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純愛耽美 > 回到三國做梟雄

《》卷 二 黃巾之亂 第77章 傳國玉璽 文 / 夜九星

    話說董卓回到長安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新建眉塢,這既是董卓的享樂場所,也是董卓為自己修建的最堅固的防禦堡壘。屁班火熱就的各位和人

    眉塢的城牆比洛陽城的更高更厚,並且有數道城牆,各城牆之間還有箭樓、藏兵堡等各種防禦設施。

    總之,眉塢防禦設施的堅固與完善讓人側目。不僅如此,考慮到長期堅守的需要,董卓還計劃在眉塢之中修建數座大型倉庫,然後將他平日搜刮的錢糧等物資大部儲藏其中。

    董卓的想法是好的,但這項工程無疑是浩大的,因此當地的百姓不可避免的要遭殃了。

    眾諸侯在到達洛陽後,說什麼都不往前追擊了,在這方面袁紹起到得是領頭作用,在袁紹的心裡,聯軍攻破洛陽就相當於討董成功了。根本就沒有再想過往下追擊。

    然而在眾諸侯中,曹操對於漢室朝廷是最為忠心的,他得知董卓剛走沒多長時間後,在勸說眾人無用的前提下,獨自一人率領軍隊追擊,可不曾想在半路之上遇到了董卓軍的埋伏,差一點就全軍覆沒。

    要不是自己族弟曹洪的誓死阻擋,恐怕他就要死在這了。

    曹操回到洛陽後,看到袁紹等人正在大魚大肉的慶祝,頓時間大聲喝道:「豎子不足與之為謀。」

    一氣之下,甩袖而去,回他的陳留而去了。

    就在曹操兵敗的同一時間,京師洛陽同樣發生了一件大事。曹操當時為了追趕董卓,是繞過洛陽城,抄近路走地,所以當時諸侯的部隊還沒有實質性的進入洛陽。

    而就在曹操與董卓阻擊部隊開戰的時候,天色漸晚,諸侯中地第一批先鋒部隊終於來到了洛陽,對洛陽城池以及城內的建築物進行簡單的休整,以迎接大軍的到來。

    這個先鋒部隊共有三路人馬組成,一個是烏程侯孫堅地部隊,一個是徐州刺史陶謙的部隊,還有一個則是兗州牧劉岱的部隊。這三路人馬各自負責洛陽城的一區,負責皇宮內院地,正是孫堅。當然他們自然而然的把已進入洛陽,卻又離開的楊凌所部給忽略了。

    電子書小說下載75txt/

    當孫堅站在洛陽皇宮的斷壁殘垣之外時,天上已出現了點點繁星和一輪初生的明月。望著漆黑地天空,孫堅不由得想起了當年自己討伐黃巾得勝還朝,得受別部司馬,望闕拜謝地場景,也想起了當年自己征討西涼羌族得勝而歸,先帝在宮中召見,晉封烏程侯、長沙太守時地榮耀。那時的自己是何等地意氣風發,只感覺天下已無難事。

    可沒想到,短短的幾年光陰,昔日金碧輝煌,令人只能仰視的皇宮變成了一堆廢墟,而自己這個昔日的江東之虎,如今也成了寄人籬下,備受他人冷眼的看門之犬。

    想到心酸處,孫堅虎目中不禁垂下兩行英雄淚不知是在為漢帝國的衰敗而感傷,還是為了自己的遭際而悲慟。

    就在孫堅看著夜空愣愣出神的時候,卻見程普帶著一員小校急匆匆的向自己走來。孫堅連忙用衣袖擦拭了一下眼角,平靜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向已來到近前的程普問道:「德謀,為何行止間如此匆忙?可是有什麼事情?」

    程普的臉上帶著興奮的表情,身體似乎還有些微微發抖,用發顫的聲音說道:「主公,快隨末將來!我們在御花園內發現了奇怪的東西!」

    程普這話說的沒頭沒腦,讓孫堅聽得一頭霧水,不過程普也不管他到底是不是已聽懂,不由分說的將孫堅拉到御花園中的一口水井旁邊,指著井口向孫堅道:「主公請看這井水可有什麼稀奇?」

    孫堅定睛向井內瞟了一眼,他頓時呆住了。皎潔的月光毫不吝嗇的將銀白色的光輝撒到了水井之中,但這井水的波光中蘊含的,卻是五彩的光華!肯定有什麼寶物在這水井之中!孫堅馬上做出了這樣的判斷,看向程普,發現程普也是一臉的期待和興奮,便知道他和自己想到了一起。

    既然察覺到井中有異,孫堅也不拖沓,馬上命人速速將井中的物事打撈上來。等到幾個精通水性的士兵潛入井中,將那物事打撈上來之後,眾人又不禁大吃了一驚,原來打撈上來的竟然是一具女屍。

