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神探貝斯特

正文 327 地支 1 文 / 月之輪迴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總稱。又稱十二支。中國古代用十二地支紀時、紀月。

    地支紀時就是將一日均分為12個時段,分別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時為現在的23∼1時,丑時為1∼3時,等等,稱為十二時辰。

    地支紀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稱為子月,下一個月稱為丑月,等等。地支與十天干順序相配,組成甲子、乙丑……癸亥,以六十為週期用以紀日、紀年。

    詳細介紹

    地支dizhi

    「辭源」裡說,「干支」取義於樹木的「乾枝」。

    子(zi)、丑(chou)、寅(yin)、卯(mao)、辰、巳(si)、午(wu)、未(wei)、申(shen)、酉(you)、戌(xu)、亥(hai)的總稱。又稱十二支。中國古代用十二地支紀時、紀月。地支紀時就是將一日均分為12個時段,分別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時為現在的23∼1時,丑時為1∼3時,等等,稱為十二時辰。地支紀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稱為子月,下一個月稱為丑月,等等。地支與十天干順序相配,組成甲子、乙丑……癸亥,以六十為週期用以紀日、紀年。發展起源

    十二地支,即: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南懷瑾先生在《易經雜說》中說:「五行和天干配合,包涵了這許多,再下來配合地支,便又不同了。地支有十二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有人寫作「地枝」,表示干的分叉,其實就是「支」。支持的支。地球本身的作用,亦就是太陽系中,月亮和地球發生的作用。節氣的關係作用,後面再詳述。

    先在這裡介紹。中國古代的醫學有兩大派,在養生之道上,一派注重腸胃,一派注重腎。所有的病,大部分從腸胃來,不過我的經驗,南方的醫師注重胃,年紀大的人尤其要注重腸胃。北方的醫師注重腎。年輕人也要注重腎的保養。青年腎虛,到中年以後,一切病象都來了。性知識教育愈開放,青年人的病害愈多,原因是腎虧,必須要保重。

    關於地支這一套東西,如果只研究《周易》的學術思想和大的原理原則,則不必要研究五行和干支。如果要瞭解中國幾千年來,《易經》八卦用於天、地理等方面的關係,就必須先瞭解五行干支了。有一位學科學的教授。從國外寫信來問一些問題,因為國外最近出了一本書,認為地球南極有一個洞。洞中有另外一個世界,並且有人類,飛碟也是從地球中心發出來的等等,這和《易經》有一定的關聯。我回信告訴他,這並算不稀奇,中國古代人早就認識到地球是活動的,至於地球中心有沒有人類,暫時並無定論。關於地球的中間南北極是相通的問題,道家在幾千年前就說了。而且還說地球裡各地都是相通的,這些話都是有書為證的。不過我們大家沒有去注意它罷了。也有一說黃帝的陵墓後面有一個洞,可以通到南京。可是在西方另有一派。說人類都是從太空外來的,中國古代也有這一說法,也是道家說的,據說開天闢地的盤古也是從天上降下來的,佛家也是這樣說,這些道家的說法,都可在《道藏》中找到。

    上面這個故事,是要說明五行干支的思想,和原始的天、地球物理有絕對的關係,只可惜後來僅用在卜卦算命上面,這只怪我們過去的化不向科學方面發展的緣故。

    上面說過的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地支。何謂地支?我們以現在的觀念來說,是地球本身,在太陽系中運行,與各個星球之間互相產生干擾的關係,無形中有一個力量在支持著,這說是地支。

    王黛林的《出生時間與命運》一書講到,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的這一時期,人們開始學著記錄大事件和時間。在當時,由於生產力不發達,工具不完善,人們就用最原始的數手指的辦法來計數,基於人類有十個手指的特徵,人們發明出來的計數循環也就是十個,故計算單位十個為一循環,也就是現代所講的十進制,發明出了這十個計數單位,同時就要對它們進行命名,結果分別是甲(jia)、乙(yi)、丙(bing)、丁(ding)、戊(wu)、己(ji)、庚(geng)、辛(xin)、壬(ren)、癸(gui),這些計數工具主要用來計日,十天是一個循環,同時,基於夜晚沒有燈光的原因,人們觀察天象十分方便和清晰,人們靠觀察月亮的圓缺來計月,月球繞著地球公轉一圈是一個週期,也就是一個月,我們知道月球公轉一周需要27.32天,但由於地球也在自轉的緣故,能觀察到的月相變化是29.53天,在公元前幾千年的遠古時代,人們能夠觀測的只是月相變化,所以當時人們把月相變化一個週期的天數定為一個月,即29.53天為一個月,基於一年365.24天只能容納12個月的緣故,人們記錄的月份也就是12個,為了區別於日,人們用另一套符號來表示月,分別是子(zi)、丑(chou)、寅(yin)、卯(mao)、辰、巳(si)、午(wu)、未(wei)、申(shen)、酉(you)、戌(xu)、亥(hai)。這樣一來日和月都有了記錄的辦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十個符號用來計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十二個符號用來計月,其中日,又叫干,是雄性的標誌,名曰天干,月,又叫支,是雌性的標誌,名曰地支,在具體計日、月甚至年份的時候,並不嚴格,導致地支也會被用來計日,天干也會被用來計月,久而久之,則干支聯用,即用一個天干和一個地支同時來表示某一日或某一月甚至某一年,譬如用甲和子同時來表示月份,叫做甲子月。具體地址有它的含義和類象,比如寅並非是我們大家通常所認為的老虎,它實際包括了一些大型貓科動物,譬如獅子、老虎、豹子等。當我們明確了天干和地支的類象,也就能組合出不同的出生時間對應的出生環境和人生各階段工作環境,譬如乙木偏印為通訊、網絡等。(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