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無限補完計劃

《》第七卷 黑科技民國 第十六章 軍備競賽 文 / 宅神林封

    就這一點點湯湯水水的,也還要被那些軍頭和營頭剋扣一遍,下面的普通士兵的待遇自然就可以想像了,他們可都不知道革命是啥玩意,只知道他們的糧餉被人剋扣了,幾個月沒吃過一頓好的了,月錢也從來沒有足額發下來過,既然有人帶頭造反的話,那麼就跟著鬧一鬧好了,打倒了那些平常作威作福的傢伙,以後日子就會比現在好過了。

    結果現在造反成功了,日子過得還不如之前當新軍呢,而且還要天天和北洋軍蛢命,這下子人心一下子就散掉了,隊伍就不好帶了,好多部隊直接成建制的脫離前線,然後跑到附近的城市裡面自己解決糧餉問題去了,這下子南方光復各省立刻社會秩序大亂。

    還好袁世凱也沒有興趣給俺大清當忠臣,打下了漢口之後就沒有往前走了,就在漢口這裡和孫大炮等人勾勾搭搭的,娘子關那邊馮國璋倒是攻打的挺急切的,不過他完全拿這種成熟的一戰防禦體系沒辦法,夜戰的話北洋軍沒有那麼強的組織力,只能白天頂著飛機轟炸進攻。

    這樣就有一個尷尬的事情,你要是出動寶貴的炮兵,拿肯定要被航空隊教做人,你要是不出動炮兵,完全靠步兵衝擊的話,索姆河絞肉機在看著你,人家列強動不動幾萬門火炮的支援下都衝不下來,你一點炮火支援都木有還想衝下來,你以為北洋軍個個都是龍傲天麼。

    來回衝了一個多星期,死傷了三千多人之後,就算倔強如馮國璋,也不願意再無腦硬衝了,只好停在了娘子關外面休整,趁著這個難得的戰鬥空隙,山西這邊大肆從南方革命黨之中挖人,很是弄走了不少具有一定實幹能力的骨幹。

    當然走的最多的是那些小資產階級,這些人有一定的革命意識,但是革命信念卻不夠堅定,看著南方這邊不給力,再被別人稍稍勸說一下,就都跑去山西跟著光復會混去了,他們也許在其他方面不太行,不過去新建的學校裡面教教書還是可以的。

    特別是那些對革命工作最積極的知識青年看到這種情形,看到孫大炮手下毫無掌握大局的能力,南方光復之後百姓的日子過得比俺大清時候還困難,各種土匪流氓也打個旗幟就號稱自己是革命黨,更是對孫大炮傷透了心,都紛紛出走投奔山西來了。

    眼見著童萌會有可能樹倒猢猻散,一直在背後支持孫大炮的黑龍會出手了,他們直接調動內河炮艦給武漢那邊送去了幾百萬的現大洋,先把前線部隊的軍心初步穩定下來,還送去了一堆金鉤步槍之類的武器裝備,讓黃興手下的部隊至少不用空著手作戰了,這樣好歹把武漢前線的形勢穩定了下來。

    南方還在手忙腳亂的穩定形勢,山西這邊的擴軍行動卻非常順利,第二旅已經初步形成了戰鬥力,剛剛拉到娘子關換防,讓所有官兵熟悉一下實戰氣氛,第三旅也完成了組建,進入了最後的磨合階段,預計三個月之後形成戰鬥力,新兵營裡面受訓新兵還是源源不絕的畢業,陸軍司令部正準備組建第四旅呢。

    因為航空隊這邊待遇比陸軍更好,飛行員只要一畢業就是士官,大小算是一個軍官了,不但工資漲到十多塊大洋一個月,而且還能天天在天上飛,所以在年輕人之中相當的有吸引力,基本上有點條件的都過來報名了,只不過大部分都被體檢刷了下來。

    畢竟這個年代大家都窮,營養不良的後果就是大部分人的身體素質不夠,要不是因為雙翼機飛得慢,對飛行員素質要求更低一點,說不定連一百個都湊不夠呢,經過好幾輪的初步篩選之後,湊到了五六百個預備飛行員,不過這也把北方有條件的飛行員苗子一掃而空了。

    飛機製造廠這邊也在熟悉了之後,生產速度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現在差不多已經能做到一天一架了,第一個飛行聯隊所需要的一一百二十架飛機早就湊齊了,現在正在往湊夠第二個飛行聯隊的方向努力呢。

