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八千里雲和月

正文 第二二零章 淮安梁門 文 / 農夫王子

    楊鵬舉點頭道:「不錯。特麼對於我只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這次我想讓忠義幫和丐幫的人聯合起來,打一次內部戰爭,這本來不是我的本意,可是史彌遠不除,大宋不得安寧。」

    孟珙高興地看了看孟宗政道:「父親,我們兩大幫終於可以攜手作戰了。」

    孟宗政也露出了會心的微笑,江湖上好久都沒有聽說過忠義幫了。「是呀,忠義幫呀忠義幫,想當年可是比丐幫還大的幫,在岳元帥的時候,可是三十多萬人的大幫,那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幫。」

    楊鵬舉黯然道:「要想達到岳王爺那個時候的忠義幫的規模我看難。我只有盡我的力量把忠義幫集中起來,不至於讓忠義幫瓦解了。」

    李黑娃欣喜道:「六弟,你終於想通了要當忠義幫的幫主了?不等殺木華黎了?」

    楊鵬舉道:「我不能再等了。孟將軍,我任命你為大宋忠義幫的首領,你馬上聯絡宋玉,讓宋玉當金國忠義幫的首領,等這事過後,我們再來商量其它細節。」

    孟宗政按江湖規矩抱拳領命。

    一聽木華黎,元儼不樂意了,她一聽李黑娃說不等殺木華黎,她就再想,楊鵬舉為什麼還要殺木華黎?他的女兒不是自動送上門來了嗎?楊鵬舉難道還對自己的老丈人下得了手?

    只聽楊鵬舉又道:「這次攔截官軍,我看還是不要明教的好,忠義幫加上丐幫的完全可以勝任。」

    孟珙也道:「對,想我堂堂忠義幫和丐幫還要求別幫做事,那也是太沒面子了。」

    元儼就更加不悅了,她的辦法沒有被楊鵬舉所採納,看來楊鵬舉是真的不把自己放在心上了,而自己的計劃又擱淺了。

    楊鵬舉好像看出了元儼的不悅,對元儼道:「娘子,你還是叫你梁門的人協助一下吧?在水上,你梁門是無可匹敵的。」

    元儼冷冷地道:「我看沒有必要,有丐幫和忠義兩幫,還怕這些官兵?不要長別人志氣,滅自己的威風。」

    楊鵬舉好像沒有聽出元儼的不悅,還道是她身體不舒服,也就不再對她說什麼,覺得她說得有理,任何事求人不如求自己,哪怕是親兄弟。

    然後幾人都伏在地圖前,看哪個位置最為合適。

    這時,丐幫有弟子送信過來。

    楊鵬舉一看,是李黑娃的船到了,等待指示。

    楊鵬舉和李黑娃一碰頭,馬上寫了回信,讓來人把信飛鴿傳書過去。並馬上給總壇傳書,約定在楚州(淮安)集中。並告之辛二娘,這邊的情況。元儼聽了,又是一喜,這不是梁門所在嗎?看來楊鵬舉並不是什麼都不知道。

    當晚,楊鵬舉和李黑娃就去鎮江,他們得先走一走這一條不熟悉的水路。這是元儼說的,用兵之道,首先要熟悉地理環境,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做到百戰不殆。

    孟宗政說給一大船,元儼說不用,這樣目標太大,就要一櫓子就行,反正都順水。孟宗政也就不再勉強,去召集忠義幫的舊部商議。

    到鎮江也是天明,楊鵬舉起來一看,這裡地處黃金十字水道長江和京杭大運河交匯點,「一水橫陳,連岡三面,做出爭雄勢」。其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形成了「城市山林」、「真山真水」的獨特風貌。金山、焦山、北固山與長江、京杭大運河組成一幅山水長卷;南山、茅山、寶華山分別以「江南九寨」、「第一福地」、「四大奇秀」各領風騷,展開了一幅水墨畫圖。江山之浩氣,運河之秀氣,自南朝以來就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譽。昔日劉備招親、梁紅玉擊鼓戰金兵、岳飛圓夢金山寺等美麗傳說和歷史故事,為這塊熱土勝地增添了迷人的風采神韻。只要有岳王爺的故事,楊鵬舉就格外的觀注。

    他們最終選定的位置是楚州,這裡是淮河和京杭大運河的交接處,河道寬,約有二公里。如果實在打不過,可以從淮河到洛陽。這也是元儼說的行軍打仗,先尋退路。再說丐幫的人到那裡也方便。從歷史人方面來看,淮安歷來就有「南船北馬」之稱,古時,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人,都是到淮安河下下船登陸,換乘馬車,由此向北。而北方人也是在淮安棄車馬坐船南下。所以不難看出,自古淮安就是南北分水嶺。人多,方便走掉。

    順京杭大運河,越往前走,越是荒涼。聽元儼講北宋年間,境內較為太平,漕運、鹽運得到進一步發展。政府鼓勵墾殖,修復和增建灌溉設施,引進推廣「占城稻」。「黃柑紫蟹見江海,紅稻白魚飽兒女」,正是這一時期的生動寫照。南宋和金對峙時期,楚州再度成為前線,遭受兵火的長期荼毒。經歷長期戰亂,市境一片淒涼。而由黃河奪淮帶來的頻繁水災,又使楚州雪上加霜,益加蕭條。

