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純愛耽美 > 回到三國做梟雄

《》卷 二 黃巾之亂 第61章 蝴蝶效應 文 / 夜九星

    袁術有些膽怯的回道:「不管是不是,都應立刻派兵出營以防不測!」

    曹操蔑視的看了他們二人一眼,鎮定自若道:「二公莫急,待操出去查看!」說完走出大帳。

    免費小說下載txt電子書80txtt

    曹操等人來到高台之上,果見遠處一支軍兵正在齊步走來。只見這支軍兵玄衣鐵甲,殺氣騰騰,步伐齊整。觀望的各路諸侯均感到心底泛起的陣陣涼意。

    廣陵太守張超問道:「此是何人隊伍?怎有如此殺氣!」

    孫堅在旁也點評道:「堅看這支人馬雖有幾萬人,卻堪比十萬之眾!」

    曹操聽著他們的評價,再仔細辨認隊伍中的旗幟隨即哈哈仰天大笑,高興道:「得此人相助,董賊必敗!」

    袁紹在一旁看了半天,看不出什麼門道來,只好向曹操問道:「孟德可知此人?」

    曹操點點頭:「不知我認識,本初亦該認識諸公請看!」說著用手指向那支部隊,「行軍整齊,游騎佈於四方。鋼盔鋼甲,後方還有運送輜重的馬車,行列平直,整齊劃一。能夠訓練如此勁旅、能夠裝備如此完善者,捨北域王楊凌還有誰人?」

    曹操此時的心情相當的高興,有了楊凌這支戰力強悍的兵馬的加入,討伐董卓的勝算會大大地增加,畢竟他聽說董卓最怕的就是楊凌。

    這時剛剛聞訊的公孫瓚匆匆跑上台來,看到那明顯有別於漢軍制式的盔甲,立刻贊同道:「孟德所料不錯,看那軍旗:一隻伏虎落於盾上,盾前交叉兩柄寶劍。中軍大旗是一隻伏虎,瓚聽說那是北域王的王旗!此必是楊凌親自領軍。」

    眾人恍然大悟,議論間,楊凌麾下的騎兵已經靠近聯營門前。眾人看到漆黑的精鋼鎧甲和散發藍幽寒光的戰槍,皆露出羨慕神色。可是,他們心底卻是酸溜至極!看到楊凌的北域軍一樣的裝備,再看看自己軍兵的穿戴,難免有些灰心。

    袁紹此時早已看得是雙眼放光,如果把眼前兵馬比作美食的話,那麼他的口水絕對已經流到腳面了!

    此刻其心中全是在盤算如何將這支部隊收歸己用,那時何愁天下不平。曹操也在盤算,不過卻是怎麼能夠打造這種精鋼鎧甲,又或是怎麼樣才能讓楊凌出售這樣的裝備,他可是聽過當年黃巾之亂,楊凌私自出售過裝備出黃巾軍。

    不久,騎兵前鋒來到距營門一箭之地站定。眾人舉目細看,只見黑壓壓的一動不動的立在當地,沒有一絲生息,面對著這些騎兵在場的眾人均感到不寒而慄,從軍中散發出來的絲絲殺氣,使他們均感到了一絲死亡的臨近。

    如此行列整齊涇渭分明便於指揮的戰陣,看得眾人神情呆滯,一個個全像中魔般呆立不動。孫堅生出好好結交猶豫了之心,而公孫度卻受到一定程度的打擊。

    他被楊凌偷襲遼東之後,他就曾想盡辦法探聽北域軍的虛實,卻沒有一次成功。直到今天才第一次親眼看到那支傳說中擊破大漢禁軍,讓劉宏下旨封了東漢建朝以來的第一個異姓王,看著整齊的行伍,公孫度心底竟露出不敢抵敵之意。

    待隊伍全部就位以後,四五個人,騎馬來到眾人之前。

    只見一青年儒雅風姿,翩翩風度、瀟灑飄逸,腰中掛一配劍,是他又多了一分英武之氣。不是楊凌又是何人?

