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神探貝斯特

正文 329 地支 3 文 / 月之輪迴

    生旺半合局:申子半合水局,亥卯半合木局,寅午半合火局,巳酉半合金局。生旺半合局,其力次於三合局。

    墓旺半合局:子辰半合水局,卯未半合木局,午戌半合火局,酉丑半合金局。墓旺半合局,其力小於生旺半合局。

    生墓半合局:亥未拱木局,申辰拱水局,巳丑拱金局,寅戌拱火局。生墓半合局,其力最小。

    三合局化財為財旺,財為喜用者,則利商海運營,財多利厚,多得人和之利,多得妻利,女人之利,富貴悠悠。財為忌仇者,多被財物所困累,多被妻和女人所累,災咎,也多因財、女人所致,一生奔波勞碌。

    三合局化官為官旺,官為喜用者,則利仕途揚鞭,多得人和之利,多得他人提攜,官運亨通。若官為忌仇者,有官有權者,多被名權所困所累;平民百姓者,一生多官非口舌,膽小懦弱,病傷不斷。

    三合局化印為印旺,印為喜用者,多主貴,多利教、士途;為忌仇者,靠山多而無靠山,難以自立成事。

    地支相

    地支六沖,即:子午沖,丑未沖,寅申沖,卯酉沖,辰戌沖,巳亥沖。

    地支相沖,是方位對沖,子水在正北,午火在正南,丑寅居東北,未申居西南,卯居正東,酉居正西,辰巳居東南,戌亥居西北。都是處在相對的位置上,所以是對沖。相沖為互相撞擊,衝擊,亦有相剋之意。四柱逢沖,或四柱逢歲運之沖,有吉有凶。衝去忌神、仇神為吉,衝去喜神、用神為凶。從事物的現象看,好事、吉慶之事喜合。壞事、憂煩、凶咎之事宜沖。

    六沖,乃五行之相沖相剋。除了方位相沖,其支中藏干亦有沖克之義。子午沖,子中癸水克午中丁火,午中已土克子中癸水。丑未沖,丑中辛金、癸水克未中之乙木、丁火,未中已土、丁火亦克丑中的癸水、辛金。寅申沖,寅中之丙火克申中之庚金,申中之壬水亦克寅中之丙火。卯酉沖。酉中之辛金克卯中的乙木。巳亥沖,巳中的戊土克亥中的壬水,亥中的甲木、壬水亦克巳中的戊土、丙火。辰戌沖,辰中的癸水克戌中之丁火,戌中的辛金克辰中乙木。

    支中藏干沖克誰勝誰敗,要看沖克雙方五行的旺衰強弱而定,力量強大者勝,力量弱小者敗。敗者亦稱受損受傷。凡四柱干支(包括支中藏干)五行受損傷者,具代表命主本人自然屬性(如身體等)中有某方面虛弱或傷病。社會屬性之吉凶,主要看喜用神之受損受益。忌仇神受損受益而定之。

    相沖有距離之分,緊貼相沖,如年與月、月與日、日與時距離最近。其衝力亦越大;隔柱相沖,如年與日、月與時,距離次近,其力次大;遙沖如年與時,距離最遠,衝力亦越小。距離近,衝力大應吉應凶亦大;距離遠,衝力小,應吉應凶亦小。

    命中逢沖多主動。包括變動(職業、居所)與走動。女命逢沖易損胎。

    地支相刑

    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為恃勢之刑。

    未刑丑、丑刑戌、戌刑未。為無恩之刑。

    子刑卯、卯刑子,為無禮之刑。

    辰午酉亥自刑。

    刑亦主動。是刑動,其動幅一般小於沖。自然屬性的災病,主要看被刑傷之五行。社會屬性之吉凶,則主要看喜用與忌仇神之損益。古有刑主傷病、官非之說,有一定道理,很多四柱逢刑之人一生多傷病官非。但又不盡然,有一部分人,一生少傷病或無傷病,亦無官非。所以,凡看生剋制化,刑沖合害,都要一分為二,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相刑亦有吉有凶。

    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相害也是相剋,相害之吉凶,一看受損受傷之五行,二看喜忌神之損益。

    相關介紹

    來歷

    這同樣是個千古之謎,也是玄學之迷,揭開這個謎,就是揭開玄學之謎的開端,就可以探尋到古玄學的真諦,還古玄學--預測學本來的真面目,同時,還可以破除封建迷信。

    十二地支決不是古人憑空創造的,傳說有佛祖創造十二地支和十二屬相,但這僅僅是傳說,沒有科學理論依據。

    據師傅所傳,十二屬相和十二地支來源於古人對自然界的長期觀察、積累的經驗。有句俗語說:「西南的猴子,西方的雞;東北的老虎,西北的豬。」略有地支知識的人都知道在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方位中,申為猴、位居西南;酉為雞,位在西方;寅為虎,位在東北;亥為豬,居於西北,由此可知,地支的來歷是有一定自然科學規律依據的。

    現代天學及考古學支持的說法是:歲星也叫「歲」,就是木星。古人把天體中黃道附近的一周天,分為星紀、玄枵、諏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十二次,歲星由西向東(逆時針)運行,每年行經一次,十二年(11年10月)繞天一周。當其運行到某一「次」,就稱某某年、如在壽星,這一年就叫壽星年。但因為木星的運行週期並非是準確的12年,它在黃道中的運行位置也會發生不同的偏移與變化,後世就形成了新的太歲紀年法——由於歲星由西向東運行,和由東向西(順時針)配以十地支的「十二辰」順序恰好相反,歲星紀年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起來很不方便,因此人們假設了一個與十二辰同步的「太歲」,並給起了攝提格、執徐、大荒落等十二個名稱來紀年,這種紀年方法稱太歲紀年法。這是地支的考古起源說。

    傳說

    遠古時期的人類,在漫長的歷史演化進程中觀察發現到:某一年的鼠

    特別多,繁殖力旺盛,生存力很強;第二年又發現牛生育力很強,易養易壯;第三年虎特別多,繁殖率很高;第四年兔特別活躍;第五年,天降飛龍;第六年,群蛇出現;第七年,馬膘肥體壯;第八年,羊成群結隊;第九年,猴子喧鬧頻繁;第十年,雞的生長旺盛;第十一年,狗非常活躍;第十二年,豬長得快而肥壯。緊接著老鼠又多了起來……重複出現了以上的情況。古代人類中的有智慧之人,如伏羲、神農等三皇五帝,看到了這種現象,並發現了這種自然規律,因此,古人用象形字記錄下來。所以,古人就把鼠多的年份強命名定位為鼠年,牛多的年份強命名定位為牛年、虎多的年份強命名定位為虎年,兔多的年份強命名定位為兔年;龍多的年份強命名定位為龍年;蛇多的年份強命名定位為蛇年;馬多的年份強命名定位為馬年…(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