日本海軍在戰略上觸到了海上作戰的要領。

    為實現這一目標,只能先**於陸軍,實施海軍的艦隊戰役對決。

    海軍需要騰出手去,徹底、一勞永逸地解除來自大清艦隊的威脅。在完成奪取制海權任務之前,陸軍必須在海上運輸線近乎暴露的情況下輸送兵力,完成登陸,並自己克服後勤補給等各種困難,幾乎等於是獨自作戰。

    為實施艦隊決戰,日本還必須將幾乎能用的海軍力量集中使用,編成聯合艦隊,以對北洋海軍形成優勢。

    海軍這一計劃的冒險之處,或者說不確定因素,就是清國幾大艦隊會不會也聯合起來,組成一支艦隊,集中使用;或者實施聯合作戰,從不同的方向發起攻擊。如果夾擊日本艦隊,或分兵攻擊日本前期的脆弱的海上運輸線,甚至直接攻向兵力空虛的日本本土,海軍將陷入兩難——集中兵力,就無法他顧;分兵阻擋,則戰略目標就落空。

    歸於一點,日本將無法分兵招架。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決定這一戰略成功的關鍵,仍然是時間。

    所以,必須實施突襲,以達成突然性,併力爭一擊奏功,實現速勝。而後,才有機會和能力,轉向別處。

    ——*——*——*——*——*——

    制定計劃的過程,並不輕鬆。

    首先,從前面分析就會感覺到,它是一個非常冒險的計劃。日本陸海軍實力如何,沒有實戰檢驗過,大清到底如何,也是建立在預測基礎之上。總之,都接近於是未知數。而且,戰爭這種最劇烈的對抗,還有無法想像的偶然和意外。

    傾全國之力與大清作戰,勝敗在此一舉,國運也在此一戰,興衰成敗,後果不能不考慮。

    別看熱情很高漲,真到了制定計劃,往往越考慮、越細緻,膽子越小。我相信很多可能發生的戰爭,都在計劃、計算中,悄悄地收住了呼之欲出的「心魔」。

    但最終,日本決定賭上國運,與大清賭上一把。

    然後,怎麼個出牌法,陸海軍在兵力使用上、任務分配上,出現了分歧。

    按最初陸軍的設想,海軍需要先以最大的力量來保證航渡和安全,然後在朝鮮海岸警戒,保證陸軍順利、安全地發起作戰,完成攻擊。

    陸軍當然習慣了以「老大」自居的,但海軍卻不想再當「老二」。這次作戰任務的分配,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誰當老大,並在最終戰果上決定誰當老。況且,作戰原則問題,也決定不能按陸軍的安排辦。不那麼辦,才有機會當老大。

    好,邏輯上就是這樣。海軍堅定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一度和陸軍發生了爭執。

    但海軍最後說服了陸軍。

    山本權兵衛,海軍省官房主事(辦公廳主任),大佐,在參加會議時,不顧自己身份不夠格,勇敢站了出來,指出了陸軍為主制定的計劃的先天重大缺陷,提出了「海軍**作戰、首先決戰於海上」的意見。

    說服陸軍並不難,只需問問陸軍,是想永遠在朝鮮東海岸運兵,還是放任大清往朝鮮西海岸運兵而不管?

    一下就明白了。軍事博奕就是這樣,追求最大收益,也爭取最小風險。顯然,真要雙方陸軍都跑到朝鮮擺戰場,日本陸軍真要冒更大風險。

    &nbsp

    有勇氣。這個出身薩摩藩的小字輩,敢當著這麼多大老的面,站出來指摘陸軍川長次長了。

    開眼。陸軍還是第一次聽到「制海是根本」這個理論。

    佩服。這個方案比陸軍那個更富冒險精神,更具有日本人好賭的性格。反思一下也臉紅:陸軍是不是太害怕海洋上的行軍了?

    ——*——*——*——*——*——

    當然,除了戰略思想上讓陸軍心悅誠服的原因,還有天皇「聖斷」的功勞。

    天皇不但支持了擊敗大清海軍的決策,為保證決策實施,還臨陣換將,進行了海軍人事的調整。

    當時的日本海軍軍令部長中牟田倉之助海軍中將認為日本海軍與中國海軍相比不佔優勢,一旦開戰沒有取勝的充分把握,因而主張「日本艦隊取守勢運動」。

    話音未落,天皇立刻下令,讓中牟田「下課」。

    而後,天皇發佈特旨,恢復樞密顧問官、預備役中將樺山資紀的現役,取代中牟田倉之助出任海軍軍令部長,作為大本營重要成員參與甲午戰爭的決策和指揮。

    樺山資紀,前邊1874年積極建議攻台,並先期潛入台灣偵察的那個樺山資紀。1837年生於鹿兒島,舊軍隊出身。還是一個營級幹部時,就敢於積極要求並跑到台灣去,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這傢伙的脾性。1884年由陸軍少將轉為海軍少將,1890年任海軍大臣,任上大力推進海軍擴軍備戰計劃。

    就是他因海軍經費預算問題,大鬧國會。

    樺山資紀一向強烈反對在戰略上取守勢,多次向明治天皇建議把日本海軍艦隻全部集中使用,組成強有力的聯合艦隊,向中國海軍發動進攻,將其打敗,奪取制海權。

    這些主張,非常對睦仁的心思,「甚得朕心」。

    樺山資紀接受欽命,當天立即奔赴日本軍港佐世保,將日本警備艦隊改為西海艦隊,將常備艦隊、西海艦隊和所有船隻集結起來,組成聯合艦隊。

    伊東祐亨由常備艦隊司令官提拔為聯合艦隊司令官。

    看見沒,我說過,政府和海軍方面,是早就策劃好了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