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節目錄 第三百一十八章 募股 文 / 零點浪漫
按照執委會和有關單位的安排,在這一天會有數場不同內容的產品推廣會。舞若除了每季都有安排,由各個生產部門加上商貿主管單位聯合組織的拳頭產品推廣會之外,這次還額外增加了由教育部門組織,專門針對貿易對象的學齡兒童教育課程推廣會,以及新成立的「海漢軍工」舉辦的軍火產品展銷會當然這個就只是針對個別客戶的專場推廣會了,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去的。除此之外,還有最為吸引眼球,但卻設立了准入門檻的「瓊聯發」開發項目說明會。「瓊聯發」在廣州那邊籌備組建的時候,就已經在當地商圈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動。將這麼多富商組織在一起,成立一家經營範圍跨省的大商行,過去還從未有過這樣的先例。當然很多局外人也並不知道,「瓊聯發」的投資方向並不在大陸地區的福廣兩省,而是孤懸海外的瓊州島。而且投資力度之大,也將是歷史上前所未有。
在專門佈置的會議室中,「瓊聯發」十二家股東圍坐在條形會議桌旁邊,注視著陶東來和施耐德剛剛掛到牆上的兩張巨幅地圖。
左邊的一張瓊州島地圖很好認,上面清晰標出了瓊州島上的各個主要城鎮,當然也包括眾人現在所在的勝利港在內。而右邊的一張地圖對於很多人來說就相對陌生一些了,在這張幾乎涵蓋了整個東南亞地區的地圖上,瓊州島只不過是地圖中心的一小塊陸地,北至松江府,東到菲律賓群島,南至爪哇島,西到印度次大陸,這副地圖所描繪出的區域已經超過了在場這些人的認知範圍他們當中最遠去到過的地方,也就是爪哇島上的巴達維亞(今雅加達)。至於馬六甲海峽以西的地方,對於在座的人來說就只是從各種傳聞中獲取的零碎信息了。
雖說永樂年間鄭和大太監七下西洋,早就去過比這張地圖更為遙遠的地方,宣德八年鄭和去世的地方甚至遠在印度的西海岸,但對於兩百年之後的明人來說,那已經是一個遙不可及的世界了。
「各位,前兩天大家已經看過了一部分本地的基建設施,相信對勝利港也有了初步的瞭解。但我想或許很多人並不是很明白,為什麼我們要將『瓊聯發』的投資區設定在瓊州島,而不是開發狀況更好的大陸地區。」陶東來抬手指向背後的地圖:「這兩幅地圖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今天我想要結合地圖,給各位大致講解一下『瓊聯發』今後的發展思路。」
「在座各位都是跑海多年的海商,我首先想提醒大家一個問題,現在通過海運與大明貿易量最大的對象是來自哪裡?」不等眾人回答,陶東來便自行公佈了答案:「是來那些自西方歐羅巴大陸的國家,他們不遠萬里,冒著風險來到大明,買回大明特產運回本國牟取暴利。從賺錢這個角度來說,其實西方海商與在座的諸位並沒有根本的區別,大家辛辛苦苦都是為了銀子而已。」
「各位可以通過這副地圖看到,西方的海商想要抵達大明,從馬六甲海峽出來之後有兩條航道,一是通過安南國,經瓊州島去到廣州,另一條則是通過婆羅洲、巴拉望島、馬尼拉這樣繞行。可以說無論是哪一條航道,對於海商來說都是充滿了危險和艱辛。如果現在我們能將交易中心從廣州移到瓊州,或者我說得更直白一點,移到勝利港,那麼我們可以看看會發生什麼變化。」
陶東來一邊說,一邊用筆在地圖上標出了各段的航線和航程:「各位可以自己算一下,如果我們能把勝利港變成大明與西方國家的交易中心,那麼西方海商從馬六甲海峽出來之後的航程至少能縮短三分之一!如果是需要繞行馬尼拉再去到廣州或者福建的商船,那航程幾乎要縮短一倍!這意味著什麼?即便只是瓊州島至廣州的這段航程,來回一趟也得要十天左右的時間。各位都有海上的生意,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在近處出現了這麼一個能夠滿足一切交易需求的貿易港,那你是否還願意冒著海上的風險去更遠的地方購買質量一樣但價格更為昂貴的貨物?」
