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無限補完計劃

《》第七卷 黑科技民國 第六章 新東方學校 文 / 宅神林封

    過完節之後幾個骨幹聚在一起開了個總結會,好多人都表示這半年來的成績,比之前六年加起來都強好多,就算是改組之後提高了入會要求,都已經發展出了兩三千名會員,而他們之前六年才發展出四五百人。()

    至於會務管理這一塊,林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部隊上,而且對這些東西不是很懂,就放手給了副會長,現有的三個副會長之中,有兩個跑去做自己的事業了,就逐漸集中到了陶成章的身上。

    章太炎更關心宣傳工作,他在來自唐克斯的強力支持下,在香港租借辦起了一份新的報紙,通過刊登各種後世翻出來的黑歷史,例如牛牛的歐洲攪屎棍歷史,並且弄了一個『大國崛起』連載系列,剛開張就期期銷量大火,並且借此機會大肆宣揚改組後的光復會,大部分新會員都是被他所吸引過來的。

    至於後面被拉進來的蔡元培,則更熱衷於教育事業,他是因為對清朝的愚民教育不滿才出來造反的,現在眼看著造反的成功希望大增,他就又把自己的精力投入了教育上,在充足的資金支持下,在山西到處建初級小學,拉會員之中的知識分子去教書。

    當然了這些學校的教材大部分來自林封,他以後世的小、中、初、大課本為主,刪掉了那些不合時宜的英語、美術等坑爹玩意,改掉了部分不適合現在出現的內容,學制也修改成三年初小、三年高小、三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這樣的六個三年制學制。

    初小之中只有三門課程,語文主要教常用字,數學也就是簡單的加減乘除,還有一門體育課教一點隊列和紀律訓練,基本的目標就是讓學生畢業之後,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初級技術工人,或者從軍的話能成為合格的基層士官。

    從高小則教導如何寫作文和算復合運算等,還增加一點中華簡史,著重介紹中國當年的輝煌,然後從野豬皮入關之後墮落,逐漸變成了現在人見人欺的殖民地,初中開始教授物理和化學等現代學科的入門知識,大學才開始講授各學科的高深內容。

    新學制之中文科專業被大砍特砍,神馬文學啦、美術啦、藝術啦、哲學啦之類全被砍了,在林封看來這些專業除了能培養幾個公知,其他方面幾乎是一無是處,就算沒有培養出公知來,現在的中國也不需要那些哲學家之類的玩意,需要的是切切實實的工業和軍事實力。

    當然了在林封的強烈關注下,還有一所學校也飛快的開展了起來,那就是新東方專科學校,這所學校沒有任何的入學條件,只要交了學費就能夠進去,裡面的教師主要來自各個工廠,抽調那些體力開始下降的工人,到這裡傳授各種機床操作技術,主要培養各種技術工人。

    當然了,學校還吸收了一些木匠、廚師、剃頭匠和磚瓦匠等民間師傅,採用工廠之中的徒弟出師給錢的方式,大批量的培養這些民生相關的手工業者,用來滿足人口大量湧入之後日益擴大的第三產業需求,省的因為『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種傳統糟粕作祟,影響到產業鏈的快速擴張。

    為了能最快的培養出大批工人,林封在新東方學校下面鋪設了陣法,並且聯通了所有教室的講台位置,在上課的時候能幫助大家更容易集中精神,只要學生真心想學又不是蠢的不可救藥,基本上都能很容易聽懂課程,用不了多久就能順利畢業。

    神馬,你要說技術工人培養起來不容易,沒有幾年畢不了業,別扯了好不好,那只是平常企業捨不得投錢培養而已,以焊工為例,這是典型的技術工種吧,和平時期任何一個國家沒有2-3年的培訓是出不了一個合格的焊工的,但是二戰美利堅把一個家庭婦女培養成一個合格的焊工並派到生產線而且能生產出不錯的產品,這個培訓過程只要幾個月。

