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無限補完計劃

《》第七卷 黑科技民國 第八章 大挖牆腳 文 / 宅神林封

    「這樣一來的話我們的活動資金就有了穩定的來源,不用學童萌會的那些三流黑幫一樣,天天跑到海外華僑那裡死皮白咧的哭窮了,最可惡的是孫大炮那個傢伙,竟然把募捐來的錢都自己私吞了,真是給我們革命黨丟盡了臉,搞得我都不好意思去見那些僑胞了。」陶成章說起這個就有些來氣,原時空他就和孫大炮合不來,本時空有了成就之後,就更看不起那個傢伙了。

    「算了,別提那個傢伙了,其實童萌會之中也有好同志嘛,我們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的人,還有一些獨自行動的革命黨,他們之中也有幾個很有名望的,你們也知道我一直還和其中一些人有聯繫。」

    「前幾天他們來這裡考察過幾次,回去之後沒多久就來了消息,宋教仁、蔡鍔還有藍天蔚他們三個打算過來,而且你們也知道他們三個算是元老,所以這次會帶一批人一起過來,你們看到時候要怎麼安排。」章太炎這這個傢伙筆桿子戰鬥力都快爆表了,沒想到竟然能把幾個人拉過來,這幾個不但在革命者之中很有名氣,自身也有一定的實幹精神,都是非常厲害的人才啊。

    「哦,章老果然出手不凡,這下子我們的人手就更充足了,我看這樣好了,他們三個都過來之後都直接當個副主席好了,宋先生對法律這塊比較熟悉,可以負責起草將來的憲法和相關的法律文件,藍先生軍事理論研究這塊還是有些心得的,可以把把軍校教育這一塊抓起來,蔡先生的軍事素養我是佩服的,以後可以把軍隊指揮這一塊的責任擔起來。」林封想了想之後回答道。

    其他兩個暫且不論,基本就是借用下他們的威望而已,蔡鍔軍事指揮上還是有兩把刷子的,要不然辛亥革命的時候,怎麼其他人都只能佔據一省之地,有的人更是只能佔幾個縣城,只有他一個人雄踞雲貴兩省,事實是最具有說服力的,後面孫大炮起來反袁也是蔡鍔當主力,要不是因為身體原因去世的早,歷史書上肯定會留下更為濃重的筆墨的。

    「這樣安排確實比較妥當,不過這樣的話,李陶庵把中州重工集團搞的紅紅火火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了,這一次也就一起提把到了副主席上,把兵工這一塊的常務工作徹底抓起來,你們看合不合適。」雖然這三個過來就安排副主席,算是給足了章太炎面子,不過考慮到一下子提了三個外人,也不能讓黨內的同志寒心了,他又順便提了一下軍工口的負責人。

    「我看這樣子挺好,這樣我身上的擔子也輕一些,以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放在技術研發和總體規劃上去。」林封點點頭同意了這個提議,這些方面的事務都被分擔出去之後,就可以抽出時間來鼓搗黑科技了,他手裡的好東西其實相當多,但是大部分東西現在的技術造不出來,又不可能指望一個人供應幾十萬部隊,就算是每天24小時連軸轉也不夠用啊。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翻找數據庫之後,林封終於找到了一個相對合適的解決方案,那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3d打印技術,當然了他只是借鑒了這種技術的思路而已,實現的辦法是採用的自動化煉金術,只要把需要生產的裝備3d模型輸入這個特製的打印機,然後接通電源投入原料,就能在幾秒鐘之內完成零件的一次成型,精度能夠達到二十一初期的水準,。

    這玩意優缺點都相當明顯,優點是加工精度極高速度極快,簡直就是多快好的典型代表,缺點嘛就是能耗上非常感人,差不多就是一台電渣重熔爐的水準,在現在這個到處缺電的年代裡面,暫時不可能大規模的鋪開,不過要是只用來加工一些核心零件的話,還是能迅速的把裝備水平提高一個時代的。

    解決了材料加工的問題之後,林封正準備爆裝備呢,突然想起來材料也是一個大問題,之前造槍用的槍管和造炮用的炮管,都是專門進口的成品,這邊只負責加工下外圍零件,然後再組裝起來,技術含量其實不高。

