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大漢雄風川軍威

正文 第二十八章 李宇決議死戰董卓軍。 文 / 小黑可可

    第二十八章李宇決議死戰董卓軍。

    卻說李宇率軍出戰董卓軍,日夜兼程催促十萬大軍趕往下辯城前線,此時徐晃已經進駐下辯城並且在下辯城中每隔五里距離建造一座箭樓,每兩座箭樓中間建造一個軍營,防止董卓軍奪取箭樓,而每兩個箭樓之中更是建造鐵橋,用來增兵和撤軍,如此一來就阻滯了董卓軍的進攻速度,董卓軍雖然來勢洶洶,但無奈徐晃徐公明用兵甚為妥當,無奈之下董卓只有讓郭汜分兵十萬前去攻打岐山關,無奈岐山關的鞠義也是如同徐晃一樣,非是郭汜可以抵擋,郭汜雖然兵多連番征戰,但無奈久攻不下,而因為岐山關準備充分,損失也十分小,鞠義不愧於李宇如此看重,在岐山關攻防戰之中,他表現出來了,他的重要性,更加讓益州官員刮目相看,郭汜猛攻岐山關十五日不下,損失極為慘重十萬人馬大概損失了將近三萬,而岐山關五萬人馬連一萬也沒有損失到。董卓見此無奈之下只好命令郭汜撤兵,休整一段時間再戰岐山關。

    卻說李宇此時見岐山關有鞠義把手十分穩妥,有見董卓軍攻打下辯城十分危急,分析當下局勢,決定擊鼓升帳!

    三聲戰鼓響,全營眾將不敢耽擱,立刻趕奔李宇帥帳議事!李宇穩坐帥座之上,王雪在李宇身側安坐。左側郭嘉也入座軍師位,關公和張飛、趙雲、張任、高順、也全部到齊參拜元帥後各自歸座!李宇傳令中軍官點卯。中軍官不敢怠慢,他可知道李宇用兵雖然一想愛兵如子,但另外紀律也十分嚴明,如果有錯不管是誰李宇都會懲罰!中軍官點卯已畢說道:「報告元帥,應到軍師,二將軍三將軍,虎威將軍,鎮北將軍鎮南將軍,全部到齊!」李宇聽此點了點頭,說道:「今董卓軍雖說是五十萬大軍,但其實已是強弩之末而已。但今董卓軍派郭汜率兵十萬攻打我軍岐山關,而自領四十萬大軍攻打下辯城,今吾把主戰場劃定在下辯城和天水城之間!眾將士可有異議!」隨軍軍師郭嘉聽此起身說道:「不可,不可。大元帥,奉孝用兵就夠不按常規出牌了,大元帥如果此等分兵,我軍雖然下辯城中有兵十萬,但這次我們一共才率領了十萬人馬?我明白大元帥是要分兵!如此一來兵力就更加分散!到時候根本不能給與董卓致命一擊!依奉孝所見,郭汜用兵不過爾爾,不用擔心,鞠義將軍鎮守岐山關可謂是固若金湯,如今我軍只要長驅直奔下辯城中會和徐晃將軍下辯城中的人馬,兵力可增加到二十萬左右,然後憑借下辯城,城牆高大,然後用騎兵出其不意騷擾董卓大軍,打消耗戰,我軍後方運糧道路通暢無阻,而董卓軍遠來,更是借西涼馬騰和韓遂大軍如此時日一久,西涼兵必然思家而生變!另外天下其他諸侯也會趁勢奪取長安,到那個時候董卓後方危及軍則自然急於退軍!然後我軍在後趁勢掩殺!而天水城易守難攻,能奪則奪之,不能奪則棄之!如今敵我兵力懸殊太大,萬萬不可冒險!請大元帥明見!」李宇聽後點了點頭,確實李宇也承認郭嘉的計策有事穩妥,有很毒辣!如此一來益州軍的損失也就是守城士卒的死傷而已!而王雪也說道:「老公此時就是我們加上岐山關和陽平關還有下辯城所有兵馬也就是三十萬,董卓軍是五十萬將近二比一的比例!確實風險太大了!」李宇審視在座眾將說道:「眾將意下如何?」關公見李宇發問說道:「大丈夫為國死戰豈可惜命乎!今吾願為先鋒率軍一萬直戰郭汜十萬大軍!」張飛也說道:「小四啊!二哥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不過這回這活你可不能在偏心給二哥了,這次也該是我當先鋒了!」趙雲也起身說道:「大元帥,如今之勢董卓軍畢竟人多勢眾,非乃子龍膽小,實在是此戰關係著我軍之存亡,我贊成軍師的建議!」張任和高順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張任站起身說道:「我也贊成軍師的意見!此戰實在是關係重大,不可用險!」高順起身說道:「我願配合二將軍,以我全軍僅有七百餘陷陣營士卒為關將軍拖住董卓軍,我陷陣營士卒雖然人少,但各各驍勇善戰,裝備配製又是最精良的。讓關將軍無有後顧之憂,但我只可保證十日時間,如果十日內關將軍可以打下天水城則戰之,如果關將軍十日內打不下天水城,末將也願隨關將軍赴死!」李宇一聽一驚,心想什麼人敢說如此大話!轉身一看,原來是高順,李宇這時才想起來,陷陣營——飛將的「高順**連」。雖然人數不足一千,但其實力真不容小覷,這支部隊攻擊力決定是益州軍的前五名的隊伍!那什麼是陷陣營呢?

