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神探貝斯特

正文 448 黑魔法 下蠱 4 文 / 月之輪迴

    蠱在苗族地區俗稱「草鬼」,相傳它寄附於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謂有蠱的婦女,被稱為「草鬼婆」。有苗族學者調查後認為,苗族幾乎全民族篤信蠱,只是各地輕重不同而已。他們認為除上述一些突發症外,一些較難治的長期咳嗽、咯血、面色青黑而形體消瘦等,以及內臟不適、腸鳴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為主的慢性疾病,都是著了蠱。屬於突發性的,可用喊寨的方式讓所謂放蠱的人自行將蠱收回就好了;屬於慢性患者,就要請巫師作法「驅毒」了。這種令人生畏的蠱,並非苗人的專利。蠱術在中國古代江南地區早已廣為流傳。最初,蠱是指生於器皿中的蟲,後來,穀物**後所生飛蛾以及其他物體變質而生出的蟲也被稱為蠱。古人認為蠱具有神秘莫測的性質和巨大的毒性,所以又叫毒蠱,可以通過飲食進入人體引發疾病。患者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亂。先秦人提到的蠱蟲大多是指自然生成的神秘毒蟲。長期的毒蠱迷信又發展出造蠱害人的觀念和做法。據學者考證,戰國時代中原地區已有人使用和傳授造蠱害人的方法。

    中蠱毒的辨認方法和防範措施折疊

    中毒後的辨認之法蠱或有形或無形,中毒極易,但辨認之法,是應該萬分注意的。

    中毒後的辨認之法:

    1.以生黃豆(黑豆也可以)食之,入口不聞腥臭,是中毒。

    2.以灸甘草一寸嚼之,咽汁隨之吐出的,是中毒。

    3.插銀針於一已熟的鴨蛋內,含入口內。一小時後取出視之,如蛋白俱黑者,是中毒。蠱毒非常厲害,能使人惹病喪生,雖有方法醫治,也不應輕易去嘗試。

    據說預防之法有:

    1.凡房屋整潔。無灰塵珠網的,是藏蠱之家,切勿與之往來。

    2.凡食茶、水、菜、飯等物之先,須用筷子向杯碗上敲動的,是在施毒,急須向主人問道:「食內,莫非有毒嗎?」一經問破,可免受毒。

    3.攜同大蒜頭出行,每飯。先食大蒜頭,有蠱必吐,不吐則死,主人怕受連累,當然不敢下蠱。

    4.大荸薺,不拘多少,切片曬乾為末,每早空心白滾湯送下(以二錢為度)。縱入蠱家,也可免害。

    5.蠱之由飯酒中毒的。分外難治,故出外宜以不飲酒為原則。解除毒蠱的方法,最普通的,是用雄黃、蒜子、菖蒲三味用開水吞服,使之瀉去惡毒。金蠶,最畏頭嘴似鼠。身有刺毛似蠔豬箭的刺蝟,故刺蝟是專治金蠶蠱的特殊藥品。其他如蜈蚣、蚯蚓,每每也可以治蠱。

    民間傳說

    放蠱是一種很可怕、很愚昧的害人舉動,是由於古代民智未開而產生的惡習。本對於古代發生過的放蠱故事、中蠱的人如何治療、以及法律上處罰放蠱的人的規定,作一有系統的分析。

    字學上的蠱有多種涵義。主要的一種涵義作「腹中蟲」解,從蟲,從皿。皿是一種用器盛飯的飯盒、飯碗或盛其他食物和飲料的用器都是(蟲字象徵好幾隻蟲)。

    「腹中蟲」就是人的肚子裡侵入了很多蟲,也就是中了「蟲食的毒」--一種自外入內的毒。眾多的蟲侵入人的腸胃發生了蠹蝕的作用就叫做蠱,又叫中蠱。谷子儲藏在倉庫裡久,表皮穀殼會變成一種飛蟲,這種古人也叫它為蠱。

    左傳昭公元年說:「谷之飛,亦為蠱。」註:「谷久積,則變為飛蠱,名曰蠱。」從穀殼變成的飛蟲與米糠不同:飛蟲會飛,米糠不能飛。蠱的種類蠱是許多蟲攪在一起造成的。本草綱目說:造蠱的人捉一百隻蟲,放入一個器皿中。這一百隻蟲大的吃小的,最後活在器皿中的一隻大蟲就叫做蠱。可知蠱本來是一種專門治毒瘡的藥。後來才被人利用來害人。

    有毒的蠱多在中國南方各省養成,種類很多,有蜣蜋蠱、馬蝗蠱、金蠶蠱、草蠱和挑生蠱等。放蠱的人趁他人不注意的時候,把蠱放入食物,吃了以後,就會染上蠱毒,染了蠱毒的人會染患一種慢性的病痛。以現代觀點說,這是一種人為的,由許多原蟲的毒引發出來的怪病。

    金蠶蠱最毒:金蠶蠱是在四川省偏僻地區養成的,漸漸流傳於湖南、福建種蠱的表皮是蠶金色,每天餵它綢緞四寸,把它解出的糞便放在食物裡,吞服了的人就會生病死亡。傳說這一種蠱會使養它的人暴富,也會使養它的人發生災害,因而不能得罪它。

    如果無意繼續供養它,要準備一隻小箱子,放些金銀絲綢,把金蠶蠱墿面,然後把這隻小箱子放在路旁,聽憑別人把箱子攜走,叫做嫁金蠶蠱。金蠶蠱對於人體的危害很大,它像人死後屍體上生的屍蟲一樣,侵入人的肚子後,會吃完人的腸胃。它的抵抗力很強,水淹不死,火燒不死,刀也砍不死(見本草綱目引用蔡攸叢話)。

    蛇蠱和虱蠱:

    有些偏遠地區的人專門養蠱劫財。這些人養的蠱,有的是蛇蠱,有的是虱蠱。蛇蠱是在五月初五日放大、小蛇在瓦壇裡,虱蠱是聚集多數的虱蟲製成的。這兩種蠱毒都可以置人於死地,特別是虱蠱如果侵入人腹,會把內臟吃光。

    放蠱的人看準了一家有錢人家,就計劃將蠱放入。中蠱的人在沒有醫藥可治的情形下就會死去,死人的財產隨之移入蠱主的家裡。養蠱的主人養了這種殺人的蠱後必須用蠱連續殺人,每年一個,如果間隔三年不以蠱殺人,蠱主本人也會中蠱死去。

    針蠱與羊毛療:

    針蠱:

    針蠱是用毒蟲的液精造成的。驅蠱錄記載:有一人中蠱向醫生求救,醫生叫他口含黑豆一粒,並服一種名叫歸魂散的中藥,結果他嘴裡吐出許多羊毛和爛紙,並有一粒黑子,這粒黑子

    就是蠱,它被羊毛圍在裡面,並被長一寸的麻繩縛住,麻繩一頭打結,一頭散放,上面粘了無數小干蟲。

    另有一個中蠱的人求救,經醫生開方:用青布包雄黃末,加山甲末和皂角末,蘸熱燒酒,擦遍全身,擦出了不少的羊毛,耳朵裡也有羊毛伸出來,醫生叫這種蠱為羊毛疔。

    根據醫宗金鑒記載:羊毛疔有的呈五色,有的長一丈。治療的方法是:叫患者服五味消毒飲,也就是用青布包雄黃末、蘸熱燒酒,用它擦前後心,先擦一個大圈,後擦一個小圈,擦前心時羊毛疔會移至後心,擦後心時羊毛疔會移至前心,要反覆擦來擦去,羊毛才會出現,取出的羊毛要挖一個深坑把它埋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