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素手染春秋

正文 第六十二章 姚氏隱秘 文 / 菜小小

    常言道,春雨如恩詔,夏雨如赦書,秋雨如輓歌。

    秋天的雨,總會給人一種淒苦的感覺。

    這場秋雨從早晨就淅淅瀝瀝地下起來,到了午後仍不見停歇,秋意因此瀰漫開來,天地間一片蕭索。

    落墨街巷之內,一條泥濘的小道上,一個穿著淡色袍服,撐一把油紙傘的人,正在巷中踽踽獨行。

    落墨街位於臨安偏北,因為這裡距離繁華的市中心太遠,所以這裡有大片空曠的樹木叢林,雖然圈在城中,卻從未經開發過,野趣盎然。

    因之,這裡也成為東都一道風景甚美的所在,一些喜靜的人墨客和部分仕途失意貪圖房租便宜者,都會選擇這一地區作為居住地。

    撐傘人出了小巷,面前赫然出現一片靜靜的樹林,樹葉兒被雨澆得油亮油亮的,整片林子都充滿了幽靜的氣氛,細雨仍在飄搖,林中隱隱現出一角紅色的飛簷,踏著深青色的草地走過去,當露水完全打濕了腳面的時候,便會看到一座小樓。

    小樓倚坡而建,林木環繞,十分幽。樓前沒立旗望,只是挑著一隻酒幡,在風雨中輕輕地飄搖著,此處竟是一處小小酒肆,房簷滴著點點秋雨,別有一番閒致風味。

    撐著油紙傘的人沒有停,逕直向那酒肆走去。

    滴水簷下,他收了傘,現出容貌來。這人已經有五十出頭了,頭髮已經花白,臉上生出密密的皺紋,前濃而後淡的一雙眉毛,略顯瘦削的臉頰,微微帶著些淒苦的味道,不知是不是受了這秋雨秋風的影響。

    他抬頭看了看灰濛濛的天空,歎了口氣,便甩一甩傘上的雨水,推開竹篾編製的小門兒走進去。酒肆裡很靜,這時候連市中心鬧市區走動的人都少了,更何況是這等幽靜的所在。

    雨中酒客幾如斷魂,那酒童也不知跑到哪兒去了,只剩下一個老掌櫃,坐在酒櫃後面托著下巴打盹兒,客人推門進來,隨之刮進一陣秋風,輕輕拂動了櫃檯上方懸著的一串酒牌菜牌。

    酒牌菜牌都是竹製的,被風一吹,相互碰撞,發出一陣叮叮噹噹的響聲,那老掌櫃想是睡得熟了,竟然沒有醒來。

    客人也不叫他,只是四下一掃,就見酒店一角,臨窗坐著一個人,那人見他進來,便向他招了招手。這位年逾五旬的客人便舉步走了過去。

    屋角那副座位窗外,就是一片旺盛的野草,雖是深秋,依舊長得茂盛茁壯。窗子支著,雨水澆在上面,發出淋淋的響聲,然後再流到野草的莖葉上,偶爾有風吹進來,拂動著那位酒客的衣袂。

    那位酒客頭髮上束著絲製的巾子,穿著一襲葛黃色的團領袍衫,頜下有一部稀疏的鬍鬚,臉色微微有些發黃,但是看起來年紀並不大。葛黃袍子的年輕人起身向他見禮,笑問道:可是唐兄?

    五旬老者微微頷首:某正是劉生陽!

