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神探貝斯特

正文 354 五行之木 4 文 / 月之輪迴

    綠檀木折疊

    綠檀主要生長在亞熱帶地區,主要為印度越南、非洲,我國雲南也有少量分佈,因其木質堅硬,香氣怡人,色彩絢麗多樣,且含有豐富的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硒、鈷為抗癌物質,其香味需經攝氏35度以上方可蒸發出,而人體正常體溫為攝氏37.5度,中醫理論認為檀香味能起到定心、安神、醒腦、鎮邪、通竅等,所以人們常把它作為吉祥物,自己佩戴或饋贈親友。

    檀香木折疊

    檀香木是檀香的芯材部分,不包括檀香的邊材(沒有香氣,呈白色)。檀香隸檀香科檀香屬,是一種半寄生性小喬木,高可達8至15米,胸徑約20至30厘米,小者僅3至5厘米。原產地為印度哥達維利亞河流域,南至邁索爾邦及印度尼西亞,東、西努沙登加省及東帝汶。檀香木一般呈黃褐色或深褐色,時間長了則顏色稍深,光澤好,包漿不如紫檀或黃花梨明顯。香氣醇厚,經久不散,久則不甚明顯,但用刀片刮削,仍香氣濃郁,與香樟、香楠刺鼻的濃香相比略顯清淡、檀香分老山香,新山香,地門香,雪梨香。

    酸枝木折疊

    酸枝木有多種,為豆科植物中蝶形花亞科黃檀屬植物。在黃檀屬植物中,除海南島降香黃檀被稱為「香枝」(俗稱黃花梨)外,其餘盡屬酸枝類。酸枝木大體分為三種,黑酸枝、紅酸枝、和白酸枝。它們的共同特性是在加工過程中發出一股食用醋的味道,故名酸枝。

    在三種酸枝木中,以黑酸枝木最好。其顏色由紫紅至紫褐或紫黑,木質堅硬,拋光效果好。有的與紫檀木極接近。常被人們誤認為是紫檀,唯大多紋理較粗。

    紅酸枝紋理較黑酸枝更為明顯,紋理順直。顏色大多為棗紅色。

    白酸枝顏色較紅酸枝顏色要淺得多,色彩接近草花梨。有時極易與草花梨相混淆。

    花梨木折疊

    花梨木。屬於紫檀屬樹種,它的木質比較硬,顏色大多是赤色或紅紫色,紋理很清晰,色澤也比較柔和,木材的顏色有點淡時靠近木材的中心,但是越往外顏色就越深,就是赤色或紅紫色。其實這才是花梨木的本色。

    香樟木折疊

    香樟木有一種很好聞類似有樟腦的香味。有不規則的縱裂紋。生於山坡、溪邊;多栽培。主產長江以南及西南各地。木材塊狀大小不一,表面紅棕色至暗棕色,橫斷面可見年輪。質重而硬。味清涼,有辛辣感。香樟木有治療祛風濕,通經絡,止痛,消食的功效。

    黃楊木折疊

    黃楊木,樹小而肌理堅細,色彩極艷麗,有的呈蛋黃色。因其難長,故無大料,常用其製作木梳及用於刻印。用於傢俱則多做鑲嵌材料。

    黃楊木是熱帶、溫帶較常見的常綠植物,我國東南沿海、西南、台灣都有廣泛的分佈。

    黃楊科樹種有4屬100多種。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木材淡黃色,質地堅韌,紋理細膩,硬度適中,沒有棕眼,生長期長,無大料。

    黃楊木生長非常緩慢,逢冬開花。春到結子,一般要生長四、五十年才能長到3—5米高。直徑也不足15厘米,所以有「千年難長黃楊木」「千年黃楊難做拍」(樂器中的一種拍子)的說法。舊時傳說黃楊遇閏年不僅不長,反要縮短。宋蘇軾:「俗說,黃楊一歲長一寸,遇閏退三寸」故有「千年矮」之謂,

