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大漢雄風川軍威

正文 第三十四章 董卓的煩惱 文 / 小黑可可

    第三十四章董卓的煩惱!

    上次說到,李肅中了張遼的計,被騙出城!遭遇到了田豐安排的秘密武器——弩炮和投石器的襲擊!

    李肅一看漫天飛舞著弩箭和石頭,立刻滾鞍下馬,命令盾牌手保護自己撤出去,回奔主帳告訴董卓!從這點上我們可以看出,李肅此人雖說不能提筆安天下,武不能單槍定乾坤。但逃跑的工夫可是絕無僅有的快!純熟!他知道此時如果他還在馬上那麼就是活靶子!必定會被射穿而死!董卓手下都是此等之人,焉能不敗!

    漫天弩箭和石頭襲來!弩箭的速度遠遠要快於石頭!弩箭成片而來擋住了太陽,彷彿天狗食日一般,讓太陽光很少可以照耀到李肅士卒的臉上!弩箭一般都長足足有兩米到三米左右!田豐命令所有弩箭和投石器齊發,這是什麼概念,五排弩炮足足有一百隻弩箭,四排弩炮足足有八十隻弩箭,三排弩炮六十隻弩箭,雙排弩炮四十隻弩箭,單排弩炮二十隻弩箭!而此時田豐所用的弩炮五排的有二十座四排的五十座,三排的整整有一百座,雙排的更是有一百五十座,單排弩炮足足二百座,別人以為弩箭擋住了陽光是誇張,我們算算這是多少只弩箭齊射一萬九千隻弩箭咆哮而出!李肅所帥才一萬五千餘人,這些沒有李肅的反應那麼快,都在傻傻的在那裡愣著看著這個天下奇觀!他們都沒有反應到危險的降臨!不過弩箭的速度簡直太快了,掛著風聲呼呼飛射而來!有一個士卒騎在馬上,只聽噗的一聲,弩箭從他身體穿射而過,有射在了他身後的騎兵身上還不減速,就這樣足足射穿了三四個人,並且這些人都被牢牢的釘在了一起,一萬九千隻弩箭呼嘯而來,董卓軍有些士卒命大,爬在了地上,僥倖的躲過了一劫!但真可以用死屍遍地來形容當時的場面,雖然李肅跑得快躲過了一劫,但保護他的盾牌手,他親眼目睹了幾隻弩箭把盾牌射穿射在他們身上,可以說此時李肅心裡有了一個牢牢的印象,這也是他心裡的陰影從此以後,李肅但凡見到弩箭就會害怕到不寒而慄的狀態!此時兩山中間血流漂杵,就是簡簡單單的一瞬間李肅的一萬五千士卒就損失殆盡,剩下不足幾千人,不過李肅根本就沒有停,他還在向外爬著,因為漫天的石頭有呼嘯而來,有些躲在地上的士卒僥倖躲過了弩炮所射出弩箭的襲擊,但他們沒有想到死神並沒有止步,整整五百座投石器,所投射而來的大石頭,從天而降!有些爬著地上抱著頭躲過一劫的董卓士卒還來不及慶幸!就被石頭有的砸在了身上,有的砸在了腦袋上,更有的缺胳膊少腿,場面極其血腥!現在可以說這裡變成了一座地獄,收割人命的地獄!

    此時在山上看著山下如此場面的田豐,也為之動容!田豐雖然知道李宇和劉華兩強聯手所設計出來的弩炮和投石器的威力!但田豐也沒有想到會變成如此這般!

    關公關二爺,也震驚異常!人心畢竟都是肉長得,見如此情形難免動容!為期還是享譽中華數千年之久的武聖人!

    而此時張任奉命守在山口,攔截逃脫敵軍!就在此時見田豐把令旗一擺命令張任讓出道路,放剩下幾百傷殘士卒離去!張任有些不明白,跑上山去問田豐為何讓出道路!

    田豐歎了口氣說道:「真乃無奈之舉,他們都是老弱殘兵,親身參與到如此血腥之地獄!日後還焉能有膽量在進入戰場!上天有好生之德,方他們一條生路把!」

    張任聽田豐如此說,只好放下自己的想法!關公看出張任此時心中不快,上前一步,拉住張任的手,來到山頂之上,張任此時眺望山谷之中,只見此時山谷之中,血流漂杵,死屍堆積如山,足足給有幾千人被弩箭射到,定在了山上!有些士卒被石頭砸的壓在了地上!而逃出去的士卒,在山上眺望,多數都是缺胳膊少腿之人!張任見此也不免動容!

