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大漢雄風川軍威

正文 第十五章 請君入甕 文 / 小黑可可

    書接上回卻說此時周瑜帥令數十萬大軍已經形式戰船開到了荊州境內,但見長江之上,江東吳軍的戰船密密麻麻的遍佈在長江之上,並且江東水軍訓練有素,天下第一無人可與之匹敵!但見江東水軍的戰船依次而進,進退有序一切都按照周瑜幾年前的章法進行行駛!江東水軍稱雄天下,就看如此格局就可以看出,周瑜對江東水軍的*練是非常清楚明白的!並且江東水軍如此規模龐大的隊伍,每一個人應該做什麼,每一條戰場應該在隊伍的什麼方向全部是非常明白的!並且在戰船艦隊最前面的將領船上,每一個江東軍的將領也都是非常清楚自己的職責的!江東水軍的戰船此時已經陸陸續續的快趕到公安港了,而此時這個公安可以說是劉備軍非常重要的一個水軍港口!並且此時的周瑜是第二次回轉公安了,我們俗語所說的劉皇叔借荊州,其實劉備接的便是這個公安港口!可見這個公安港口是荊州極為重要的水軍通道!並且江東軍的大都督周瑜多次派人在公安附近徘徊,很久以前的公安是護國公大將軍李宇*練劉備軍水軍的地方!李宇是很有遠見的,李宇知道劉備軍和江東軍的一戰是在所難免的!甚至劉備軍想要一統天下,奪取江東的最好的辦法,便是在水軍上與江東軍稱雄天下的江東水軍一決雌雄,然後消滅江東水軍!可以說要是消滅了江東的水軍,便是打掉了江東軍的士氣,就會打的江東領袖吳候孫權沒有脾氣!可是此時劉備軍確實在水軍上與江東軍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而卻說此時此刻如此重要的荊州門戶公安港卻並無一隻劉備軍的軍船戰艦,並且又無一人來此遠接周瑜以及江東軍入荊州。這讓此時此刻意氣風發的江東軍大都督心中如同七八個水桶一樣,開始惶惶不安!可以說此時的周瑜心中疑惑很大!因為若是劉備軍荊州大都督左丞相陳宮此時此刻識破了周瑜的假途滅虢之計,公安斷然不會無有一人一將一隻戰船在此!周瑜要是劉備軍的荊州軍大都督,若是識破了這假途滅虢之計,必然會在公安佈置下去雄兵猛將,依照公安的優勢地形將江東軍拒之在國門之外,在這長江之上與江東軍決一雌雄,絕對不可能讓江東軍登陸!可是此時公安港,並無一人一將以及一跳劉備軍的戰船,周瑜心中豈能不疑惑!若是荊州軍的大都督左丞相陳宮沒有識破周瑜的假途滅虢之計,那麼荊州軍論情倫理也應該在公安港口迎接周瑜和江東軍入荊州!畢竟就算他火燒赤壁使得曹*百萬雄兵沉屍江底威名赫赫的江東軍大都督周瑜沒有那麼大的威望,但此時此刻孫劉兩軍聯盟,並且漢興王劉備雖然年長此時的吳候孫權,但是畢竟取得事吳候孫權的妹妹孫尚香,並且孫尚香在漢興王劉備處做得還是正宮王后,可以說此時的漢興王劉備說句實話就是江東軍的姑爺,不看僧面看佛面,論情陳宮必須給接周瑜和江東軍!而若論理呢?此時大漢天下早就已經名存實亡了,雖然吳候孫權和漢興王劉備都沒有登基為帝,但此時也可以說是兩個國家的事情了!所以論理陳宮則更應該必須來此迎接江東軍大都督周瑜和江東的數十萬兵馬了!並且更別說此時此刻的江東軍大都督周瑜論地位要高於劉備軍的荊州大都督左丞相陳宮的了!

    而此時江東軍的大都督周瑜心中抑或不安,心中開始盤算陳宮到底要做些什麼!但是周瑜前思後想不得結果,周瑜根本想不通陳宮到底這麼做是什麼目的!但此時周瑜突然橫下了一條心,決定奪取荊州!可以說此時就是明知道前面是龍潭虎穴,周瑜也沒有退路了!更別說他周瑜壓根就沒有想過後退!並且周瑜手中還有三十五萬江東軍大軍呢?周瑜根本無懼荊州軍!但是周瑜不知道,諸葛亮根本就沒有撤走荊州境內劉備軍的一兵一卒,相反荊州的兵力始終是有增無減!要是讓周瑜知道此事,估計現在就已經趁勢撤軍回轉江東了!

