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迷夢

正文 第五十六章 勸勉 文 / 沐桐

    純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長孫皇后喪期過後,立政殿中的宮女太監除了少數幾個留下來每日打掃,其他的都被分配到了別的宮中。我身為司樂,本就該是尚儀局的人,是長孫皇后喜歡聽我彈琴,才把我留在了自己身邊。如今長孫皇后人不在了,我自然應該去尚儀局。

    尚儀局中女官的住所當然是沒有辦法與立政殿相比的,但是這裡好在清靜。我與水音住在同一個院子裡,一個院子裡只有我和水音,還有我身邊的碧兒,水音身邊的小滿。尚儀局的陳尚儀看上去慈眉善目,性格很是溫和。未來的日子,倒是也不用愁。

    我身邊並沒有多少家當,所以很快就把房間收拾妥當了。水音立在門口,身子斜倚著門框,笑著說道:「這下你可偷不得懶了。」

    我把最後一本書放好,回身看著她,不平的說道:「以前尚儀局有事我什麼時候沒幫過你?」

    水音走進房間,也不跟我客氣,找了一把椅子就坐了下來,說道:「以前讓你幫忙我可是要欠著你的情的。」她嫣然一笑,說道:「現在就不用了。」

    我坐到她對面,把手一伸,說道:「那你把欠我的情先還了再說。」水音伸出手往我的手心一拍,說道:「你倒是一點兒虧也不肯吃。」

    我們正打趣著,忽聽外面碧兒和小滿在叫:「給太子妃請安。」我和水音不及多想,趕緊迎上去。

    見過禮,太子妃走上前,對我說道:「慕雪,我來找你,是有一事相求。」

    水音知趣的說道:「太子妃既然找慕雪有事,奴婢就退下了。」太子妃點點頭,示意水音可以離開。

    我把太子妃請進屋裡,吩咐了碧兒去沏茶,這才問道:「不知道太子妃找我所為何事?」

    太子妃一邊的胳膊搭在桌子上,另一邊的手搭在手腕上,歎了一口氣,說道:「我也是沒辦法了才來找你,自母后過世後,太子就一直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終日飲酒,我怎麼勸也沒有用。母后一直和我說你聰明,辦法多,所以我想請你幫我勸勸太子。」

    難怪我最近一直沒有見到承乾,原來他是躲起來一個借酒消愁去了。也不怪長孫皇后過世他這麼傷心,長孫皇后在他身上花費的心血比任何一個子女都多。

    我站起身,說道:「我這就隨太子妃去。」

    這是我第二次來東宮,上次來還是承乾生辰的時候。太子妃引著我走到承乾的書房外面,說道:「太子就在裡面,你進去看看他吧。」

    我推開門,滿室都是酒味,承乾手裡提著酒壺,目光呆呆的。聽見開門聲,漠然回頭,見是我,淡淡一絲錯愕,啞著聲音問道:「你怎麼來了?」

    我在一旁拉了一把椅子,坐到他的對面,說道:「皇后過世也有一段日子裡,太子殿下再難過,也該適可而止。」

    「適可而止?你叫本宮怎麼適可而止?」承乾扶著桌案想站起來,剛一起來,腳下一滑又坐了下去。他癱坐在椅子上,露出比哭還難看的笑,說道:「母后她不在了,這個世上再也沒有人會像她那樣疼我了。」我道:「皇后過世,失去母親的不只是太子殿下。」

    「可別人和我都不一樣。」承乾幾乎是咆哮著,但是他的聲勢很快就弱了下去,自嘲的笑道:「我知道,我比不上三弟和四弟,不,我連六弟也比不上。他們都比我強,所有人都不看好我,父皇一心想廢了我,那些大臣們得了機會就教訓我,從來沒有把我當成太子。只有母后,只有母后是真的關心我,只有他知道我的難處。」

    我說道:「太子殿下又怎麼知道皇上不關心你?」李世民若是不關心承乾,就不會立李治做太子。險些搭上大唐的江山社稷,就只為了幾個兒子能夠共存。

    承乾冷笑一聲,說道:「父皇?父皇眼裡就只有三弟和四弟。沒有人看得起我。」他指著我,說道:「你不是也不願意嫁給我嗎?你們都看不起我。」

    他伸手要拿案上的酒壺,我搶先拿起酒壺往地上一扔,厲色道:「殿下若想讓人看得起你,就做出點兒能讓人看得起的事情。身為皇室嫡長子,一國儲君,卻只知道躲在自己母后身後,沒了母后的庇佑,就活不了了!別說你不配做這個太子,就連李唐這個姓氏也被你給辱沒了。皇后仙逝,你身為長兄,不知為父親解憂,不知愛護年幼的弟妹,自己卻躲在這裡自怨自艾,我覺得我應該看得起你嗎?皇后若是泉下有知,也一定會後悔當初生了你。」