    關公歎了口氣說道:「我能想到戰爭的殘酷!但只是一瞬間的工夫,數萬人的隊伍,張將軍你看看還剩下多少人,不足一千人。並且多數都是傷殘士卒!哎!四弟本是修佛之人,料來他也沒有想到過,他所創意製造的弩炮和投石器,如今居然製造了如此人間地獄!」

    田豐也漫步山頂說道:「哎!李宇元帥樂善好施,苦建大王推行仁政!沒想到今日有此孽業!我建議二將軍,你親筆書信給岐山關的鞠義和霍格兩位將軍,讓他們組織士卒,就地掩埋敵軍屍體。另外請二將軍在休書給大王,讓大王擇選高僧超度,此戰我軍與敵軍之陣亡將士把!」

    關公聽此點了點頭,說道:「就依軍師所言把!」

    張任此時說道:「二將軍,軍師此時還不是我等感歎之時,大事未成,此戰未定!董卓軍雖敗,但仍有三十萬之眾!我軍因立刻依計而行,進駐天水城才是上策啊!!」

    關公和田豐對望一眼,二爺明白此時確實不是感傷的時候,關二爺立刻傳令全軍立刻進駐天水城!

    另一方面因為此戰過於順利,董卓軍還沒有反映過味道,就是郭汜也前腳剛進董卓軍中主帳之中!所以二爺關公命令中軍官傳令高順立刻進駐岐山關,為何不進駐天水城呢?因為天水城此時,不缺大將!而岐山關不同,岐山關此時兵不過三萬,將不過鞠義和霍格!雖然鞠義知兵善用!但武藝上鞠義和霍格實在不高!所以二爺傳令高順帥軍即可趕回岐山關!另一方面傳令給傳令兵,讓他即可送信給遠在下辯城的大元帥李宇!告訴李宇此時,天水城依然奪下!郭汜和李肅全軍依然全殲,另外收的大將張遼!和約好三日後,準備決戰!有人說了,為何是關公和田豐兩人決定決戰日期!不是身為全軍統帥的主人公李宇呢?因為李宇分身乏術。他不可能知道關公什麼時候打下天水城來,所以事先就定好,依照關公他們打下天水城的日期為準,定好決戰時間,李宇在帥全軍與董卓軍決戰!

    而此時的董卓也正在惱火,直到此時他還沒有拔出下辯城外圍的箭樓!他怎麼能不惱火,而身為自己軍師有事自己女婿的李儒見此戰久戰不下,總是勸說自己撤軍!董卓現在也是舉棋不定,而就在此時可以

    說屋漏偏逢連夜雨,郭汜回來了!董卓見郭汜回來一身是血就問道:「郭汜啊!前線怎麼了?莫非戰敗了?」郭汜跪倒在地哭道:「主公大事不好了,李宇此人陰險狡詐,他暗度陳倉此時下辯城的不是劉備軍的主力,主力都在岐山關之中,足足有幾十萬之多。我軍寡不敵眾,全軍覆沒了!宋憲將軍被劉備的二弟關公所斬殺,張遼將軍為救我,冒死突圍斷後,料來此時也凶多吉少了!」董卓一聽把手中酒杯扔向郭汜怒罵道:「你他媽的,是豬啊!怎麼可能李宇幾次尋戰,怎麼可能主力在岐山關!你戰敗就說你戰敗的,來人給我拉出去斬首示眾!」

    李儒見此急忙上前求情說道:「丞相,此時敗局已定,斬殺大將為軍士氣必有打擊,請允許郭汜將軍戴罪立功把!」

    郭汜也是一個勁的磕頭說道:「請主公饒命啊!請主公饒了小的一名吧!」

    董卓見自己女婿求情,方才作罷!董卓也不是弱智的人,董卓見此時情況與自己不利,便問軍師李儒說道:「孩兒啊!如今之計,我當如何!」

    李儒剛想說話,就在此時更為不好的消息來了!怎麼了,李肅回來了!李肅一身是血,匍匐來到董卓面前,跪倒在董卓身前以頭觸地,嚎啕大哭說道:「丞相啊!丞相!不好了,張遼投敵,詐稱郭汜將軍被困,讓我領軍去救!但不知劉備軍有什麼秘密武器,漫天的弩箭和石頭襲來!我軍一萬五千士卒,盡皆戰死,唯我死戰逃脫!請丞相早作商議,天水城丟失!我軍後路斷了!」