    卻說此時周瑜見此傳令下去,命令江東水軍一切戰船開始加速行駛。周瑜是準備用速度奪取公安港口,周瑜此時心中知道,此時江東軍的第一要務就是登陸荊州本土,周瑜相信只要自己的這三十五萬江東軍精銳,登陸荊州的土地之上,自己奪取荊州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了!周瑜的命令以下,江東水軍的速度陡然而生!江東水軍的前部正英先鋒官甘寧,命令自己手中的五萬江東軍精銳,直接進入一級戰鬥準備!隨時隨刻準備與荊州境內的劉備軍接火開戰!此時可以說周瑜的假途滅虢之計,已經不再是什麼陰謀而是已經從後台轉到了前台,變成了光明磊落的陽謀了!

    此時的江東水軍速度加快,轉眼之間已經離荊州的公安港口只有十餘里的距離了,周瑜此時親自在戰船之上眺望公安港!只見長江的江面之上靜蕩蕩的確實是沒有劉備軍的一人一將一條戰船駐守!周瑜見此傳令江東大軍展開對荊州的登陸!甘寧甘興霸身為此戰江東軍的前部正印先鋒官,首先帥令首先的五萬江東軍精銳人馬展開登陸。並且甘寧身經百戰,作戰經驗十分豐富。但見甘寧在登陸公安港之後,立刻帥令自己部下的這江東軍的五萬精銳人馬,對公安港口實行了全面的布控!甘寧見公安港口之內並無一人伏兵,便請周瑜下船!瑜心疑,教把船傍岸,親自上岸乘馬,帶了甘寧、徐盛、丁奉、董襲、潘璋等一班軍官在公安港進行了登陸荊州,並且此時甘寧擔心荊州軍有埋伏,命令吳候孫權給大都督周瑜準備下的江東軍精銳軍馬三千人時刻做好對大都督周瑜的保護工作!甘寧知道就是這三十五萬大軍全部打滅了也要保證大都督周瑜的平安!因為三軍易得一將難求,這些兵死沒了可以在招,可是周瑜沒了對於江東軍來說,那可就是北天折柱的大事,江東軍此時軍事上雖然長公子孫策是大將軍,呂蒙是副大都督,老將軍程普是上將軍、魯肅是太僕、陸遜也已經展露了頭角,但真真正正主管江東軍務全局之人,正是眼前這位江東軍的大都督周瑜周公瑾也!若是周瑜身死荊州,會造成江東軍將無鬥志,兵無戰心。國無肱骨的為難時刻!並且歷時上本身也是如此,若是沒有周瑜臨終之時舉薦魯肅魯子敬為江東軍大都督,那個時候的江東軍必然群龍無首。那麼東吳的危難之時也就到了!所以甘寧此時的防備是完全正確的!

    書說簡短卻說此時周瑜下了戰船,帶了甘寧、徐盛、丁奉、董襲、潘璋等一班軍官,引親隨精軍三千人在公安港口之內往來巡視多遍,察覺並無劉備軍的伏兵在此!周瑜心中方才安心!但

    此時的周瑜焉能安心,只是對公安港放心了下來而已!周瑜和江東軍副大都督呂蒙兩人約定好了,周瑜白天登陸荊州,呂蒙夜晚偷襲荊州的背後!可是此時周瑜雖然已經成功的登陸上了荊州本土上來!但是劉備軍此時的這一反常的舉動,讓這位名震天下的江東大都督周瑜周公瑾惶惶不安,總覺得好像自己哪裡錯了一樣!此時兩軍對戰,如此大規模數十萬人馬的會戰,可以說若是一步走錯,極有可能滿盤皆輸啊!周瑜焉能不謹慎小心的對待!此時周瑜有帶著甘寧、徐盛、丁奉、董襲、潘璋等一班軍官,引親隨精軍三千人在公安港口之內往來巡視一遍,確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的地方!周瑜此時雖然心中疑惑,但周瑜還是有底氣的。周瑜手中還有三十五萬江東軍精銳大軍呢?周瑜相信荊州此時就算有防備,只要自己小心對待也不見得會戰敗!周瑜見此命令哨探立刻去荊州城查探軍情,命令江東軍大軍在公安港口進行短暫的修整!時間不大去往荊州城的江東探子回來向周瑜回報說道:「稟報周瑜大都督今荊州城上,插起兩面白旗,並不見一人之影。」周瑜見此心中疑惑更勝往昔,但此時江東軍已經在荊州登陸,可以說是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時候!

