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逆天修仙:極品女劍君

《》正文 42.第42章 傳承玉台(二) 文 / 書夢者

    兩人一直相顧無言,時間就這樣靜靜流逝。

    雖然兩人都自顧自打坐,但遠遠看上去就是有金童玉女一般的感覺。

    蘭瀾意識回到身體後睜開雙眼,第一眼看到南川與戈陽曦的感覺就是這樣,讓她莫名心生不喜。

    甩了甩頭,忽略掉這感覺,蘭瀾湊上去,露出一抹笑容,「恭喜師兄師姐築基成功!」

    這話裡頭的崇拜可是實打實的。先不說南川,戈陽曦雖是女修,但單系金靈根,極為適合走劍修一途。現在才十二歲就築基了,以後更是不得了。再來說說南川,現在才八歲多,常年鍛煉的他身形看起來雖然瘦削,但實際看上去已經有十歲左右了。八歲的築基修士,別說在太玄劍門了,就是在任何一個宗門都是天之驕子啊!

    不過……蘭瀾心想,自己也不差!緊握著手中的玉戒指,默默地想道等自己回去,必定會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南川瞥了她一眼,點了點頭,算是給她一點回應了。本來只打算等兩天,但戈陽曦築基成功後陪自己一起等,自己就不好意思說先走了。這一等就等了半個月!莫瀾秘境開啟時間也就兩年,築基前已經花了一年多了,再這樣等下去,他不得不說心裡實在是有些擔心沒有時間去傳承玉台那裡獲得功法。

    戈陽曦不像南川那般冷淡,對著蘭瀾笑了笑。感謝上蒼,總算有個人出來陪陪我了!這是戈陽曦平靜外表下心中的吶喊。其實這半個月跟南川一起打坐下來,足夠讓她瞭解南川是個怎樣的人了。簡單、執著,非常易懂。還有就是她發現其實南川個性中還有活潑的一面的,只不過看到好感度現在才六十多,要等南川在自己面前展現那一面估計還有很多的路要走呢……

    「也恭喜師妹修為精進不少。」戈陽曦自然是看得出蘭瀾本身資質雖然普通,但是根基沉穩,積累甚多,在造化之息的幫助下,修為精進自是常理。

    蘭瀾自是有些得意,之前對戈陽曦莫名的不喜已經拋在腦後,開始親親熱熱地與戈陽曦聯絡感情。隊裡就四個人,南川是不用想了,不會介入女修之間的事。至於蘇嵐芷,追蹤印記就先不說了,那引獸粉更是讓她痛恨,從她發現身上的引獸粉開始就注定兩人不可能和好!那麼隊裡就剩下一個戈陽曦值得讓她好好拉近一下關係。

    雖然不知道蘭瀾心裡在打什麼主意,但戈陽曦是非常欣然接受蘭瀾的刻意交好。蘇嵐芷這人她看得出幾分偏執,不是個好相處的人。而且心腸歹毒!她可沒忘記那追蹤印記還有引獸粉!雖然沒有給自己造成麻煩,但那是因為自己有系統的幫助!相比之下,這蘭瀾雖然有些小心機,但無傷大雅,而且還是個太上長老的弟子,身份夠高!再說了,現在她們算是有共同的敵人了,結在連盟自然是不錯的。

    不知道外面蘭瀾與戈陽曦已經交好,蘇嵐芷此時全副心神都投注在修煉失傳道術中。自從在天梯發現本該死去的蘭瀾與戈陽曦,她心裡就一直有種不安的感覺。所以她亟需提升自己的修為,增加自己手中的王牌,增強自身實力!

    帶著這樣迫切的心態,蘇嵐芷在修煉的緊要關頭體內靈力竟一下子失去控制,偏偏屋漏偏逢連衣雨,先前用秘法壓制的神識之傷卻是再也壓制不住。一時間,蘇嵐芷突然渾身顫抖,一口鮮血噴出,整張俏臉蒼白無比,神色懨懨。

    難道是自己與這強大道術無緣麼?不!都怪蘭瀾這該死的破除了她的印記,讓她的神識受到重創,這才使得她來不及引導體內的靈力!蘇嵐芷這麼想的時候可沒想過如果自己不是給別人下了印記,怎麼可能會破除呢?只能說她已經陷入了魔障了。

    蘇嵐芷極力保持鎮定,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咒罵,而是恢復神識。畢竟遲些要去傳承玉台,除了接受傳承,還有通過傳承考驗,皆需要神識的幫助。

    蘇嵐芷這情況實在突然。

    很少有人會在如此溫和的造化之息下受到如此重傷。一時間看到蘇嵐芷的情況這樣,許多弟子在旁打坐的都圍了上去,就連南川也上前來表示一下關注。

    蘭瀾與戈陽曦自然也是上前去的。她們好歹是一個小隊,就是鬧不和也是私底下的事。

    戈陽曦甚至還拿出了一瓶養神丹!雖然在滋養、恢復神識中的丹藥中養神丹最次,僅僅只是低級丹藥,但這是能恢復神識的低級丹藥,不是隨隨便便買得到的。戈陽曦在宗門裡並不算是十分受重視的小輩。若非之前以練氣期參加築基期比賽出了點風頭,恐怕還沒多少人注意到她。畢竟太玄劍門中,單系金靈根的修士不知凡幾。以戈陽曦這樣的狀況,能有一瓶養神丹必定是多番波折得來。這樣就給了蘇嵐芷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戈陽曦:系統給的次品總算可以出清了=v=)

    戈陽曦這樣的舉動讓蘭瀾不由得對她另眼看待。她看得出戈陽曦對蘇嵐芷的不喜。但沒有想到,這樣的情況下,戈陽曦竟然願意拿出一瓶養神丹給她!看來,修真界裡除了南川和晏清這樣的冰塊劍修,或者是蘇嵐芷那樣的歹毒之人,還是有值得相交的正常人的!(南川:這是說我不正常嗎^-^)

    也許,她可以試著真正去結交一個朋友,一個閨蜜,從戈陽曦開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