陶東來這最後一句話,指的自然就是目前勝利港所執行的零關稅政策。有了這個政策的保障,大明商品的售價的確能比廣州、泉州這些外貿港口保持更低的水平,對西方商人的吸引力自然也會更高一些。只是截止目前,勝利港還並沒有對西方海商敞開門戶,來此交易的基本都是大明海商,運來各種原材料或者初級加工品,再買走本地出產的各種工業產品。
如果西方海商也開始進駐勝利港,那麼大明海商極有可能就會放棄遙遠的巴達維亞和馬尼拉,直接將貨物運到勝利港與西方商人交易畢竟不管運去馬尼拉還是巴達維亞,都同樣免不了會被當地的政府徵收商稅,而勝利港恰恰沒有這個讓商人們最為痛恨的弊端存在。
陶東來環視在座眾人道:「或許有人會說,瓊州島的條件沒法跟大陸相比,西方海商要買的東西,瓊州島上大多都沒有出產。這話說得沒錯,以前的瓊州島的確沒什麼出產,崖州也只是個流放犯人的地方而已,瓊州島四面環海,但是連鹽都不夠吃,還得每年從大陸運來一部分。這地方可以說要什麼沒什麼,所以也不會有人把這裡當作一個貿易港來經營。」
「但那是以前的事情了,從我們來到這裡之後,或者說從『瓊聯發』開始運作之後,這種情況就會很快得到改變了。」陶東來說到這裡停了下來,施耐德在旁邊將一張清單也掛到了牆上。
「這是大明近期的主要出口貨物,各位可以確認一下是否屬實。」陶東來指向那張清單念道:「絲織物、瓷器、書籍、棉布、蔗糖、藥材……」
在座眾人見這清單上羅列了十幾種常見的出口商品,基本都是各個股東有所涉獵的領域,倒也不是海漢人隨便胡謅出來的。
陶東來接著說道:「西方商人所感興趣的這些商品,其實瓊州島上都可以產出,只是在此之前沒有人來組織生產而已。我相信我們海漢並不是最先想到這個法子的人,但我們肯定是第一個邁出這一步的人!『瓊聯發』所要經營的各種項目,就是為了讓瓊州島變成東西方之間的海上貿易中心,讓這裡成為東西方商品的集散地。各位都是經商多年的老手,事成之後,這中間會有多大的油水,我想各位心裡都是有數的。各位肯拿出銀子來入股投資,相信也是衝著這份美好的前景而來。」
有商戶代表開口問道:「別的也就罷了,瓊州島上如何能有絲織物、瓷器、棉布的產出?陶總莫非是唬弄我等不知瓊州民情?」
陶東來應道:「以前的確是沒有,但其實除了棉布之外,其他的都是可以有的。各位現在拿在手裡的資料,請翻到第四頁。」
每家代表面前都擺著一本裝訂好的項目說明書,為了照顧明人的閱讀習慣,這是商務部門特地找了幾個秀才花了好幾天時間謄寫出來的。眾人依言打開翻到了第四頁上,見內容便是「瓊州島蠶桑基地及絲織品生產計劃」。這個計劃將花兩到三年的時間在瓊州島上建設起蠶桑養殖基地,培育出適合本地氣候的蠶桑品種,並且爭取在五年之內能投產絲織品。
計劃裡詳細寫明了實施步驟,如何從福建等地收集適合瓊州氣候的蠶種桑種,如何在瓊州島圈地種桑,如何篩選蠶種,以及引進熟練的織工、匠人等等。
眾人正細細閱讀之時,又聽陶東來說道:「第八頁就是瓷器的生產計劃,各位也可以先看看。」
海南在歷史上雖然並沒有以出產瓷器而聞名,但事實上海南島卻有極好的自然資源海南島東側海岸的瓊海、萬寧,可都是有高嶺土礦的存在。所謂高嶺土,是以江西景德鎮高嶺村而得名的一種粘土礦,基本上就可以視作是瓷土的代稱。有了這玩意兒,在本地發展瓷器產業就有了基本的原材料保障,剩下的工作就是建窯引進技工了。而且除了製作陶瓷之外,高嶺土還可以用於造紙、耐火材料、塗料和水泥原料等等,用途非常廣泛。
至於說高嶺土的產地還在穿越集團目前的控制範圍之外,這一點執委會倒是毫不擔心,無非就是銀子開路而已自己拿著真金白銀去買在當地分文不值的泥土,難道那裡的官員百姓會不配合?
