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八千里雲和月

正文 第二零六章 西夏舊主 文 / 農夫王子

    「西夏有個國王,他三歲就即位,他親政後整頓吏治,減少賦稅,注重農桑,興修水利,在他的勵精圖治下,西夏國勢強盛,政治清明,社會經濟得到很好的發展。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可以說他那時代是當年西夏的盛世。」

    籍辣百靈這時接口道:「前輩,你說的可是本國第四代皇上崇宗?」

    拓跋承德道:「不錯,看來籍辣百靈姑娘對前朝還有些瞭解。」

    籍辣百靈憂鬱地說道:「誰不想念當時的盛世,人人安居樂業,不知道還能不能出現那種盛世了?」

    拓跋承德也不管籍辣百靈的問題,接著說道:「西夏自先皇帝建國以來,一直存在著『蕃禮』與『漢禮』之爭,毅宗、惠宗兩朝經過反覆,到崇宗時鬥爭更加激烈。崇宗對高度發展的儒家明十分傾慕,他決定在夏大力提倡漢西夏的落後風氣。永安三年(1101),他借御史口倡導儒學,在薛元禮的上疏之行,莫大乎孝廉;經國之模,莫重於儒學。昔元魏開基,周齊繼統,無不尊行儒教,崇尚詩書,蓋西北之遺風不可以立教化也』。因此,只有重新提倡漢學,才能改變夏的不良風氣,挽救面臨的危機。崇宗採納了薛元禮的建議,下令在原有的『蕃學』之外,特建『國學』,教授漢學。挑選皇親貴族子弟300人,建立『養賢務』,由官府供給廩食,設置教授,進行培養。崇宗尊儒崇佛,夏貞觀三年(1103)二月,崇宗為母后祈福,於甘州(今甘肅張掖)建造宏偉壯麗的臥佛寺。十二年(1112),正式公佈按資格任用官吏的辦法,除『宗族世家議功議親俱加蕃、漢一等』外,對擅長尤以不次擢』,給予特別的優待。崇宗自己也喜歡附庸風,曾借大臣高守忠宅第後院生長靈芝,以為祥瑞,百官朝賀之際,崇宗作《靈芝歌》與諸大臣酬唱,並『勒石志瑞』。有的貴族大臣對崇宗重不滿。其時正逢連年水旱災荒,崇宗命諸臣言得失,御史大夫謀寧克任立即上疏,對崇宗的重出看法,指出:『既隆備,毋徒慕好士之虛名,而忘御邊之實務也』。但崇宗不予採納。

    崇宗親政後,吸取前朝外威專權的歷史教訓,努力削奪母黨勢力。其時梁後親信嵬名阿吳已死,崇宗以統軍仁多保忠心懷異志,解除其兵權。另一方面又採取分封皇族以鞏固帝王權力的措施。貞觀三年(1103)九月,崇宗封勇武多謀的庶弟察哥為晉王,並讓他掌握兵權。元德二年(1120)十一月,又封宗室景思子仁忠為濮王,仁禮為舒王。仁忠、仁禮兄弟二人通曉蕃、漢詩才,又授仁忠為禮部郎南轉運使。封大臣嵬名安惠為梁國正獻王。」

    籍辣百靈不悅道:「都過去一百年了,還說這些陳芝麻爛谷子的有什麼用?前輩你講的這是那門子故事呀?」

    拓跋承德還是不管籍辣百靈,他繼續說道:「崇宗在位五十四年,在他就要退隱的時候,出現了一位女子,這女子是任德敬之女任妃,兩年後立為後。可惜這位任妃對後沒有興趣,崇宗只得將位傳於了仁宗,隨後二人到賀蘭山上快活地生活。崇宗武功本就不低,到這賀蘭山後日益精進,武功更是出類拔萃。

    許多年後,有個自認為天分很好的年青人來挑戰崇宗,二人打了不到一個時辰,這個年青人就讓崇宗的『波動掌』打敗了。這個年青人不服氣,四處找人比武,學好武功後又回來找他比武,可是從來都沒有打贏過。直到有一次來,崇宗叫他不要打了,去幫他把任德敬除了。這個青年人才知道此人是崇宗。」

    楊鵬舉搖了好幾下頭才道:「老前輩,你說得我都差點糊塗了。你直接說這個青年人就是你,而崇宗就是現在的『賀蘭仙翁』李漁多好?」

    拓跋承德故意愣了下道:「傻小子,你連我說得這樣複雜的話你都能聽明白?看來你也並不是真傻嘛!」

    籍辣百靈愕道:「你開什麼玩笑?你說『賀蘭仙翁』就是崇宗?他不是死了嗎?他為什麼不當皇帝?難道說就只是為了一個女人?據我所知,當時崇宗就近六十歲了,而這個女子才十**。」

