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神探貝斯特

正文 360 五行相生相剋 2 文 / 月之輪迴

    人們已經知道,八卦是由陰陽產生,陰的性質為黑暗寒冷,其基礎性的形象物質體現為水,陽的性質為明亮炎熱,其基礎性的形象物質體現為火,陰與陽之間的不斷相互作用,先生化出四象,再生化出八卦,應該注意到,八卦是由陰陽為原始材料生成,這就是說,八卦中金、木、水、火、土的五種性質事物,全部都由水與火兩種性質為基礎,再經過相互作用後的產物,在注意到這個生化來源後,可以看到,陰陽的水與火,和五行中的水與火,和八卦中的水與火,同屬於一樣的物質,由此可以肯定地說,五行的產生來源,必定來自於陰陽,陰陽不但是生化八卦的母體,同樣也是生化五行的母體。

    是陰陽生化出五行嗎?在最早系統性地解說五行的《洪範》中,根本就沒有提到過陰陽,沒有提及過陰陽與五行的關係或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既沒有表示過,也沒有暗示過五行的來源出自於陰陽。甚至在《周易》中,也沒有發現陰陽與五行有什麼必然性的直接生化關係。人們從史書的記載中,發現陰陽與五行相結合,是到了戰國時期才出現的事,這一切似乎都在表明,從陰陽一詞最早出現的時代,從五行最早出現的時代。沒有什麼確實的記載證明兩者有著必然的生化關係,能夠證明陰陽生化出五行的唯一條件,只有陰陽是生化宇宙一切事物的基礎材料這一條依據,單憑這一點,還不能能夠證明五行來源於陰陽。

    基本本質折疊

    王經石在《太極圖譜解析》中說;「五是自然界中五種物質、五種能量、五種氣場,而『五』相互作用產生運動,稱為『行』,五和行合起來就是『五行』。五行生剋是代表物質、能量、信息的演化形式。它是樸實的世界觀與自然科學」。

    在陰陽的運動變化過程中,陰陽平衡點有兩個,一個在陰消陽長過程之中。一個在陽消陰長過程之中,這說明在整個陰陽運動變化中。陰陽平衡狀態也有兩處,為什麼在四象中要將兩個平衡點分開來用,而在五行中卻要將兩個平衡狀態合二為一?原因並不複雜,在四象坐標中,兩個陰陽平衡點的狀態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平衡點前面與後面的變化,作為一個坐標中的標定點,平衡點在坐標中起到的是界定作用。但在五行中,兩個平衡點顯示的狀態都相同,但這個平衡狀態不起什麼標定作用,只是作為一種性質狀態,所以兩者可以合併為一。

    四象是古代的人們從陰陽運動變化規律中,找出具有特別標定意義的點組成的可以標示陰陽運動變化全過程的坐標,五行則是古代的人們從陰陽運動變化規律中,對運動變化產生的不同狀態以性質為主體作出的分類。

    五行以其本質在告訴人們,五行體現的是陰陽在運動變化過程中的運動狀態,是建立在陰陽相互作用而發生變化這個基礎上的全面性擴展細分。並且突出性地表達出五種不同狀態的各自特徵和特性,人們創造五行,只是根據陰陽變化規律中的五種不同狀態。各自作出一個明確性的性質表達。

    人們將陰陽變化規律中的陰消陽長狀態以「木」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將重陽極限狀態以「火」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將陽消陰長狀態以「金」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將重陰極限狀態以「水」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將陰陽平衡狀態以「土」的形象來替代表示,於是就產生出了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

    在長期的實踐運用中,五行為五種性質狀態的實質逐漸被人們淡化,而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則被人們誤當為五行的本質,所以一說到五行。人們自然而然地會想到這就是在說金、木、水、火、土。

    五行簡介折疊

    五行的性質折疊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各個性質,依次如下:

    木-曰「曲直」。好華美。且具有風的個性。木性代表仁,就是又慈愛。又行善的意思。

    火-曰「炎上」。性情急躁,而富有自尊心。火性代表禮,就是為人謙讓謹慎,敬上而不欺下。

    土-曰「稼穡」。性情溫厚篤實,而具有自信心。土性代表信,就是又誠實又溫厚誠懇之意。

    金-曰「從革」。性情剛強,而具有自尊心。金性代表義,就是崇善棄惡,事事都順理。

    水-曰「潤下」。人聰明,並能推測事物。水性代表智,就是觀察事物詳細,對於任何事能預知前兆,善理權謀術事。

    五行折疊

    也可以說是仁、義、禮、智、信的五行。五臟:木性為肝臟;火性為心臟;土性為脾臟;金性為肺臟;水性為腎臟。

    五色:木代表青色;火代表紅色;土代表黃色;金代表白色;水代表黑色。

    五方:木為東方,火為南方,金為西方,水為北方,土為中央。

    右圖為五行相生相剋、五行相沖圖解(五行相沖就是五行相剋)

    五行相生相剋原理折疊

    五行有『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剋』。『五行相生』是互相生旺的意思,表示生成化育,『五行相剋』就是互相反駁、互相戰鬥、制衡。

    五行相生折疊

    五行中,唯一有生命活力的是木,生命需要由水滋潤才能成長,故「水生木」。人類最早取得的人造火種是鑽木取火,所以「木生火」,生命在於運動,生命運動過程亦即能量釋放過程,亦即火的生成過程。「火曰炎上」指能量釋放,在能量釋放殆盡時,生命也走到盡頭,只剩下一堆灰燼,生命歸於一杯黃土,故「火生土」。土屬中性,是向上、外向、擴張發揮到極致的轉折點,蘊藏著各種礦藏,以及向下、肅殺、收斂之力,故「土生金」。「金生水」正解有二:1,古人從金屬表面發現冷凝水珠;2,月亮天干屬庚,金為秋,為

    八月,古人認為潮水是因月亮而生,尤以申秋月圓之潮最甚。這就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循環狀態。(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