    根據《英雄記》裡記載中有一段關於呂布王牌部隊的記載:「(高順)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斗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陳營。」可見這是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部隊,人數不多卻有著驕傲的戰績。那麼高順的陷陣營究竟是什麼兵種呢?呂布的部隊源自丁原和董卓,前者是并州刺史兼騎都尉,後者是長期稱霸於西涼的前將軍,都是曾經有過彪悍騎兵的諸侯,所以呂布的騎兵也不少,張遼,侯城等都曾是他的騎將。而騎兵作為三國時期比較奢侈的兵種,沒有理由不被配置到最精銳的部隊中去。那麼陷陣營是否是騎兵呢?漢朝騎兵,分輕騎和重騎。輕騎無甲,弓射,以機動見長;重騎被甲,持刀劍戟戈近戰。由於冶煉技術的進步,馬鎧逐漸被運用到騎兵之中。護具一般鐵製為鎧,皮製曰甲。馬鎧就是給馬匹裝上的金屬護具。提高的騎兵的防禦性和衝擊性。然而,三國時期的馬凱並不普及,曹*在《軍策令》中說:「袁本初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所以當時的騎兵以輕騎為主。曹*說這番話是在官渡之戰,此刻已經剿滅呂布的部隊,而且由於是侯城,魏繼等人束縛呂布投降,所以呂布的部隊很大程度上是收編。這樣看來,呂布的騎兵實際上也是輕騎。那麼「鎧甲、斗具皆精練齊整」既然不是騎兵,那只能是步兵了。三國時期的步兵主要可以分為三種:短兵系,長兵系和弓弩系。當然缺乏非戰鬥的運輸兵和奇特罕見的籐甲兵等兵種就不算其中了。短兵系的兵種,例如刀盾兵,除了兵器外往往還帶了個盾牌,這種類別的兵種近戰能力一般,但是擁有盾牌的防禦,常常用於佈陣和衝殺,此外對抗對方弓弩也有很大作用。長兵器的兵種,除了長槍兵外,相似的還有長矛兵,戈兵,鉞兵,戟兵等等。近戰能力很強,也是以佈陣衝殺為主,對抗騎兵有很大作用。弓弩兵是遠程兵種,弩兵

    類似弓箭兵的加強版。弩的射程比弓箭更遠,殺傷力更大,命中率更高,但是*作比較慢,而且受地形影響較大。弓箭的彈道是拋物線形的軌跡,使用起來也比弩兵靈活。為了彌補防禦的不足,弩兵部隊往往也都配有盾牌。弩兵幾乎是輕騎兵的天敵,鞠義僅憑八百先登死士就把名噪一時的白馬義從打得一敗塗地。《三國誌*呂布張邈臧洪傳》中記載,呂布在赫萌叛亂時躲進了高順的軍營,而高順就「嚴兵入府,弓弩並射萌眾」既然是將軍府出現叛亂,自然越快平定越好。時間一場,形勢就不好控制了。因此高順深夜整備帶去平叛的部隊很可能就是最精銳的陷陣營。從武器上看,陷陣營顯然就是弓弩部隊了。弓弩部隊的搭配也是很好的,弩是直射,只能打擊正面的敵人,而弓箭則是拋射,即使前方有敵人的盾牌或者自己的友軍,也可以射殺後面的敵人。正是由於弓弩部隊擁有極強的殺傷力,解陷陣營才會有攻無不克的威力。那麼陷陣營我懷疑真的就是弓弩部隊嗎,最起碼我是這麼認為的!