    董卓不聽則已,一聽一口氣沒上來。憋死過去!李儒和呂布、郭汜、李肅趕忙上前,對董卓一頓錘前胸,又是噴水!又是嗯人中的!好不容易把董卓救醒了過來!董卓醒來第一句話就是對天喊道:「天亡我也!天亡我也!」喊完就又暈了過去!幾個人又是一通忙活,好不容易又把董卓弄醒!李儒上前勸說董卓說道:「岳父大人,休要驚慌!如今之計唯有早早退軍!今大軍糧草只可維持十日!在不退軍,我等皆死無葬身之地也!」董卓聽此有氣無力的說道:「翁婿呀,今退路已斷,我軍怎麼退兵啊!你們可有注意!悔不早聽,翁婿之言!當時岐山關久戰不下之時,你就勸為父我退回長安!為父不聽,如今悔之晚矣!」郭汜和李肅兩人也是愁眉不展!李儒見此沉思片刻說道:「岳父大人,休要驚慌!可即可命令後軍改前隊,不通知閻行等人立刻回軍奪取天水城!如若奪取不來,我軍則繞城而過!只要逃出了天水城,就是他李宇也不敢貿然追趕,畢竟此戰益州也是傾國之力而戰!雖勝,但李宇也決然不會把戰線拉的太長!漢中張魯,荊州劉表可都緊緊盯著益州這塊地呢!」呂布也在一旁說道:「義父安心!有我呂布在,必保義父殺出重圍,回轉長安!」董卓一把握著了李儒和呂布的手說道:「今日為父把大事就全權交給兩位孩兒了!為父此時真乃六神無主了!可恨的李宇!一而再再而三,讓為父損兵折將!此仇此恨,唯有榮等他日在報了!」(你董卓還想報仇呢?你回去以後還有王允那一出連環計等著呢!先想好自己再說吧!)呂布和李儒都跪倒在地說道:「願為父親大人,已死相戰!」郭汜在旁也對董卓勸說道:「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終有一日他李宇會落到主公的手上,到時候主公讓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李肅在旁也說道:「丞相,既然決議退兵,事不宜遲趁閻行等人沒有反應過來,我們現在就開拔而去!如若等待他日閻行知我軍戰敗,到時再撤怕其中有變!」董卓擺擺手說道:「哎!真是禍不單行啊!從今日開始軍營之事全權交給我的翁婿李儒來處置!我身心俱疲,想休息休息!」李儒見此立刻命人趕緊攙扶董卓上車,一面命令部隊秘密開拔,營寨原封不動燈火依舊,用來迷惑閻行,讓閻行以為董卓還在!另一面命令所有士卒偃旗息鼓!開槍的不要,悄悄的進村!更狠的是李儒既然派人去閻行營寨傳令,說董卓身體欠安!封閻行為前軍大元帥,領朝廷驃騎將軍職位!這段時間就不用去主帳議事了,前軍所有戰事皆有閻行自行處理,生殺大權全部交給閻行!最後還補上一句,說我董卓信得過你閻行,你放心得勝之日另有封賞之類的話!確實給說李儒此人是個人才用兵滴水不漏,也可以說也是一個智囊,只可惜沒有遇到明主而已!所以最後才沒有得到善終!

    董卓此時其實只有二十萬部隊,西涼雖然此時在董卓掌中,但馬騰早有異心!韓遂也是兩面派也不得罪你董卓,一面還跟馬騰搞好關係!而剩下的十萬士卒都是韓遂和馬騰湊得西涼兵!李儒的這一招可以用三個字形容!哪三個字呢?快!撤兵迅速,絕不拖泥帶水,說撤就撤!高!高在哪呢,如果撤退不告訴閻行,讓閻行繼續率兵死戰,無意之中為自己斷後了!狠!狠在哪啊!他用西涼兵和李宇決戰,保存自己的實力!另外如果李儒奪回了天水城,那麼李儒進可攻退可守,再無後顧之憂!

    董卓到底能不能回到長安呢?請看下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