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大漢雄風川軍威

正文 第四十五章 國喪 文 / 小黑可可

    卻說漢興王劉備與護國公大將軍李宇、忠義公驃騎大將軍關羽,勇武公車騎將軍張飛率御林軍一萬從荊州出發,一路之上漢興王劉備歸心似箭,可以說是風餐可飲、曉行夜宿!三日後漢興王劉備的王駕便回轉了成都!

    右國相陳宮和大將軍夫人王雪帥領糜竺和劉巴、劉華、郭優之、黃權、法正、張松等人出城三十里遠迎漢興王劉備的王駕!此時只見滿朝武大臣全然穿白戴孝,漢興王劉備見此更加悲傷,此時全軍掛孝!成都城,變成了白茫茫的一片!這是右國相陳宮下的命令三軍掛孝!

    此時只見右國相陳宮和大將軍夫人王雪的帶領下,川蜀之中武大臣跪列兩班,王雪還帶著李宇的一雙兒女跪在塵埃之中!漢興王劉備見此便把手一擺說道:「眾愛卿免禮平身。唉!四弟妹啊,兩位王侄尚且年幼何必也在此啊。都起來吧!」王雪和右國相陳宮急忙起身說道「遵旨,我等就等著王駕哪,王駕要不來,沒有旨意我們也不敢出喪發殯了。」漢興王劉備聽了點了點頭。

    只見漢興王劉備說完便下了寶馬,護國公大將軍李宇、忠義公驃騎大將軍關羽,勇武公車騎將軍張飛和眾大臣跟隨左右,李宇和妻子王雪和兒子李傲天和李思雪相見,自從兩個孩子降世以後,可以說和李宇是聚少離多!因為戰事過多,李宇一直都在前線忙著,兩個孩子很少能見到李宇!而此時夫妻相見只能短暫寒暄幾句,便要陪同漢興王劉備去祭奠國母!此時右國相陳宮在前邊給漢興王劉備引路川蜀眾武大臣跟隨左右,不久便漢興王一行人便來到漢興王府中。

    漢興王劉備此時抬頭一看,正中央有個橫幅,白紙黑字,大字有一人來高,上寫「國母仙逝,舉國同哀!」。王府大院裡高搭靈棚三丈六,上邊俱用蘆席蒙,把門獅子左右立,紙糊將軍列西東。金童玉女兩旁列,紙糊的人跟真人一樣相同。左金童捧寶蓋縮頭縮腦,右玉女執黃幡滿面笑容。再一看:白毛氈鋪在地遮住塵土,紅板凳俱用白布蒙。青竹竿挑著繡球幾對,在上面掛著幾對白紗宮燈。頭一對寫的是「掃地休傷螻蟻命」,二一對是「愛惜飛蛾紗罩燈」,第三對「池中有魚鉤不釣」,第四對「山前買鳥放長生」。正中央放著一張八仙桌,在上邊放著一盞似暗不暗似明不明的引魂燈。白布簾鑲青邊銀鉤倒掛,配著一副對聯寫的精:上邊寫「青山綠水無人做主」,下邊配「落花啼鳥落淚傷情」。橫批是:「嗚呼哀哉」寫得清。再看:杉木棺槨柏木套,中間寫:「大漢國母兩位」。而國母的兩邊兩邊分別位列者漢興王劉備恩師盧植和大漢老將軍朱攜的靈位!

    再往左邊一看正中央有個橫幅,白紙黑字,大字有一人來高,上寫「國師仙去,舉國同傷!」。王府大院裡高搭靈棚三丈六,上邊俱用蘆席蒙,把門獅子左右立,紙糊將軍列西東。金童玉女兩旁列,紙糊的人跟真人一樣相同。左金童捧寶蓋縮頭縮腦,右玉女執黃幡滿面笑容。再一看:白毛氈鋪在地遮住塵土,紅板凳俱用白布蒙。青竹竿挑著繡球幾對,在上面掛著幾對白紗宮燈。頭一對寫的是「為社稷帥天軍滅黃巾」,二一對是「一片忠心事主垂青史」,第三對「教書育人成千古大儒」,第四對「臨終懷恨未興大漢」。正中央放著一張八仙桌,在上邊放著一盞似暗不暗似明不明的引魂燈。白布簾鑲青邊銀鉤倒掛,配著一副對聯寫的精:上邊寫「軍機不絕賢士何在」,下邊配「大儒離去舉國大傷」。橫批是:「嗚呼哀哉」寫得清。再看:杉木棺槨柏木套,中間寫:「漢已故車騎將軍國師盧植之靈位」。

