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素手染春秋

正文 第137章 東狄赤軍 文 / 菜小小

    眾騎士護衛著三輛馬車依著山勢左折右彎地走過那條難行的山間小道,繞過山麓之後,便是一段相對平緩的下坡路,到了這兒就好走了。

    朵朵帶著孩子和秋姑娘住在第二輛車上,秋姑娘雖是高門的千金小姐,卻沒有一點架子,話說除了是個醋罈子之外,也是個極好的姑娘家,幾天下來,她就和性情直爽活潑的朵朵打成了一片,自然,小柒也成了秋姑娘的最愛。

    換尿布、餵羊奶,這些有趣的事情她總是搶著幹,一開始她還笨手笨腳的需要朵朵教她,現在她似乎比朵朵還要熟練。因為有個小柒寶貝,這幾天倒是很少再糾纏彌子暇,讓彌子暇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小彌要是知道當日的秋女是這麼難纏的一個女人,絕不會招惹於她,如今是自作自受。

    下了山坡,前面就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了,這兒沒有什麼路標,不是熟悉這兒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到了什麼地方,彌子暇是有熟諳這條道路的嚮導帶路的,所以遙兒就輕鬆了許多,悠悠哉哉如同一次旅遊。

    這段路走下來,她發現彌子暇身邊不止那十幾名侍衛,似乎暗中還有人在前後替彌子暇探察路徑,暗中保護。遙兒不是貴家世門子弟,只以為這些高門子弟就是這般排場,不禁暗暗為之咋舌,王侯出巡也不過如此吧。

    她卻不知,高門子弟終究不是手握千軍萬馬的大將軍,又或者執掌一府一郡的封疆大吏。哪可能出個門都有這般威勢,實是因為彌子暇非同一般豪門子弟。作為當年周國第一顯學墨家傳承至今兩大分支之一隱墨的宗主,彌子暇一身牽涉眾多、干係重大。誰敢讓他輕易涉險。

    車子下了山坡,進入一片河灘丘陵地帶,這裡的河灘和丘陵低也不低、高也不高,起伏的坡度非常平緩,所以看起來還是平坦寬闊的多,尤其是望向遠處時,根本感覺不到那起伏,就彷彿就裡是一馬平川的平地。

    大約兩里地外,隱約可見是一片樹林。此時嗚!地一聲短促的號角聲,從那林中傳了出來。遙兒和彌子暇正在車中下棋,棋盤和棋子都是磁石做的,正適合在車中使用,即便有些顛覆也不必擔心。

    倏然聽到號角聲,正拈起一枚白子準備擱到棋盤上的彌子暇陡然揚起頭,警覺地向窗外看去。

    遙兒這一路下來,已經不只一次聽到號角聲了,每次都只有一聲。每次傳來號角聲時,都是前方有山嶺、樹林、橋樑、峽谷等容易隱藏埋伏的地方。但是他以前聽到的號角聲都是悠長的一聲,從來沒有這般短促過。

    所以,一看到彌子暇的神色。遙兒馬上意識到,有事發生了!

    當那聲短促的號角聲傳來時,馬車周圍的騎士立即掣刀在手。做好了防範。片刻之後,遠處林中又傳出兩聲短促的號角。兩個佇馬於最前方的騎士立即相互打了一個手勢,向林中馳去。

    他們離開的時候。彌子暇和遙兒剛剛走出車廂,二人已馳向遠方,身後只留下一縷輕塵。過不多久,兩位騎士又從林中返回來,奔到彌子暇車前停下,其中一人大聲道:郎君,林中有七八具屍體,還有兩輛馬車,屍體猶溫,血仍未凝,死的時間應該不久。

    另一人道:四周探察過了,十里之內渺無人跡,兇手已然遠遁。

    彌子暇眉頭一挑,道:走,去瞧瞧!

    他也不下車,整個車隊便往林中趕去。遙兒仔細打量著四周的騎士,每一個都是精壯的漢子,胯下坐騎也是一般的雄駿,他們在伴隨著車駕前行的同時,已然漸漸形成三人一組、互成犄角的攻守兼備陣形。

    因為四下沒有多少遮蔽物的原因,遙兒可以隱約看到遠處若隱若現的出現一些人影,而這些十分警惕的騎士卻視若無睹。很顯然,那是暗中保護彌子暇的人,因為這樁意外稍稍顯露了身形。

    遙兒忍不住對彌子暇道:彌兄手下這般侍衛,個個不俗,我看他們比宮中禁衛還要稱職一些。

    彌子暇笑道:這不同的,朝廷與江湖畢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地方。朝廷的侍衛與江湖中的武士所處的環境、所接觸的人完全不同,一條飢餓殘忍的狼若是拴在家裡做看門犬,時間久了也會野性全無。