    拓跋承德看了看籍辣百靈道:「不錯。看來太子妃知道得不算少。」

    籍辣百靈見拓跋承德一下說穿了她的身份,臉一紅,看了看楊鵬舉,對拓跋承德啐道:「亂說。那是李德旺一廂情願,我這不是還沒有答應嗎?」

    聽拓跋承德這樣一說,看來籍辣百靈早就讓李德旺給看上了,楊鵬舉和李黑娃都不知道說什麼才好。怪不得她可以找到天山雪蓮,怪不得她對西夏的皇室知道得不少。這件事恐怕連她哥哥籍辣思義都不知道。

    籍辣百靈見話說到這份上,只得往遠了扯,她問道:「後來你除掉任德敬沒有?我記得他當時想要把西夏分為二國,他要占一半的地域。」

    拓跋承德道:「任得敬原為北宋降臣,以獻女給夏崇宗而被擢為靜州防禦使。後因平定蕭合達叛亂和鎮壓訛起事,封西平公。天盛二年(1150年),任得敬為國相,弟任得聰為殿前太尉,任得恭為興慶府尹,任氏兄弟遂擅夏政。隨後,任氏勢力不斷膨脹。任得敬進封為楚王,出入儀從與皇帝相仿。天盛十七年(1165年),任得敬於西平府(今寧夏靈武)興建宮殿,企圖將西平府、夏州作為其領地。乾元年(11得敬脅迫仁宗分國土之半歸其統治。夏仁宗被迫答允,分西南路及西平府、靈州羅龐嶺(今甘肅武威境)等地歸楚國。任得敬又迫使仁宗上表金國,要求對楚國予以承認,被金世宗拒絕。任得敬結怨於金,轉通南宋,約夾攻金國。後陰謀敗露,夏仁宗得金國支持,捕殺任氏兄弟,而我正是主要人之一。」

    籍辣百靈對拓跋承德道:「既然你為西夏作了這樣大的貢獻,你至少應該得到一官半職呀?可你為什麼不作官?」

    這一點楊鵬舉都可以想想得到,如果拓跋承德肯做官,那他就不叫武癡了。

    拓跋承德知道籍辣百靈是故意找話說,他才不管她,又繼續說道:「仁孝一代,由於他在內政外

    交諸方面的不懈努力,促進了西夏國的經濟繁榮,國力強盛,連西域各國都很羨慕。天盛五年(1153年)五月,西域回鶻第一次派遣使臣到夏國貢獻方物。而且西夏這時的疆域包括了寧夏、甘肅的大部、陝西的北部、內蒙古的西南部、青海的東北部、新疆的一部分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地區。疆土的遼闊為其建國以後所未有。仁孝作為之無愧的。

    可是到了桓宗這裡,就開始讓崇宗傷心了,隨著國家的安定和封建體制的發展,黨項族地主階級開始貪圖安逸,日益腐朽墮落,從此西夏政治日益**,國勢衰落。崇宗又讓我找李安全上位。1206年李安全弒君篡位,他改變了與依附金的政策,開始依附此時不斷強大起來的蒙古族。他發動了與金長達十多年的戰爭,使兩個國家被削弱,而且,他統治時期,西夏百姓十分貧困,軍隊非常衰弱,政治**到極點,而李安全自己卻十分**,沉湎於酒色之朝政,四處怨聲載道。此舉讓西夏人民苦不堪言。

    崇宗見李安全也不是當皇帝的料,又看到了李遵頊,此子年少時雖貴為宗室,但勤奮上勁,『端重明粹,少力學,長博通群書,工隸篆』,於西夏桓宗天祐十年(1203),庭試大顯身手,奪得第一,後仕途一路順暢,至以狀元身份為皇帝,這個在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可謂彌足珍貴。但其人政略昏庸,在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上冒失輕率,反覆無常,招致蒙古金國的雙重打擊,又及常年戰事頻繁,國家不事養息,終使西夏經濟嚴重破壞,國力不振。」

    籍辣百靈道:「你的意思是,崇宗還要換皇上?」

    楊鵬舉和李黑娃皆駭然,原來西夏的皇帝任免是在這賀蘭山過,拓跋承德為什麼要對他們說出這樣的話呢?這才是楊鵬舉一直在嘀咕的。

    拓跋承德回道:「這個我不敢盲言。」

    這時,廟裡有和尚出來叫拓跋承德道:「拓跋施主,主持請客人進去。」

    楊鵬舉四人隨拓跋承德進到裡間,蒲團上坐著一個穿黃色衣服的和尚,看他慈眉善目,臉色紅潤,哪像是一百多歲的人?拓跋承德在輪椅上抱拳道:「主持,你所交待的事,我也說完,他們還算能聽懂。」

    李漁單掌回禮道:「難為你了。請問哪位是楊鵬舉施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