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奇人衛秧

正文 2、借大婚,巧謀土與民 文 / 善文寨

    公孫鞅與織娘娘的魚水之歡,洗去了公孫鞅長途跋涉的疲勞,讓他又精神抖擻的忙起事務。秦國公與韓女的婚禮,雖然不歸公孫鞅主持,但他不得不參與。參與不說,還負責外交事務。杜平一會,讓秦國冷冷清清的外交,一下喧囂起來。報名來參加秦國公婚禮的大國,一個不來,就連魏國都派塚宰魏昂前來祝賀。那些數不清的小國,竟有上百!連秦的邊患西邊狄獂、北邊空同氏、北南邊的和夷,也來了近三十個部落或小國。

    這下有的公孫鞅忙了。他把左庶長府的各房都抽出來,一一安排了對應接待。他知道這是秦強的轉折點,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籠絡大、小各國。但它最重視的是秦周邊小國與部落,特地的把他的副令公子舉叫來,令他帶著農房主事孫旺金,專門負責接待與秦接壤的小國與部落。任務十分明確:收復、收編、移民,或就地墾荒、放牧。並反覆叮囑:只要這些小國、部落有意願入秦,他和主公,都將親自設宴接見,而且是單獨的宴請接見。

    公子舉十分明白左庶長的意思:因為秦國馬上要與魏為敵了,但人口還是太少,壯男全國不到三百萬人,這裡面還有近百萬奴隸,不解決人口問題,是無法與強魏那過五百萬壯男的大國,長期抗衡的。深感責任重大的公子舉與孫旺金,領命後,就全力以赴的投入到聚集人口的大業中。、

    婚禮在秦公渠梁七年季冬初九日舉行。前後共用去三天,但接待性外交從季冬初一日開始,到二十日方才結束。公孫鞅簡直成了整個婚禮最忙的一個,第二忙的就是大將軍白虎和敖豹的科頭軍。

    公孫鞅忙,只是忙著與各國外交互相拜見。所來之國,加起來有百把,個個都要見大名鼎鼎的左庶長鞅,彷彿不見,就是沒有來秦,秦也沒有把他們當上賓。從他們要見公孫鞅來看,沒有一個國家,是真心來參加秦國公與韓女的婚禮的,而是借這個由頭,來與秦示好或摸底、或來交換什麼的。那些小國或部落好說,但六個大國和宋、魯、越、中山這十個國家,公孫鞅是萬萬不敢怠慢的,都得親自設宴接待,還得到所住館驛回拜。而那些小國,就只能籠統的彙集在一起,設宴款待一下意思意思。但凡經公子舉或者孫旺金以及農房的屬員所說服的與秦接壤,或者僅相隔些小國、或秦可以夠得著的小國、部落,那公孫鞅或秦國公就是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設宴接待與落實。當然,秦公不是有大量移民或大片國土劃入的部落或小國,是不會參加的,但公孫鞅就不行了,那是非到不可。這一來,就害的公孫鞅和織娘娘兩人,經常是一頓飯吃幾次,吃幾個地方,搞得織娘娘厭聲在道,但痛苦而快樂著。

    白大將軍和敖豹的科頭軍忙,那可是和公孫鞅一般苦。因為所來之國,個個都要觀閱科頭軍,而且為了防止秦國拒絕,還非要給觀閱費。掙去掙來,讓老是為軍費發愁的白虎,看到了一個發財掙軍費的機會,那就是按所出費用排序,誰出的錢多,就安排在前,而且標準是半個時辰觀閱,想要多看,或者安排這天觀閱時下雪了,就要按標準翻番加錢。當敖豹知道白大將軍把他的科頭軍,當雜耍收錢後,還和白大將軍爭吵了一次。吵的結果是:將觀閱擴大到所用來賓,理由是一視同仁,條件是只要你出得起錢,不管你是一國出,還是幾國出,秦只認錢數,不管國數。這樣一來,這些參加婚禮的來賓,多是衝著科頭軍來的,一看有這麼好的機會,這麼能不紛紛要求觀閱呢?當然,六國是不會跟那些小國、或者與別國一起觀閱的,一是丟不起那個人,二是都帶有龐大的軍事觀閱團,所以六個大國,為了展示自己的實力,都定了二個時辰。這一搞,就連宋、越兩國,也單獨定了一個時辰。魯國雖不好軍事,但也要防身啊,也迫於無奈,與其它兩個小國,三國一起定了一個時辰。前後加起來,科頭軍一共要表演十九場,光收錢就收了一萬金。

    白大將軍那是笑的眼睛都合了逢,可苦了敖豹的科頭軍,整整十六天,全天候的都在雪天、雪地裡成了儀仗隊,當然也成了科頭軍演練風雪戰的訓練場。科頭軍的上萬軍士,就排成了五班,兩千人一班,從季冬初四日到二十日,一天也沒有歇息,忙得腳朝天。

    當整個婚禮結束時,公子舉前來稟報:「左庶長!職幸不辱使命,共收復三個小國、六個部落,均已完成歸秦之事。另外,從周邊聚集了五萬移民,定在四月,在秦軍的護衛下,開始移民。明年從外地移民成男總人數達到十萬人。」

    公孫鞅聽後大喜!一個婚禮就搞到十萬成男移民,等到有條件時,解除一部分奴隸的奴籍。最少再得幾十萬成男,到時對付魏國就足於相抗了。想到這,心中有了數,又才外地吸收流民,想到了削弱魏國的吸引魏人的事,就對公子舉說道:「你就在農房裡面,成立個移民署,專事從魏國等六國吸引人才的事。記住:這人才只要是壯男就行,一個壯男,可以帶三個其他人。但主公將會與《墾草令》的形勢,對天下頒布秦國求賢之事。不過,在還沒有頒布之前,你就要有大動作。可以用墾荒區的名義、左庶長府的名義,大張旗鼓的搞。只要能驚動魏國,引來大批魏農、魏人都行。還可以專門只對魏國奴隸,有一技之長的,經考核後,給予民籍。」

    公子舉一聽,心中大喜。這是左庶長讓我獨擋一面呢!於是拱手肅答:「遵令!職定不負所托,完成此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