    卻說此時此刻的周瑜在沉思片刻,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攻打荊州,將荊州收入囊中!此時周瑜決心一下,什麼事情也就都好做了!周瑜傳令江東大軍,教把長江之上的江東戰船傍岸到公安港口上來,然後周瑜親自上了自己的寶馬良駒,命令甘寧統帥部下的五萬江東軍精銳為先鋒、命令徐盛率軍五萬為左翼保護中軍、命令丁奉率軍五萬為右翼策應甘寧的前鋒營和周瑜自己的中軍人馬、命令董襲率軍五萬為後軍!周瑜親自在中軍領兵五萬跟隨在前部正印先鋒官甘寧的身後!並且周瑜此時心中不安,始終疑惑劉備軍此時的反常舉動!秘密的命令潘璋帥令江東軍五萬人馬在周瑜他們這些人馬出發以後半柱香的時間之後在出發!命令潘璋暗中準備隨時接應各路人馬!同時周瑜的想法也是想給自己留個後手,萬一劉備軍前面真有什麼埋伏,潘璋手中的這五萬江東軍就是救命的稻草,或者是給予劉備軍雷霆一擊的秘密武器!周瑜的籌劃真的非常謹慎周密,並且此時此刻的江東軍大都督周瑜的內心深處,也在懷疑著一件事情!什麼事情啊?那就是到底臥龍先生,劉備軍的丞相荊州大都督諸葛亮到底離開沒有離開荊州!如今的局面是不是諸葛亮和這個叫陳宮的人為周瑜和江東軍部下的一個局,想要引君入甕呢?這些事情此時的周瑜一切都不得而知,但周瑜知道小心無大錯,更何況是如今如此大規模的兩軍交戰的戰場之上呢?更應該小心謹慎為上!但此時周瑜並沒有將自己的顧慮告訴給任何人,周瑜怕引起軍心不穩的狀況,那樣就是自取其禍了!為了穩定軍心和鼓勵江東軍的三軍士氣!周瑜還反其道而行之,對江東軍傳達了死命令,那就是不奪取荊州勢不還師,此時周瑜的話那可是軍令啊!軍令如山倒,並且周瑜的話也是說道了江東軍的心坎裡,他們這些江東軍的人馬之中,有很多上次就跟隨了周瑜攻取南郡,還有很多事上次南郡之戰江東軍陣亡將士的兄弟子女,所以他們對荊州都是勢在必得的!並且周瑜在軍中的地位極高,威望更是如同太陽一般照在江東軍的身上,這些江東軍人馬都願意去為周瑜去死!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周瑜這個人的性格魅力有多大了!而周瑜就是清楚的知道這一點,才會去下達如此這樣的死命令!周瑜的計謀成功了,周瑜將江東軍的士氣大大提升了很多,並且江東軍的鬥志也高漲了很多!周瑜知道並江東軍為今日的荊州之戰準備了很多年,知道秘密籌劃了很多應急對策!並且江東軍的大都督周瑜手中的這一支江東軍人馬,此前一直都在合肥城的前線之上與曹軍的徐州兵馬作戰,可以說作戰經驗十分豐富!並且這些江東軍人馬很多都是百戰餘生的老兵,戰鬥力都是非常高的!這也是周瑜膽氣硬的原因所在!同樣這些江東軍的三軍將士對自己心目中的戰神周瑜也有著絕對的自信心,他們相信周瑜會帶著他們建功立業的!周瑜就是他們這些人心中永遠的神話!可以說此時荊州境內的孫劉大戰一觸即發,到底最後勝負如何呢?請看下章分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