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純愛耽美 > 回到三國做梟雄

《》卷 二 黃巾之亂 第57章 天下大亂 文 / 夜九星

    第二天天亮後,幾名蒙面人將二人放出,改乘另一輛有篷馬車,並且遞給劉辨、唐妃一些食物和衣物讓他們換好。

    八零電子書80txtt

    行駛不久,後邊又追來幾名騎馬的人,這些人匯合一處向著北方行進。

    劉辨於昨晚已經被嚇呆,雖然死裡逃生,但親眼見到那種快速有效的殺戮手法,一氣呵成的默契行動,到現在仍未緩過勁來。

    途中聽到後期趕來的一人說道:「報告隊長,善後工作全部完成。我方無一人傷亡,敵人也沒有現我們的行蹤。」

    另一個人「嗯」了一聲,問道:「洛陽的情況如何?」

    那人說道:「早就大亂了,現在董卓下令洛陽戒嚴,全城搜查,現在的洛陽城到處都在搜查他們呢。不過隊長,這一次***也真是太輕鬆,那些人根本不值一提沒幾下就全擺平了!」

    「這都是靠著平時的訓練,主公果然厲害,你看我們所遇到的情況在訓練的時候都練過!」

    劉辨聽的大奇,心道:「他們口中的這個主公是誰?我怎麼沒有聽說過!」

    十月,洛陽鬧翻了天。董卓派李儒出去不久突然感到一陣心神不安,總覺的有不好的事將會生。後半夜他又命令張濟前去永安宮看看情況。這樣董卓才稍感安心。

    不久張濟急急忙忙回報:弘農王、唐妃離奇失蹤,李儒身受重傷;所帶十名侍衛,全部死於箭傷,無一活口。

    董卓聞後大驚,立刻命人封鎖城門,在城內捉拿叛黨。此外急招太醫救治李儒。結果什麼都沒有抓到,反而讓那些士兵了一筆抄家財,徒讓洛陽百姓遭殃!

    幾天後,李儒甦醒過來,旁邊的太醫擦了把汗說道:「回相爺,李太傅已經沒有危險了,只需要將養一月便會痊癒。

    小說免費下載80txtt」

    董卓放鬆了緊繃的心情,李儒聽到太醫的話,慢慢開口問道:「為何儒沒有死?」

    太醫說道:「常人之心在左,而太傅之心卻是在右。如此才救了太傅一命。」

    董卓看著李儒,問道:「可知那些人是什麼來歷?」

    李儒勉強的搖了搖頭,回憶道:「這些人身手極其敏捷,絕不普通!……對了!他們用的弩形體小,好像由精鋼所鑄!」董卓聽到鋼弩二字,腦海中立刻閃出一個人來--楊凌!

    不過董卓自我安慰道:「應該不會是他!他現在應該在重病之中,能活多長時間還不知道呢。」

    這件事鬧了幾天後漸漸的平息了。董卓對外謊稱弘農王病故,將一個假人置於棺內,葬在洛陽城外。此後董卓開始每夜入宮,姦淫宮女,夜宿龍床。並且時常引兵在城外殺掠,弄得民不聊生,天怒人怨。

    越騎校尉伍孚看到董卓暴行,深感痛心,於是懷揣匕,尋機刺殺董卓。不想董卓天生力大,伍孚行刺不成被殺。

    不久,渤海太守袁紹給王允送來密信,言道:「近聞董卓專橫跋扈,恣意妄為。群臣懾於其威,司徒乃是朝廷重臣怎可見此而不聞不問。現在紹在渤海苦練軍兵,希望司徒在朝內為援,如此當可匡扶社稷!」

    王允看到信後,痛哭流涕。可是也毫無辦法。不久其藉著家宴邀請一些知心大臣入府。席間王允將所想說出,眾人無不痛哭。

    看到他們一個個懦弱的模樣,還在京城待著,沒有回到陳留的曹操忽地站起,有些怒氣道:「大丈夫當頂天立地!哭有何用?操願行刺董卓!」

    王允一聽大喜,就將家傳七星寶刀贈與曹操,助其刺董。

    再說曹操為什麼不回去,其實不是他不願回去,而是董卓再一次朝會見過曹操後,認為他是具有大才的人,而且很可能會為己所用,所以董卓就以朝廷的命令將其留在京城,不讓其回陳留,以待漫其心後,為自己所用。

    但曹操身為三國中著名的政治家,早就看出董卓弄得是天怒人怨,必遭天譴,又怎麼可能會投靠董卓呢?

