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大漢雄風川軍威

正文 第三十章 關二爺智收申耽 文 / 小黑可可

    上說到申耽要把關二爺收到帳下為將,關二爺此時假意的對申耽說道:」申大將軍,休要謬讚小人。若說這樣槍法道好,那是沒有無眼睛的了。小人要二位將軍教點,故而使槍,為甚麼反講你不如我,申大將軍是否有些太謙虛起來了吧。若說這樣槍法,與益州軍打仗,只好去襯刀頭。」申耽聽完關二爺的話不覺驚駭,心下暗暗想道:」此人他年紀雖輕,但言語到大。」沉思片刻申耽便對關二爺說道:」果然好,不是謬讚你,若講這個槍法與益州軍劉備帳下戰將可以交戰的了?」關二爺呵呵一笑說道:」二位將軍這大槍,我毛二性不喜他,所以不用心去習練他的,所以槍法平平。我今生所最好用的兵器就是是我隨身攜帶的這把寶刀,在家中練舞也常常使他,日日當心,時刻求教名師,這個還自覺道好些。」申耽聽完說道:」我們架上有把眉間大刀在那裡,一發耍與本將軍來瞧瞧。」那關二爺聽罷就在架上取了眉間大刀,當堂使起來。只見關二爺此時把這把眉間刀刷的只見刀光不見人影,春秋刀法運用自如,劈、砍、推、斬、翻、滾、盤、壓,無不得其自然。劈、砍、斬、架、截、雲、掛、挎、挑、攔、掃、抹、托、撥、壓、絞、錯、搗、隨、扇等諸多招數絲毫沒有拖泥帶水的地方!關二爺此時刀法靈活,變化多端,氣勢雄偉,勁力貫注,快速迅猛,一招一勢,動作緊湊,舒展大方。真是大刀如猛虎啊!關二爺本就是運用大刀的祖宗,再說日日用刀都是慣的了,雖然輕重不等,但覺用慣器械,分外精通,好不過的了。申耽看了半晌心中暗暗想到:」哎呦,我看這樣精妙的刀法,那裡還像毛二狗的兒子,分明是國家梁棟,英雄大將了。此人武藝遠遠在我之上啊!」申耽想到此更加堅定要把關二爺留在他身邊!為什麼呢?申耽是一個知道上進的人!他如今想到正是,自己遠遠不是關二爺的對說,甚至他都在想估計這自己這把長槍趕上前去與關二爺交戰,啊都走不上二十個會和就要死在刀下!其實那是他想多了,就是申耽現在的武藝就是在關二爺的刀下十個回合絕對都是不可能的!這個何消再講下去,申耽此時已經決心已下要把關二爺留在這鐵鎖關上,教點他武藝了。一想到此申耽便上前一步對關二爺說道:」毛兄弟,你武藝太高了,請你留在這鐵鎖關之上,教點我申耽的武藝吧。」此時申耽對關二爺的武藝稱讚不絕。關二爺此時使完春秋刀法,跪下來對申耽說道:」申大將軍,這刀法比槍法可好些麼?」申耽此時大喜對關二爺說道:」好得多。我看你本事高強,不如與你結拜生死之交,弟兄相稱。一則講究武藝,二來山下益州劉備軍兵討戰甚急,幫助我們退了人馬,待我陳奏一本,你可就:腰金衣紫為官職,蔭子封妻作貴人。

    那申耽此時生怕關二爺不從又繼續勸說關二爺道:」我們保奏你出仕我漢中張魯架下,為官作將,未知兄弟你意下如何?」關二爺此時聽完申耽所言,滿心歡喜,心中暗香此事正合我意。便開口對申耽說道:」申大將軍乃漢中之梁棟也,小人只乃是一介草民,怎敢大膽與將軍結拜起來?」關二爺推辭半天,心說你算什麼東西。我兄弟四人哪個不是威震天下的英雄,大哥劉備劉玄德皇親貴胄官拜漢興王,乃是漢靈帝親口御封的。三弟張飛張翼德官拜勇武候、征南將軍。在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那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四弟李宇李漢興官拜漢興候、征東將軍!那才是真正的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益州軍和漢興王劉備的戰神也!如今為何西涼馬騰和韓遂還有長安郭汜和李權不敢來犯益州。就是因為李宇的戰績太輝煌了!董卓有謀士李儒還有天下第一勇將溫候呂布呂奉先的時候還敵不過李宇,何況他們了!