    楊凌來到眾人面前道:「各位久等了,本王應邀特來會盟。」

    曹操和袁紹上前將楊凌引進聯軍帥帳,曹操將眾楊凌接著介紹給眾人,楊凌得知袁紹已經當選盟主,當然免不了說了許多場面話,總算和眾人寒暄個遍。

    此時天色已晚,楊凌問明紮營地點後立即返回隊伍。就在眾人準備回帳時,一陣急促而有節奏的號聲響起,隨後安靜的北域軍突然傳出整齊劃一的號令:「正前方——齊步——走!」士兵口中喊出撼動天地口號:「一!二!」同時邁出整齊步伐,一個方陣接著一個方陣依次進入營門開赴駐地。

    最新章節全文閱讀

    士兵們牽著馬匹,緩步而行,當到達營門外的時候,士兵們一同上馬,那姿勢就猶如一條線使得整齊劃一,上的馬的騎兵更是氣勢逼人,五騎一行,馬匹踏出輕快的節點……圍觀的各路諸侯以及他們的兵卒全部目不轉睛,立在原地許久不能發出一言。

    曹操和袁紹等人看到楊凌軍的反應心中出現七個大字:不戰而屈人之兵!

    眾人回到自己的營地後,楊凌召來眾人,開始商議今天在大帳內遇到的一切。

    郭嘉道:「今日一見,方才發覺,諸侯之中只有曹操、孫堅和劉備可為主公以後之敵手,其餘諸人不足為懼。」

    說到此郭嘉仰天長歎一聲說道:「這董卓、曹操、孫堅和劉備果然如主公所說。果然均是世之梟雄也。這董賊殘暴無比,佔了一個狠字。而那曹操事搶先機,現在也佔了一個義字。劉備佔了一個忍字,不過這些人在怎麼厲害,又怎及得主公先見之明,以及主公的識人之能。」

    因為一路來,楊凌便和郭嘉探討各路的諸侯,那位將會成為自己以後的大敵人。

    楊凌此時也道:「如今那國賊董卓已經弄得是天怒人怨,而那曹操也率先發出了討伐那國賊董卓的檄文。如此一來,這天下的各路英雄必然會紛紛響應此檄文。而這樣的話,不管那聯盟的結果如何,也不管那討伐的結果如何,那曹操的大名,肯定是要名揚天下了。而本王如不參加這次的討伐,則必然會對我等的聲望,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也會遭到天下人的議論。那天下人也必定會認為本王是一個膽小無謀之人,要不就是包藏禍心之人。如此,則對我等今後的大事不利。故此,此次的會盟,我是無論如何也不能不參加的。」

    「主公所言甚是。」眾人均點頭同意。

    此時曹操軍營中,曹操對謀士程昱道:「袁紹色膽厲薄,好大喜功,好利無謀,現當任討賊盟主,聯軍前途堪憂啊,本來楊凌軍力強盛,麾下兵甲數十萬,乃盟主的不二人選,他卻晚到,不知是何用意。」

    程昱撫著他的山羊鬚道:「到目前為止,也只有楊凌和袁紹才有實力當這盟主,不過楊凌刻意遲到,也只有袁紹才能壓住眾諸侯,主公任何方面都比袁紹強,唯一不如他的也就只有家世。」

    曹操點點頭道:「不錯,來會盟的這些人當中,大多都是受過袁氏恩澤的人。」

    而此時劉備也在自己的大帳內商議著。劉備自從為汝南太守後,勤政愛民,減租減息在汝南實行仁政,很快就得到了汝南的民心,當然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效忠,有了一套屬自己的班底,關羽、張飛、孫乾、簡雍、許攸、武安國、孫觀、劉辟等。劉備有了自己的地盤之後也過早的顯示出了霸主之氣,劉備道:「公佑觀楊凌其人如何。」

    孫乾道:「屬下並沒有見過他,不過從他的這下屬下可以看出,他深得軍心,而且深藏不露,胸有城府,麾下文武兼備,已成氣候,不可不防也。」

    當年劉備剿滅了黃巾軍,有幸謀得呃汝南太守,在楊凌兵臨洛陽的時候,因此汝南太遠,加之劉備忙於剿滅汝南的殘餘黃巾軍,錯過了勤王洛陽,他長歎道:「備不如楊凌也。」但是天生的野心還是讓劉備看到了不甘示弱。

    聯軍上層在暫時達成共識之後,終於在楊凌到達的第二天,全軍拔營起寨,向司隸門戶汜水關前進。

    打仗要有兩方才能打得起來,聯盟一方氣勢洶洶的直撲司隸,而在洛陽城中酒池肉林地董卓如今在做些什麼呢?

