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仕途法則

《》章 節目錄 第570章 【工作匯報】(二) 文 / 楚圖南

    福林鎮黨委書記萬宏和鎮長張占強被魏哲領進來時,郭小州正在批閱文件,頭也沒抬說了聲,「先坐。」

    然後是長達五分鐘的靜默。

    隨著時間的流逝,萬宏和張占強越來越感覺到這個年輕縣長所帶來的威壓。

    終於,郭小州放下文件,抬頭看向兩位鄉鎮領導,開口道:「哪位是萬宏書記?」

    身材稍胖的三十多歲的男子立刻站起身,「郭縣長,我是福林鎮黨委書記兼福鼎高新化工園區管委會主任萬宏。」

    郭小州表情平靜道:「在等你們來的同時,我一直在臨時做功課,粗向的瞭解了下福林鎮的發展軌跡,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福林鎮有機合成廠實施了改制轉民和老福鼎園區的形成;二是福鼎化工工業園區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項目,並獲得省級化工工業園區的資格;三是發展二路的修通。」

    萬宏笑容裡帶著自信的說:「郭縣長說得沒錯。上世紀末,福林鎮有機化學合成廠在國內率先啟動國家火炬計劃項目——硅烷偶聯劑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搶得市場先機,企業迅速發展壯大。為使企業經營機制更加靈活,福林鎮黨委鎮政府對有機合成廠實施了改制轉民。」

    「不斷發展壯大的有機合成廠並沒有就此止步,一年後聯合武江化工研究所,並引進福孚、力鼎兩家民營企業,共同出資八千萬元組建起福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鼎化工科技工業園開始『胎動』。」

    「園區頭頂『國牌』,入駐企業優先享受科技項目申報、科技成果轉化、發明創新專利申報和審定、科技資金支持、科技人才獎勵和稅收優惠、政府補貼等國家科技獎勵政策。而且,企業入駐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基地,就意味著進入國家政策層面。這對精細化工企業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現在,福鼎工業園新區已完成規劃評審、環評以及水電路的修建,建成面積達3000餘畝,可容納上百家企業入駐園區,提高了園區對外來投資項目的承載力和吸引力。截至目前,已有67家企業落戶園區。去年完成規上企業產值167。54億元,同比增長31。73%;內聯引資19。7億元,新引進項目11個,總投資17。97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2億元,同比增長19。39%;財政稅收1。35億元……」

    郭小州一邊聽一邊拿筆作重點記錄,忽然問,「福林鎮的定位是什麼?」

    萬宏頓了頓回答,「精細化工。」

    「靠什麼發展推動?」

    「技術優勢,國家級項目的各種優惠政策,產業集群的帶動力,然後是招商引資。」

    郭小州忽然拿起辦公桌上的一份資料,念道:「福林鎮位於西海省順山市東南部,地處順山、巫西、南城三縣市的交界點,全鎮轄15個村,總人口三萬四千多人,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水資源豐富,有漢北河貫穿全境。福林鎮農業資源非常豐富。擁有耕地面積30000多畝,林地面積45000多畝,毛竹面積有12000公頃,畝產毛竹120萬條,春筍年產量2000多噸,年產蓮藕1000多噸;有小水電站四十多座,裝機容量近20萬立方米。」

    這個年輕的縣長到底要幹什麼?不是匯報福鼎工業園區的情況嗎,怎麼扯到農業上去了?萬宏一邊心裡畫著問號,一邊狐疑地朝張占強看去。在福林鎮,他這個書記兼管委會主任主抓經濟,鎮長抓農業。

    「總體來說,福林鎮是順山市的農業大鎮,農業在鎮經濟中占重要地位。」郭小州放下資料,目光直視兩人,「誰來給我介紹下去年的福林鎮農業產量的情況。」

    萬宏和張占強都低著頭。他們心裡明白,以前的農業大鎮現在已經成了化工大鎮。要說農業,福林鎮早落後於順山的平均增幅水平。

    郭小州語氣微沉,「去年10月黨的「xx」大的召開,給我們「三農」工作指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走華夏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發展」。從中央到地方都要求轉變政府職能,特別強調鄉鎮政府要建設服務型政府,大力推動農業和特色農業的發展……」

    「我看了目前的相關數據,去年以前福林鎮有相關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八十六家,其中以糧食加工、蓮藕精加工、毛竹、春筍深加工為主,而今年只剩下二十六家,其中蓮藕、毛竹、春筍農產品加工企業只剩下五家。」

    郭小州話語陡的一冷,「你們不敢回答還是不知道?我來告訴你們,福林鎮流失的農產品加工集群企業全部遷移到了相鄰的城南市。城南市僅去年一年,就新增加了涉農企業一百多家,這其中有多少是從我們福林過去的?福林的農業條件曾經是我省一流,基礎條件要甩城南市八條大街。為什麼留不住這些企業?你們誰來回答我?」

    萬宏硬著頭皮道:「郭縣長,我們鎮的農民人均收入去年排名省鎮第一……」

    郭小州冷笑道:「你指的是農民去工業園打工的收入嗎?」

    「那點收入夠他們看病嗎?」郭小州朝他們扔去一疊投訴告狀信,「你們也許知道,也許在裝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你們摸摸自己的良心,作為鎮黨政一把手,你們對得起淳樸善良勤勞的福林鄉親嗎?」

    張占強撿起投訴信默默看著。

    萬宏眼眸閃過了一抹委屈和憤怒,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要和歐書記掰手腕,拿我們當靶子?有能耐你找歐書記去啊,福林鎮的產業轉型和福鼎高新園區是歐書記一手培植出來的,還有省市領導的支持。你這個毛娃娃縣長還能翻天?