    怎麼做到的?和分包一樣,細化而已,就是縮小婦女的工作面,她們只需要學習單一的技能、完成單一的流程,她們不過是總動員裡面的一個細胞而已,和平時期一個技工的工作在現在可以由幾個新手來分解,這些新手由於工作流程非常單一很快就成熟手了,莫非中國男人連美利堅的家庭婦女都不如嗎,何況工廠裡面需求量最大的可是組裝工人,技術難度就更小了,培養起來不要太方便。

    配合新東方學校的法陣,工人的培訓速度就更加快速了,基本上兩三個月就有一批合格工人畢業,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新工人加入工廠,工廠裡面能抽調出來的教員越來越多,新東方的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形成了一種滾雪球一樣的效應,這就是標準化的流水線生產的優勢,只要第一條生產線能正常運轉,要不了多長時間就能翻著倍的不停擴張產能。

    當然正常情況下這樣搞企業毫無疑問會破產,但是現在不是為了造反做準備嗎,你成功了的話投入多少都能撈回來,你失敗了的話投入的再少也一分錢賺不回來,既然已經進場了就由不得你捨不得了,再說有來自美利堅的資金支持,這種投入還不至於高到大家承受不起的地步。

    解決工人問題另外一個方案效果更好,不過這個方案他只有和唐克斯知道,那就是去美國想辦法把那些華工弄回來,美國存在數量非常巨大的的非法勞工,這些人已經習慣了在工頭的指揮下完成各種技術工作,同時對酬勞的要求也非常低下,是非常合格的初級技術工人,又能夠直接使用中文交流。

    可以利用各種合法不合法的手段,大量引進美國非法勞工,不但能快速補充工人,也能借此機會和美國政府拉近關係,配合大量的工業訂單和政治獻金,可以勾搭上美國一些實權人物,達成一些合作協議。

    更能夠把一些用填鴨式方法,直接操作記憶製造出來的技術人員混在裡面弄回來,然後把這些人丟到新東方學校裡面去,不但能夠加快技術工人的培養,還可以把一些超時代的技術,借他們的手發明出來,給這些技術一個比較清白的來歷。

    新年過後沒幾天,李陶庵就興沖沖的跑來和林封報告:「林主席,好消息啊,化工廠正式投產了,可日產火藥數百斤,等工人們在熟悉一兩個月,應當可日產火藥上千斤,這下子我們不用擔心火藥不夠用了。」

    「哦,能這麼快投產,說明大家還是相當認真的,這樣吧,所有參與者都多發一個月工資,就算是大家的獎金了。」林封看慣了後世一個鄉鎮小廠就能年產數萬噸化肥,這種年產量才幾百噸的迷你廠子,很難讓他激動起來了,不過好在目前他們用量也少,一發子彈才兩三克火藥,一噸火藥夠造幾十萬發子彈了。

    「那就太謝謝了,不過有了這麼多的火藥,我們兵工廠是不是再增加幾條生產線。」李陶庵倒是蠻有事業心的,剛搞定一個高難度的項目,立刻又惦記上了擴產的事情。

    「增加生產線是一定的,不過兵工廠需要先改組之後才能擴產,不然像現在這樣堆在一起,遲早是要出大問題的。」林封本來就有擴產的念頭,倒是不用他來催,不過擴產之前必須要做好規劃,不然以後出事情損失就大了。

    「主席,這個改組的事情怎麼說。」

    「你也知道火藥的生產和槍械的生產是兩回事,槍械生產基本不可能出什麼事,但是火藥的生產就危險多了,還有子彈的生產也是一樣的,所以我們擴產之前必須先做好規劃。」

    「確實是這樣,之前其他機器局就是因為不小心,產子彈的時候出過好幾回事故了,還傷亡了幾個重要的技術骨幹呢。」

    「我的打算是這樣的,太原兵工廠改組成中州重工集團公司,由你來負責總公司的日常管理,在郊外重新規劃一個安全的廠區,以槍械生產車間為主體組建一個太原槍械廠,以彈藥生產車間為主體建立太原彈藥廠,把火藥生產設備也搬遷出去,建立一個太原火藥廠,主要生產各種發射藥。」

    ps:之前電腦出了點問題,一直登陸不上創世後台,昨天晚上剛重新裝了系統,今早馬上更新一章表示歉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