    而此時申耽見關二爺如此說話便繼續勸道:」你休要推辭過謙,這是我申耽來仰攀你,況你本事高強,武藝精通,莫說是我就是我的弟兄申儀也素性最好的是英雄豪傑,韜略精熟,豈來嫌你經紀小民出身?快快擺下香案,過來。與我結拜吧!」兩旁士卒擺上香案,關二爺見如此只好無奈的說道:」既如此,從命了。」二人就在大堂拜認弟兄,願結同胞共母一般,生同一處,死同一埋。若然有欺兄滅弟,半路異心,天雷擊打,萬弩穿身。發了千斤重誓,如今弟兄稱呼。分付一聲大擺宴席為關二爺接風。兩旁士卒哪敢怠慢,申耽命令一下立刻襲取端正酒筵,不消半刻便準備完畢!關二爺與申耽兩人坐下飲酒談心。言講兵書。陣法。弓馬。講完這些關二爺有繼續講道開兵,頭頭有路,句句是真。喜得此時申耽是拍掌大笑大樂不止!申耽對關二爺說道:」兄弟之能,小弟實不如你,吃一杯起來。如今講究日子正長,我與你今夜裡且吃個快活的。」關二爺此時心中大悅對申耽說道:」不差,不差。」倆個人在申耽的帥帳之中猜拳行令,吃得高興,看看三更時候,關二爺此時有些醺醺大醉了!申耽親自送關二爺他到西書房安歇去了。於今只留下申耽自己在燈下暗暗思考關二爺之能。申耽此時越發不信關二爺是毛家之子,一定益州劉備軍的奸細,故而有這本事。申耽此時也有些將信將疑,其夜二人不睡,坐到鼓打四更。

    又要講到西書房中關羽關雲長吃酒醉了,一時夢中醒來,頭腦昏昏沉沉,還只道是在自家營中,口內發燥,枯竭起來喊叫道:」那一個兄弟,取杯茶來與本帥吃。這一句叫響,不覺驚動申耽。申耽此時親耳聽的明白。申耽心裡便說道:」哥哥呀哥哥,如何!你哪裡是毛家兒子,為何稱起本帥來,難道他就是我鐵鎖關下益州軍的元帥關羽關雲長?」申耽此時已經完全醒悟了他本想殺了關二爺,但轉念有一想道:」此人必定就是關羽關雲長了,一些不差。我看他刀法甚好,我聞說大唐二將軍關公關雲長用的手中大刀如今最是利害可稱魁首!那才是用刀的祖宗,近來又聞掌了兵權,被漢興王和益州軍的統帥李宇敕封為奪取漢中的先鋒,又是一路軍的統帥!此人不用多想!一定就是他關羽關雲長了!故此才口稱元帥。」申耽一想到此拔出腰間寶劍就想要上前殺了關二爺,他申耽想的是事到如今我申耽先下手為強,快刀先斬了他,如若讓他反應過來我命休矣!但走的關二爺床前有一想到:」我們乃是結拜的弟兄殺之萬萬不可呀。再說我和我兄弟申儀只是一家總兵職分,與元帥結為兄弟,也算難得的,立了千斤重誓,怕他不來認弟兄?況且張魯也不是一個明主,我和弟弟申儀都是被他*迫出來效忠他張魯的人,我們兄弟二人本是上庸和