    局勢僵持到九月份之後,俺大清終於撐不下去了,因為南方局勢一片糜爛之後,不但革命黨弄不到一分錢了,俺大清也同樣拿不到一分錢,光靠著河北山東等地,根本收不上多少錢來,光一個天津海關還算有點收入,不過也如杯水車薪,而且最大的問題是糧食,北平的糧食可一直都靠著湖南等地輸送,現在到處在起義誰還會給他輸送糧食啊,眼看著再不解決這次的起義,北平城的鐵桿莊稼可就都要一起餓死了。

    至於你說為啥背靠著東三省還會餓肚子,那是因為俺大清要把東三省留給鐵桿莊稼,所以嚴格控制漢人往關外移民,沒有勤勞肯幹的漢人,指望那些八旗子弟種莊稼就是一個笑話,所以這個時間點的東三省糧食產量低的可怕,根部不是後世那個糧食多的吃不完的北方糧倉,要不是有個遠東最優良的不凍港,而且地下的煤鐵資源比較豐富,日本和毛熊還懶得來爭這個地方呢。

    不只是俺大清受不了了,損失慘重的牛牛也受不了了,要知道長江流域和沿海地區一直都是他們的基本盤,每年都有大量的工業品通過廣州等地對內地進行傾銷,可是現在南邊到處都是亂兵橫行,市場交易被打擊的亂七八糟的,月收入環比降低了90%%u4ee5上,再這樣下去還得了啊。

    所以這段時間牛牛的駐中國公使朱爾典先生,天天往總理衙門跑,敦促俺大清盡快拿出一個有效的辦法,解決這一次的全國大起義,並且在同時暗示這些王公貝勒,俺們和袁世凱先生很合得來,而且他手中還緊握著六個鎮的新軍主力,你們最好多考慮一下是不是讓他發揮更大的作用。

    小皇帝老爹和一幫子王爺湊一起商量了半天,在這種感覺內外交困的局勢之下,實在是拿不出其他的辦法來了,最後終於不情不願的宣佈,丟掉那個坑爹的皇族內閣,開始真正的君主立憲制改革,由袁世凱出任內閣總理大臣,主持內閣組建和憲法制定等工作,號召大家做到談判桌前面來解決問題。

    俺大清想和談了,革命黨卻不幹了,山西這邊在默默擴軍備戰,南方的童萌會則高調的發佈了一個所謂的臨時約法,並且推舉了孫大炮當第一任總統,號稱要領軍北伐中原,不過就南方民軍這種戰五渣的部隊,沒有被人一把掃盡垃圾堆,就已經是袁大頭網開一面了,而且這個位面的童萌會人才流失嚴重,組織能力就更加低下了,到現在連個南京都還沒有打下來,比歷史上的戰績差太遠了,鼓吹北伐只是圖惹人笑而已。

    就這樣,國內的三大主要軍事力量,山西是縮起來憋大招,北洋軍是不願意打,革命軍是沒能力打,大家也就只好坐下來慢慢的商量了,山西位置好、底氣足,要求搞立憲制林封當皇帝,和另外兩家完全沒有共同語言。

    北洋和孫大炮倒是有點共同語言,不過北洋同樣實力雄厚,要求搞總統制,袁世凱當大總統,一個人說了算,孫大炮雖然手下戰五渣,不過仗著聲望高,要搞共和制,到時候利用人多的優勢佔領國會,可以把袁世凱這個大總統架空。

    誰都不肯讓步,但是又都不肯馬上撤出談判,這個和談就越拖越久了,談不攏那就打唄,邊打邊談才是王道嘛,為此北洋軍和革命軍都對部隊進行了整編,北洋以之前的幾個鎮的新軍為基礎,搞出來八個一萬多人的輕型步兵師。

    兩個放在漢口地區,兩個放在南京地區,兩個放在娘子關,留下兩個在北平看家護院,而且被機槍教訓過之後,把每個師的機槍數增加到了五十挺,同時打大肆招攬列強軍事顧問,努力學習最新的戰壕蹲坑流打法。

    革命軍政府這一邊,則是在總司令黃興的主持下,咬咬牙又從日本借了一筆大洋,把那些來湊熱鬧的武裝勢力一一遣散,好歹湊出點糧餉和裝備來,武裝出六個七八千人的簡編師,勉強維持住了長江防線的穩定,沒有讓北洋軍繼續往南推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