    到楚州的時候,問了下丐幫弟子,說總壇的人正在路上,叫他到分舵坐坐。元儼說她想回梁門看看。

    楊鵬舉本來想打算先拜會下李全和楊妙真夫婦的,想到元儼大病才痊,也就依了她,陪她回去看看也好。

    梁門原來就是當年梁紅玉的寓所擴大而成,所有門人都尊稱梁紅玉為第一代門主,而清雲是第二代,如今的梁艷是第三代門主。不過不知道梁艷在這裡還是在明教總壇。

    梁門門口站著四個勁裝漢子,看到元儼三人來到,都喜出望外,不過卻又有難言之隱。元儼看在眼裡,問當中一個高大的漢子:「梁三,你今天是怎麼了?失戀了?」

    叫梁三的耷拉著個頭道:「不是失戀,而是失望。」

    元儼一愣,忙大聲問道:「梁三快說,出什麼事了?」

    梁三看了看裡面,然後才輕聲對元

    儼三人道:「門主這些天大發脾氣,像條瘋狗樣?」說出來才覺得不對,忙摀住嘴。

    元儼想知道的是結果,對梁三的話還不是很在意。遂不滿地問道:「哎呀,快點說,這不是你梁三的為人。門主咋了?」

    梁三又道:「門主才是失戀。」

    元儼一驚,忙問道:「門主是和誰相好?」

    梁三看了看楊鵬舉,疑惑了下,還是說道:「還有誰?明教教主吶!」

    元儼哼了一聲,這事她也聽門中人說起過,對於方豪和梁艷的這門婚事元儼並不看好,要知道他們倆家是世仇,方臘是因為韓世忠而死的,而梁紅玉是韓世忠的小妾,梁紅玉的父兄也正是因數次剿方臘不得力才讓朝廷定罪,以至於梁紅玉成為官妓。這梁艷不知道那根神經出了問題,偏要和方豪在一起。楊鵬舉也是摸不著頭腦,方毫什麼時候和梁艷好在一起的,他也從沒聽說過。

    就在這時,眾人又聽得裡面一個女子歇斯底里的叫著:「別跟著我。」

    元儼這才轉過頭對楊鵬舉和李黑娃道:「相公、二哥,對不起,讓你倆見笑了。我先進去。」又對梁三道:「你好好招呼這二人客人。」

    梁三當然不二,就是不聽元儼叫楊鵬舉相公,他也知道眼前這兩人是誰。

    楊鵬舉見元儼有事情可做了,他也正好去看看成李全楊妙真夫婦。問梁三到李全的去處。

    梁三道:「你是問以前起義軍的那個山東李全?他的婆娘叫楊姑姑的來著?」

    楊鵬舉笑道:「三哥,你看來知道的不少。」

    梁三嘎嘎笑道:「你說別的我不知道,你說這人我能不知道嘛?」在梁三介紹下,楊鵬舉才知道李全也升為廣州觀察使、京東總管,徙屯淮東軍事重鎮楚州(今江蘇淮安)。宋嘉定十三年(1220)八月,李全合**軍北渡黃河襲擊金東平府(今屬山東東平),因金行省蒙古綱率軍固守,不得,改為夾汶水立寨。在汶水被金東平副帥幹不搭擊敗,兵力損失多半,不得不退回楚州。當時南宋朝廷稱附宋的北方抗金義軍為「北軍」,雖然授以官號,只是利用他們抗金,但又行分化抑制的政策。因恐懼他們造反,竟封鎖淮水,不許北軍南渡。這樣,各路義軍無法聯合起來共同抗金,增強防禦能力,反而使他們逐漸變為地方割據勢力。李全也因此由農民起義軍將領蛻變為擴張個人勢力的野心家。當季先被誘殺後,宋朝制置使賈涉欲收編其部,但季先部下裴淵、宋德珍、孫武正、王義琛、張山、張友等人拒不受編,擁石珪為統領。賈涉又決定把其部瓜分為六,以分化忠義軍勢力,但遭到拒絕。李全聞知,請率部討伐石珪。賈涉以李全部逼石珪就範,石珪卻率眾降附蒙古。李全乘機吞併原季先的漣水忠義軍。宋嘉定十四年,(1221)李全以膠西(今山東膠縣)地處南北商業、交通的衝要之地,便使兄李福守據之。初李全誘商人至山陽(今江蘇淮安),以舟師俘其貨沒收一半歸己,然後使商人自淮轉海,至膠西。李福貪鄙,竟規定往來商人皆須用李氏舟、車,稅其半,乃聽商人往金諸郡貿易。同時,他見**轄境內六鹽場利厚,恃李全之勢力,提出將六鹽場分其一半。**許他恣意取鹽不分場。李福怒,揚言要與李全提兵取**首級。**訴之宋制置使賈涉,李福伏兵邀擊,於是**向蒙古請附。賈涉以此責李全,李全率兵急攻**,**棄地而逃,李全遂佔領青州(今山東益都),從此青州成為李全又一據點。隨後,李全又以收買軍校的手段,趁宋朝調動官員,丘壽邁初攝帥事,吞併了原來由賈涉掌握的帳前忠義軍。在此期間,李全官升領承宣使、保寧軍節度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