    李宇見此猶豫再三,到底應不應該把這麼關鍵的任務交給高順呢?最後李宇下定決心!說道:「中軍官請尚方寶劍!」中軍官不敢怠慢立刻請出尚方寶劍,李宇拔尚方寶劍再手說道:「今本帥決議以下!決定分兵關公五萬,讓關公出戰岐山關,配合岐山關的守將鞠義,先全殲郭汜的十萬兵馬,然後順勢直插天水城,強攻天水城李肅!」二將軍關公起身拱手說道:「元帥放心,吾必取下天水城,如若不然誓不回川!」李宇見此急忙離開帥座,快跑幾步握住關公的手說道:「二哥你我兄弟桃園結拜,誓同生死,死之一字切不可再說!小弟等二哥歸來,痛飲三日!」關公見此也不好在說,轉身就走,此時三將軍張飛走上前來,握住二哥關公的手虎目含淚說道:「二哥此去切記小心,俺等二哥回來,一醉方休!」關公也是握住張飛的手久久不語最後看了一眼李宇和張飛說道:「三弟、四弟等二哥的好消息!」然後拋開張飛的手頭也不回的出了帥帳!李宇見此繼續吩咐道:「高順聽令!」高順起身拱手說道:「二哥去取天水城,不過如此一來必然*迫董卓回軍去救天水城,所以此戰重中之重就是兩點一個是二將軍關公可以順利在十日內奪取天水城,剩下的就是你高順的了!我李宇信的過將軍,另外本帥命令你高順額外率兵兩萬和你自己的陷陣營阻擋董卓軍回軍之師,配合我二哥關將軍奪取天水城!如果二將軍關公可以成功奪取天水城,高順本帥命令你不可戀戰要順勢立刻撤軍進天水城,死守天水城如此董卓軍必然回軍猛攻天水城!你與我二哥必須死守天水城不可有誤!」高順淚流滿面沒想到第一次到李宇帳下就被唯一如此重任,高順跪倒在地說道:「今我高順在此立下軍令狀,十日內我如果不能擋住董卓回援之師,寧斬我頭!」李宇扶起高順說道:「高將軍此戰你乃是重中之重,千斤重擔啊!非是我李宇小氣,實在是兵力上捉襟見肘,讓將軍冒險了,我之罪也!」高順以頭觸地說道:「願為大帥赴死!古來願為知音而死,我高順投軍數載,妄為老賊董卓賣命,今遭遇到伯樂,我高順就是一匹千里馬,有何來犯險一說!」李宇聽此也十分感動扶起高順說道:「高將軍等凱旋之日,願與君大醉三日!」高順握住李宇的手說道:「等我歸來,大帥莫要食言啊!」說完頭也不回就走了!李宇站在原地目送高順出了帥帳,郭嘉見此說道:「我益州有如此忠勇之將軍,何愁董卓不敗乎!」李宇見高順走後,繼續下命令說道:「張任將軍今我命你率軍一萬為後軍配合岐山關的鞠義的五萬兵馬,這樣張任將軍你這支部隊就變成了六萬,然後命令鞠義率軍一萬繼續鎮守岐山關,你張任率軍五萬插進董卓軍圍攻天水城的序列之中,趁亂絞殺!到時候本帥則從下辯城中會和徐晃的守城士卒,然後出兵在後掩殺董卓軍!此戰將軍你的擔子也不輕啊!」張任站起身說道:「為將那日起,就想到會有馬革裹屍那日,今為明主而死為我益州而戰,為大帥而戰,雖死猶榮!末將也願在此立下軍令狀,我張任和所帥軍士如有貪生者,先斬我頭!」李宇見此也是虎目含淚,李宇也明白此戰是出道以來最危險的一次,李宇從內心裡也沒想到董卓會如此不計後果,進攻益州,這確實也是李宇來到了三國這個時代改下了歷史所造成的後果!李宇見張任也快步出了帥帳後,說道:「今朝赴國難,眾將皆不畏死,何懼呂布董卓乎。從此以後天下都會為此戰而震驚!」

    郭嘉見此也感歎道:「雖然兵力對比懸殊,但此戰若勝,天水城在手,董卓軍在想攻擊益州也只有這一點可以打,對益州日後的防守來說,可以說是減輕了大大的負擔,另外以後大帥想出兵益州奪取中原或者奪取西涼之時的道路基本上就算是打開了!可以說奪取天水是今天和以後稱霸全國的重點!天水城的重要性一點也不比漢中差到哪去!哎!只是此戰實乃是弄險之極啊!」

    王雪也哭的一套糊塗說道:「老公,此戰過後,真希望他們一個也不少的全回來!」

    張飛和趙雲兩人也是虎目含淚!

    李宇突然之間好像是想到了什麼事情一樣,快步跑出帥帳,來到點軍場,此時關公和高順,張任都點兵完畢,準備出兵直奔岐山關,李宇來到點軍場,站在台上大喊道:「此戰實乃是我軍生死存亡之關鍵,今本帥讓眾兄弟赴險,是乃為我軍之存亡!來朝得勝之日,本帥在此應下,必與諸位將士,痛飲三日!今本帥敬酒為眾位將士送行!」關公和高順張任和八萬將士都起身吶喊道:「死戰董卓,誓死而歸!」李宇傳令倒酒,王雪和郭嘉,張飛趙雲在後跟隨,先敬關公和高順張任三人,然後李宇舉杯在手說道:「今本帥敬各位將士一杯酒,等兄弟們回來,本帥定與諸位兄弟痛飲三百杯!」李宇說完把手中的酒一口而盡,摔杯在地!七萬將士齊刷刷的也是一口而盡帥杯在地,李宇見此傳令出發。此時全軍士氣高漲,七萬大軍揚長而去,李宇此時手頭上卻只剩下了一萬將士,李宇目送他們走後,傳令立刻開拔趕奔下辯城與徐晃會和!

    全軍將士此時也都有必死之念,任何敵人也怕懷著必死決心的人,究竟關公能否奪取天水城?高順能否擋住董卓呢?此戰李宇究竟能不能打敗董卓軍呢?這一切的一切,立刻就會揭曉了!

    wl等你回頭!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