至於其他的出口產品,對於穿越集團來說實現的難度就更小了。造紙和印刷現在都已經開始進入到試運行階段,批量生產出版物大概在年內就能實現,屆時廣州的「海漢書局」也就不需要再從其他的書商手裡進貨了,宣傳部門期待已久的報刊媒體也將開始投入實際使用。甘蔗在亞龍灣已經開始了大面積種植,並且在崖州地界也還有進一步的規模種植計劃,收穫蔗糖也是近期就能實現的目標之一。
至於藥材、茶葉之類的種植,那就更不在話下了,農業部那幫人自從穿越之後就沒閒下來過,一直在不停地種種種,光是試種的茶樹至少就有十多個品種。雖然茶葉大量出口西方是清朝年間才興起的風潮,不過執委會和農業部都認為可以借鑒後世的很多營銷手法,逐步培養潛在市場上的消費習慣,就如同這一年來在廣東市場上製造出的玻璃製品風潮一樣。只要手段到位,相信提前一兩個世紀帶動起西方國家的飲茶風潮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除了這些大明向西方出口的商品之外,穿越集團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大明從西方和東南亞進口的商品,絕大部分也能在本地進行生產。如國內需求量較大的各種香料、珍貴木料、玻璃製品,乃至西洋軍火,勝利港都有產出,而且還有北越這個供應商可以提供一部分海南島所沒有的特產商品。原本需要跨海去馬尼拉甚至遙遠的巴達維亞才能買到的一些西方商品,現在大多都能在勝利港直接採購到了。
說到這個份上,陶東來已經將「瓊聯發」的優勢展現得非常清楚,在佔據了先天地理優勢的形勢下,如果能在本地生產出東西方所需的各種商品,再加上本地貿易政策的寬鬆環境,軍事防禦的強大保障,那麼勝利港乃至瓊州島演變為南海地區的商貿中心就僅僅只是時間問題了。而在這種地區功能演變的過程中,「瓊聯發」將會起到極大的引導作用至少在明面上將以「瓊聯發」的投資方向和經營項目為主導。至於說這個過程中將會產生的收益,在座的大商家們都能掂量,那可不是幾萬幾十萬兩銀子能夠衡量的了。
雖然在此之前股東們已經參加了好幾次的座談會,不過這次來到勝利港之後結合親眼所見的各種事實,再聽取了陶東來的這番說明之後,眾人都感覺對於「瓊聯發」的發展前景有了更多的信心。
以眾人親眼所見的情況來看,至少在瓊州島南部的崖州,已經不會再有任何力量能夠與海漢人抗衡。「瓊聯發」在本地開始運作項目之後,影響力大概就僅次於海漢執委會,應該還會處在基本成為擺設的崖州官府之上。最讓他們感到心動的是,海漢人畫出的這塊大餅可不僅僅是開墾荒地,弄幾塊種植園之類的小打小鬧,而全是瞄準了具體的目標,要在本地興建起各種能賺大錢的產業。如此之大的佈局,是這些自詡為頂級富商的股東們之前連想都沒想過的。
在給這幫人打足了氣之後,接下來便是由施耐德主持,開始向眾人講解項目具體的操作過程,並發起公開募股籌集項目的運作資金。
按照當初商量好的持股比例,海漢方將作為最大股東,自動持有每個項目五成一的股份,而剩下的四成九,則將向十二家股東進行募股。考慮到某些項目可能並不為股東們看好,如募股結束出現資金不足計劃所需的情況,將由海漢一方負責補足。另外為了避免股東們在某些熱門項目上發生爭搶,對外這四成九的股份將按該項目入股人數進行平均分配,如其中有人認為配額超過自己願意認購的數目,那麼再把超出的部分拿出來分給其他願意認購的股東。
這次商務部門為「瓊聯發」所準備的募股項目一共有七項,內容均在眾人手中的《項目說明書》裡。其中既有在瓊州島發展蠶桑業這種長線投資,也有見效會比較快的陶瓷業規劃;既有《三亞內河港開發計劃》這樣非常實際的基建項目,也有一些股東們覺得比較玄乎的項目,比如《勝利港至廣州定期客貨運航班計劃》。
即便是項目計劃資金最少的陶瓷業,也開出了五萬兩白銀的募股盤面,其中兩萬五千五百兩由海漢方出資,剩下兩萬四千五百兩由十二家股東競爭,最低准入門檻也高達一千兩。儘管費用不菲,但作為收益明顯可見的項目,十二家股東都表示了出資參與的意願,於是僅僅只用了兩分鐘就完成了這個項目的募股,平均分攤下來每家不過兩千兩出頭,倒是談不上什麼負擔。
計劃書上標明的項目投資期為半年,在這段時間內「瓊聯發」要在本地組織修建瓷窯,從大陸僱傭技工,完成瓷器的生產開發,並要找到外銷的渠道。
16到18世紀期間,以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蘭人為首的西方海商從大明購買了海量的瓷器運往歐洲。1603年荷蘭人的武裝船隊曾在馬六甲海峽截獲了葡萄牙的一艘商船santacatarina號,船上竟然有總重60噸,超過十萬件的瓷器。隨著荷蘭在17世紀取代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在遠東地區的海上霸主地位,由荷蘭東印度公司運往歐洲的瓷器數量就急劇增長,根據東印度公司殘存的檔案統計,17世紀上半葉,通過其商船運往歐洲的瓷器至少超過300萬件,整個17世紀販運到歐洲的中國瓷器可打2000萬件以上。
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的商人,都絕對不會忽視瓷器這一門利潤非常豐厚的買賣。海漢人既然能夠有辦法在瓊州島經營瓷器業,那股東們當然也不會錯過了這個白白賺錢的機會。如果一切進行得順利,那投進去這點銀子在年內就可以成倍地收回來了。
在項目的募股結束之後,立刻有人送上了協議書,供股東們簽名畫押。至於收錢倒是不急,反正後面還有很多項目,大可談完之後一併收取。這協議書需要繳納入股金的收據才能生效,倒是不用擔心有誰能逃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