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二 黃巾之亂 第68章 登基改制 文 / 夜九星
「!」楊凌再次睜開眼睛,看見一個女人埋頭趴在床沿,文姬兩眼驚喜加恐懼迷茫的望著楊凌,「老爺,你……老爺醒了就好,不然妾身可怎麼活……」
剛說到這裡,文姬的丫鬟大概是聽到了響動,已經推門跑了進來,「夫人,怎麼……啊……老爺,老爺醒了?奴婢馬上去叫大夫來!」
其後楊凌接著一邊招來了華佗、張仲景給楊凌檢查身體,一邊叫來了貂禪她們,對於之前腦袋裡的那些想法,楊凌什麼都沒說,只是輕聲的安慰她們。
小說免費下載75txt
第二天,丞相府再一次門庭若市。
接受一個個賓客的祝賀,楊凌一邊用最誠摯的笑容表示歡迎,當賓客都到得差不多的時候,有人站了出來,「請大人登基!」
個人我並不認識,估計是某人推出的馬甲,但既跳出來了,自然就會有跟風的,跟風的多了,牆頭草自然也明白了該往哪邊倒,大勢所趨之下,即使原本有那麼點保留意見的在一片請願的人群中為了不太顯眼,也只能心不甘情不願的跟著吼兩聲。
「請大人登基!」
現在已經不是幾個人在喊,相府裡外已成片的喊起,而且不一會兒,從遠處都響起了呼喊聲,「請丞相大人登基!」
裡裡外外猶如山礦中的迴響,猶如千軍萬馬的口號,彷彿整個襄陽城都呼喊了起來,「請丞相大人登基!」
「民心所向,萬眾所歸,請大人登基!」這次是賈詡帶著一群文官已經圍逼了上來,那架勢……絕對是逼良為娼……
楊凌感覺現在的自己就好像是片裡的女優,一面喊著「不要……不要……別這樣嘛……」一面在心裡喊著「要……我要……快……」
而當典韋、文聘等武將圍上來的時候就不是逼良為娼,而是霸王硬上弓了,幾個身強力壯的猛男一邊喊著「丞相,得罪了!」一邊不知從哪裡找來的一件龍袍強行套在了楊凌身上。
當一眾猛男將楊凌身上的龍袍拉平抹直並將楊凌整個人抬過頭頂舉起來的時候,相府裡的人群瞬間爆發出了巨大的歡呼聲,然後如同傳染病一樣,由裡而外,四面八方原本請丞相登基的聲音越來越小,「萬歲!萬歲!」的歡呼聲越來越大,整個伏虎城都呼喊了起來……
而楊凌被一群猛男舉著,在一眾高官名士的拱衛下被抬出了相府,相府外的街道上早已擠滿了人,一眼望不到頭,當楊凌被抬出來的時候。歡呼聲更加響亮,帽子、頭巾、手帕漫天飛舞,所有的人,包括我,血在沸騰、血在燃燒!
楊凌就這麼被眾人架著排開人群一路前進,一直前進,一直走到皇宮門前,不知道是誰居然把龍椅給搬到了皇宮門口的宮牆上,楊凌被眾人抬上了宮牆,然後按在了龍椅上。
皇冠被強行戴在了楊凌頭上,象徵著皇權地傳國玉璽被強制塞到了楊凌的手上。
這一刻……山呼海嘯……
「萬歲!萬歲!萬萬歲!」
……
建安十年(公元205),五月。有五色神光屢升於相府,百官請漢丞相楊凌應天命以繼帝位,平不允,戶曹張昭曰:不應天命。必遭天譴。當日即有巨雷落於伏虎城,平重傷。
八月,平愈,百官並伏虎城百姓以龍袍加平身,強推為帝,改元貞觀。
……
貞觀元年(公元205)。八月。
「貞觀?」李世民的年號被楊凌搶先註冊了。
txt完結下載80txtt
算是為了圖個吉利吧。國號依然是漢。而楊凌,大漢第二十五帝!祭宗祭祖依然是進劉氏宗廟,只不過楊凌有點惡毒的想,如果劉邦、劉徹這些人真的地下有知,會不會從墳墓裡爬出來找自己拚命?
既然已經上位了,當然就要推行楊凌蓄謀已久的改革,第一步就是個人造神運動的延續,徵集上千的畫師將我的個人畫像臨摹,然後將這些畫像擺進全國所有的衙門和軍營,讓所有基層地人知道他們的最高元首到底是誰,讓所有基層地人都知道是誰在付給他們薪俸,讓所有基層的人都知道他們應該為誰效忠、為誰賣命、為誰服務!
改革貨幣制度,廢五銖錢,鑄大漢通寶,讓所有人在潛意識裡明白,他們地國家叫大漢,他們都是大漢的子民!
而原來那些散碎的流通金銀也用標準一兩重的銀幣金幣替代,金幣鑄上我個人地頭像,其上還有八兩(半斤)重的金銀元寶和一斤重的金磚銀磚。至於金銀銅之間的價值互換,全部由市場調節,國家不強制規定。
改革軍制,龍旗為國家勢力的代表,所有衙門軍營全部掛龍旗,廢原先以將領姓氏為旗號,全部改為龍旗加番號,軍隊是屬於國家,屬於楊凌的,不是屬於各級將領地!
