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神探貝斯特

正文 386 八卦乾坤 6 文 / 月之輪迴

    桓仁縣城形似「太極八卦圖」是中國另一座八卦城。

    在遼寧東部的山水之間,一個形似「太極八卦圖」的古老縣城引起人們的興趣。這就是遼寧的桓仁縣城。

    桓仁縣決定用二十年到五十年的時間,把現在的桓仁縣城建設成新的「八卦城」,目前「八卦城」的西門「朝京門」、南門「迎薰門」已經開始修建。

    史料記載,一八七七年,遼東墾荒發展使得桓仁地方人口大為增加,當地的土匪又經常騷擾百姓、掠奪財物,清政府終於批准在桓仁建縣(當時稱懷仁)。那麼縣城建在哪裡呢?負責修建的河南人章樾發現哈達河與渾江交匯處兩條河水形成了一個「s」走向的天然太極圖形,於是決定將縣城建在渾江東岸天然太極圖的陽極中(陰陽魚的陽魚眼睛上),並按照八卦圖形施工建設。

    當時清政府撥款四萬兩白銀建城,一八八二年懷仁縣城建成,城牆外形八角八面似八卦,城北依山,東、西、南分設「賓陽門」、「朝京門」和「迎薰門」。在當時的條件下,修建縣城有效地提高了當地的行政管理能力和對土匪襲擊的防禦能力。然而,一百二十多年的風雨過後,桓仁古八卦城只剩下了西南處一段二十多米長的城牆。

    二000年春天,北京大學考古專家王恩湧、吳必虎到桓仁考察時發現桓仁縣城是一個「八卦城」,並把這一發現公佈於眾。兩位學者稱,桓仁古城舊址雖然已經被建為馬路或民宅,但其格局卻依然保持著八卦的形狀,航空照片上可以看到完整的八卦圖形,縣城內幾條獨有的斜巷也都是八卦城的產物。

    據桓仁城鄉建設規劃局副局長韓秀烈介紹。新「八卦城」將定位為旅遊城。現在新「八卦城」的規劃設計和風貌設計已經完畢,新「八卦城」將既保留歷史脈的價值,又具有現今的旅遊功能,城外設有護城河;城的出入口則以中國傳統的牌樓古建築風格為主,城內的所有建築都將採用晚清民居風格。

    按照規劃圖,桓仁八卦城與周圍太極形狀的渾江水構成了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太極八卦城。

    娛樂圈的「八卦」折疊

    在娛樂圈中。八卦是指非正式的,小道消息或者新聞,通常是某個明星本意就是到處說是非、饒舌。娛樂新聞和狗仔隊為了吸引讀者,到處挖掘明星的**廣而告之,所以,這樣挖出來的新聞被稱為「八卦新聞」。另一說好像追溯得更遠,更能體現八卦精神:「八卦雜誌」的稱號由來是早年香港黃色書刊發行時,封面上極其清涼養眼的照片會在重點部位加貼八卦圖,類似馬賽克效果,這類報道明星私生活內容的雜誌由此得名,「八卦」一詞。甚至從名詞衍生出形容詞和動詞。

    八卦與吉祥物折疊

    八卦吉祥物種類

    國學中八卦所對應的吉祥物有八卦鏡,八卦盤,這兩類八卦吉祥物在古時候應用廣泛。現今隨著車輛增多,很多人為了保平安,將八卦車掛放置在車內,也因此八卦車掛應運而生。古時候八卦鏡和八卦盤大多由銅製成,現今八卦鏡也是多由銅造,現今八卦盤主要由銅或黑曜石造。八卦車掛主要由棉線織成。

    八卦吉祥物寓意

    八卦吉祥物因其分類不同其寓意也有所不同。比如八卦鏡包含了很多小的分支比如有陰陽魚八卦鏡、十二生肖平面八卦鏡等

    八卦鏡、八卦盤主要寓意著改善風水、鎮宅、化解沖射、擋煞避邪。具有擋煞化煞的作用。可以將煞氣四方擋散,達到把煞氣瓦解之功效。按照中華易經及風水學說的理論,它還具有旺財化煞、怯病除邪、趨吉避凶、調節人體氣運的功能。

    八卦車掛寓意著出入平安、逢凶化吉。

    八卦是中國古代的一套有象徵意義的符號,由三條長畫或斷畫組成的八種圖式,在中國和日本用於占卜和象徵。用「一」代表陽,用「——」代表陰,用三個這樣的符號。組成八種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離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風,兌代表沼澤。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來象徵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在《易經》裡有詳細的論述。八卦相傳是伏羲所造,後來用來占卜。

    八卦圖即八陣圖。舊謂諸葛亮依八卦原理推演而成八陣圖。相傳諸葛孔明禦敵時以亂石堆成石陣,按遁甲分成生、傷、休、杜、景、死、驚、開八門,變化萬端,可擋十萬精兵。

    八卦是中國古代的基本哲學概念,來源有二:一是中國古代的陰陽學說,所謂「無極生有極,有極是太極,太極生兩儀(即陰陽),兩儀生四象(即少陽,太陽,少陰,太陰),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此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一是周王的乾坤學說,他認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萬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餘六卦皆為其子女:震為長男,坎為中男,艮(讀音:gen)為少男;巽(讀音:xun)為長女,離為中女,兌為少女,是為王八卦,又稱後天八卦。

    八卦圖即為表示八卦方位的圖形符號。八卦符號通常與太極圖搭配出現,代表中國傳統信仰(儒,道)的終極真理——「道」。

    八卦圖在排列組合嚴密邏輯性就像數學公理一樣不可以更改。人們對於《周易》和八卦圖的解釋和理解方面存在著不同時期、不同流派思想的說明字。從古至今八卦圖的成因始終是一個謎團,沒有人能夠拿出有科學依據的事實來解析八卦圖完整的起源。對八卦圖的起源存在以下幾個版本。

    一

    《太平御覽》:「伏羲坐於方壇之上,聽八風之氣,乃畫八卦。」以「—」為陽,以「——」為陰,組成八卦: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坎為水,艮為山、巽為風、離為火、兌為澤,以類萬物之情。八卦

    卦分據八方,中繪太極之圖。《易傳》認為八卦主要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並認為「乾」和「坤」兩卦在八卦中占特別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最初根源。八卦最初是上古人們記事的符號,後被用為卜筮符號。古代常用八卦圖作為除凶避災的吉祥圖案。

    二

    簡釋:《說卦》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後人多以此作為上圖的說明,也有人認為圖中的乾(天),坤(地),艮(山),兌(澤),震(雷),巽(風),坎(水),離(火)的方位關係即由此而來。

    三

    先天八卦圖起源的另一說法是宋代。北宋邵雍在《皇極經世》中記載了這種排列,他死後不久就有先天八卦圖流傳,估計已長埋地下。邵雍是否為先天八卦的作者,一直存在爭議。(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