    他怔怔的,也不知道有沒有聽進去。我頓了頓,接著說道:「我今天本來是受太子妃所托來寬慰殿下的。但是看你這個樣子,我說再多的話也是對牛彈琴,殿下好自為之吧。」

    說完,我不再理會他,一轉身出了門。

    太子妃見我出了門,上前問道:「怎麼樣?」我說道:「該說的不該說的話我都說了,至於太子能不能振作起來,我就不知道了。」太子妃道:「不管怎麼樣,今天都要多謝你。」我道:「太子妃客氣了。」

    我往出走,太子妃在旁相送,我恭辭,太子妃卻執意如此。

    回到住處,見李愔負手站在院子裡。他見了我,笑著抱怨道:「見你一面還真是不容易,去了立政殿才知道你搬到了這裡,找到了這裡又是一頓好等。」

    我問道:「殿下找我有什麼事嗎?」

    李愔坐到槐樹下的石凳上,抬頭說道:「我是來向你辭行的。」

    我訝然道:「你要離開長安了嗎?」李愔點點頭,說道:「我五日後就要去蜀地赴任了。」

    &nbs

    p;我在李愔對面坐下,問道:「皇上不是說要讓你們在長安多留段時間嗎?」李愔道:「是我自己向父皇請求前往封地的,在長安已經呆了太久了,我想早日去封地上看一看。」我笑道:「我看殿下是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看蜀地的山川和風物吧?」

    李愔朗聲一笑,指著我說道:「知我者慕雪也,這個世上這般懂我的人就只有三個。」我好奇的問道:「另外兩個是誰?」李愔道:「我三哥,和離岸。」

    我瞭然的點點頭,起身說道:「殿下稍坐片刻,我去沏壺茶。」我說著,走進房間端出茶具,用開水將一套茶具燙了一遍,才放進茶葉沖了茶。

    李愔眼看我手上忙活著,說道:「從來沒見人像你這麼愛喝茶的。」我將燙好的茶杯用夾子夾著遞給李愔,又倒上茶水,說道:「我知道殿下愛喝酒,可是我剛搬過來,沒備什麼好酒,殿下就湊合著喝吧。」李愔端起茶杯在鼻尖聞了聞,說道:「有時候喝喝茶也是不錯的。」

    我一笑,給自己也倒了一杯茶,向李愔問道:「殿下這麼快就走,捨得楊妃娘娘嗎?」

    李愔微微一笑,眼睛看向遠處,也不知道目光落到了哪裡,歎聲道:「捨不得,可總是要離開。不過,我會時常回來的。」我道:「可是蜀道艱險,往來一趟哪有那麼輕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並非李白誇大其詞。

    李愔淡淡的笑了笑,靜默良久,說道:「我不日就要離開長安,我三哥也不知道何時就要赴任。我母妃這裡,還請你多費些心,時常去看看她。雖說父皇待我母妃很好,但他要忙的事情畢竟太多,況且……」李愔頓了頓,才說道:「況且後宮裡又那麼多女人,父皇他根本就照顧不過來。母妃雖是前朝公主,但是自從嫁給父皇,性子就變得極淡。她與後宮諸人相處都十分融洽,卻不見她與誰特別親厚。只有高陽,她母親在生她時難產而死,當時九弟尚小,皇后無暇照顧兩個孩子,高陽在母妃身邊養了一段時間,所以母妃對她偏疼些,高陽也沒事兒就往母妃宮中跑。母妃雖與你只見過數面,但我每每在她面前提起你,她都誇你是個聰慧、特別的姑娘,我母妃她很好誇人,我想你若能去陪陪她,她會開心的。」

    我聽李愔絮絮的說著,那裡面全是一個兒子對母親拳拳的愛。我以前只道李愔生性灑脫,狂放不羈,卻原來他身處名山大川之時,心中也是有所牽掛的。這樣的李愔,更我覺得可親可佩。我說道:「你放心,我會常去看望娘娘的。」

    李愔看著我,說道:「多謝!」我說道:「你我之間還需言謝嗎?」

    李愔笑了笑,抬頭看著遠處的天空,說道:「人生得一知己,乃是一大幸事。而我身邊不止一位知己,也算是老天對我不薄啊。」

    我道:「有幸得殿下這個知己,也是我的幸事。」我雙手舉起茶杯,說道:「我以茶代酒,祝殿下一路順風,在蜀地一切順遂。」

    「借你吉言。」李愔也雙手端起茶杯,將杯中的茶盡數喝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