    從屍體的穿著來看,這應該是當時在皇宮中侍奉的宮女,不知是何原因,竟然死在了這水井之中。不過,這宮女肯定不會是異象的來源,於是孫堅等人的額目光便落在了那宮女脖頸之上所繫的一個錦囊上。

    程普上前,將錦囊取下,孫堅向他打了個眼色,程普會意,便隨孫堅回至大帳,屏退從人,而後打開看時,只見囊中有朱紅小匣,以金鎖鎖之。將小匣打開一看,裡面乃一方玉璽:方圓四寸,上五龍交紐;傍缺一角,以黃金鑲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孫堅並沒有讀過多少書,所以並不認識這是什麼東西,於是便問程普。

    程普雙手顫抖著捧著這小小的玉璽,激動的幾乎說不出話來,好半天才向孫堅解釋道:「主公,這是傳國玉璽啊。」說著突然跪在孫堅面前說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孫堅就是一楞,連忙雙手攙扶:「哎呀,程普將軍快快請起,請問我喜從何來?」

    「主公,此乃傳國玉璽,說明主公當有天子之份!」聞聽得此言,在場所有人不約而同一齊跪倒在地,同聲恭喜孫堅。

    當時把個孫堅孫文台激動得心裡怦怦直跳,低頭再仔細看看玉璽,心說:難道有了它就可以得天下嗎?孫堅看了看在場所有人,除了幾員心腹大將,尚有十幾名親隨小校:「你等誰也不許把此事說出去,否則定斬不赦!」

    「遵命!」

    當晚,孫堅在內帳之中擺下酒席,款待程普等心腹戰將,其餘親隨也都各有賞賜。酒席之間,程普就把傳國玉璽的來龍去脈告訴了大家。

    原來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荊山腳下住著一個樵夫,名叫卞和,以砍柴為生。這一日正在山腳下歇息之時,忽然看見一隻鳳凰飛來,站在一塊石頭上。卞和覺得好奇,立刻站起身來想仔細欣賞鳳凰,不料卻把鳳凰給驚走了。

    卞和知道,鳳凰從不落無寶之地,既然站在這塊石頭上,石頭裡必有寶貝。於是,卞和就把這塊石頭拿回家中仔細觀賞。第二天,他背著這塊石頭就去向當時的楚厲王進貢寶物。他告訴楚厲王,這裡邊一定是一塊寶玉。楚厲王一看,明明是一塊石頭,哪是什麼寶貝,當即命人就把卞和給轟出去了。

    卞和不死心,過了三天又來了,說石頭裡面一定有寶貝。楚厲王一氣之下,就把卞和的一隻腳給砍了,這種刑罰叫刖足,非常殘忍。過了些日子,楚厲王死了,楚武王即位,卞和又拿著這塊石頭來獻給武王。武王也不相信這是塊寶玉,就把卞和的另一隻腳也砍了。

    卞和拖著兩條殘腿,抱著石頭爬回了家。他傷心啊,每天抱著這塊石頭在山腳下哭。鄉親們勸他:「卞和,你就死了這條心吧,為了這塊石頭,你兩條腿都被砍了,還是把石頭扔了吧。」

    「不,絕不能扔,那石頭裡一定有寶貝,鳳凰曾落在這塊石頭上。我還是得把它獻給國君,否則我死不瞑目,就是把我殺了,我也得把寶貝獻上。」大家一看,卞和鐵了心了,怎麼勸也勸不了。又過了不久,楚文王即位,卞和就讓人們用擔架抬著他,抱著這塊石頭又來了。楚文王一聽就明白了:「既然你一片癡心獻寶,那就讓玉工前來當場剖石驗玉。」楚文王立刻叫來玉工把這塊石頭剖開一看,果然裡面是一塊美玉,潔白無瑕,確是無價之寶。

    楚文王就把這塊寶玉留下了,重賞了卞和。為了表彰卞和的功績,楚文王給這塊寶玉起了個名字,叫作和氏璧。後來和氏璧輾轉流傳到了趙國,趙國的藺相如出使秦國完璧歸趙,拿的就是這塊和氏璧。到後來秦始皇發動統一六國戰爭,老元帥王翦攻破了邯鄲城,得到這塊玉獻給了秦始皇。秦始皇非常喜愛這塊玉,就命令能工巧在上邊刻了五條龍,做成傳國玉璽,然後讓丞相李斯在背面篆刻了八個小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後來秦朝滅亡,玉璽歸漢高祖所有。西漢孝平皇帝時期,國丈王莽鴆酒毒死當朝萬歲,篡位登基,派三齊王蘇獻他們去找皇太后索要傳國玉璽。皇太后一生氣,把玉璽往地上一摔,玉璽掉了一角。王莽心疼,趕緊派能工巧用金子給鑲上了,所以又叫作金鑲玉璽。據說後來王莽臨死之時,懷裡都揣著玉璽,擁有此寶者必有天子之分。」