    彌子暇說到這裡,忽有所覺,向遙兒歉然一笑道:抱歉,為兄這比喻有些欠妥。

    遙兒不以為忤,只是笑笑,道:倒是妹妹的一位長輩也說過類似的話,不過親眼目睹彌兄部下的精明強幹,還是令妹妹歎為觀止。

    彌子暇輕輕點了點頭,深有感慨地道:那是自然,這些巨門世家崛起已有數百年年,任它王朝變幻,諸國並起,始終屹立不倒,當然有他們的過人之處。如儒家孔門自仲尼始支庶宗親繁盛無兩,遍佈於朝野之間,在朝則出將入相世代勳爵,在野則巨商富賈一方豪族,無論在朝在野,其勢力都是根深葉茂,底蘊深藏。

    除了世家,還有些流派開宗授學,如現今的道門除了本門的子弟,還或明或暗結盟或扶持起來的諸多外圍勢力,彼此交錯,盤根錯節……可以說一個諸侯國可以輕易覆滅,而巨宗世家豪門卻很難,我敢說,縱然這天下發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稍有雨露陽光,最先復甦崛起的,依舊是這些底蘊深厚的傳承。

    車子就停在林邊,沒往深裡去。

    林中一共有五具屍體,看穿著是往來於燕齊的小行商,地上翻倒著兩輛車子,傾倒著許多粗布、陶器和鐵鍋等貨物,顯得非常凌亂。

    這些死者模樣都是漢人面孔,但是並沒有一個認識的,遙兒不禁露出疑惑的神色。

    彌子暇跟在她身邊,看她神色,問道:怎麼,你懷疑死者是百騎中人?

    遙兒搖搖頭,道:我不

    認識他們,都是生面孔,若是百騎中人我該認得的。不過……這些死者應該也是朝廷中人,奉派公幹的。

    遙兒從一個死者手中抽出半截矛柄,指著那柄頭的銅纂花紋對彌子暇道:這是禁軍所用長矛的專有紋飾。還有,這暗甲的制式也是軍坊造的專用甲具,想必這兩個人是首領,才有這般待遇。

    彌子暇道:僅憑武器就可以斷定他們的身份麼?

    遙兒道:甲、弩、矛、槊、具裝都是禁止私人擁有的,否則形同反叛,只有軍士出征之前,才可撥付裝備。民間誰會擁有這些武器?而且還是禁軍登記了的專用器具,這還不能證明他們的身份麼?

    按照朝廷的規矩,甲、弩、矛、槊、具裝是嚴禁止私人擁有的,就算是軍人因私外出時也不可裝備。

    遙兒作為一個半吊子水禁軍女衛,也是知道一些相關知識的。

    彌子暇聽了遙兒的解說,不由暗暗猜測起來:遙兒既不識得這些人,那他們應該不是百騎中人了。這些人到底是穆夫人的人,還是田承乾的人,又或者是田三思的人?他們是死於其它勢力的暗中傾軋,還是被小股馬賊襲掠……

    彌子暇正想著,一個侍衛忽然道:郎君,這兒有樣東西。

    遙兒和彌子暇聞聲望去,只見那個侍衛彎腰從一叢低密的灌木下邊找出一條小圈來,他立足處有一灘血跡,旁邊還有一道一丈多長的拖痕,看起來是曾有一個人死在這裡,後被拖上馬載走了。

    侍衛從灌木叢中找出來的東西是一個有蟒紋的腳環,彌子暇仔細看了看,看了看……眼睛漸漸的瞇了起來:我雖不知死者為何人,但是殺人者的身份,我想……我已經知道了。

    遙兒問道:他們是什麼人?

    彌子暇未答,轉對發現腳環的那個侍衛吩咐道:你們再仔細搜索一下,如無其他線索,把這些死者就地掩埋。說完又吩咐另一人道:通知呼義,讓他親自護我北行,沿途若發現可疑的人,寧殺錯,勿放過!

    彌子暇給遙兒的感覺,一直是什麼事都不大放在心上的模樣,直到此時才隱隱透出一股冷肅的味道。那名侍衛不敢怠慢,急忙答應一聲,返身走去,也不知他打算用什麼方式去通知那個未見其人的呼義。

    彌子暇吩咐完了,轉向遙兒,換了一副如沐春風的笑容道:走,咱們車上談。

    二人回到車上,彌子暇對遙兒道:那蟒紋腳環,是以極寒之地特有的雪絨草紡績編結而成,為狄番所獨有。

    遙兒目光一閃,詫異的道:這裡才剛過濟北郡呢,還是我們的地盤吧,怎麼狄人竟能在此行兇殺人?

    彌子暇道:沒錯,這裡是齊國的地盤,但是對一些人來說,這個地方可有可無,而在狄人眼中,這裡卻是他們的生存之本,所以對這裡,東狄人遠比我們更加重視,經營的也更好,你可聽說過大名鼎鼎的東狄赤軍麼?

    大名鼎鼎?

    遙兒還真不知道,幼時在恨天生活,回到齊國之後也是一直在臨安,沒有去過其它地方,所以她只能慚愧的搖搖頭。

    彌子暇見她不知也不以為奇,便道:如此說來,你對孤竹大敵東狄人也所知不多了,那我就簡單地給你說說,最後再說這個東狄赤軍。

    遙兒盈盈一道:請指教!

    (感謝你的訂閱,奴會好好小下去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