    再往右邊一看正中央有個橫幅,白紙黑字,大字有一人來高,上寫「大將軍仙去,舉國同傷!」。王府大院裡高搭靈棚三丈六,上邊俱用蘆席蒙,把門獅子左右立,紙糊將軍列西東。金童玉女兩旁列,紙糊的人跟真人一樣相同。左金童捧寶蓋縮頭縮腦,右玉女執黃幡滿面笑容。再一看:白毛氈鋪在地遮住塵土,紅板凳俱用白布蒙。青竹竿挑著繡球幾對,在上面掛著幾對白紗宮燈。頭一對寫的是「為社稷帥天軍滅黃巾」,二一對是「一片忠心為社稷扶漢王」,第三對「統率全軍勢殺國賊」,第四對「臨終殺賊千古傳」。正中央放著一張八仙桌,在上邊放著一盞似暗不暗似明不明的引魂燈。白布簾鑲青邊銀鉤倒掛,配著一副對聯寫的精:上邊寫「三軍同悲大將軍」,下邊配「萬馬嘶鳴將軍去」。橫批是:「嗚呼哀哉」寫得清。再看:杉木棺槨柏木套,中間寫:「漢已故驃騎大將軍朱攜之靈位」。

    此時漢興王劉備和護國公大將軍李宇、忠義公驃騎大將軍關羽,勇武公車騎將軍張飛還有滿朝眾武大臣見此無比悲傷!而且此時漢興王府盡顯悲涼之風!此時只見一陣輕風吹過,紙幡迎風飄擺,燒過的紙灰滿院亂飛。再加上這個氣氛,漢興王劉備見此實在受不了啦,來到靈堂裡邊,往桌上一趴嚎啕大哭道:「母親啊,恩師啊,朱攜老將軍!你們可痛死孤王了!」「咚!咚!咚!」只見漢興王劉備悲傷過度拿腦袋往桌子上直撞。而此時護國公大將軍李宇、忠義公驃騎大將軍關羽,勇武公車騎將軍張飛也是悲傷不住,跪在靈前嚎啕大哭起來!滿朝武大臣見此,也止不住悲傷哭聲大起!現在也不管自己是什麼身份了,發自內心的難過,使他當時就昏過去了。武百官能不哭嗎?盧植和朱攜的家屬看到這情況能不感動嗎?哭聲就連成了一片。

    此時只有右國相陳宮還算清晰,右國相陳宮一看,要這樣下去,非把漢興王劉備哭死,那能行嗎?往後邊一擺手,親兵衛隊就過來了,把漢興王劉備攙扶起來,百官苦苦相勸,好半天皇上才不哭了。他緩過這口氣來,用龍袍把眼淚搌搌,嘴裡就說個不休,張口對不起國母,閉口對不起恩師盧植和朱攜老將軍。漢興王劉備思前想後,把這十幾年的事全想到了。特別是這次迎接天子,竟然一去就是一年多將近兩年,未能盡孝在國母膝前!漢興王劉備更是追悔不及。他這一哭,張飛和關公和李宇等很多人又都落了淚了。特別是三將軍張飛,他這個人愛說笑話,好詼諧,不分什麼場合。這時他也沒詞兒了,把大嘴一咧,跟吹喇叭一樣,比誰哭得都凶。右國相陳宮勸了這個勸那個,哭有什麼用,人死不能復生啊!大家攙扶著漢興王劉備,圍著棺材轉了一圈。漢興王劉備

