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八千里雲和月

正文 第一九零章 全真教派 文 / 農夫王子

    這時完顏陳和尚過來接口道:「是呀,如果蒙古人熟識了水戰,那更是了不得。楊幫主,人員都已經分出來了,我們走吧?」

    元儼道:「加緊走。叫大家晚上注意保暖,海裡的溫度更低。」

    楊鵬舉叫分出來的人從高麗分批過去,並要他們給崔瑀書信,妥善安置這些來人的駐地,等到他們的船來。

    好在眾人在海上沒有遇到大的風浪,幾天後到了登州。(今威海市管轄。金基本沿襲唐制,並參照宋制,實行中央政府領導下的路、州(府)、縣三級政區制。將宋朝京東東路、京東西路改名為山東東路、山東西路,「山東」在歷史上第一次正式成為行政區劃名稱,一直沿襲至今。)

    在海上元儼就把登州的大體情況給楊鵬舉說了下,楊鵬舉聽說全真教就在此處的昆崳山上,他便打定主意要去看看。不單單是因為張安石是出自這裡,他還有更重要的事。

    靠岸後,並沒有發現孛魯的人,這到出乎意料。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他們的到來孛魯肯定會有眼線知道的。不過楊鵬舉並不怕,當然帶著這樣多的人上山是不可能的,於是帶了十來個武功好的人上山,其餘眾人在船上等待,約定時間,一日後還在原地會合。如果有危險,可以把船開出去。

    煙霞洞位於昆崳山西北隅,由一突兀岩石自然造化而成。洞室呈橢圓形,深7米,高3米,洞壁上刻「煙霞洞」三個大字。洞外,峰巒環抱,壑谷幽邃,杉柞掩映,危巖矗立,石徑迴繞,逶迤多姿,奇秀壯觀。每當陰霾天氣,山頭白雲繚繞,滴翠浮青,雲海如浪,煙霧繚繞,並時有霞光出現,或明或暗,宛若煙霞縹緲,景色奇絕。古人詩云「青天重疊水潺湲,聞到此處別有天。洞裡仙人何處去,煙霞風景自年年」。此洞僻靜清幽,背山傍水,藏風聚氣,歷來成為道人居士潛心修煉、講道闡玄之處。金大定七年(1167),咸陽道士王重陽自終南山雲遊東下,聚徒講道於煙霞洞中,並收丘處機等七個弟子,號稱「北七真人」,以此為中心,在寧海(牟平)、登、萊州等地傳道,創立了道教中的一個新的宗派——全真派。煙霞洞即成為創立教派的「洞天福地」。

    「神清觀」在煙霞洞的東面約300米,為道教全真教的發祥地,被奉為「道教全真祖庭」。

    一路上全真教處處設有暗哨,看樣子如臨大敵。楊鵬舉對巡山道士說道:「我是張安石的弟子楊鵬舉,還請師兄通知一下掌門師尊。」楊鵬舉說來還是有點道理,如果他是張安石的弟子,那肯定比現在的掌門丘處機要低兩輩。

    聽說是師伯王處一的弟子張安石的弟子,巡山道士不敢怠慢,忙道:「掌門師尊不在,他帶著十八個弟子到西域了,現在是張鵬舉師叔在代理掌門。」

    楊鵬舉當然知道丘處機去西域了,他還知道張鵬舉本來也是其中之一,只是要成行的時候,不知道什麼原因,他沒能成行,這是世人都知道的。只不過張鵬舉為什麼沒能成行,在元儼看來,家裡總得還有個人看家。誠然全真教主張濟世救人,就算他們不欺負別人,別人難免不找他們的麻煩。而且他們的掌門丘處機還成了蒙古人的國師。

    楊鵬舉有事要求張鵬舉,而且看在張安石面上,他也得恭謹。他朝這個巡山弟子道:「煩請師兄知會代掌門師叔一聲。」

    那人對張安石好像也很尊敬,忙進去傳話了。

    不大會兒,就見一個道人從山上下來,看他的年齡也不大,三十來歲,舉手投足間,盡顯高手風凡,楊鵬舉知道此人定是丘處機的高足張鵬舉,忙上前行了個道士禮道:「掌門師叔好,在下張安石的弟子楊鵬舉,經過此地,特意前來拜見掌門師叔。」

    張鵬舉忙回禮道:「楊幫主客氣了。如今天下誰不知道楊幫主的威名?想我張師兄有如此一個弟子,真是全真之幸。」

    楊鵬舉不露神色,如今各大門派都希望有個揚名立萬的英雄,既然楊鵬舉是全真教門下,那全真教也就長臉了。但是事實上誰都知道,楊鵬舉根本算不上是張安石的弟子。楊鵬舉這樣話,當然有他的道理。楊鵬舉道:「師叔過獎了。」