所有大漢爵位自貞觀二年起,子嗣必須在邊境軍隊中服完兵役才能繼承,這一條是強制性規定,特別註明子孫後代不可更改,包括皇位!
也就是說包括太子在內地任何爵位必須在邊境服完兵役才能繼承,避免年幼者或者體智不健全地人登上皇位,如果子嗣中不具資格,則由兄弟繼承!這麼做的好處很明顯,起碼邊關將士地裝備、俸祿、補給沒人敢輕易剋扣、以劣充好!陣宏亞技。
當然,還有補充條款,軍中不看爵位只看軍銜,新入軍營者如果沒從皇家軍校畢業則一律從士兵做起!設立憲兵部、軍事律法部,軍事律法部的人必須曾參與過實戰,再把原先由太尉總領的軍事分為總後勤、總參謀、總政務、總軍四部,由皇帝直轄。
至於新出的這個總政務,我想的是逐步在軍中推行義務教育制,現在天下讀書人不多,能讀書識字在老百姓眼裡那是驚為天人,所以先從軍校中選出一批擔任所謂的政務官,教導中層、基層將領識字,同時也教導這些中基層將領是拿誰給的俸祿、應該向誰盡忠,給這些中基層將領每天洗腦,將來讀書的人多了,再逐步推向全軍,對外宣傳則是當兵能免費讀書習字,提高百姓自願參軍的積極性!
當然,其實也就是教教日常用字和加減乘除,相當於小學文化,能夠寫信讀信算算自己的俸祿而已!各皇家學校優先錄取現役和退役軍人!
改革官制,廢原來的一丞相,改為四丞相,每天一個休息,三個當值,不斷輪換處理政務,並強制規定,丞相任職不可超過十年,年限一到必須下位,避免專權。
設御使言官,加農桑畜牧部、教務部、外事部,國庫財務也分成入、存、出三部分分隔管理,刑獄也同樣刑名、司法、檢控分離。嚴格禁止軍政一統,凡敢提出軍政一統的人先亂棒打死。
立東西廠統領和變態妹妹的虎豹騎統領,改東西內三廠為國家安全部(文官可分級查閱)、帝國情報部(武官將領可分級查閱)、皇家錦衣衛,相互監督!
不能一步到位,必須慢慢一步步的來,中央的改換個官職再劃分一下管轄範圍就很簡單了,但推行到地方,卻不可能一躇而蹴。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老百姓眼裡不貪不擾民的清官就是好官,甚至在很多基層官員和部分高層官員裡也是同樣認為,在這個時代,很多官員都信奉無為而治,但在高層眼裡,在我的眼裡,我花錢養著一個無為而治的官員幹嗎?吃飽了撐的?
在漢朝的基本官制裡,最低的就是縣令和縣尉,一個管一縣的政務,一個管一縣的軍備,縣尉就不去說了,相當於現代各縣的武裝部長。
而縣令,權利就相當大了,一個縣的司法治安、賦稅徭役、農桑畜牧等等全都由縣令掌握,甚至歷史記載裡的張仲景居然在衙門開醫館治病。
一個縣小有數千人,多有數萬人,一個縣令帶著十來個衙役真的管得過來嗎?當然也有管得過來的,比如央視裡的龐統,雖然龐統也算百年難得一遇的人才,但龐統也僅僅只是處理了一縣的司法而已,充其量不過一合格的縣法院院長,但農業畜牧、商業市集他理都沒理。所以有時候我對這些地方縣令的行為感覺很可笑,你行醫的就去行醫、斷案的就去斷案,別霸著一個縣令的位子好不好?
的確,你們這些在衙門能行醫、能斷案又不收賄賂的官員的確爭取了民心,但我要你們這些縣令不是去行醫、斷案的,這些專業的事應該由專業的人去做,要不要那些人幹嗎?
在楊凌的眼裡,縣令或者說郡守、太守應該做的是提高治下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百姓的收入,再而提高朝廷地稅收!
所以楊凌提出了九品中正制,縣令、縣尉同為七品,但縣令之下卻設八品、九品官。戶籍治安、司法刑獄、徭役賦稅、農商畜牧、宣傳引導五個八品,縣轄之下村長、裡正為九品,戶籍治安的引入犯罪率的概念,你轄下多少人,每年的刑事罪案發生多少,比率越低功績越高;司法刑獄的則看破案率,冤假錯案率評定功績,但是,司法刑獄不歸縣令管,而由朝廷司法部直轄。
與行政分開;徭役賦稅則看徵收上來的稅賦相比往年的增長比率;農商畜牧則是看百姓相比往年的平均收入提高多少,牛、馬的數量增加了多少;村長、裡正則是配合這些部門管好各自村裡。什麼都管也什麼都要負責,畢竟人比較少容易管;縣令則協調各部。
綜合考評。卸任的時候同品同級同部門地官員對比,掃尾的降級,領頭地陞遷,降到九品就滾蛋。而且為了進一步制止官員的貪念。引用養老制度,只要朝廷官員能安全混到退休年齡,將由朝廷發放一筆不菲地養老費,看你是想戰戰兢兢的貪還是安安心心的等養老。
所以,雖然楊凌推行的地方官員改制雖然遭到一些推崇無為而治之人地腹誹,不過養老制卻讓所有官員歡欣鼓舞。高唱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