    第二日,曹操來到董卓府上,董卓得知曹操到來很是高興,以為曹操是來投靠自己的,曹操和董卓攀談一會後,趁董卓不注意的時候,就想殺了他,沒想到曹操的行動引起了董卓的懷疑,曹操知道自己沒有機會後,就裝作獻刀的模樣,將七星寶刀獻給了董卓,董卓很是高興。

    當曹操離開後,董卓將這件事說與呂布聽後,呂佈告知董卓曹操獻刀是假,行刺是真。董卓聽後急忙叫人人去抓曹操,可是曹操在行刺董卓失敗後,就覺得自己可能會被覺,再出了董卓府後,就落荒而逃。董卓得知曹操逃走後,才相信曹操是真的要行刺自己,大怒,隨後出緝捕通告。

    不幾日,曹操途經中牟縣,被守城軍兵抓獲。夜裡,中牟縣縣令陳宮敬佩曹操為人,將曹操放掉,並與其同行。隨後來到曹操故交呂伯奢家中,因為誤會,曹操殺其全家。

    並且說出:「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壯語,陳宮惡其為人,棄之,轉而投奔東郡。曹操則因為害怕陳宮告密,急行回到自己的地盤----陳留,開始招兵買馬以討董卓。

    另一面,經過十餘日趕路,劉辨等人到達幽州,到達幽州後他們改乘四輪馬車,一路之上甚是平坦。

    劉辨忍不住挑開車簾,但見路邊樹木整齊排列,遠處田野片片溝渠縱橫。有時經過小鎮,只見小鎮中房屋寬大明亮,百姓衣飾鮮亮,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時不時的還有異族服飾的人穿行其間。

    唐妃困惑的問道:「皇上,這裡是北域嗎?妾身記得那些大臣常說北域身在北地那是苦寒之地人煙稀少,乃是配充軍之人所在之地,怎會有如此景色?」

    劉辨搖搖頭,同樣迷惑的說道:「我也不知為何!」又過了兩天,他們來到了北域最大的城市--楊凌改建伏虎莊之後,成為的伏虎城!

    這回劉辨再次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比洛陽還要高大城牆上的插著「楊」字大旗的城牆,近五丈寬的護城河,還有高大的城門,衣甲鮮亮的衛兵,來來往往的人群。這時趕車的人突然說道:「終於回家了!」馬車隨後減速駛入伏虎城。

    進入城內,劉辨的雙眼被種種新奇景象充斥。這裡臨街的房屋有的高達五層,各種店舖一應俱全,道路寬敞,馬車穿行在中間,行人步行在兩側,各種叫賣之聲此起彼伏。唐妃不由感慨道:「此地比洛陽繁華甚多!」

    穿過幾條街道後馬車駛入一棟不大的府院。隨後劉辨等人被帶到一間大廳內休息。正在劉辨感到奇怪之際。門外進來一名衣冠樸素之人,此人走上前單膝跪拜:「臣北域王楊凌拜見陛下!」

    劉辨道:「愛卿,可千萬別這麼叫,本王從今往後就是一平民百姓了,當初的皇帝劉辨已死,現在活著的只有一個平常百姓。」

    楊凌道:「陛下,千萬不可這麼說,董卓老賊,逆天抗命臣一定將其剿滅還我大漢河山。」

    劉辨道:「北域王別說了,我這一路之上見到了太多的流民,太多的受苦百姓,我在想,造成今天的局面是我劉氏子孫所造成的,再說我根本就不適合當皇上,當皇上太累。」

    楊凌還要在勸的時候,劉辨打斷他的話道:「本王當初受董卓脅迫,逼走愛卿還望愛卿不要見怪。」

    「臣不敢。」

    「本王這一路之上想了很多,覺得自己就能做一個普通人,其餘的什麼都做不了,以後東方卿家就別再勸朕了。」

    楊凌道:「臣遵旨。」

    劉辨此時忽然想到什麼道:「愛卿怎麼會知道董卓要暗害我們,又為什麼要救我,要知道是我將你給逼走的。」

    楊凌道:「臣在離開洛陽的時候,就知道董卓必會做出危害皇室的事來,所以臣就讓屬下在京城等著,一旦董卓有消息就通知臣,然後在實施營救。至於臣救陛下是為報先帝知遇之恩,提攜之恩。臣已在城內為陛下安排好住處。陛下以後將是伏虎城的一位普通百姓,可以過自由自在的快樂生活。每月臣都會送來金錢保證陛下衣食無憂。」

    劉辨高興道:「真的?本王真的可以過普通人的生活?多謝北域王了。」

    楊凌點了點頭,說道:「臣不敢當,陛下還可以到我北域的學校上學,交好多知心朋友。如果將來學有所成還可以當官為百姓造福。此外在臣的管轄範圍內,陛下可以隨意走動,不過切忌不要暴露身份,到時候恐怕會引來災禍。」

    劉辨與唐妃聽後卻是滿臉興奮。

    楊凌接著說道:「等一會出了這道門陛下便是普通百姓了。如果您願意,可以經常到臣府內來玩。只是需要請您忘記自己陛下的身份。」

    不久,公園湖邊一座普通的府院住進了兩口人,一位年輕有學問的年輕人和他的妻子周圍的鄰居都十分的熱情,但是這份熱情之中還混雜著些許恭敬,因為府院的牌匾『逍遙居』是由北域王楊凌親自題寫。

    自此,作了幾個月皇帝的劉辨安心在此生活。多年後,劉辨靠著學識成為大唐帝國最高議會議員,也成為支持楊凌的前東漢鐵桿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