    張鵬舉見楊鵬舉如此客氣,他也不忙問後面這群人的來路,現在江湖上傳得最多的就是這個楊鵬舉,既然他都認他是全真教的了,又是自己的師侄,這不是件高興的事嗎?於是張鵬舉忙請這一干人等上「神清觀」。

    一進屋,張鵬舉開門見山地問:「前不久聽說楊幫主還和孛魯在東北大戰一場,今天怎麼又到這裡了?」

    楊鵬舉笑了笑,看來語言是要比船跑得快得多,沒幾天的事都傳到這個角落裡來了。他對張鵬舉欠身道:「蒙古人欺負我同胞,我當然不能讓他如意。」

    張鵬舉黯然道:「家師正是看到蒙古人生靈塗炭,他才不顧自己七十五歲高齡遠赴西域勸戒成吉思汗少生殺伐。根據《道德經》則尊道,主張無心忘言,柔弱清靜。正心誠意,少思寡慾。注重修行,分為真功和真行。真功即內修,其修持大略以識心見性,除情去欲,忍恥含垢,苦己利人為宗。全真因內修『求返其真』,主張功行雙全,以期成仙證真,所以叫『全真』。這種內修主要是修養精神,即性,也稱為性功,全真教既修性,也修命。真行即外修,主張濟世度人。」

    聽張鵬舉給自己講起道來,楊鵬舉不耐心了,他是最不想聽說道的。

    只聽元儼問道:「丘道長既然濟世度人,為什麼不到金朝和宋朝?偏要去蒙古?」

    張鵬舉看了看元儼道:「看來女施主是個明白人,如果沒猜錯,你就是元女公子吧?你問得好,金宣宗貞祐四年(1216年),金宣宗下詔派東平軍王庭玉召我師傅赴汴梁,但我師傅認為女真皇帝有『不仁之惡』,推辭未前往。宋寧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夏天,宋寧宗派遣將領李全

    全、彭義斌持詔書敦請我師尊赴臨安,我師尊認為南宋皇帝有『失政之罪』,也推辭未前往。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農曆五月,成吉思汗派使者劉仲祿等人攜帶詔書前往山東邀請我師尊前往蒙古帝國相見,1219年農曆十二月,劉仲祿到達山東萊州昊天觀,奉命邀請我師尊前往蒙古帝國與成吉思汗會面,我師尊說:『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處無敢違。』欣然同意前往。」

    楊鵬舉在心裡冷笑道:「蒙古人欺我邊境,殺我同胞,掠我資源,這還成了天理了?」不過他到底沒有說出來,他微微一道:「就是因為聽說全真教濟世救人,我才來懇請張師叔。我相信張師叔已經明白我們的處境。既然掌門和鐵木真交好,我想孛魯也應該尊重全真教。我想讓師叔出面,幫我勸勸孛魯,讓他放過我們。」

    聽楊鵬舉如此一說,張鵬舉到是深感意外,他早就聽說這楊鵬舉天不怕地不怕,木華黎都不放在心上,還怕他兒子?

    只聽楊鵬舉又道:「當然不是為我,我山下還有近兩千人,我是擔心他們的處境。」

    張鵬舉一聽,這才有點可能。他正要作答,只聽有弟子來報,說是山下來了大批人馬。

    張鵬舉神色大變,看了看楊鵬舉,原來這廝也是來和全真作對的。楊鵬舉也是一驚,他是吩咐過下面的人不好輕舉妄動,可是他們都是綠林中人,難免會有人不聽話的。

    那稟報的弟子又道:「來人打著泰山派的旗幟,正往山上衝。」

    張鵬舉「哦」了一聲道:「泰山派自從『泰山老叟』不明不白地死了之後,逮到誰就咬誰。聽說他的大徒弟『泰山狼』莫世沖武功也達至臻,到是一個好手。走,我們去看看。楊幫主,你就在觀內休息。」

    楊鵬舉哈哈笑道:「既然全真有難,我也是全真的人,所以就不能袖手旁觀,我也去看看。而且『泰山老叟』是死在譚門的,與任何人無關。」

    張鵬舉一愣道:「你怎麼知道?」

    「我也是譚門中人告訴我的。」楊鵬舉黯然道,「我也沒有看到他本人的屍體。只是聽譚門老幫主和執事說起過。」

    「說了當沒有說。」張鵬舉搖頭道,「江湖中人誰不知道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的道理?何況『泰山老叟』的名頭是何等的響亮?一般人物那能傷得了他?不說了,我們還是先看看再作決斷。」

    楊鵬舉想來也是,一個超一流的高手,說是死在譚門,沒有證據,還有他為什麼要去譚門?就算楊鵬舉知道他是為了「紫色凝冰」而死的,可是誰能作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