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仕途法則

《》章 節目錄 第421章 【風頭】 文 / 楚圖南

    會議召開了五十分鐘便宣告結束,散會後,七八輛轎車和五輛考斯特大巴浩浩蕩蕩前往江邊,就在大橋選建地址前,由大橋建設指揮部指揮長陳恩濤,以及承建方鼎創道橋集團鞏海量和兩名工程師,分別向省市和部委的領導作了工程介紹。

    交通部公路司司長現場發表了「路通人和,國富民強」的講話,高調肯定了陳武跨江大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隨後水利部建管司司長在祝賀的同時,提出「防洪提工程和橋樑工程同期建設的建議。」

    武江市市委書記麥上行只說了八個字,「以人為本,為民架橋!」

    作為西海省的政府首腦,「順武廣經濟走廊概念」的提倡者,丁毅也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行是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經濟建設日趨增長的新時期,百姓對行的要求和期待也越來越高,要求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安全,也期待車暢其流、貨暢其行。」

    最後他語氣嚴肅地談到了「順武廣經濟走廊概念區」的建設要求,要求各行政區域做好項目沿線交通管控設施的規劃和設計工作。在項目建設前做好科學的分流規劃,盡量降低由於施工給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把工程質量當自己的生命一樣去捍衛。

    現場,陳恩濤和主橋樑承建方鞏海量當著眾多領導的面,作出了他們對質量的承諾和保證。

    作為青山市委書記,錢漢的份量顯然和同為市委書記的麥上行有天壤之別。

    一個是地市級的市委書記,正廳級。一個是省會城市的市委書記,省委常委,副部級,中央候補委員。

    但陳塔畢竟是青山市管轄區域,他有這個資格做最後的總結發言。

    錢漢首先對今天到來的中央部委和省領導表示感謝,然後暢談陳武大橋的規劃,特別提到直接影響項目工程建設的房屋動遷和土地徵用等方面,當地政府要切實配合大橋建設指揮部,做好開工前的準備工作,不留死角。

    郭小洲聽到這裡,微微有些驚訝,作為青山市委書記,當著部委領導和省領導的面,重點提到拆遷和土地徵用,顯然是有其用心的。再聯想到謝富麗說有人舉報投訴,說陳塔鎮擅自提高賠償額度,影響周邊縣市的拆遷工作,在「一碗水」端平的今天,陳塔的做法無疑讓周邊的領導甚至黃港縣縣長方恆都非常頭疼。

    這算不算錢漢對他的敲打和警告呢?

    郭小洲笑了笑,他站在人群的後排,他從錢漢的聲音中沒有聽到任何負面情緒的流露,聲音洪亮,有力,充滿了穿透力和正能量。他暗暗感慨,能做到地級市的市委書記,真是一點都不簡單吶!

    按不成文的規矩,錢漢發言後,也是現場觀摩結束的時候,正當大家等著丁省長等領導轉身之際,麥上行忽然回頭看向人群,說:「能不能請陳塔鎮的郭鎮長出來說幾句話?」

    丁毅也笑著回頭點名,「郭鎮長在嗎?」

    省市兩大巨頭一起點名,郭小洲只覺得周圍射來無數異樣的眼神。他今天在會議現場已經「出夠了風頭」。至少,今天與會的各級領導,沒有人不認識他。

    他無法界定這事情到底是憋大還是利大。但他知道一點,他再次出名了,至少在青山市範圍內。

    以前他出名,是在西海政商高端圈子裡,只限於極少部分人知道「郭哥」這個傳說,但能把他這個鎮長和郭哥對上號的,只有姚浩等和他走得近的人。

    當時關立華和和何青就站在郭小洲身旁,兩人臉色各異,特別是何青,他今天的心情像是坐過山車一樣,上午在巔峰,還沒到中午,就跌落低谷。人人都在談郭小洲,沒人關注他這個陳塔的一把手。而且他意識到,今天這個這一幕,郭小洲在陳塔和跨江大橋徹底打下了自己的烙印。對他來說,近乎無解。他哪怕有一天把郭小洲踢走,陳塔依然屬於姓郭的。

    但關立華恢復得快,他馬上開口,半命令半催促的口吻道:「小郭鎮長,還不快快出列。」

    謝富麗也忍不住看向郭小洲。

    從她今天到達陳塔後,她便一直控制自己的眼睛,不要去看這個男人,她怕有人從她目光中看出了她控制不了的情愫。

    哪怕她的定力和養性功夫已經非尋常人能比。但一個女人在自己深愛的男人面前,是格外做不了假的。特別是官場上久經考驗的男人們,他們對漂亮女人的曖昧格外敏感,她若稍不留心,他們的眼神祇要一擱她臉上,就知道那眼神裡流淌著什麼。

    彷彿察覺到她的視線,郭小洲的目光越過兩排人群,與她的目光撞在一起。然後,他眼底漾起溫和淡定的笑意,大步向丁毅和麥上行走去。

    「郭鎮長!我要代表武江市委市政府、武江高新技術開發區對你表示感謝。」麥上行沒有站在原地等待,而是上前一步,主動伸手。

    麥上行的姿態和語言,令在場的人大吃一驚。

    麥上行是什麼人,他首先是寡言少語的人,從今天的會議上他的發言也可以看出來。然後他是地方強硬派的代表人物。從武江街道開始,三十幾年扎根武江,主政武江六年,從市長到書記,雖不能說和省委省政府分庭抗禮,但卻和省裡一直保持著距離。而且武江這個城市官員非常抱團,一直有對省裡不買帳的傳統。從幾任書記市長開始,都是地方官員,都是強硬派。