    黃袍年輕人微微一笑,肅手道:劉兄請上座。

    劉生陽猶疑地瞟了他一眼,脫靴登榻,在案幾後面跪坐下來,黃袍年輕人也撩袍坐好,抄起酒杯,右手舉杯,左手托底,向他行了一個很客氣的敬酒禮:秋雨苦寒,劉兄請先飲一杯,祛一祛身上的寒氣,咱們再慢慢談。

    劉生陽是被那個錢耳朵邀請來的,錢耳朵下了一番大力氣,終於找到一個有可能知道姚金鈴下落的人,但是要想從這人口中問出姚金鈴下落卻並不容易,劉生陽只稍稍露了一點口風,索酬極高,於是便有了這次見面。

    大家可能已經猜出,這就是我們的遙兒姑娘,她喬裝改扮了一番,一身休閒男裝,干回女扮男裝本行,趁著空閒便與劉生陽約定了在此處會面。

    劉生陽其實官職不高,他曾經是大鴻臚和尚書主客曹宮,駐楚國的典屬國的一名典屬客,通俗的將這廝只是齊國外交部駐楚國大使館的一名辦事員。

    自田七娘登基以來,與楚國的關係每況愈下,像劉生陽這種最低級的外交人員,自從回國之後就被閒賦於家中,經濟來源失去,就有些苦不堪言了。要不然,他也不會赴今日之約。劉生陽飲一杯酒,將杯輕輕放下,直視遙兒道:「老弟,閒話少敘,你想知道什麼,現在可以說了。」

    「姚金鈴!」

    遙兒微微傾身,雙眉揚起,直視道:「我只要知道姚金鈴的下落!」

    劉生陽臉色微微一變,抱拳道:「你要知道她的消息?……失禮!在下告辭!」

    劉生陽起身便走,遙兒從桌下拿出一個青布包袱,往桌上一放,包袱裡面嘩地一聲響,劉生陽正要把腳探入榻下的靴子裡面,聽到這聲響,身形不由一頓,他扭頭看了眼那個包袱,著實不小,不禁嚥了一口唾沫。

    遙兒道:「劉兄怕什麼,出得你口,入得我耳!」

    劉生陽吏臉上現出掙扎的神色來。遙兒又是微微一笑,說道:「出了這間酒肆,你不認得我,我也不認得你,誰若說你曾向我透露過什麼消息,可有什麼憑據麼?難道你肯承認?呵呵,劉兄,還是坐下的好!」

    劉生陽的腳尖慢慢轉了方向,好半晌,才艱難地回到案几旁坐下,閉目長歎道:「唉!人窮志短!你到底要知道什麼?」

    遙兒沉聲道:「我只想知道姚金鈴現在哪裡,下落如何!」

    劉生陽霍地張開眼睛,定定地瞧他半晌,緩緩垂下眼簾,說道:「你查問姚金鈴下落,是為恩?是為仇?」

    遙兒道:「無論恩仇,離了這家酒店,一概與劉兄沒有關係,劉兄覺得,你是知道好呢,還是不知道好呢?」

    &n

    bsp;劉生陽吁了口氣,臉上的愁苦之色更濃了:「某……並不知道姚金鈴的下落。」

    遙兒緩緩直起腰來,伸手抓起那個包袱,說道:「倚窗聽雨,雨打芭蕉,別有一番意境。這桌酒菜,就算小弟奉贈於劉兄的,劉兄請慢慢享用,在下告辭!」

    劉生陽一急,脫口道:「不過,我知道誰知道他的下落!現如今,大概也只有這一個人,知道他在哪裡?你若問起旁人,旁人未必曉得,我能知道此事,也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緣!」

    遙兒手上動作一停,也脫口道:「珠簾宰相,裴紈?」

    劉生陽一臉苦笑的道:「原來足下已經知道……」

    遙兒沉吟半晌,臉色漸漸沉了下來,一聲歎道:「這姚金鈴只是女子之身做官引人注意,但她終不過是個禮卿宮之下編修國史的著作郎,掌學著作之學士,算是甚麼了不起的重要人物,她的下落居然只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裴紈知道,真是怪哉,怪事?」

    劉生陽臉上露出一絲古怪的神氣,說道:「姚金鈴只是個禮卿宮之下編修國使的著作郎,掌學著作之學士?呵呵,你可知道,這姚金鈴編撰的都是些什麼書?」

    (親們,可以猜一猜這姚氏什麼來頭?呵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