    說道:「我非要開開棺材看上一眼,未安葬以前我得瞅瞅國母和老恩師盧植還有朱攜老將軍啊,要不看這一眼,孤王劉備我死了連眼也閉不上。」李宇的夫人王雪和右國相陳宮見此上前再三解勸漢興王劉備道:「大王,今人已經死了這麼長時間了,氣味不好,雖然有藥餵著,一旦出點事,我們就犯了驚駕之罪了。」漢興王劉備聽此總是不肯聽,非看不可。大家不敢抗旨,實際上大棺材蓋沒有蓋嚴,留著個縫,就是叫漢興王劉備看的。看完了釘上釘子,才入上為安。果然現在漢興王劉備要看。過來幾個人,把棺材蓋往旁邊一挪,「嘎吱吱吱吱」,一擰個兒。漢興王劉備轉身軀扒著棺材幫往裡觀瞧。不但他看,跟來的十六位武大臣也全往裡看。只見老國母在裡邊躺著,頭頂金,腳踩銀,走的很安詳!然後漢興王劉備又去看了老恩師盧植和朱攜一眼,只見老恩師盧植和朱攜手裡分別抱著一把寶劍,這把寶劍就是當年漢興王劉備恩賜的那把龍泉劍。他臨死的時候,滿身朝服,在棺槨之中,還有很多殉葬的東西,兵書戰策,以及盧植和朱攜老將軍平時喜愛的書,全擱在這裡頭了。臉上蒙著黃綾子,有人輕輕把黃綾子掀開,漢興王劉備再一看,連模樣都變了,就見盧植和朱攜兩人此時好像蠟制的人兒,眼窩深陷,顴骨格外突出,鬍鬚散滿前胸,在那安安穩穩,一聲不響地躺著。漢興王劉備見此恨不能扎到棺材裡頭,又痛哭了半天。大家苦苦相勸,這才不哭了。把棺材蓋蓋嚴了,右國相陳宮和大將軍夫人王雪請漢興王劉備到前面待茶。此時漢興王劉備還沒有走,親自點香,在這兒祭祖,說是人死不分大小。漢興王劉備在靈柩前拜了三拜,拜完了才到前庭之中。

    此時武百官發現,漢興王劉備現在又寫精神恍惚。嗓音嘶啞。而去漢興王劉備還說非要在這兒守靈一個月不可。右國相陳宮和滿朝武大臣見此都沒答應。右國相陳宮進言道「陛下,您應以大局為重。人沒有不死的,難過我們都難過,但是人死不能復生,您是萬乘之尊,雖說國母去世你理應在此守靈,但如今曹*和孫權大軍壓境,大王怎麼能在這兒守靈呢!如今大敵當前咱們不能不早作準備呀。既然國母和老恩師還有朱攜老將軍不在了,逝者已矣,我們更要復興大漢啊,今天咱們回去還要安排安排,明日準備為國母和恩師盧植和朱攜老將軍準備出喪吧,如果你今天再此守靈這些大事不是全耽誤了嗎,這就叫因小失大。」此時護國公大將軍李宇和忠義公驃騎大將軍關羽也都上前繼續這麼勸漢興王劉備,此時漢興王劉備見如此方才點頭:「好吧!既然如此孤王要在此為國母守靈三日,那就三日後吧為孤王的國母和恩師盧植、朱攜老將軍一同發喪出殯吧!今日孤王實在神情恍惚不能處理政務,川蜀與荊州的一切軍政要事,全權委託與護國公大將軍李宇處理」右國相陳宮和滿朝武大臣等人見此只好開口說道「謹遵我王旨意行事,請陛下但放寬心,將養龍體,以大事為重啊。」漢興王劉備聽此說道「唉,就都這樣吧!逝者已去,活著的人永遠還要活著不是嗎?孤王身體不便在此為國母守孝三日,三日後你們別脫去喪服,繼續為國家辦事吧。」右國相陳宮和滿朝武大臣見此急忙撩袍跪倒以頭觸地道「謝吾主龍恩。」漢興王劉備見此在這兒休息了有一個時辰,大伙勸他先下去吃些東西,漢興王劉備此時茶不思飯不想,右國相陳宮和滿朝武大臣見此,只好告辭回去辦理公事。護國公大將軍李宇全權處理軍政要務,絲毫不敢怠慢,他不等國母和盧植朱攜等人出殯,便將忠勇公驃騎大將軍關羽招來,讓他星夜趕回梓潼城,在那裡駐軍做好準備接應天水城和岐山關的準備!關二爺見此知道當以國事為重,便與李宇分手告別。李宇見此有讓三將軍勇武公車騎將軍張飛即可駐守江州,做好接應荊州的準備!張三爺知道此時非同小可,當夜便動身回江州去了!然後李宇有分別找右國相陳宮和在成都的武大臣,議論公事!

    次日江東吳候孫權使者魯肅到,李宇帥隊親自出城迎接,接到公廨,相見畢。魯肅見了李宇說道:「吾主吳候聞漢興王之母棄世,特具薄禮,遣某前來致祭。周都督再三致意劉皇叔、李大將軍。」李宇起身稱謝並代漢興王劉備再三致謝,收了禮物,置酒相待。當日午時西涼馬騰使者馬超和韓遂使者閻行也到成都,李宇接住,大擺筵席感謝馬騰!當日晚間曹*使者楊修也到成都前來奔喪,大將軍李宇接住也是大擺筵席表示感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