    和西城的大族,在兩城之中恩養百姓,年幼之時為了學習武藝,飄洋做客,流落東遼!沒想到練成武藝回家張魯就強行徵調我兄弟二人,然後有屈我們在這鐵鎖關與胡家壩為將。況發心已久,不願在張魯身邊為臣,而劉備有事一個明主!能臣武將比比皆是!情願歸降益州漢興王劉備,不能為官也但願在益州為民。奈無機會,難以脫身。今劉備大軍入境張魯的漢中之地已經十去其七八,難得劉備益州軍一路軍的元帥在山上,正合我意,不如與他商議,投順劉備,反了他張魯,獻關了這個鐵鎖關。一來立了功勞,二來隨駕回益州還能少了我的一席地位,怕最少也是一家總兵爵位,豈不兩全其美。只是不知我那兄弟申儀意下如何?但轉念有一想,我和兄弟申儀一母同胞,我當哥哥的言之有理,他豈敢不聽,如若不聽我必不從他。」一想到此申儀決心一下,寶劍歸鞘,移了燈火,推進書房說道:」關元帥,小將取茶來了。」關二爺此時在床中聽見,坐起身一看,見了來人不是別人正是申耽申義舉,嚇得魂飛魄散。暗想事露機關,我命該死了。心內著了忙,跳下床來,一口寶劍抽在手中,開口對申耽說道:」兄弟,小弟毛二,好好睡在此,未知哥哥進來有何話講?」申耽見此怕關二爺心中生疑立刻連忙跪下對關二爺說道:」元帥不必隱瞞,小將盡知元帥身份。元帥斷斷不是毛家之子,乃益州漢興王架下稱臣漢興候架下先鋒第一路軍元帥忠義候征西將軍關羽關雲長也,大帥欲取我這鐵鎖關,冒認上來的。」關二爺見此仍然謊稱道:」兄弟此話休要亂將,大哥實在是毛家之子,蒙申耽兄弟抬舉,結為手足,豈是什麼益州一路軍的元帥。」申耽見此跪在地上繼續說道:」我看大哥武藝精通,刀法甚好,方才又聽得自稱元帥,怎說不是起來?若元帥果是益州之將,不僅我願歸降獻出這鐵鎖關就是我那弟兄申儀也不是真心投靠漢中張魯的,我們兄弟二人本是上庸和西城的富族,只因喜愛武藝飄洋為客,流落尋師遍學武藝。張魯見我兄弟二人有些武藝便屈我們為總兵,鎮守鐵鎖關和胡家壩的,如若不尊就要滅了我們的上庸和西城!如此我兄弟二人才歸降張魯!其實心向漢興王劉備已久,奈無機會脫身。今元帥果然是益州之將,我申耽情願投降益州軍,隨在元帥標下聽用,共取漢中張魯天下,班師回家鄉去,全了我之心願,望帥爺說明。」仁貴聽他有投降之意,料想瞞不過,只得上前攙扶申耽然後開口說道:」兄弟快快請起,本帥與你今已結拜生死弟兄,患難相扶到底,並無異心。難得你如此能夠投降我大哥劉備,我也不得不講明,本帥果是益州的關羽關雲長,叨蒙聖恩,加封忠義候!後我大哥漢興王劉備封為征西將軍,自古食君之祿,理當報君之恩,故而領兵三萬,驍將百員,奉旨來取你這鐵鎖關。現今紮營在山下,不道此山高大,實難破取,故而本帥閒步散悶,偶遇毛二狗解弓上山,只得將計就計,冒名上山。誰道兄弟你眼法甚高,識出其情,不如獻出這鐵鎖關與我共同對敵,幫助本帥立功。到我益州出仕,為百姓和大漢江山效力!豈不顯宗耀祖嗎。」申耽見此說道:」元帥肯收留,末將情願獻出此關。元帥快去,領人馬上山來吧,我手下兩萬五千將士都願隨同我一同反了張遼。略立頭功,好在帳下聽令。」說話之間,東方發白。關二爺見此說道:」既然如此我現在下去領兵上山,倘士卒不知,打下滾木來,如何抵擋。」申耽說道:」這滾木是小將叫他打,他們才敢打下山來,若不叫他打,他們就不敢打。我既然誠心歸降元帥!就請放心,我立刻到關下迎接大軍進山,決無大事。」關二爺拜辭申耽滿心歡喜,閒話到了天明,關二爺此時不用在扮做毛家之子,換了衣裳出了總府衙門,申耽親自送到營寨之中,而此時關二爺營中將士見一夜狼湮沒起,正準備強行攻取鐵鎖關!卻見關二爺回來了!心中稍安!然後關二爺傳令全軍開拔,此言慢表。

    關二爺隨同申耽在此進了鐵鎖關!申耽回衙,分付偏正牙將士卒們等說:」漢中地方,十去其八,益州軍元帥李宇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永不了多不久漢中就要被攻破。方才下去這解弓之人,乃益州軍第一路軍的元帥關羽關雲長冒名上來的,我總爺本事平常,關將軍十分驍勇,諒不能保守此山,故今投順益州漢興王劉備。與他商議,今日本帥親自領兵迎接關二爺上山,如若投降保全汝等性命,在益州做官出仕,不肯降順,盡作刀頭之鬼,未知眾等心下如何?」那些偏正將官和士卒等,見主子已經投順,誰敢不遵!多有心投順。大家結束起來,端正槍刀馬匹!歸降了劉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