    想到這裡,萬宏語氣堅定道:「福林鎮福鼎高新園區的主打產品有機硅、電解有機氟、酸醛樹脂、電鍍中間體、醫藥中間體等五大系列,四十多個品牌,產品廣泛用於航空、航天、大型水利發電機組、深井鑽探、化學工業、電子儀表及汽車製造。產品暢銷美、英、德、意、韓……」

    「今年上半年,福鼎高新化工工業園區瑞諾、凱達興等十一家企業正在建設,潤方等3家企業相繼投入試生產,華田、化雨加工業園等一批企業簽約落戶。」

    「七月上旬,我鎮在市縣領導的領導推動下,與嘉華化工投資有限公司草簽了合作協議。該公司由武江金匯置業有限公司、意大利lt化工集團、加拿大威頓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西海長江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十一家企業共同投資成立,計劃投資50億元新建一座化工新城,建成達產後產值可達400億元。等完成簽約並投產,我們福林鎮將躍入國家十強鎮之列……」

    郭小州臉色沉重問,「萬宏同志,我問你,發展經濟是為了什麼?」

    萬宏說,「為了鎮財政收入增加,百姓富裕,收入穩步增長,安居樂業。作為鎮黨委領導,我們不僅要維護社會穩定,還要不斷加強農村公共設施建設。但在實際工作中,一談到公共設施建設就需要經費,經費從那裡來?靠縣政府縣財政嗎?我們福林這三年來,不僅沒向縣財政伸過手,反而不斷反哺回饋,縣公園改造,縣文體公園的新建,福林鎮廣場,文化館,影視城,道路的全面綠化拓寬改造等等,都是靠的發展壯大鎮域經濟,壯大鎮域經濟就要靠龍頭企業來支撐,靠福鼎高新化工園區……」

    「福林鎮的百姓得到了什麼實惠?是污染的水源,是污染的土壤,是充斥化學味道的空氣,是大病纏身,這就是你們標榜的功績?」郭小州「砰」地猛拍桌子,拿起桌子上的一份資料,走到萬宏面前,怒斥道:「你看看,衛生局去年的疾病調研報告,你們福林患病率、致癌率、死亡率、體質下降率,逐年攀升,妥妥的西海省倒數第一,就是在全國範圍內都能排上座次了。」

    「你再三讚美福林,讚美福鼎,你為什麼要把福林鎮的住房賣掉,回陸安縣買房,你在福林鎮的親戚們,現在有一個還住在福林嗎?」

    「那些化工園區的高管們,有一個住在福林嗎?你們敢喝福林水嗎?」

    「既然你們都知道福林不宜安居,為什麼要讓下層的百姓們去承受惡果?」

    萬宏解釋道:「郭縣長,所有入住的化工企業都是經過環保部門正式環評後,才允許落地的,所有的環保設施都按國家規定隨生產啟動的,我們在建的污水處理廠,具備日處理污水五萬噸的能力。屆時,鎮裡所有化工企業的工業用水,將在這裡集中處理、統一排放。我們還與省熱電集團公司聯繫,將來可為園區企業集中供熱供氣……」

    郭小州冷笑道:「你們所謂的環評資質是怎麼來的?你應該比我清楚。現在一些環評機構大部分是隸屬於事業單位的環評機構,其中大都掛靠在各級環保系統中,左手管右手,我在翻閱化工企業的環評資料時,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武江化工研究所環境保護監測室,而入駐企業的大部分環評資質都是通過這個環保監測室,你敢說,你不知道?」

    萬宏張嘴想說什麼,卻頹然低頭。

    辦公室的氣氛無比壓抑緊張。

    張占強首次開口,打破沉悶道:「郭縣長,我代表福林鎮政府檢討,以後的發展方向要兩手抓,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都要過硬。同時,加大對園區的環境治理,提高入園門檻,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

    萬宏的眸子露出一抹譏笑。

    福林鎮,一直是他萬宏的天下。作為鎮黨委書記,他罕見的兼了園區光委會主任一職,張占強內心是不服氣的。但不服白不服。萬宏是歐書記的前任秘書,是心腹愛將,把萬宏派到福林就是要推行他的意志,經濟大發展。

    「占強鎮長,你稍微留一下。」郭小州絲毫不給萬宏面子。

    萬宏盡量保持禮貌地起身告辭。

    離開郭小州辦公室後,他徑直向歐朝陽的書記辦公室走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