    楠木折疊

    楠木中比較著名的品種可分三種:一是香楠,木微紫而帶清香,紋理也很美觀;二是金絲楠,木紋裡有金絲,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種,更為難得的是,有的楠木材料結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紋;三是水楠,木質較軟,多用其製作傢俱。

    楠木屬樟科,種類很多,常用於建築及傢俱的主要是楠和紫楠。前者為常綠大喬木,產於四川安、灌縣一帶;後者別名金絲楠,產浙江、安徽、江西及江蘇南部。楠木的色澤淡勻稱,伸縮變形小,易加工,耐腐朽,是軟性木材中最好的一種。

    椴木折疊

    椴木的白木質部份通常頗大,呈奶白色,逐漸併入淡至棕紅色的心材,有時會有較深的條紋。這種木材具有精細均勻紋理及模糊的直紋。

    椴木機械加工性良好,容易用手工工具加工,因此是一種上乘的雕刻材料。釘子、螺釘及膠水固定性能尚好。經砂磨、染色及拋光能獲得良好的平滑表面。乾燥尚算快速,且變形小、老化程度低。乾燥時收縮率頗大,但尺寸穩定性良好。

    椴木重量輕,質地軟,強度比較低,屬於抗蒸汽彎曲能力不良的一類木材。抗腐力,白木質易受常見傢俱甲蟲蛀食。可滲透防腐處理劑。

    陰沉木折疊

    在中國民間,陰沉木即炭化木,蜀人稱之為烏木,西方人稱之為「東方神木」。陰沉木的形成久遠,據可考資料記載:遠古時期,原始森林中的百年千年名貴古木,由於遭受到突如其來的重大的地理、氣象變化(如地震、山洪、雷擊、颱風等),有的被深埋於江河湖泊的古河床、泥沙之下,有的被埋藏在缺氧的陰暗地層中,時間長達數千年,甚至幾萬年,它們歷經激流沖刷、泥石碾壓、魚啄蟹棲,以致形狀各異,姿態萬千。經大自然千年磨蝕造化,陰沉木兼備木的古和石的神韻,其質地堅實厚重,色彩烏黑華貴,斷面柔滑細膩,且木質油性大、耐潮、有香味,萬年不腐不朽、不怕蟲蛀,渾然天成。古籍中記載個別樹種還具有藥用價值。它集「瘦、透、漏、皺」的特性於一身,不愧享有「東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的美譽。

    陰沉木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名貴木材,稀有之物,是尊貴及地位的象徵。我國民間素有「縱有珠寶一箱,不如烏木一方」和「黃金萬兩送地府,換來烏木祭天

    靈」的民諺。在古代,達官顯貴、人士皆把陰沉木傢俱及出自陰沉木雕刻的藝術品視為傳家、鎮宅之寶,辟邪之物。歷代以來,特別是明、清時期,陰沉木尤其成為各代帝王建築宮殿和製作棺木的首選之材。清代帝王更將其列為皇室專用之材,民間不可私自採用,致使陰沉木更加稀少。民國時的竊國大盜袁世凱,逆歷史潮流而動,「皇帝夢」沒做多久就一命嗚呼。但為了顯示曾有過帝王身份,其家人費盡心思,耗費大量家財覓得陰沉木,為其拼了一副棺木。這雖是歷史笑談,但從中也看出了陰沉木的貴在難求。

    嚴格說來,陰沉木已超出了木頭的範圍,而應將之列為「珍寶」的範疇。這是因為,在故宮博物院的「珍寶苑」就珍藏有陰沉木雕刻而成的巧奪天工的藝術品,可見其珍貴的程度已遠遠不是一般木頭所能企及的。陰沉木傢俱及藝術品就其質地、化價值和升值前景看,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的,甚至已經超過了名貴的紫檀木。

    由於烏木為不可再生資源,開發量越來越少,一些天然造型的烏木藝術品極具收藏價值。(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