    幾個月來的花天酒地。讓曾經叱詫西涼的董卓現如今已經銳氣全失,就連他自己的一些手下,都不知道他可能會出現在什麼地方,也許是皇帝地後宮。也可能是公主的香閨,也有可能是民間那個有味道的女子的家中。

    不過,現在地董卓,正被自己的一幫手下圍在相府的議事廳中,其中地一個人正在聲色俱厲地指責他。指責董卓是一個中年書生,這個中年書生,是董卓的女婿李儒推薦給他的,這個中年書生名叫魏新,是西涼武威人,再一次偶然的場合遇到李儒,李儒見其談吐不凡,就將他推薦給了自己的岳父兼主公。

    如果說,什麼樣地女人能讓男人最感興趣,那麼其中的一個答案就是越難追到手的女人。對男人的吸引力最大。這個情況和一個君主遇到人才時的情況差不多。

    董卓總的來說。還是一個愛才的人。事實上,歷史上記載的那個真正的魔王董卓。也沒有做幾件殺戮真正人才的事情。

    魏新是個智者,而且是個直到現在也沒有效忠自己,不拜自己為主公的幕僚。對於自己的屬下的進諫,董卓當然可以當作沒有聽到,不過,對於魏新的話,也許就是因為他一直都不願成為自己直屬手下的原因吧,董卓反而對他的進諫能夠聽得進去幾分。

    「丞相,可知我等輔佐丞相,辛勞多年所創下的基業,即將毀於一旦否?」魏新一雙釋放著冷冽光芒的眼睛緊緊盯著董卓問道。

    關東諸侯聯盟出兵一事,董卓雖然整日花天酒地,但也不是不知道,他知道這次自己的手下都跑到這裡,肯定就是為了這件事情,但他卻也從來沒有將山東諸侯放在眼裡。

    當年的征西一戰,董卓西涼的戰鬥中鍛煉出了膽氣,加之得到了呂布,有幾分小視天下英雄的自大之心。

    聽到魏新質問他的時候,董卓呵呵一笑道:「先生說的可是山東諸侯?先生怕是多心了,我有奉先在,量那些跳樑小丑能夠弄出什麼風浪!」

    魏新沒有理會董卓自信的笑容,而是自顧自的說道:「山東十八路諸侯,每路領軍多者三萬,少者萬餘,各路大軍加起來,將有三十萬之眾,而我們京師之內,將所有的兵馬算上,也不過只有十萬人馬。再加上朝中對於丞相不滿者比比皆是,前些日子出了個意圖行刺的曹操,誰能夠保證,現在朝中的這些人不會趁著這個時機成為關東聯軍的內應呢?丞相,現在內憂外患,一齊爆發,丞相的大業正處在危急存亡之時,丞相竟然還如此的沉迷聲色犬馬,全不考慮大局,董卓,你現在對得起這些年來,為你董家流血死去的那些將士弟兄嘛?!」魏新說到最後,乾脆直呼董卓的名諱,指著他的鼻子罵了起來。

    如果是歷史上的董卓,沒準馬上就下令將魏新拖出去斬了。不過,現在的董卓畢竟不是原先那個;因為楊凌的到來,已經產生了蝴蝶效應,歷史已經偏離了原來的軌跡;第一,他在洛陽昏聵的時間遠比原來歷史上要短。第二,他曾被一個這輩子都讓他感到難以超越的楊凌恐嚇過。

    人,總是需要一個比自己高大的背影在前面,他才會有奮鬥努力的目標與動力,歷史上的董卓就是因為喪失了這種動力,所以才變得肆無忌憚,暴虐無常,而現在,楊凌的背影一直擋在他的面前,就算他現在有了天下最大的權勢,也始終不敢認為自己已經高過了這個背影。

    有了這些不同,注定了董卓不再是歷史上那個只讓勇而無謀的華雄去守衛汜水關,稍有挫折就棄城跑回老家的消磨了雄心壯志的魔王了。

    眼中重新燃起鬥志,董卓站起身來,向著魏新深施一禮道:「多虧先生當頭棒喝,不然,董卓連自己大禍臨頭還不自知,但所謂亡羊補牢,為時未晚,董某現在已經知錯,還望先生還能夠繼續相助於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