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龍旗飄落

正文 題記 文 / 雪天雪晴 非包月作品

    2014,又是甲午。

    1894,甲午之年,日本侵入朝鮮,戰火燒到遼東。我大清陸軍一敗再敗,雄居一時的北洋海軍,一戰之後,再無建樹,直至可恥投降。

    甲午之敗,揭開一個民族更深災難的開端,侵凌接踵而至,甚至由不得我們,也來不及去哀痛,去深思。

    那是一個令人扼腕歎息,又莫名其妙的時代。

    一個民族無比慘痛的記憶,燈下讀史,每每不忍卒讀。

    一個民族含淚飲恨的記憶,拔劍四顧,誰可一雪前恥。

    站在現在談古論今,總有些事後諸葛亮的意思。

    但有些事情現在做起,還是有其意義。

    在這個大變革的時代,也是娛樂一切的時代,有更多人談論、挖掘,追問探究那段歷史,總比都去關注小明星戀愛了、又結婚了又離婚了要有意義的多。

    特別是日本還在掩蓋歷史、將自己塑造成明的促進者、亞洲的解放者、戰爭的受害者,而完全否認自己是「兇手」。受諸多因素限制,日本雖不刻意宣揚甲午戰爭,但定遠號的鐵錨還被展示於上野公園,作為帝國的榮耀,真所謂「低調是最牛x的炫耀」。

    我們有權利、有義務翻開那段歷史,問一問為什麼,想一想該記住什麼。

    至於歷史人物誰是誰非,已非關鍵,重要的是那些是是非非加在一起,所帶來的失敗惡果,作為教訓,永遠值得銘記。

    前事不忘,後世之師。

    兩個甲子之後,忍顧北洋水面,海軍由興到亡,短在倏忽之間。這支被清朝上下視為國之重器、賴以振興國運的艦隊,沒有給大清朝帶來實質性的延續。

    在風雲激盪的年代,它無法改變大清國這艘舊船的沉沒命運。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認為,它的覆滅,暴露了清政府的**和無能,就如一聲「警世鍾」,喚起有識之士「猛回頭」,一個民族開始覺醒,這恰恰加速了清朝政權的土崩瓦解。

    但一支軍隊如果不能維護一個國家的安全,就無法談及民之福祉、國之振興。

    甲午年,中國第一次敗於日本,之後的五十年內,中國受盡了日本的欺凌。

    我們尋找的教訓,根本上還在我們自己。

    當然,反觀對手的時候,我們應該正確分析日本明治維新,揭其實質,日本之強在於引進生產技術的先進之器,而政治明並未升級甚至倒退,所以不必高看了其先進性。同時,我們應正確分析中日之間的一時勝敗,其勝之因,也是敗之因,我們以1945抗日戰爭的勝利,告訴了日本,喚醒了一個民族,也使它的武運必不長久,窮兵黷武終會導致最後的徹底失敗。

    特別是,我們更不能因甲午而妄自菲薄,否定或遺棄中國傳統明和精神價值。五千年明連綿不斷,最強大的武器,是和平、包容,是胸懷、智慧。

    包括對於今日的日本,我們最需要做的,是自尊、自信,是自身的強大。

    百年來,歷史就在那裡,任人評說,不管是茶餘飯後的談資,還是坊間野徑的傳說。但我知道有一些人是認真的。

    一個大國民族的一段往事不堪回首,隨著時光流逝、年代久遠,記憶恐怕益發模糊,留下一團迷霧,也給大家留下了一個巨大猜測空間。

    然,幸有各位方家不懈勞作,為我們提供高質量的研究著作,遂以更全的資料、更廣的視野和更深的思維,帶我們逐步深入,全面領略其全貌,系統認識其因果,不斷接近其本質。

    有心者紛紛加入,眾人拾柴火焰高,更烘起這一「研究討論熱」。雖多為一家之言,零零散散,即便是聳人聽聞的怪異觀點,亦足以啟發思考,至於完全對立的觀點,也能相互訂正,以補不足。

    基於此,不辭孤陋,加入討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