    這種省與省會城市之間的內耗,首先導致了省裡減少對武江的投入和扶持力度,轉而扶持廣漢,順山,陽襄等省內幾個大城市。以至於武江這座歷史名城,國內從前的一線大城市,逐漸沒落到現在連二線都快保不住的地步。

    「我只是在做自己分內的工作。麥書記真要感謝,以後不妨多多照顧下我們陳塔鎮。」郭小洲伸出雙手。他啟動了陳武大橋項目,的確推動了武江的經濟發展腳步,特別是順武廣經濟走廊概念,是圍繞著武江為中心,要把武江打造成一線大城市,甚至國際大都市為藍圖的。

    但麥上行也不至於這麼看著他這個小科級鎮長。畢竟犯不著啊!

    麥上行哈哈一笑,「對你一直是只聞其名,不見其人啊!今天終於得見!果然是見縫插針,不浪費半點資源!也只有你這樣敢想敢做的幹部,才能實現陳武跨江大橋的壯舉。」

    說到這裡,他回頭指著一名四十六七歲的中年男人說,「皮駿傑同志是武江高新開發區的管委會主任,東陽區區委書記,也是跨江大橋的直接獲利方。你要補償,找他。」

    皮駿傑快步出列,朝郭小洲伸出雙手,「我代表江對岸的高新區和東陽區的人民和企業感謝你!今天就是麥書記不提,我也打算擇日帶隊前來陳塔學習考察,同時也代表東陽區和高新開發區邀請郭鎮長前往東陽考察交流。」

    郭小洲連忙說,「陳塔是個新生兒,東陽是跑在前頭的老大哥,我們要向東陽學習取經,以後還需要皮書記多多關照。」

    兩人相互客氣幾句後,郭小洲正打算退回去,丁毅忽然說,「郭鎮長你還沒有發表講話呢。」

    郭小洲露出苦笑,看著一大群級別職位高出他太多的領導,不得不硬著頭皮道:「大局有省市領導把握,我談談大橋和陳塔的建設。我的建議是大橋的建設和設計要超前,高標準,高起點,符合生態理念,把道路和主體橋樑建設成為景觀優美的精品工程。設計應合理,考慮到兩側的自然風光和城市景觀,考慮旅遊遊覽需要,在建設防洪提的基礎上疊加建設江灘公園……」

    「綠化採用大手筆,大色塊的種植方式,以高質量的草坪為綠化基調……」談到他的設想和規劃,郭小洲徹底進入狀態,語氣堅定而自信,相比一些官場老油條,他還有官場少見的朝氣蓬勃和鮮活。

    「並適當選用一些推廣樹種,以形成具有多樣性的綠色景觀。我們和綠林集團通力合作,將來所有的樹種,草坪,花木,灌木等綠色植物都產於陳塔,用於陳塔,對了,綠林集團的汪動汪總今天也在這裡,要不請汪總出來詳細講解,他是生態綠化的行家。」

    丁毅點點頭,錢漢連忙高喊,「有請綠林集團的汪總。」

    汪動知道這是郭小洲在為他和他的綠林集團造勢,他立刻走出來,恭敬地向各位領導問好,然後談到綠林集團和陳塔鎮在生態綠化和生態旅遊方面的深度合作。

    丁毅和麥上行似乎非常感興趣,一群人一邊朝正在開發建設的江灘景觀帶走去,一邊聽汪動的介紹和講解。

    麥上行邀請汪動去對岸考察合作,還笑著說,你們江這邊建設得花團錦簇,燈火通明,我們江那邊一片灰暗漆黑,這不是在打武江的臉嗎?

    武江市東陽區區委書記皮俊傑甚至當場拍板,要求和汪動的綠林集團進行深度合作,致力於把東陽的江灘打造得不輸於對岸。

    本來一場點到為止的現場觀摩會,因為麥上行點名郭小洲,從半小時延長到兩個小時,如果不是考慮到中央部委的領導長時間站立吹風,估計這場「走會」還會繼續下去。

    因為丁毅和麥上行都有意猶未盡之感。

    一行人各自上車,分兩個場合進行午餐。陳塔鎮畢竟接待能力有限,一些縣市領導可以就便在陳塔赴宴,但涉及到中央部委領導,省裡則有相應的接待規程,比如由誰匯報工作,由誰陪同參觀,都是事先定好的,包括一日三餐,具體由哪些人陪同吃飯,在哪裡吃,吃的規格與檔次等,都有規矩。

    顯然,交通部水利部發改委的領導不適合在陳塔接待。

    按事先的安排,省長丁毅帶隊陪同部委領導一行在黃港大飯店吃飯。陪同人員規格相當高,黃港縣委書記關立華和縣長方恆屬於級別最低的地陪。

    尋常的青山市委常委和省直機關的處級領導們,都在陳塔就餐。

    無疑,何青和郭小洲是陳塔的接待地主。

    但就在郭小洲準備走上考斯特大巴時,丁毅的秘書卻忽然走到他身邊,低聲說,「郭鎮長,丁省長讓你一起去縣裡陪客。坐丁省長的車。」

    郭小洲今天已經不再有任何吃驚的表情了,他稍一猶豫,邁步朝省政府首腦的專車走去。

    這時謝富麗已經上了她的車,隔著車窗看著那個身姿挺拔步履矯健的男子,心中忽然一陣衝動。她拿出手機,迫不及待地打出一行字,「我想你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