    不過這個年代就算是進口材料也不咋地,想要生產出合格的軍用裝備,還是需要自己解決材料問題,至少要能夠自己解決合格的合金鋼,不然隨著之後的大規模擴軍,很快就會出現材料供應上的問題,畢竟槍管還有炮管和管制物資沾點邊,天天大批量進口遲早出問題。

    挖人、大規模的挖人,為了解決煉鋼的問題,林封把宇智波斑派到了漢冶萍,讓他帶了大量的銀子去挖那邊的中國籍技術人員,並且給他的命令就是『不願意跟我走的,就讓他跟閻王走』。

    一手蘿蔔一手大棒的效果不錯,宇智波斑才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從哪裡挖過來上千名技術工人,而且這些人都是精選過的技術骨幹,其中還有幾個是留學過的煉鋼人才,他們這一走基本上漢冶萍的煉鋼部門基本只有關門了事了。

    為了能夠讓煉鋼廠最快速度投產,等這批人到了之後,他從自己的倉庫裡面翻出來一台煉鋼爐,這是一台容量為3t額定功率1800瓦的小型中頻感應爐,放現代基本就是家庭手工作坊的級別,不過放現在就是碾壓一切的神器。

    這種爐子因為體積很小,所以只需要一個百來平米的廠房就能工作,而且因為一爐只容納三噸鋼料,所以投料和出爐操作也比較簡單,動作快一點的話,基本兩三個月就能建成投產,用粗鋼或者廢鋼作為原料,能生產大部分種類的低碳鋼或者合金鋼。

    而且用這種爐子建的鋼廠小歸小,產量卻一點都不見得小,一爐子只能煉三噸鋼看似不起眼,不過你考慮到兩個多小時就能練一爐,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365天,就算扣掉停爐保養的時間,一年練個一萬噸基本處於正常水準。

    神馬,你說年產一萬噸鋼太少,大哥們啊,你可不能和現代年產幾億噸鋼的兔子比啊,這個年代俺大清一年鋼產量才八萬噸,日本這個二等列強也才十六萬噸,也就是說只要能夠投產二十來個這種小爐子,年鋼產量碾壓日本還是非常簡單的。

    當然了一座鋼鐵廠不可能只有煉鋼爐,各種鑄造、鍛造、軋板、拉條設備也必不可少,不過這些東西的話去國際上買點就好了,這些小型鋼材加工設備採購還是非常方便的,只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夠湊齊了。

    這樣鋼廠投產最耗時間的,反倒變成了工人熟悉設備,畢竟林封也不會玩煉鋼,他只能把廠家配的說明書丟給工程師,讓他們自己對照著摸索,這也是他明明有著幾十噸的中型爐子不敢拿出來的原因,小爐子操作失誤問題還不嚴重,頂多停工幾天浪費一爐原料而已,大爐子的稍微出點問題就要損失慘重了。

    至於電爐煉鋼的原材料嘛,可以從美國進口廢鋼先頂一兩年,離太原才一百公里的嵐縣就有一個中型礦區,後世鋼鐵年產量達百萬噸,只要等那裡的高爐煉鐵廠投產,至少支持前期的國內攻略足夠了,等統一國內之後嘛,攀枝花和唐山等地區自然有充足的鐵礦供應。

    而且等工人練熟手了之後,可以用老帶新的辦法迅速擴產,開國時候的兔子就是用這個辦法把工業基礎搞起來的,這種模式雖然創新和研發能力不足,工人的人力成本會非常高昂,而且以後升級新技術會很困難,但是單純爆產能的速度還是很恐怖的,對工人的技術素養要求也非常低。

    當然了在這裡搞這麼多大動作,必然會引起那些強勢晉商的敵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林封特意花時間去學習了各種翡翠和玉器的鑒賞,然後煉製了一大堆各種翡翠和玉雕啥的,運了幾火車皮去北平備用。

    這些東西中的一部分,找了幾個擅長跑關係的會員,給所有能找到門路的衙門和王爺挨個送了一遍,大家收了這麼貴重的東西之後,對中州重工集團讚不絕口,幾個想要下黑手的晉商被剁手,其他人競爭搞不過,黑手也搞不過,只好被擠壓的淒淒慘慘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