    聽完程普的一番話,黃蓋、韓當等人非常激奮,大家一齊商議如何盡快離開此地,返回江東早日輔佐主公圖謀大事。

    孫堅道:「不如這樣,明日我稱病不出,找機會跟袁紹告假,返回江東養病。」眾人都表示贊同,君臣商議停當,孫堅又千叮嚀萬囑咐,在場之人誰也不准把這件事洩露出去,違令者斬。

    卻說孫堅的親隨之中有一個小校是袁紹的同鄉,不久前曾因過錯被孫堅處罰過,懷恨在心,當天夜裡偷偷跑到袁紹的大營,把這件事告訴了袁紹。

    袁紹聞報心中勃然大怒,心想:我是十八路諸侯盟主,你孫堅得了傳國玉璽理應先交給我,然後由我轉獻天子。你私藏玉璽難道想造反做皇上不成!其實袁紹自己也想得到這塊玉璽做天子。

    當晚,袁紹留這名小校住在自己營中,事實上孫堅那兒他也回不去了。

    第二天一早,袁紹升坐中軍帳,事先作好部署,命令自己的親信大將佩劍隨侍左右,等候孫堅的到來。

    果然,沒過多久,孫堅就帶著程普、黃蓋、韓當三員大將趕到了袁紹的大營。袁紹假裝若無其事,彼此雙方很客氣的寒暄見禮,然後分賓主坐下。

    孫堅首先開口說道:「盟主,如今洛陽已破,暫無戰事;且近日我身體欠佳,需要回歸江東歇息些日子,故此,特來與盟主辭行。」

    「文台貴體有恙自然應當將歇,但不知所得何症啊?」

    「啊,這個……」

    「文台,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明人面前不說暗話,我看你得的乃是玉璽之症!」

    「啊,盟主,此話從何說起?」

    「哈哈哈,孫文台,所謂玉璽之症麼,發端於井中撈出之官女也。」接著袁紹就把孫堅得玉璽的全部過程,始末根節和盤托出。

    孫堅一見露了馬腳,心裡暗暗叫苦,不知道問題出在誰的身上,但嘴上只能矢口否認:「盟主想是聽信了小人之讒言,根本沒有什麼宮女,哪來的傳國玉璽?」

    袁紹輕輕搖頭:「文台,你我交往多年,我知道你是個誠實的人,不要在我面前扯謊了。玉璽乃是傳國之寶,我諸侯大軍雲集於此本是為了同心協力剿滅董卓,清除惡賊;如今董賊遠遁,你得了玉璽,就應該把它交到本盟主面前,讓各路諸侯共同商議處置才是。豈能私自帶回江東,難道你有非分之念不成?」其實,袁紹自己也有私吞玉璽之心,孫堅明白袁紹的這套把戲,他怎麼肯把玉璽交出來?當下一口咬定:「盟主明察,斷無此事。你這是冤枉我了!」

    「怎麼,孫將軍,你難道還要對質不成?」

    「何人敢與我對質?」

    「來呀,把那名江東小校給我傳上來!」功夫不大,那名報信的小校走進帳來。看見自己的主人孫堅坐在這裡,自然害怕不敢進前。

    袁紹說道:「你不必害怕,一切皆有我替你做主。你只需當著你家主人,把事情復說一遍就是。」

    孫堅認得這名小校,當時氣得惱羞成怒,拔出佩劍就朝著這名小校砍去,袁紹連忙拔出寶劍格開,怒目喝道:「孫堅!難道你要殺人滅口不成!」

    袁紹的親信大將不約而同掣劍在手,怒目相視。幾乎就在同時,孫堅背後的程普、黃蓋等三人也是橫眉怒目,拔劍出鞘。霎那間,中軍帳裡刀劍出匣寒光閃,刀光劍影,殺氣騰騰!

    各路諸侯聞訊趕來,急忙勸開二人。袁紹、孫堅,各說其理,互不相讓。孫堅咬緊牙關就是不承認,並對各路諸侯指天起誓,如果私藏玉璽,他日將死於刀箭之下,不得善終。眾人無奈,只能先把孫堅勸回了自己的大營。

    孫堅回到大營,立刻召集程普、黃蓋等人商議,既然事情已敗露,留在此處必然夜長夢多,當即決定拔營起寨,取道江夏返回江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